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普华linux硬盘安装 - 献给纯新手的唐僧式指南

发布时间:2010-08-03 00:42: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标普华硬盘安装——献给纯新手的唐僧式指南

为资深linux用户所不齿,我机器上不光有debianFreeBSD,还有魔鬼windows!哦,不对,linux之父: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说过,微软并不是魔鬼,只是它的操作系统实在太蹩脚了!

开个玩笑。很无奈,我机器好像是有点问题的,linux下开X会很快挂掉!但是FreeBSDwindows xp却运行的很好!也罢,这样也很好,很多用户就是只有一个xp,正好讨论下从xp下开启咱们的linux之旅。

这次咱使用的是中标普华的桌面4.0,呵呵,据说写安装指南会的奖品的!反正linux安装大体都一样,就索性以这个版本来吧,其他的可以类推,小有不同的地方自行查查资料(注:debian安装的话,看看http://www.linux110.com/bbs/thread-146715-1-1.htmlhttp://www.linux110.com/bbs/thread-146553-1-1.html两个帖子吧)。

好,废话不再多说了,咱开始。

准备工作:

咱准备就不刻录光盘了,直接重硬盘安装。需要下载的东西当然要包括中标普华的linuxISO文件,引导ISO文件时候需要grub4dos,另外还需要一个提取ISO里文件的工具,winrar也行的,下载个虚拟光驱也行,比如DAEMON Tools Lite

http://www.linux110.com/bbs/thread-142264-1-1.html 这个帖子里有ISO文件的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gna.org/grub4dos/ 这里是grub4dos的下载地址,包不少,直接下载最新的吧。

www.daemon-tools.ccDAEMON Tools Lite的官方站,中国登陆会自动转到中文官方站点,没有耐心的同志可以直接来这个链接:http://www.xngq.com/downloads 下载下面的“精灵虚拟光驱简洁版,这是免费的,而且功能够用。

下载了ISO文件,放在FAT分区里,直接放在根目录下,可以避免好多麻烦,一会会说到。

装好虚拟光驱,加载上ISO文件,然后提取里面的imagesisolinux两个文件夹,放在放ISO文件的分区的根目录。有的同志建议只提取那两个文件夹里面必要的文件就行了,但是我不推荐,因为这两个文件夹里面本来没有多大的体积,没必要麻烦那一遭了。而且弄错了文件安装不成功啦弄乱了目录啦等等,一个字,麻烦!

解开下载的grub4dos,把里面的grldr复制到C分区根目录C:\,然后再在C:\建立一个名字为menu.lst的文本文件:可以先建立个txt,一会完成输入后改名为这个。注意,要确定你现在已经显示了文件的扩展名。这个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的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那里,去掉“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选项。建好txt后,在里面输入如下字样:

color black/cyan yellow/cyan
timeout -1
default /default
title Install NeoShine_Desktop4
root (hd?,?)
kernel /isolinux/vmlinuz
initrd /isolinux/initrd.img
boot

注意,上面这里的可以直接复制,插在中文中的不要复制,因为我嫌麻烦没有切换输入法,而中文的标点是不会被grub识别的。

解释一下:如果已经明白的同志自然不用看,但是如果你想看这个指南,很可能还不是很了解,那么首先,那个root hd?,?)中的?要换成相应的数字。怎么换呢?grub按照从0开始,给每个磁盘编号,在每个磁盘内识别分区时这样子的,数字从0开始,前四个0123表示主分区,后面的表示逻辑分区。主分区逻辑分区什么的具体不再详细解释,记住一点,逻辑分区时放在扩展分区中的。windows一般都是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内建若干逻辑分区的形式。所以如果你的ISO文件放在C盘的话,那应该写(hd00)就是说,第一个磁盘的第一个主分区。如果放在D盘(这里默认没有更改过磁盘号,DC后的紧接着一个分区),那么应该是(hd04)也就是说,不管前面有没有主分区,只要是逻辑分区,只能从4开始了。依次类推。

也可以直接复制grub4dos包里面的menu.lst,然后把default /default后面的全部删除,添加上我上面那几行中default /default以后的几行。或者直接复制menu.lst到根分区,什么也不用管,一会安装的时候直接手动输入就好,待会说到。

timeout -1这里的-1是让grub4dos不倒计时,防止到时候你手忙脚乱怕怕。

当然,如果系统上安装过linux了,如果grub还没有破坏,就可以不用安装grub4dos了,不过如果谁安装过linux了,可能也不用花时间来看我这些无聊的文字了。

说到分区,提醒一下,安装linux当然要先空出点磁盘空间来,使用分区魔术师吧。具体使用方法网上找找。

接下来,放上了grub4dos,当然要让他能启动时执行,很简单的办法是使用windowsboot.ini。这个文件在C盘根目录,是系统文件,而且只读。注意修改的时候先让系统显示系统文件与隐藏文件,具体方法跟刚才显示扩展名相同,然后去掉只读属性修改,为了安全,修改完再改回只读属性。也可以直接在桌面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看到蓝色字体的“启动与故障恢复”后点同行的“设置”然后点编辑就可用修改boot.ini,修改完在记事本里面点保存,然后关闭记事本,再点确定,再点确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用更改什么文件属性的。

怎么修改呢?很简单,在boot.ini文件最后加上一个新行,内容如下:

c:\grldr="grub4dos"

还要更改下boot.ini上面那个“timeout=?”,设置个比较大的数字,或者直接设置成-1,以免来不及选择grub4dos就直接进入系统了。看上去是这样的:

[boot loader]
timeout=8
default……
……

这样就完成了,可以重启安装了

好,下一步咱先不急着安装,先熟悉下安装界面。大家不用再自己尝试了,我帮大家用虚拟机模拟光盘安装,截图出来,顺便说说虚拟机的简单使用方法。

我用了VMwaresunbox也不错,但是我一会需要用他模拟硬盘安装,需要用到使用物理磁盘的功能。想想,直接安装时候又不能截图,当然要用虚拟机了,不用担心,界面是一样一样的。

看看,上面就是虚拟机启动后的界面,要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点主页面上面的那个图标New Virtual Machine就行,进入下一个画面。

说明一下,为防止新手感觉有跳跃性,感觉到某些地方不太一样心里不踏实,我加的图片较多,可能罗嗦,所以不喜欢的同志请多担待,尽管跳过吧。

嗯,点自定义吧,进入下一个画面:

这里能让你选择虚拟机的版本,没的说,直接选最新版6.5吧,下一步:

这里有点意思,你可以选择以后再设置光驱,比如现在选择的最后一项,也可以选择中间那个,马上选中ISO文件,看下图:

有个警告,没关系,那个没啥意思,有兴趣的可以试着翻译看看。

也可以使用物理光驱的,就是最上面那一项,如果开始的时候你安装了DAEMON Tools Lite,并且设置了虚拟光驱,那么他也可以算物理光驱,这点有时候比较方便,比如需要换光盘(ISO)的时候。

下一步:

选择将要安装的机器类型。没啥大用,只是可以根据选择给你提供推荐配置。只是在选择32位还是64位时候有点作用。

这里咱选linux2.6内核就行了。

下一步输入虚拟机的名字,随便输入喜欢的名字,然后不用担心,一直下一步就行如下:

上面,内存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适当设置。

直到上面,选择新建一个虚拟磁盘。一会我模拟硬盘安装的时候会选择第三项,使用物理磁盘。

继续:

上面呢,意思就是选择创建的磁盘的大小,选中那个方框可以马上就分配空间,能提高点性能,减少碎片,但是也许会占用暂时用不着的空间。

下面两个单选项,就是让你选择是否分割为每个文件为2G,因为FAT分区不允许大于4G的文件。NTFS文件系统不用担心,直接选择存储为一个单独的文件吧。

下一步,选择存储虚拟磁盘的位置:

然后就要完成了:

如果选中下面的power on,点完成就会直接启动虚拟机,如果你还没有设置光驱,就会提示你设置。当然,可以现在就设置,点击设置硬件选项进行设置吧。

终于完了,太罗嗦了,浪费了大家与我的时间,先这样了,马上启动:

看到了,进过虚拟机一闪一闪的启动界面后,进入系统的安装界面。这时候有一个倒计时的,就是上面那条白线,走到头就默认当先选中的“安装新系统”,会开启图形界面安装的。

可以先熟悉熟悉,看到下面,按F1会有帮助:

ESC可以退回。

F2让你选择图形模式还是字符模式安装:

F3让你选择安装源,从光盘还是自己选择安装源,比如从硬盘(只截了一个图,由于暂时不用,就不再发上来了):

这里来个附加:修复grub

看见安装界面上有系统修复了没?点进去就会有如下几个画面,一步步接着来,可以到达一个Shell

选个中文试试:

我们在上面的画面发现文本界面不能使用中文。

上面选择键盘类型,中国的一般是老美的US,下面选择是否联网,我选否。

这个啊,别管他,跳过吧,点skip

看,现在进入Shell了!

下面有个演示,启动grub,然后我又退出了,然后重启。

修复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知道你记得原来的引导文件所在分区号,就像一开始设置menu.lst那样,然后运行

root (hd?,?)

setup (hd#,#)

后一个使用#号是为了说明两个区号并不用相同。第一个是指定引导文件所在位置,第二个是grub安装在什么位置。注意,setup (hd#,#)这个,千万别安装在ntfs分区,否则会造成麻烦!但是万一不小心安装在上面导致ntfs不能读了,不用急,也别忙着格式化,数据都还在呢,很容易恢复的,咱红联那里是有我发的一个帖,说的是在windows下恢复这种情况的:http://www.linux110.com/bbs/thread-145058-1-1.html

下面开始正式安装吧:

先看看安装界面过过瘾,先不重启到硬盘安装:

看看,上面就是优美的中标普华linux安装图形界面了。

点下一步:

这个界面出现的原因是我们的硬盘是“全新”的:刚建了的虚拟磁盘嘛,所以不用担心,点“是”。如果自己正在使用的磁盘的话,不会出现这个界面的,就像一会要进行的硬盘安装。反之,如果那种情况出现了这个界面,千万别点“是”!

下一步:

这里是让你选择分区方式的,看上面,有个可选的,点一下发现可以选择“建立自定义的分区结构”,“在选定磁盘上删除所有分区建立默认分区结构”和“使用选定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看标题都已经很明白了吧,并不需要解释。有一点,可能有人会发现并不能“选”定驱动器或者磁盘,那是因为只有一个硬盘,当然没得选,只有用它,除非不想安装。我们用哪个呢?先看看“使用选定驱动器中的空余空间并创建默认分区结构”吧。先别点下一步,看见选中这个时候,最下面的“检查和修改分区方案”,选中它,我们就可用看看下一步的分区分配方式,否则就直接让你开始格式化磁盘了。现在点下一步:

上图就可用看出,中标普华默认分两分区,都是必须的,这是最简方式,对于桌面用户也很方便。这种情况下,除了一个swap是必须的外,另一个必须的是根分区,直接包含了所有东西。安装时候需要注意的目录包括/boot/home/tmp/usr/var等等。boot放引导文件,“古时候”硬件有限制的时候都是单独放一个分区,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了。home是一般情况放置用户的“家”也就是主目录的地方,这里往往存放个人设置,个人的资料、文件等等。如果linux在你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比如,它是你的主系统,而不是现在只是“学习”linux,那么你可能把主要资料都存放在linux分区,这样的话,home就建议开一个单独的分区,重装系统什么的,就不用管资料备份问题,只要你不动那个分区,重装完挂载上,资料都在呢,甚至如果重装的系统还是同一个,设置也不用改,直接使用了。usr是放置程序的地方,安装的软件基本都在这里,除非你自定义安装路径。里面还有个/usr/local,也是存放程序的目录,一般是手动安装的软件,比如编译安装,configure时候默认,编译安装后很可能就安装在那里。如果让usr分区作为单独分区,建议分配较多空间。var目录中存放那些不断增长着的东西,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如果是服务器的话,这个应该分较多空间的,因为在系统不断运行的时候,这个分区会被慢慢填充,分区前注意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tmp是存放系统运行时候的临时文件,不要很大,大部分几百兆就行了,除非有特殊要求。我们可能会推荐这个分区作为单独分区,因为安全性。比如,如果有跑偏的程序会在那里建立大量目录,很快会耗尽文件系统的索引节点表,熟悉linux的同志应该都知道这个古老的恶作剧:

while 1
mkdir adir
cd adir
touch afile
end

这是很有意思的,它在让你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还消耗你大量时间来清除那些无用东西,如果运行rm -r命令,无疑会很麻烦。但是如果问题出在单独的tmp分区,我们就可以用mkfs直接格式化掉它。这就是推荐tmp作为单独分区的原因。

swap是交换分区,在以往内存不足的情况下,它的意义重大,但现在内存便宜而容量大,所以也有人说swap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有吸引力。不要管那么多了,安装系统安装时候默认就行了。

但问题并非那么容易出,而且新手只是学习的话,并不在linux分区放重要文件,那直接分一个根目录包含所有目录就行了。注意:不要胡乱尝试那个代码哦。

下面点下一步的时候,就会提示你是否将更改写入磁盘,如果点了,那么你对磁盘所做的更改就实施了,所以在进行下去的时候千万确定没有差错,如果不确定可以点上一步再调整。由于我们将在看看手动分区,所以点上一步,一会自己实际实行的时候,就先分好,点“将修改写入磁盘”往下一步去吧。

下面退回去后选择手动分区,下一步就是下面那个样子,看上去是一个空闲的磁盘。建议新手不管是用VMware还是VirtualBox,先弄个虚拟磁盘实验实验,这样一会往硬盘上安装的时候底气就足点。凡事不熟悉的,先做实验是个好习惯,经常实验,腰不酸腿不疼,走路都有劲了!

看看有新建、编辑、删除、重设几个选项,其中重设比较人道主义,因为有了它,我们在没有往磁盘真正写入之前,我们做的更改都可以取消掉,然后重新设计。

好了,我们开始编辑下试试吧。

上面这个就是添加分区,点击新建就是这个效果。可以选择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大小。这里我指定了空间大小为1024M。这个空间是太小的,但是如果usrvar等分区都分到单独目录,这个大小足够了。

上面我再建立一个tmp分区后在它上面点击了编辑分区,出现上面的图像。我将要把它改为ext2格式,一会就会看到。

看见上面的图片没?这是另外一种添加分区的方式,就是在空闲空间上选中后点击编辑分区,出现上面的画面。实际上我安装系统时候都是用这种方式分区,它让你感觉一切尽在掌握!看到没,现在文件系统选择了swapswap没有挂载点的,如图。起始柱面和结束柱面告诉分区工具怎么建立分区。注意,手动输入时候不要让柱面重合。最好手动输入到差不多的位置,然后点击那个上下调整空间的箭头,调整到一个自认为比较合适的位置。调整的时候也会显示大小,看起来,我分配了1027Mswap空间。选中强制为主分区时候,如果系统认为还有主分区可分配,就会分配给它一个主分区名额,而不会在分区建立的太多以后,不得不把它放在扩展分区的逻辑分区中。我随便做了这个,只是实验演示,不必要按照这样做。

看,已经分好分区了!

实际上这演示了一种错误的分区方式!解释一下:

看前面有3个主分区,最后是一个扩展分区,里面有两个逻辑分区。看得出来,逻辑分区的画面略窄,说明逻辑分区是属于扩展分区的。扩展分区的地位跟主分区一样,占据一个主分区名额,而一个磁盘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据此,前面那个空闲空间就不能使用了,因为它不在扩展分区中,无法使用它建立逻辑分区,只能当做主分区,但是主分区名额已经用完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感兴趣的同志可以查查资料加深下了解。

要说明的是,既然这是病态的分区方式,当然就不要这样分了,点击重设就可以恢复到未分区状态。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区吧。如果是第一次,而且对linux还没有足够的信心,而且只是分了少量的空间给linux,那么单单只分一个主分区一个swap就行了。可以返回到选择分区方式的界面,选择使用空闲空间建立默认结构。

真正分区时候,大家应该都有已经存在数据的盘,比如windows分区,担心不小心丢失数据吗?没关系,如果哪个分区被格式化,在上图中看到,“格式化”一栏会被打钩,所以如果能确保你的其他分区没有打钩,那就尽情的点击下一步吧!

确定分好区了就写入磁盘吧:

接下来你将会看到上面的界面,这里也值得解释下。

引导装载程序,linux现在一般都是用的grub,跟我们硬盘安装的grub4dos是类似的——或者说,grub4dosgrubdos版本或者windows版本。

系统引导时候,会加载mbr上的记录观察下一步怎么办,所以将grub安装在mbr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就能用它来总体控制各个系统,即使以后再安装FreeBSDSolaris也能用它来引导,设置一下menu.lstlinuxboot/grub目录里面的)就行了,需要引导windows也能用它来切换到windows的引导程序。为什么这么神奇?实际上,系统安装时候会在磁盘开头的扇区安装引导程序。这个地方时保留的,不会做他用。windows安装时候引导程序会在mbr上,系统分区上也会有,所以可以大胆的覆盖mbr上的引导程序,需要引导windows时候直接切换过来,比如windows在第一分区,则在menu.lst里面添加:

title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hd0,0)+1

就可以选择windows并引导了。当然如果你更喜欢windows的引导界面,或者还是那句话,对linux不放心,那么你可以不把grub安装在mbr上,根据上图,完全可以安装在linux的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点击更换设备:

看上图,选中“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确定就行了。

下一个画面可以让你设置grub的密码,这样在系统引导之前,别人不能更改你的引导参数。然后设置root密码,设置完成后就可以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了。下面几个图片连续贴出。可以看出,中标普华的安装程序没有自定义安装软件包的菜单选项,安装包也较小,安装完是一个基本系统。

可以看见,安装已经开始了。在这时,我关闭了虚拟机,因为演示已经结束,我不等它装了,要换成硬盘安装了。下一步应该是重启,按照最初我们设置好的,进入grub4dos安装系统。但是我这里要演示过程,只好再用虚拟机模拟,要不就没法截图了,于是我删除了现在这个虚拟机,重新建立了一个,使用的是物理磁盘,就不多贴图了,跟开始差不多。删除界面如下:

我是从磁盘完全删除了。

重启,进入grub4dos

如上图,重启后,进入grub4dos后,如果已经按照前面说的设置过menu.lst,直接回车就可用启动安装程序,没有设置的话手动输入:

C将会出现上面那个画面,然后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输入。按照上面显示的,是我输入的,可以看出,我的ISO文件放在第二个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这是个FAT分区。同志们只需要更改这一项为自己的就行,剩下的就按照我输入的输入吧。怕记不住的话拿笔记下。

输入boot后出车,出现下面的界面:

我选择了简体中文,如图。简体中文下面那个是繁体中文,喜欢的同志可以选择,接下来你会发现一个小问题,不用担心,那是文本界面不能使用中文,没关系,一会图形开起来后还是中文的。

下面还要选择键盘,我们没的说,基本都是老美的us英文键盘,选择那个吧。

看图:

下面要选择安装源了,当然要选择本地磁盘,硬盘安装嘛!

后面还有选择来自哪个分区,这点有点要注意的是,grub是从0开始排列分区,而这个是从1开始的,所以分区号码自然要比刚才我们输入的那个大一号,放心吧。

这里就看出直接放ISO文件在根目录的优势了:安装程序可以直接查找到放在根目录的ISO文件,而不需你自己输入文件名,不管光盘映像ISO文件的文件名多复杂,自然有机器帮我们处理。而如果你把它放在某一个目录里的话,那就要有几点注意了,很显然的一项是文件名改简单点,要不输入起来麻烦多了。还有其他的就不说了,咱在这里就不找麻烦用那种方法了。

看图:

顺便说说,这个安装程序跟红帽、红旗用的是同一个,以后安装他们的时候自然也能用同样的方法了。

选定,回车后,程序自动搜索到正确的映像,自动做一些事情,然后就启动了:

看上图是不是跟上一个模拟光盘安装的界面一样啊?

就是这样子,开始安装了,点击下一步,看到了下一个图,发现了没,现在是两个硬盘,对了,我有两个硬盘。不是早说过了嘛,我的机子是拼凑起来的,烂的要死要活的。

下面的下面那幅图就是上次提到过的,运行选择驱动器了,因为有两个硬盘,有的选择了。

好了,往下就是分区,跟上面的光盘安装分区一样,不再赘述。

因为我要把它装在硬盘上,所以往下就重新开机,启动到硬盘安装了,以后的都跟前面一样,没必要在继续贴图解释了,大家已经学会了。

安装完成后将是下面那个样子:

这幅图我使用了jiehe版主的图,因为我没有使用虚拟机完成安装,不能截图。效果是一样的。虽然我机子不行,但是安装过程还是比较快,十分钟完成。软件包很少,只有一个基本的系统,安装后需要自己再安装需要的软件。

到此就结束了,希望有新手看到能有点帮助,并能放心大胆的去实施了。就是考虑到新手的特点,所以截图非常多,基本上每一步都截图了,这样新手可能就不会感到怕怕了。当然也会让人感觉太“唐僧”,没办法,做事哪能两全其美呢?

谢谢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到或者直接跳到这里。

本贴发布在红联论坛,网址是:http://www.linux110.com/bbs/thread-147706-1-1.html

文档做成一个zip压缩包,以便windowslinux都能方便的解压,而且里面放入了两个文件:grub4dosgrldrmenu.lstmenu.lst已经按照C盘是FAT分区并且ISO映像文件放在C盘设置好了,里面还有点解释,可以用记事本打开。

最后是公告:
本文允许任何人转载、更改而不用通知作者,不用附上作者信息,也不用附上原稿来源。

以下为附录,全部转载自网络,版权不归本文作者控制,本文作者未对其编辑,不对其内容负责,转载请略去:

1Linux 目录详解http://news.softhouse.com.cn/news/show/3785.html

根文件系统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个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损坏的根文件系统一般意味着除非用特定的方法(例如从软盘)系统无法引导,所以不应该冒这个险。

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除了可能的标准的系统引导映象,通常叫/vmlinuz 。所有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

/bin
引导启动所需的命令或普通用户可能用的命令(可能在引导启动后)
/sbin
类似/bin ,但不给普通用户使用,虽然如果必要且允许时可以使用。
/etc
特定机器的配置文件。
/root
root用户的家目录。
/lib
根文件系统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库。
/lib/modules
核心可加载模块,特别是那些恢复损坏系统时引导所需的(例如网络和文件系统驱动)
/dev
设备文件。
/tmp
临时文件。引导启动后运行的程序应该使用/var/tmp ,而不是/tmp ,因为前者可能在一个拥有更多空间的磁盘上。
/boot
引导加载器(bootstrap loader)使用的文件,如LILO。核心映象也经常在这里,而不是在根目录。如果有许多核心映象,这个目录可能变得很大,这时可能使用单独的文件系统更好。另一个理由是要确保核心映象必须在IDE硬盘的前1024柱面内。
/mnt
系统管理员临时mount的安装点。程序并不自动支持安装到/mnt /mnt 可以分为子目录(例如/mnt/dosa 可能是使用MSDOS文件系统的软驱,而/mnt/exta 可能是使用ext2文件系统的软驱)
/proc , /usr , /var , /home
其他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etc 目录包含很多文件。下面说明其中的一些。其他的你应该知道它们属于哪个程序,并阅读该程序的man页。许多网络配置文件也在/etc 中,它们在《网络管理指南》中说明。

/etc/rc or /etc/rc.d or /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scriptsscripts的目录,更详细的信息见关于init 的章。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格式见passwd man页。

/etc/fdprm
软盘参数表。说明不同的软盘格式。用setfdprm 设置。更多的信息见setfdprm man页。

/etc/fstab
启动时mount -a命令(/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 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见4.8.5节和mount man页。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组。见group man页。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

/etc/issue
getty 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etc/magic
file 的配置文件。包含不同文件格式的说明,file 基于它猜测文件类型。见magic file man页。

/etc/motd
Message Of The Day,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经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

/etc/mtab
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scripts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需要一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etc/shadow
在安装了影子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 中,而后者只对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

/etc/login.defs
login 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printcap
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etc/profile , /etc/csh.login , /etc/csh.cshrc
登录或启动时Bourne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各shellman页。

/etc/securetty
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root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modem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etc/shells
列出可信任的shel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shell。提供一台机器FT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hell是否列在 /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许该用户登录。

/etc/termcap
终端性能数据库。说明不同的终端用什么"转义序列"控制。写程序时不直接输出转义序列(这样只能工作于特定品牌 的终端),而是从/etc/termcap 中查找要做的工作的正确序列。这样,多数的程序可以在多数终端上运行。见termcap curs_termcap terminfo man页。

/dev目录
/dev 目录包括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用特定的约定命名,这在设备列表中说明 ([Anv])。设备文件在安装是产生,以后可以用 /dev/MAKEDEV 描述。 /dev/MAKEDEV.local 是系统管理员为本地设备文件(或连接)写的描述文稿 (即如一些非标准设备驱动不是标准MAKEDEV 的一部分)

/usr 文件系统经常很大,因为所有程序安装在这里。 /usr 里的所有文件一般来自Linux distribution;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这样可能在升级新版系统或新distribution时无须重新安装全部程序。 /usr 的有些子目录在下面列出(一些不太重要的目录省略了,更多信息见FSSTND)

/usr/X11R6
X Window系统的所有文件。为简化X的开发和安装,X的文件没有集成到系统中。 X自己在/usr/X11R6 下类似/usr
/usr/X386
类似/usr/X11R6 ,但是给X11 Release 5的。
/usr/bin
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有些命令在/bin /usr/local/bin 中。
/usr/sbin
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usr/man , /usr/info , /usr/doc
手册页、GN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
/usr/include
C编程语言的头文件。为了一致性这实际上应该在/usr/lib 下,但传统上支持这个名字。
/usr/lib
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ite-wide配置文件。名字lib来源于库(library); 编程的原始库存在/usr/lib 里。
/usr/local
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
/var/catman
要求格式化时的man页的cacheman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 中;有些man页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usr/man/cat* 中。而其他的man页在第一次看时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象清除临时目录一样。)
/var/lib
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var/local
/usr/local 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var/lock
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支持他们正在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将不试图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var/log
各种程序的Log文件,特别是login (/var/log/wtmp log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销) syslog (/var/log/messages 里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 /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var/run
保存到下次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录的用户的信息。
/var/spool
mail, news, 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个不同的spool/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在/var/spool/mail 中。
/var/tmp
/tmp 允许的大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 (虽然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proc 文件系统是一个假的文件系统。它不存在在磁盘某个磁盘上。而是由核心在内存中产生。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信息(originally about processes, hence the name)。下面说明一些最重要的文件和目录。 /proc 文件系统在proc man页中有更详细的说明。

/proc/1
关于进程1的信息目录。每个进程在/proc 下有一个名为其进程号的目录。
/proc/cpuinfo
处理器信息,如类型、制造商、型号和性能。
/proc/devices
当前运行的核心配置的设备驱动的列表。
/proc/dma
显示当前使用的DMA通道。
/proc/filesystems
核心配置的文件系统。
/proc/interrupts
显示使用的中断,and how many of each there have been.
/proc/ioports
当前使用的I/O端口。
/proc/kcore
系统物理内存映象。与物理内存大小完全一样,但不实际占用这么多内存;it is generated on the fly as programs access it. (记住:除非你把它拷贝到什么地方,/proc 下没有任何东西占用任何磁盘空间。)
/proc/kmsg
核心输出的消息。也被送到syslog
/proc/ksyms
核心符号表。
/proc/loadavg
系统"平均负载"3个没有意义的指示器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量。
/proc/meminfo
存储器使用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swap
/proc/modules
当前加载了哪些核心模块。
/proc/net
网络协议状态信息。
/proc/self
到查看/proc 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当2个进程查看/proc 时,是不同的连接。这主要便于程序得到它自己的进程目录。
/proc/stat
系统的不同状态,such as the number of page faults since the system was booted.
/proc/uptime
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proc/version
核心版本。

2Grub4dos新手指南http://bbs.znpc.net/viewthread.php?tid=2297&extra=page%3D1

配置文件menu.lst的基本结构

GRUB4DOS的配置文件和GRUB一样,都是menu.lst。以下是一个例子:
default 0
title Boot First Partition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Boot Second Partition root (hd0,1) chainloader +1
菜单项是由title来指定,该例子中有两个title,就是说GRUB4DOS器启动时会显示两个菜单项,菜单的标题是title的参数,也就是 Boot First Partition Boot Second Partition 在第一个title前的命令是全局命令,它们在显示菜单之前执行。
menu.lst一般放在和启动文件GRLDR同样的目录里。
基本命令
Help Default Timeout
Root
用来指定根设备,例子: root (hd0,0)
Rootnoverify
该命令也可以用来指定根设备。root在设置根设备前,先测试一下该分区的文件系统是否可以识别,而rootnoverify则省略这一测试。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把启动扇区的内容装入内存,参数+1指的是把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例子: chainloader +1 boot
启动操作系统。在使用该命令前,必须用kernel或者chainloader把系统内核或者启动扇区/启动文件装入内存。例子: boot
在配置文件中不需要使用这个命令。这是因为GRUB在执行了菜单项的所有命令后会自动加上boot。该命令一般在命令行界面里使用。

设备名字
GRUB中,硬盘设备用以下的方法来命名:
(hdm) m是硬盘的序号。序号0相对于BIOS的第一只硬盘。
硬盘上的分区用以下的方法来命名:
(hdm,n) n是硬盘m里分区的序号。主分区最多有4个,其序号为0-3,扩展分区的序号从4开始。例子:
硬盘0上的第一个主分区:

(hd0,0)

硬盘1上的第一个扩展分区:
(hd1,4)

设备也可以用相应的BIOS设备号来表示。例如,第一只硬盘设备的设备号是0x80,因此,以下的表示是等价的: (hd0,0), (0x80,0), (128,0)
另外,对于一些文件系统来说,例如FreeBSD中使用的ffs,或者是Solaris中使用的ufs,在分区中还继续划分为子分区。子分区的表示是在分区表示的基础上加上从a开始计算的子分区序号。例如:
硬盘0上的第一个主分区里的第一个子分区:
(hd0,0,a)

软盘设备用以下的方法来命名:
(fdm) m是软盘的序号。序号0相对于BIOS的第一只软盘。软盘设备后面同样可以加上分区或者子分区的序号。
GRUB还有其它一些设备,比如说(cd)是光盘设备,(nd)是网络设备,等等。
文件名字

GRUB的文件名字是在设备名字的基础上加上文件的路径,例子:硬盘0上第一个主分区根目录里的aa.img文件:
(hd0,0)/aa.img

软盘0boot目录里的aa.img文件:
(fd0)/boot/aa.img

注意:目录的分隔符是 / ,而不是Windows/DOS下常用的 \
另外,你还可以用扇区的位移和数量来指定数据,比如:
(hd0,0)0+100,200+1,300+300

表示硬盘0上第一个主分区里,从扇区0起的100个扇区,然后是从扇区200起的1个扇区,最后是从扇区300起的300个扇区。当位移为零时,可以省略不写,因此,(hd0,0)+1 表示的是硬盘0上第一个主分区里从扇区0起的1个扇区,也就是分区的第一个扇区。
GRUB中纪录了一个根设备,它由root命令来指定,例如:
root (hd0,0)

根设备上的文件可以省略设备名,例如,使用了以上的root命令后,文件名 +1 就等同于 (hd0,0)+1
注意:在GRUB4DOS的扩展中,map命令中使用的文件名的意义和以上所说的有所不同。在map命令里,(hd0,0)+1表示的不是硬盘0上第一个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而是整个分区。

启动操作系统
启动一般系统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会在其所在分区的第一个扇区里放入启动代码。因此,用以下的一组命令一般可以启动硬盘0第一主分区上的操作系统: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boot
对于不同的分区,只要修改设备名(hd0,0)就可以了。
注意:大部分的操作系统需要在第一只硬盘的主分区里才能正常启动。当把该组命令作为menu.lst里某一菜单项的内容时,最后的命令boot可以省略。该方法是通用的,它可以用来启动以下提到的系统,只要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存在启动代码。
启动DOS/Windows 95/98/Me
GRUB4DOS中,chainloader命令可以装载DOS/Windows 95/98/Me中的io.sys。因此,可以使用类似于以下的一组命令来启动这些系统: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hd0,0)/io.sys boot
启动Windows NT/2000/XP/2003/Vista
GRUB4DOS中,chainloader命令也可以装载Windows NT/2000/XP/2003中的ntldrWindows Vista中的bootmanager。因此,可以使用类似于以下的一组命令来启动这些系统:
启动Windows NT/2000/XP/2003: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hd0,0)/ntldr
boot
启动Windows Vista: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hd0,0)/bootmanager boot

启动Linux
可以用kernel指令装载Linux内核:
rootnoverify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
在内核(hd0,0)/vmlinuz后可以加上启动的参数。当启动Linux内核时,可以使initrd指令来装载初始的内存盘。
rootnoverify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initrd (hd0,0)/initrd boot
注意:chainloader用于装载启动扇区和特定的启动文件如io.sysntldr,而kernel用于装载Linux内核和符合其标准的启动文件。在一组启动命令中,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修改界面的颜色
GRUB界面的颜色可以用color指令来指定。color中指定了两组颜色,第一组是正常文本的颜色,第二组是加亮文本(当前选择的菜单项)的颜色。对 应于每组颜色,又需要指定两种颜色。第一种是前景的颜色,第二种是背景的颜色。因此,在color总共需要指定四种颜色,分别是,正常文本前景,正常文本 背景,加亮文本前景和加亮文本背景。
颜色代码:
black (黑色) red (红色) green (绿色) brown (棕色) blue (蓝色) magenta (紫色) cyan (青色)
light-gray (灰色) dark-gray (暗灰) light-red (亮红) light-green (亮绿) yellow (黄色) light-blue (亮蓝) light-magenta (亮紫) light-cyan (亮青) white (白色)
前景色可以使用全部16种颜色,而背景色只能使用前面8种颜色。 例子:
color cyan/blue white/magenta
正常文本前景: cyan (青色) 正常文本背景: blue (蓝色) 加亮文本前景: white (白色) 加亮文本背景: magenta (紫色)
color命令一般是作为全局命令,在第一个title前使用。

使用背景图片
可以用splashimage命令来加载背景图片:
spashimage (hd0,0)/spash.gz
图片必须是640x480,14色的XPM格式,可以用gzip来进行压缩。使用了该命令后,GRUB启动时将进入图形模式。这时,color命令指定的文本颜色将会无效。图形模式下颜色的设置应该使用foreground命令:
foreground ffff00
以上命令设置字体的颜色。颜色用RGB值来表示,ffff00是黄色。如果没有使用foreground命令,缺省的文本颜色是白色。
splashimageforeground命令一般在第一个title前使用。

使用中文界面
首先,你必须使用支持中文的版本。并且,要正常显示中文的菜单,你需要使用fontfile命令来装载中文字体:
fontfile (hd0,0)/fonts.gz
fonts.gz是字体文件,并且使用了gzip来压缩。fontfile命令可以和splashimageforeground一起使用。例如:
splashimage (hd0,0)/splash.gz foreground ffff00 fontfile (hd0,0)/fonts.gz
title 启动第一个分区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启动第二个分区 root (hd0,1) chainloader +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12c22563c1ec5da50e27023.html

《中标普华linux硬盘安装 - 献给纯新手的唐僧式指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