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析

发布时间:2019-06-09 12:5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答:这个垃圾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能防止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析(教材导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l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必要时可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上。 四、教学建议 一、明确两组“阅读材料”的不同作用 首先,这两组阅读材料是基于不同的学习任务的:第一组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当然不可能仅仅依赖阅读材料去完成,但阅读材料中确实包含了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有效信息,并且和学习任务之间有对应的关系。第二组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里其实就暗含了“怎样做研究”的方法指导,而这正是这一组阅读材料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从这两组阅读材料的组成来看:第一组阅读材料文体多样,有故事、说明文、演讲稿/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演讲稿”的练习等,写作特点繁杂,显然不会因为文本的形式方面的因素而进行整合;而这组阅读材料的内容却比较集中,反映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二组阅读材料是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本,学生比较容易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第一组阅读材料,其实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篇文章里的东西,探究信息传播的发展历史和当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或者是借该选文学习文章里所讲的东西,或者是由文章里讲的那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文章相关性大小不等的学习活动。第二组的两篇不同类型的研究性报告,其目的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研究性报告的样本,使学生了解研究性报告的基本写法,并尝试着自己写研究性报告。 二、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一)关于第一板块 一方面,可以通过组间互动交流让全班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了解阅读材料上的内容。 时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 古代 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 火车、轮船、飞机传递 现代 电报、电话、报纸 当代 广播、电视、互联网、短 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体验等形式,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关于第二个板块 训练目标:利用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上册:活动计划和调查报告;六年级上册:活动总结;六年级下册:读写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听、说(口语交际)、读(阅读)、写(作文)融进活动中,教材不单独安排这几方面的内容。 “研究报告”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前学生对它是没有多少了解的。这种在文本中蕴含的文体知识,如果直白地陈述那是违背编者的意图也违反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的。 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两个研究报告,让学生对研究报告产生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求同的综合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把握这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共同之处。大致可以发现:(1)研究报告都有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篇是“爸爸咳嗽的病因”,一篇是“李姓的历史和现状”;(2)研究报告都需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奇怪的东南风》搜集整理了爸爸咳嗽和天气方面的资料,《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搜集整理了李姓的来源、人口数量、名人等方面的资料;(3)研究报告都有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奇怪的东南风》发现爸爸的咳嗽是因为二氧化硫的刺激,《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对李姓的来源、名人和人口数量给出明确的结论。(4)研究报告是基于事实的,结论都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 综合的阅读两个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获得关于研究报告的一般特点,而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比较性阅读,可以获得关于研究报告这种文体更具个性,更鲜明的认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研究报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大致可以发现:(1)研究报告有一定的写作格式,但是并不太严格,可以像《奇怪的东南风》那样写成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按照像《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那样写得比较规矩。(2)研究报告的语言都很平实,但是也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奇怪的东南风》语言比较自由童趣一些,《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就显得严肃一点。(3)研究报告的研究的问题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当学生对研究报告“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想探究的某个问题入手,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这时,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怎样进行探究活动缺乏一个整体的思路,他有探究的欲望和热情,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个环节完成后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两个简单的研究报告中获得启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这两个研究报告,对两个研究报告进行一次深度解剖,从问题开始,不断追问“下一步做什么”,细致的分析作者研究的思路。在对两个研究报告的分析梳理中归纳出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比如仔细分析《奇怪的东南风》一文,就能了解一次完整的问题研究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小作者从生活中一个细微的发现入手,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通过收听广播和观察记录,获得了相关的一些信息,在对这些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小作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对着一个研究报告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感知探究问题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样,在《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文中,学生们会发现相似的问题探究过程,只是在具体方法上有所不同。通过归纳两篇研究报告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上获得启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f013e5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3b.html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