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

发布时间:2019-02-25 07:21: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二: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免费】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展,缩小地区差异。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

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一、 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

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

——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 城市化

一、 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

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

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篇三: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教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1

21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1、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

2、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p26,探索活动:

阅读:

[问题]1、从市中心与外围的交通运输有何差异?(市中心交通更方便)

2、为什么外围的住宅区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风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某些条件(风向)的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同一分区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等级分化。

例如:济南市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

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1、中心商务区: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体现商业和服务职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2、工业区:

位置:城市边缘

特点:1、体现工业生产特征:工业门类分区和污染。

2、交通:便利,有河流或铁路通过。

[问题]cbd也是交通便利,这里的便利与cbd的便利有何区别:交通运输方式:cbd:公路(灵活)和航空(便捷)

3、大型工业区往往包括职工住宅区及各种服务设施。

3、商业区:

位置: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市,原因:无中心商务区)或中心区附近。

特点:1、由商业街和大商场组成。(点状或线状分布)2、交通便捷。

3、土地利用集约(土地地价高)

4、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

cbd区别

1、点状线状与片状的区别

2cbd还突出服务,而商业区突出商业活动,

3、中小城市一般没有cbd

4、住宅区:

分两种类型:1、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

2、市政规划住宅区

位置:工业区内部或相邻;城市外围。

特点:1、有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2、具有等级分化现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5、行政中心区:

位置:与其它功能小区相结合。

特点:1、首都或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具有此功能区。

2、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3、交通便利。

6、文化区:

位置:距离工业区较远。

特点:1、自然环境较好。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3.人口平均素质较高。

7、混合功能区:

特点:多种功能混合的设施混合。

8、效区:城市的一部分。

位置:城市外围。

特点:1、农业区。

2、环境条件好,在国外往往与高级住宅区混合在一起。(要求交通便利)

3、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区,往往建有卫星城。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

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

东京高级住宅区

北京文化游览区

2、经济因素:地租差异

图的分析

3、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例: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4、行政因素:

政府规划功能分区

例:济南市的规划。

以上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影响可归为集聚力和离散力,例:经济因素的地租,使商业区向城市中心发展,而工业区和住宅区向处围发展,最终形成为城市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板书设计:

教后感: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1

21城市的空间结构()

[教学目的]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重点难]

1、中心地理论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讲授过程]

导入:

一、中心地理论

[自己阅读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购买以下物品时你分别会到距离你家多么远的地方去?

1、油盐米面

2、衣服

3、高档化妆品

4、电视

5、计算机

6、艺术收藏品

由此可以得出中心地有大有小形成一定的等级,高一级别的服务区域一般较大,而低一级别的中心地服务区域一般较小。据图2-1-10分析中心地等级体系:

二、城市规模差异

最高一级别的中心地往往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即最大的城市,而随着中心地级别的降低,城市规模也在不断减小,可见城市本身也具有城市规模的差异。一般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

我国城市规模划分:

特大城市——人口100

大城市——人口50~100万之间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之间

小城市——人口20

三、服务功能差异

城市不论大小,都是一定地域的中心地,但其提供的服务将会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的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即其提供的服务就越高级,且能影响到的地域就越广,例:北京,上海,广州;其影响地域可达全国东部地区。而济南,但于上海与北京之间,是低一级别的中心地,所以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会弱,且其影响范围会小得多。而维坊又处于济南与青岛之间所以是又低一级别的中心地。依次类推。

以上考虑的是商业中心的服务区域,某些城市规模不大,但其服务的功能会很强,如:旅游城市,桂林,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从其旅游功能来说,而不是从其行使的商业职能来说) 而城市规模越大,其内部功能分化就越明显,即其空间结构就越清晰。

案例研究:阅读,回答:南京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哪些特征?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特征?

板书设计:

教后感: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2.2城市化 教案

22城市化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并能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城市概念

2、城市化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讲授过程]

导入:世界上最早的聚落不是城市,而是乡村,而乡村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即为城市化过程。

[阅读]探索活动,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

为什么乡村人口要流向城市?(经济因素:谋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水平)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中发生哪些现象?(住房、就业、交通等方面)

前面描述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化过程的一种表现。

一、城市化:

内涵: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2、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3、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城市化指标:1、城市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3、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4、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

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工业革命至二战: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但由于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相对较低,所以平均的世界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二战后: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且发展迅速。

全世界至2000年,平均城市化水平达46.6%

这一进程也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读图]p362-2-3

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上世纪70年代一般达70%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1950年之后年增长率高达近5%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表现在:

1)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读表]2-2-1:体现了大城市发展迅速的特征。

例:墨西哥城人口占本国人口的17%左右,布宜诺斯艾利斯占本国人口的30%

2)形成城市群城市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509c5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29.html

《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