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的本质及其修养

发布时间:2011-10-29 16:32: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礼仪的本质及其修养

李建红

(邢台学院社科部,河北邢台 054001

礼仪具有人文性、社会性和道德性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类特征,是社会性生活的必需,也是道德的外化形式。礼仪修养以“至诚”的心态为核心,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途径,认识和运用礼仪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关键词礼仪,本质 修养

中文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礼仪是对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导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原则。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古代社会礼仪曾经起过约束道德行为、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古人立身、治国的基础。在注重社会和谐的今天,礼仪发挥着提高人们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深入理解礼仪的本质,遵循礼仪学习的规律,有助于人们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礼仪修养水准。

一、 礼仪的本质

1、礼仪的人文性本质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是古人关于礼仪研究的集大成者。在这部书的开端有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1]意思是鹦鹉猩猩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飞鸟走兽如果生而为人却无礼,虽然能说话,不也在内心与禽兽一样吗?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正因为这样,所以圣人才制定礼来教化人,使人们知道自己与禽兽有区别。人与动物都具有自然属性,人不同动物的是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文化特色。“文化”即人文化育,“文”在古代通“纹”使之有纹理的意思。化是教化、化育,把一块璞玉纹理化为美玉,把一个动物意义上的人规范约束为理性社会的人,使其脱离愚昧和野蛮动物靠本能生存它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选择。人是有意识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能根据环境的要求制约自己的存在,使人与环境更加适应。动物对于食色性的需求不择场合,而人却不能,所以礼仪作为规范制定出来并被遵循,使人体现了人类不同于禽兽的“类特征”,使人的言行举止更具有理智和谐的特点。

2、礼仪的社会性本质

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2]能群是人类以弱胜强,战胜自然,维持生存的原因。但就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的秩序就会遭到破坏,最终使不复存在。洛依德认为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自由的限制,也是这个道理。人如果是以个体的形式生存,那么个人的意愿就是一切,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我的想法各行其是,但在社会性生活中,人只要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就涉及到交往的规则、做法,那些能够照顾到人的心理需求并能在实践中证明取得成效的做法逐渐被固定下来,这些规范被社会公认之后,就成为一系列左右人们行为的标尺,按照规范行事是正确的,就能够被社会和他人接受,不按照规范做事会受到排斥。所以这些规范逐渐成为人们交往的“标准话语”。比如在我国对长辈使用敬称是礼貌的,直呼其名会被看作无礼,无礼的人会遭到大家拒绝。所以说礼仪是整合交往秩序的“普遍标准”,是建设社会关系的工具,也是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标志。

3、礼仪的道德性本质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3]孔子在这段论述中表达了他关于仁、义、礼的理解:所谓仁就是人性中本来具有的仁爱,人以亲爱自己的亲人最为重大。所谓义,就是事事得宜,以尊敬贤人最为重大,亲爱亲人而有等级,尊敬贤者而有等级,礼就由此而产生。礼的本质就是节制情感,有了礼,仁义的实施才能调节至恰到好处,所以说,仁义道德,非礼不成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4]他认为礼仪是由于人们不能悟道不能自觉践行仁义,只好采取下策用规范来约束人。儒家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原则,这些原则要外化为一整套行为规范;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原则,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任运大道,遵循规律,在社会生活上则包含着仁义的精神。不论是儒家从正面强调礼仪与道德的关系,还是道家从反面指出礼仪是道德的无奈化选择,他们都论证了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礼者,敬人也。”礼的制定就是为了表达尊重与爱,礼是人们在社会中做事的方法。礼仪的这种道德性行为,不但可以实现社会的整体性和谐,也是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自他和谐、自我和谐的需求。因为站在平等的立场,以角色互换的方式为对方着想,约束一己的欲望和行为,礼敬他人,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由于自己不妄为、不乱来,也表现了自尊自重的德行,从而赢得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

4、礼仪形式化规范起源于其本质要求

礼仪是人化的要求,是社会性生活的必需,是道德实现的桥梁,总之是人的和谐性社会生活的工具。礼仪的所有规范都来自于属人的、讲求情与理结合的本质要求。“人情练达皆学问,世事洞明皆文章”。比如,在丧礼中有“排三”的礼节。《礼记》解释“排三”是因为:“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5]父母死了,子女的心中充满了悲哀,他们伏在尸体上痛哭,好像父母将会复活一样,所以说,三天以后再入殓,是等待死者复活。过了三天而不复活,也就不会复活了。孝子希望亲人复活的信心也就丧失了。三天之后,家中办丧事的准备才能充分,丧服已备,远处的亲戚也都赶到。所以,圣人为丧事作出决定,以人死三天后入殓为丧礼制度。可见,“排三”的礼节并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根据人情世故把人际交往中的合理性行为加以规范和系统形成了礼仪的要求。所以尽管礼仪看起来多是细节性的规定,甚至有些繁琐,但了解了这些规定的起源,用心体会社会生活的内在特征,对礼仪的认识和运用就会一以贯之,把所有仪规细节用人之德性贯穿起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尽道矣”

二、礼仪的修养

1“至诚”的心态是礼仪修养的核心

“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里有真情实感,行为上有相应的表现,表里如一才是礼仪的真实内涵。“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6]礼仪活动和音乐奏是为了创造和谐的气氛,衬托友善的关系,如果没有真正的情感和爱心,搞这些活动和表演有什么用?这样的礼仪就没有生命力。老子对于表面化的仪式更是贬斥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7]他认为心中没有道的理念,只是形式上强调礼仪,会使人们远离忠信诚意,使社会混乱。如同当今社会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人际交往中,往往掺杂了以“礼仪”名义实施的行贿受贿活动,讲礼送礼成为腐败的一个借口。所以礼仪修养首先要强调内心“至诚”。“至诚”在这里有三个含义,一是不欺人,对他人真实诚恳,内心里有恭敬和谦和行动上才能亲和友善,表里如一。否则,就是虚假的矫揉造作,带给别人的也是不自在。二是不自欺,保持一颗真诚恭敬的心,不夸大自我、不傲慢,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尊敬别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交往的需求,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8]第三,只有至诚之心才能理解礼的意义,正确运用礼。“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惟贤者能尽祭之义。”[9]礼不是凭借外物从表面做出来的,而是发自人们内心的,内心有所触动,于是通过礼来表达,只有内心虔诚的人才能明白礼的意义。只有明白了礼的意义,才能正确运用礼,不使礼成为心术不正的人行不义的借口。

2、习惯养成是礼仪修养的途径

礼仪素养最终体现为人的习惯性行为,把意识层面的仪轨观念逐渐变为潜意识层面的自动化行为,是礼仪修养的最高境界。习惯养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从自律的角度来说,自我约束不是简单的克制自己,它是一个系统过程“行为效果反馈新的行为”的不断循环这个系统是从现有的行为出发,观察这样做的效果,然后把效果与自己理想的人际交往目标相对照,寻找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行为不断与理性的目标趋近。保持这个系统运行需要几个要素,一是信念,认同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须,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从而激起坚定的学习信念。二是反省,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不适宜之处加以改进,这是进步的起点三是毅力,持之以恒的坚持会使量变引起质变,使习惯成自然。同时,还要注重从小事做起,不要贪大求快。礼仪都是生活中的具体事,如坐立行走的姿势,哪一方面不够好,就从哪练起,逐步纠正。一下子对自己要求太高,反而因不容易达成目标,从而产生挫折感,影响自信心。

从他律的角度来说,重要的是理解外在约束的必要性,不要产生对立感。自我约束固然重要,但人性中的惰性、随意性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的努力,这时候就需要配合一定的外在强制力量,帮助个人达成目标。这些强制措施表面看来有限制个性和自由的意味,限制是为了戒除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同时由于大家都去遵守这样的限定,会形成相应的氛围,与众人保持一致遵守规范的人,会得到大家的接纳,“与众不同”者则会受到氛围的排斥,并在自己内心里产生自责。这些舆论和良心的力量会帮助我们不断进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礼仪行为习惯。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内外结合可以使礼仪行为滋养且成就

3、礼仪运用的灵活性

礼仪的学习和运用还要注意灵活性的问题,规范与个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规范化的要求需要通过个性化的行为得到表现,个人要在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矛盾特殊性采取灵活的态度。规范是基础,没有统一规范,礼仪就会失去原则个性是生命力,没有个性的礼仪仅仅是一种空洞的强制,个人没有能力达到的话,也不可能贯彻下去。子游曾向孔子请教财力和丧具的关系,孔子回答说有,毋过礼;苟亡矣,殓手足行,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0]果财力充实,也不要过于厚葬;如果家境贫寒,就只要衣被足以包裹住死者手足形体,而且殓毕下葬,用手拉绳子下葬就可以了。子路因为贫穷发愁无钱厚葬父母,孔子安慰他说:“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为孝。殓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11]就是熬豆粥,喝凉水,只要让父母精神上愉悦,就是孝。父母去世后,只要有衣被包裹住他们的手足形体出葬,即使没有椁,只要能依照自己的财力来办事,这也就合乎礼了。可见,在孔子眼里,礼是非常人性化非常灵活的。礼强调的是心意而不是形式,注重精神而不是物质,只要心存感激,外在的形式可以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随缘变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礼仪虽然表现为各种原则,但这些原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儒家倡导的礼教,最初的本意是“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承认人有七情六欲,但为了维持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个人的欲望要有所节制,服从整体,和谐相处。后来在宋明理学中,发展成了“存天理,灭人欲”。个人的一切私心杂念都要摒弃,完全服从于纲常伦理,看起来更加纯粹化,却因失去了个性基础,不能和生活实际结合,使规范得不到贯彻,最终使礼教变为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说教,甚至沦落为灭杀人性的工具。现代社会重提礼仪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深入领会礼仪的精神实质,灵活掌握和运用,使它成为我们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一个桥梁,而不是刻板的教条

参考文献:

[1] [5 [6] [9] [10] [11] 程昌明译注,礼记 [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93.83.145.13.18.

[2]荀况,荀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98

[3] [8]蔡志忠,中庸[M].北京:三联书店,1990.45.61

[4] [7] 贺荣一,道德经注释与析解[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275

作者简介 李建红(1971—,,河北省南和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马列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电话:(0319730090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9f58ea856a561252d36fb9.html

《论礼仪的本质及其修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