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讲 初中文言文

发布时间:2014-11-20 10:54: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讲 由此及彼,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含义

一、技法详讲

“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是阅读文言文 的难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读懂文言文的关 键;要读懂文,就必须读懂句;要读懂句,必须读懂词,尤其 是实词,它是构成句的核心。学习文言实词首先是要结合教材 多读多记,培养备感,尤其是初中阶段所学的200多个实词, 是我们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词汇库存,更应切实掌握。但是, 通常成为阅读难点的一种情况是文言实词是我们初见的,但我 们也会发现陌生的词常常有我们熟识的意义;另一种情况正好 相反,熟识的字词在文中。表现出特殊的使用意义,即临时意 义;还有一种情况是语句中的深层含义及某种修辞格产生的 特殊意义,也不易辨析。总之,作为中考语文试卷中供测试的 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 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处理能力“猜读”的能力。

下面就实词的“猜读”简单地谈几种方法:

1.形声字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 意功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 含义。如: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

此句中的“砺”字从“石”旁,猜测它与石头有关, 再从全句的意思看,金属如何就可以很锋利,可以推断出 “砺”字应该是“磨刀石”的意思。再如: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

此句中的“觐”字从“见”旁,可以猜测意思与“见 面”有关,再看句子里有“父母” 一词,可以推断它是“拜 见”的意思。

2.以音猜义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 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 的字代入试着来推断词义。如:

旦曰不可不来见项王。

这里的“蚤”字令人费解,但如果从同音通假的角度 去猜意,可以推断出它是“早”的意思。

3.对仗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 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 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如:

急端甚,猛浪若

忠不必兮,贤不必

举类而见义

上面三句中的加点字都处于对偶的位置,可以根据其 中一个的意思推断另一个的意思。

4.组词法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 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如“信”:

愿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忌不自信

第一句是“信任”的意思,第二句是“信用”的意思,第 三句是“相信”的意思。通过组词,基本上可以得出准确含义。

5.迁移法

文言实词在古文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因此在 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 实词的相同语素。

6.语境法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 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 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 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钼匙。如: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 问曰:“汝何业? ”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 ”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根据上下文,我们很容易理解到文中的“弄璋、弄瓦” 就是“男孩、女孩”的意思。

7.语法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 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 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 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8.代入检验法

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 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 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9.成语对应法

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 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 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二、例题详解

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云

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云:“孔子弟子达者有 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 几人未着冠? ”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 人? ”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 ”动筒曰“《论语》云: ‘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 也,岂非七十二人? ”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选自《启颜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博士曰:“竽传无文。”

②博士无以

2.翻译下句。

据何文,以知之?

1题考“经”和“对”,两个实词可用组词法来解释。 “经”组词为“经典”,再根据前后文判断词性为名词,可 确定解释为“经典著作”;“对”可组词解释为“应对”。

2题考“据何文,以知之? ”的译句,这里面“据” 字也可组词解释为“根据”。译句应为:“根据哪篇文章(的记载)来知道这个事情的呢?

祖士少好财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 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履? ”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选自《世说新语》〕

3.解释下面加点的实词。

倾身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1未能平

2)见自吹火

3题中的“障”字可以先组词为“障碍”,再根据 文意判断此时“障”应为动词,就可以把解释调整为“遮 挡”,这样就解释出来了。

4题的第〈1〉小题,这里谈到两个人,“意”是有对比 的有意图的,两人的表现就有照应的地方。“见料视财物,客 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舎背后,倾身障之”照应了 “见自 吹火蜡屐,因叹曰”,这是写二人的动作,“意未能平”就应 该照应“神色闲畅”。根据“神色闲畅”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 是写二人表情的,那么“意”就可以猜测为“神色,表晴”。 第〈2〉小题,“蜡”字前面是“吹火”,那么“蜡”可以先猜 测是“蜡烛”,然后猜测“火”和“蜡烛”这之间有什么关联 一呢?火可以溶化蜡烛,“蜡”字在句中判断应该为动词,那么 熔化后的蜡烛可以做什么呢?这样就可以猜测为“涂蜡'

三、专题精练

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 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 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 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賜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都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选自《资治通鉴》)

[]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

②季、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

③拥经而令(

④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 到的启示。〔2分)

伯瑜与司马芝孝母

[]伯瑜有过,其母答之,泣。母曰:“他曰苔汝未 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 力,不能痛,是以泣。”

(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 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 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 ”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I遂得免害,以鹿车推栽母。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其母等之〔用鞭、杖或竹板打)

B.同行者皆弃老弱孝(逃跑)

C.遂得免害(于是)

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

5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6.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回答)

许允妇捉夫裾

许允①妇是阮卫尉②女,德加③妹,奇丑。交礼竟,允元 复人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 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④也。妇云:“无忧,桓必劝 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 察之。”许便回入内广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 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⑤,卿有其几? 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 ”许云: “皆备。”妇曰:“夫(砧)百行⑥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 德,何谓皆备? ”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

①许允:三国时魏人,官至领军将军,后被司马师所害。

②阮卫尉:姓阮名共,卫尉是官名。

③德加:阮.卫尉之子,官至河内太守。

④桓范:官至大司农。

⑤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纺织

⑥百行〈Xing〉:泛指各种好品行。

7.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允有客至 会,正好、恰巧。

B. 妇令婢视之 婢,bi,使女。

C.还答曰 还,huan,回来。

D.桓果语许云 果,结果。

8.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见妇 见:将要

B.妇料其此出 其:指代许允

C.许因谓曰 因:于是

D.遂相敬重 遂:于是 ,从此

9.对下面文中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礼意,允无复入理。

译文:婚礼结束后,许允已不再有进人洞房的可能。

B.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译文:肯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细心体察。

C.便捉裾停之。

译文:就拉住许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妇有四德,卿有其几?

译文:许允的媳妇应该有四德,你有其中几条呢?

10.选段开头“家人深以为忧”的原因是什么?此事之后 家人还担忧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六讲 之乎者也,熟练掌握课内文言文虚词的知识

一、技法详讲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査,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词的基本用法。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 ;起组合作用的,如 ”;起连接作用的,如“乃” “则” “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 “乎” “哉” “焉”。其中“之、以、 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 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 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掌握文言虚词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特别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些是实词,哪些是虚词。如,《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中的字,在这里就是语气助词。分清词意的虚实要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如,《师说》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一个是代词,代上文的君子”; 后一个是副词,相当千难道,加强反洁语气。

另一种情况是词虽不同,但却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都可以有介词的用法。

3联系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相当。

虚词古今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少数沿用下来;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有的改用了别的词。

4注意特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1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 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3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 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最后,归纳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举例,复习虚词时应该格外注意。

【之】

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

渔人甚异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如:

两狼之并趋如故

无丝竹之乱耳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忘路之远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如: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译为“到”。如:

辍耕之陇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如: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标志。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于】

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

相当于“在”。如:

其一犬坐于前

相当于“到”。如:

指通于豫南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

相当于“向”。如:

告之于帝

相当于“给”。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相当于“对”。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不译。如: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以】

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

借”、“用”。如:

以刀劈狼首

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如:

屠惧,投以骨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如:

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如: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焉】

1语气词

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又何间焉?

2兼词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如: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夫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3代词

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如: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如:

且焉置土石

【为】

1介词

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如:

尚思为国戍轮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天下唱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如:

愿为市鞍马

为宫室之美

为报倾城随太守

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如: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呑

第一部分:

士卒多为用者

2连词

读音wèi,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如:

夫子何命焉为

【所】

1特殊代词

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此处做宾语。再如:

问所从来,具答之

“所从来”即来的地方,此处做宾语。

2用在固定结构中

“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乃】

(1)连词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 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如: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悟前狼假寐

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 这种条件的结果。如:

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

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如: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如: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

1指示代词

fú,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如: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

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用来引出议论。如

夫战,勇气也

夫环而攻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其】

1代词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如:

屠大箸,恐前后受其敌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如:

其一犬坐于前

在特殊情况,也可见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的。如:

蹲其身,使与台齐

2语气助词

一般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而】

(1)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如

温故而知新

聚室而谋曰

(2)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如:

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如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如:

默而识之

二、例题详解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述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1、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A.学而时习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辍耕之陇上

2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敏而好学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学而不思则罔

(4)默而识之

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的“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皆以美于徐公

4·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是知也

3)仁以为己任

4)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

1·C

2.(1)表并列,可译成“又”。(2)表顺承,可译成“就”。(3)表转折,可译成“却”。(4)表修饰,可译成“地”。

3.B

4.(1)表疑问语气;(2)代词“这”;(3)把;(4)不。

1题旨在考査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掌握情况。例句中“松柏后凋”是主谓结构,“之”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该句子充当谓语动词“知”的宾语。A项中“之”作代词,是指代所学的知识。B项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C项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D项中的“之”作动词,是“去、往”的意思。

2题旨在考査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而”的用法的掌握情况。“而”字是古汉语中适用最广而又十分灵活的连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一是表示并列。如“敏而好学”的“敏”和“好学”是并列关系,通过“而”字把两者连接起来。二是表示顺承,如“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择其善者”与“从之”有前后承接的关系。三是表示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中的“学”和“不思”前后有了转折。四是表示修饰,如“默而识之”中“默”是用来修饰“识”的。

3题旨在考査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于”的用法的掌握情况。“于”〔古书中有时写作“乎”)是文言文中较常见的介词,主要用法在本题中基本都涉及了。例句和B 中的“于”都表示动作施加的对象。A项中的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C项中的“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大方之家),表示被动。D项中的“于”同名词“徐公” 结合起来,用在形容词“美”后面,作用是表示比较。

4题旨在考査学生对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的掌握情况。第〔1〕句中的“乎”字是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文言文原来没有打标点符号,较多地借助于语气词来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第(2句中的“是”字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不要误认为是判断动词“是”。第(3 中的“以为己任”即“以之为己任”,“以”做介词,相当于“把”。第(4)句中的“勿”是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第一部分

三、专题精练

会天大雨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 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①会天大雨 会:

②为天下 唱: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封疆之界(《孟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醉翁亭记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良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觥筹交错: 交错: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人不知而不愠

B.①山间之四时也

②夫战,勇气也

C.①负者歌于途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辍耕之垄上

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8.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e2cfef8762caaedd33d4d1.html

《第五、六讲 初中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