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华(校园访谈心得)

发布时间:2014-11-18 21:54: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校园访谈心得

校园生活触动着每位同学的心声,关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生活。影响着每位学生学知和感知,可以改变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及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贴切生活,服务生活。为此我们特围绕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3129日物管公司和学校领导在各个寝室进行了清查行动,没收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用品(电饭锅、电磁炉、电老虎、吹风机等)这件事情,我们团队展开了一次有趣的采访。

采访对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北校区保卫处陈队长。

采访的主题是:学校是否应该强制没收学生的电器用品。

采访方式:座谈会

一、采访前准备

为了这次采访,我们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和被采访者有着明显的差距;所有我们担心在这种关于学校和学生的敏感事件上;怕采访时会发生冲突。人都是有戒备心,更何况我们也参与了这次事件,所以我们以交流方式切入主题。巧妙地将被采访者和自己的关系拉近;我们按事件的重要程度慢慢的由说家常转向学校生活。首先,我们团队理定提纲,把我们采访时要说的和要问的分层次结合。为了被采访者不觉得我们触犯了他们的管理权力,我们特在晚上7点约好陈队长,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下班的时间。我们组织了团队在食堂和陈队长一起吃饭,先谈论他们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的艰难。在引申到他作为学生时代经历和生活方式。其次,我们的问就慢慢转向了我们自己现在的校园生活状况和学校坏境。谈到我们学校的坏境,陈队长感叹万千,面对这样现实,作为学生的我们和工作中的他们都有很大难度。话题越来越深。陈队长有些紧张,我们立刻把话题转开了,谈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后,谈到生活用品,关注他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自己的日常生活,为此他才敞开了话题。

不打开采访对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二、采访中的变通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传播者,不下真功夫去采访时难以来成为具有真实才是学知识渊博的记者,闭门造车肯定是造不出的。新闻采访是需要亲临实境去践行的,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稿子、制作出来的节目才有有新闻性、描述的字句准确。正所谓事必躬先,功在于行。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写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而且新闻材料讲究新、真、快、等特点,我们不得不严格的要求自己,为此次采访理定思绪。

在采访中,我们团队和陈队长的交谈有紧张有缓和,在种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中,我特别关注陈队长的表情,因为他也是在校园中第一次接受这样的采访,难免会有紧张的情绪和浮躁的心里。当我们的队员问道学校是否应该没收学生电器用品时,陈队长有些生气和不快,因为他们是没收者,他们的行动在(学校管理手册)上是严重的触犯学生的个人财产。虽然学生在寝室使用电器是学校不允许,但也是学校的环境造成,在艰难的环境中,这样寒冷的冬天学生不用电器解决个人的日常生活,实在是难以过冬,但陈队长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又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安全而行动。在这两者上话题有了正面的冲突。当冲突发生了我们团队并没有以被采访者较劲,我们用微笑和缓和的言语转换了话题,再次的转向学校的现在情况给大家带来的困难,因为陈队长也处身与这样的环境,提到这块他总会有很多的不平。因为现实的环境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不便和困难。

在这种紧张伴缓和、交谈到访问、侧问转正问的变化中;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拉紧了心弦,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提问。直到持续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完成。也收集到很准确真实的材料和做好相关的笔录,陈队长说尽管学校的环境在不好,但为了安全起见,学生在寝室不能使用电器。

三、采访后

千难万苦,我们的采访终于完成,但为了后期的报道和PPT展示,我们团队又加班加点,日日夜夜的赶工,就为了新闻的报道要快、要及时;我们作为一个记者必须把收集的材料播报出去,而且考虑到这样的话题报道可以会与学校和相关部门发生矛盾。我们又再次将采访收集的材料整理编辑,把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到位,在撰稿、编写、校对等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难度和艰辛。

采访感

首先:在这次采访,我深切的感到,我们的材料还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采访主题刺激到采访对象。在采访前,我们要预约,不然冒然的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不免会紧张。这次取材过于平铺,没有多大的新意,不应该单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难,更应该考虑到是否学校没收学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问题,使采访更有深度。在采访前,我们要慎重选材,主题要更明确,立意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性。

其次:选准新闻角度。在采访的材料准备的问题当中,不应该以狭窄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这样才能让我们清晰的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记者当注重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哪些新闻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大众格外关注。我们要力图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具有价值的新闻。对重大的事件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并且联系社会,联系群众。那么,在采访中我们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闻题材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源于社会中细心的观察和积累,这样在写作时便于拿捏报道的力度,因为我们既是观众,也是观众的眼睛。第二,善于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从而提高写作内容的质量以及可信度。

再次:在写完稿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把笔录做一次检查,同时,进行一次材料真伪的核实,通过核实,整理笔录,反省团队,在做笔录时不经要快速而且要细心,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要把笔录给采访对象核对校正,去粗取精。采访时要察言观色,围绕核心问题去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广,采访结束之后,要急时整理笔记,反复斟酌,不能把新闻隔得太久,保证新闻写作的质量,也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自我感知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采访必须有充分的访前准备,深刻了解采访对象,准备的材料必须具针对性。采访的过程中要灵活,保持头脑清醒,紧紧扣住主题,引导采访对象沿新闻主题的思路去交谈。

总而言之,这次的校园访谈让我感触良多。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力上的提升,再一次锻炼了我与被采访者交流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媒体又向前进了一步;另一方面,这次访谈也让我明白自己知识上的补充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我仍然浅薄,只有不断补充知识,才能更好地去做好各种采访,去解决采访中的各种疑问,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安抚被采访者激动的情绪等等。最后,团队合作中获得的力量和帮助,在这一次的中,毋庸置疑地总是显得那么强大,感谢我的队友,同时也谢谢老师的帮助和教导。

12级新闻(1)班

蒋荣华

20123024101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17fff6ccc175527072208ec.html

《蒋荣华(校园访谈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