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描金彩绘瓷分析

发布时间:2013-11-03 12:08: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定窑描金彩绘瓷分析 史爱平 摘要:至2008年,我们发现北方一些地区罕见地保存着宋金时代瓷遣存——定窑描金彩绘瓷器,该种瓷器珍贵性和历史艺术价值同近年于深圳展出的宋金红绿彩瓷一样,被人们密切关注。因为这毕竟是北方定窑极其重要的一个宝藏系统,留传至今实属不易。关于宋代及以后金代描金彩绘定窑瓷器的情况,目前能收集到的古文献资料极少,对认识该类瓷器虽有帮助,但局限性也颇大。再一个仅通过博物馆和文物部门能收集和掌握的瓷器遗存也有限,不能涵盖所有实际早就存在尚未认识和发现的器物,所以对定窑器物特别是描金彩绘这一大门类的研究分析相比其它种类要薄弱很多。

我们知道定窑瓷器制作在北宋中后期达到极盛,各品种如白釉(为主要品种)及各种颜色釉黑釉、绿釉、酱釉等都已具特色,影响颇大。在此基础上,描金彩绘定窑瓷也渐出现,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脉。这在能看到的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如宋朝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根据这个记载,说明描金彩绘瓷在当时已为成型工艺。日本东京博物馆的馆藏品中的确存有这种描金彩绘碗的实物。虽然宋朝周密仅仅介绍了碗这个品种,但今天的人们绝不会理解成描金彩绘定窑瓷只局限于一个碗的品种上。因为根据定窑从宋到金整个制作年代过程中,其品种之丰富之精美,决定了描金彩绘定窑瓷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品种系列。人们对定窑早中期普通品种的了解较多,也是因为此类品种流传量大、收藏多。而描金彩绘定窑瓷即使流传于世,但因其数量稀少,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够或即使见到形同陌路也是正常的。

但这恰恰说明了描金彩绘瓷器的珍贵。那么时至今日经过人们努力探寻,从仅仅知道日本博物馆的馆藏描金器物即那几只碗开始,已经不断有新发现,这种描金彩绘瓷不仅在世间存在,而且品种比较丰富。至于其为何会流传于今,其途径几何,尚不得知,这只能是以后加以深入探索的一个课题,甚至是一个谜。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描金彩绘定窑瓷已经于2007年登上了拍卖领域,其中某些器物如鸡头壶竞拍到了270万元,不能不使人刮目相看。

描金彩绘定窑瓷的特点是在底釉上采用勾线描金的方法进行纹饰轮廓的初步加工,然后再在其中填加各种彩色釉,如红、绿、黄、蓝、紫、白、黑等,形成色彩绚烂的图纹。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瓷界所知的古人最早在瓷器表面使用各色颜料进行装饰的品种之一(还有一种为红绿彩品种不在此文论述)。

其描金使用的金粉十分地道,含金量大,颗粒大,呈金光闪闪状,放大镜下可见纹路中金彩鳞状碎斑纹线,有溢出现象。其结构坚韧,如果不使劲擦拭,不太容易脱落,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宋朝周密的永不复脱说。当然极个别的品种如前所知的日本馆藏的碗其金彩有脱落但不能代表整体,至于是否采取大蒜汁调金即可达此效果,人们目前还未见研究。这种金粉材料的苍桑感不同于明清时的极平滑的涂金,使人感到的是一种质朴的古代特点。

为了达到描金的最佳效果,其勾线均有一定刻划深度(金粉就顺势填在这有一定深度的勾线内)。线条往往一笔呵成,极其圆润顺滑,所产生的各种纹饰风格独特,趣味盎然,多少有现代绘画中的速写风格(特别是人物纹)。

所画内容多为龙、凤、婴戏、戏剧人物故事、花草等。其中戏剧人物多仕女。特别是仕女纹在宋代定窑瓷的装饰中的出现,也是古代瓷器装饰中最早的一种现象。它把过去认为的元代为仕女纹出现的最早时期又提前了整整一个朝代。婴戏纹则有提灯笼、放风筝、踢毽子、捉虫子、燃放爆竹等等。不论仕女或孩童,其形象均带有宋代生活的典型特征。仕女多身段婀娜,装扮华丽;孩童多天真稚气,逗人喜爱。所画龙凤苍劲有力,龙大腿大爪张牙咧嘴喷云吐雾,凤展翅高飞昂扬向上。菊花或牡丹花往往喜画成一大朵一大朵的。此外在器物背面多有题诗词和年月的。

至金朝末年,有的彩绘器物还使用描金蒙古文题写诗句,这可能和当时金朝同蒙古的关系状况有关,很可能用来贸易、交流或加强改善关系,至少在金被蒙古所灭之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现象。这样的器物能够保存下来实乃幸事。(描金蒙古文的存在,也为描金彩绘定窑瓷的断代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蒙古文的使用是在成吉思汗时期)。

当人物动物花卉轮廓构画好后,往画图里面填彩的工艺是描金彩绘瓷的一大发明,因为在此之前还没发现有这样做的。其彩色为一种古老的红、黄、绿、蓝、白、黑。这种彩色在填涂烧制后,效果独特,有一种古雅稚朴之美。其填涂虽然认真,但还是显出更多的随意性,有泼墨国画的味道。这可能和当时的工艺条件分不开。在放大镜下看,其色素有聚有散,聚则成条块,散则成点斑和弥漫状。多有一个个缩釉斑或火山口状小圆圈,略显粗糙和原始。正是这种特点,再加上原料特殊和失传,现代若想仿制是不可能的。

从其造型看,是比较标准的宋代造型,其品种如梅瓶、玉壶春瓶、葫芦瓶、盘口瓶、花口瓶、直筒瓶、双耳瓶、五孔瓶、鸡头壶、三足炉等等,尺寸大小都有。如梅瓶有近50厘米和30厘米高的,玉壶春瓶在40厘米或20厘米高左右,其它的大多在20多厘米高。还有一些大罐类在30厘米高左右。

除上述绘画描金填彩这样的工艺外,此种器物的釉色加工是最重要的基础,其烧制的釉色比早期的更纷繁复杂,有黑、白、红、绿、蓝、紫、酱黄等色。黑色如钢琴漆。白色有略带粉或黄的,或白如雪的。绿色就像绿漆。蓝有紫金玻璃蓝和天蓝。其色同宋早期品种比,显得更加完美、成熟和稳定,比如所用白釉不再像早期那样发黄。用30倍放大镜观察这些釉面,多属于无汽泡型。多数釉面挂有星星点点的历史锈斑痕,擦不掉。这些釉色在绘画描金前就已经刷上,一同入窑烧成(所刷釉色比较均匀,很少有定窑早期制作中的竹刷痕或泪痕等)。因此这样的工艺更加难以掌握。现在人们把它们分别称做黑定描金、绿定描金、紫定描金、蓝定描金、白定描金等等。这样的叫法不一定准确,但能方便的加以区分(上述釉色和工艺现代无法仿制,均早已失传)。

其胎所用瓷土呈洁白状,晶莹细腻(非后世所用的麻仓土或高岭土,宋代定窑所用瓷土是当时产于北方的专用瓷土,现代无此原料)。所造胎体普遍轻薄,一般腹部均在23毫米左右,大件腹部最厚也不过34毫米左右(玉壶春瓶等器物口部稍厚些,大罐胎体厚些)。胎体制作极为平整,虽属接胎但大多看不到接胎痕和杂痕(大罐除外),有纸筒胎粉墙胎之称。纸筒胎是说器物内壁平净白润轻薄仿佛卷成的纸壳筒,白润平整且光洁。粉墙胎是说其内壁如刚刚粉刷凉干的墙壁般光润。瓷化程度总体不高,却十分坚致(机检所含钡、铝、锌等元素为定瓷特点,比现代瓷低得多,这是老窑瓷的共性)。另外在底足的胎釉结合处釉的边缘加工得十分和谐齐整,基本没有超过足脚随意流淌现象,其胎釉结合处一圈大致平直,略有随意左右摆动况,只露一线或一窄条胎体,屯釉齐釉边技术高超,此胎釉结合处工艺也是现代人极难做到的。所以是否古瓷,只看胎釉结合处便心中有数。

足脊有窄有宽,窄者23毫米,宽者789毫米(大罐特殊可达20多毫米);窄者多泥鳅背状,宽者一般为扁平状或平状。底足露胎颜色为略带点粉色的白、白黄、白灰等色,无火石红现象。底款一般书写易定等。有草、楷、篆等字形,易定多行书体。

还有一种只进行彩绘不描金的,也属于这类瓷。总的来看,描金彩绘定窑瓷以北宋中后期和金代繁盛时期所生产的成色最佳,至金代晚期这一品种便走下坡路并随着金代灭亡而消失。

  定窑描金彩绘云凤盘口瓶  黑釉  h40cm易定

宋定窑描金彩绘云龙纹玉壶春瓶  天蓝釉  h40cm易定

  定窑描金彩绘婴戏纹鸡首壶  绿釉  h29cm 正面底

  定窑描金彩绘鸡首壶  绿釉  古代蒙文诗(唐诗) 背面

  定窑描金彩绘仕女纹橄榄瓶  绿釉  h30cm

   定窑描金彩绘云凤花口瓶  黑釉  h42cm易定

   定窑描金彩绘仕女纹梅瓶  酱釉  h29cm

作者:史爱平,男,1950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收藏爱好已近50年。电子信箱:sap914213@sina.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fbebbfdaef5ef7ba0d3c31.html

《定窑描金彩绘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