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学生版案

发布时间:2011-11-11 06:33: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志、图、名、置、穷”“奚以……等文言词句。

  2.理清思路,背诵前三自然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3.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段,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庄子思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的校刊《南华春晖》的名称取自哪里,同学们知道吗?对,它来源于庄子的《南华经》。庄子曾在我们东明做过漆园吏,大街上常见的“漆园宾舍”“漆园饭庄”就源自这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逍遥游》,了解庄子。

  二、知人论世,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三、熟读课文

  1.学生自读,利用注释工具书把拿不准的字音上到文本中。

  2.板书难读字,学生读出字音。

  翼 坳堂 夭阙 决起而飞 枪榆枋 宿舂粮 蓬蒿

大知 斥鴳 数数然 恶乎待哉

  3.叫4名同学朗读课文,如有问题,师生再纠正。

  4.教师做朗读提示。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

  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

  第三段,故夫”“若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最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

读出不同对象的口气。

  5.借助注释译文粗通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1) 文中写了哪些物?它们有何关系?

(2) 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他们做到了逍遥游吗?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

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前三自然节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写课文情况

   爬黑板、同时指名学生单独背

  二、归纳文言知识,巩固识记理解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餐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气之辩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

  

  3.一词多义

(1)志

例句出处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2)名

例句出处释义

北冥有鱼,其曰鲲《逍遥游》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3)图

例句出处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4)置

例句出处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

  (5)穷

例句出处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

三、齐背前三自然段,思考一下问题:

⑴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条件?(

⑵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里通过三个事例、一个比喻和一组对比,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大至鲲鹏小到尘埃,它们的运行都必须有所依托,即后文所说的“有所待”。

四、男女生分别齐读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反对?

3、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

4、那么,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态度呢?你认为庄子是否赞成“小大之辨”?

小结

庄子为何用斥鴳来喻自己呢?这是由于庄子的时代背景所限。他常常托别人或别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人物,禽兽鱼虫无一不成为他借用的对象。他之对己、对人、对物根本就没什么分别,只不过他有时在明处,有时在暗处,有时当场导演,有时幕后指挥,但是“每一个场合中,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张默生)

五、课下作业:继续熟背前三段

第三课时

一、爬黑板检查背诵情况

二、听答上节总结的文言词句,巩固基本知识

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节,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

2、作者对宋荣子的态度怎样?

3、列子与宋荣子相比又怎样呢?庄子是怎样看的?

4、作者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不是肯定呢?

5、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6、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四、小结: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地论证“无所待”观点。

五、学生讨论: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

明确: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板书

万物有所待:鲲鹏、野马和尘埃        1、借用寓言说理

↓(引申)蜩和学鸠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小大有区别:朝菌和蟪蛄、冥灵和大椿、3、气势博大,汪洋辟阖

↓(类比)彭祖、鲲鹏斥鴳修辞方法:比喻、夸张、拟人等

明确观点:四种人→宋荣子→列子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至人、神人、圣人引用论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0f7d0a7cd184254b353519.html

《逍遥游学生版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