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屠户

发布时间:2019-08-12 19:31: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过小说《儒林外史》的人,恐怕都忘不了胡屠户这个喜剧人物。胡屠户是范进的岳父,以杀猪贩肉为生,他在范进中举前后,有着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举动。胡屠户走到哪里,哪里的空气就顿时活跃起来。在《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中,作者吴敬梓在胡屠户身上的笔墨甚至超过了主角范进。那么,吴敬梓为什么要在《儒林外史》这样一部反映读书人的小说中,塑造出胡屠户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胡屠户这个艺术形象又究竟有哪些特色呢?

    在封建社会,参加科举考试,走上做官之路,是读书人的惟一出路。因而,在范进参加乡试之前,胡屠户对于自己女婿的未来毫无信心,愁、傲、怒这三种表情,便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但仅仅如此便判断胡屠户是一个品质恶劣的小人,似乎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高日晖老师评价胡屠户是变脸大师的依据是什么呢?在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作者吴敬梓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力度极为精到。人物性格逐渐摆脱了类型化、模式化的套路,而是拥有了丰富多变的人物个性。在胡屠户的身上,作者正是通过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行为举止的一系列转变,深刻、传神地刻画了胡屠户贪婪、势利的小人形象。那么,在胡屠户的身上,还会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它里面所讽刺的人物多数都是读书人,也就是儒林中人,可是偏偏不属于儒林中人的胡屠户,却能够在《儒林外史》中成为一个让广大读者都感兴趣的人物,靠的是什么?高日晖老师对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还会有怎样的解读呢?

    大连大学高日晖副教授继续做客《百家讲坛》,解读《儒林外史》中一个堪称典型的艺术形象,《范进中举》系列节目第三集《胡屠户》,敬请关注。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  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3、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科举制度: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3、有关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

范进的宗师周进长期未能进学,后来他做生意的朋友为他捐了一个秀才的资格,他才能考上举人,最后考上了进士。

-

他特别注意老童生,看到了衣衫褴褛的老范进,他就特别关照。周进看范进的卷子,根本就看不懂,不知在说些什么。又看了几遍后,说了这样的话: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所以在别的卷还没有看,就给范进填了第一名,范进因此中了秀才,并嘱他参加乡试。课文中说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就是指这些内容。

范进中举后不久,他的母亲喜极而逝。范进为自己所谓功名着想,为了做官,便隐秘不报。又在张静斋的唆使下去高要县汤知县处打秋风,最终成了一个贪婪的人。

1、 梳理情节。

请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出其内容。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联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古人云: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1ef1212f18583d0496459d9.html

《胡屠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