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教学文档

发布时间:2019-03-31 15:32: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

本课是2019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四单元第20课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阶段性科技文化的总结,具体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包括数学、农学、历法和书法。每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生实际生产与生活体验较少,故较难理解和接受;特别是科技部分,由于学科性原因缺乏趣味性和生活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较难;每个子课题相互间的逻辑联系较弱,呈现方式散乱,学生也不易完整把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记住祖冲之的数学成就,知道北方农业技术成熟的主要表现。理解农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2.通过对书法艺术演变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事物的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探究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然科学知识解读科技史。

2.通过探究《齐民要术》的成书过程,学习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古代人物事迹,认识并了解他们刻苦专研、积累前人经验、个性创新的学习精神。比较中外科学家在圆周率研究方面的成就,认识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

1.祖冲之和圆周率。

2.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教学难点

1.古代科学家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2.我国北方农业技术和农历。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

歌曲《兰亭序》导入,在ppt上展示歌曲图片和部分歌词。对周杰伦歌曲的欣赏,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兰亭序》是什么?是由谁写的?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我们的音乐人士还在传唱,给予他书法如此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领略科技的奥秘,感受艺术的殿堂。研究古人的智慧,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问题1:在古代条件的局限下,古人想要在某方面取得优异的成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从个人努力、经验积累、创新等方面进行回答)

今天我们就从古人智慧-----精于刻苦研、精于经验积累、精于个性创新来学习本课,首先走进古人智慧----精于刻苦专研,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新课讲授

一、古人智慧----精于刻苦专研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问题1:圆周率是什么?

教师背诵圆周率的前几十位。我们都知道,圆周率π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率,但是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们需要了解古代数学家计算圆周率的历史。在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问题。并且粗略的计算出圆周率的值是3,因而“周三径一”的说法广为流传。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计算π的值是3.1416.值得注意的是,他使用的“割圆术”。在此基础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有了进一步成就。那他用什么方式计算,计算的结果如何?

问题2:什么方式计算?

割圆术

问题3:计算结果?

小数点后第7

对比西方数学家的成就,祖冲之的成就早于欧洲1100年,为了纪念他的成就,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我国也有多种方式纪念祖冲之在各方面的成就,发行了邮票,但是他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方面,让同学们通过书上122页总结他在天文学和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二、古人智慧-----精于经验积累,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祖冲之经过自己的刻苦计算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第7位,像他这样刻苦专研的人在古代还有很多,同时为现代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古人从财富中积累经验,为传统农业大国迎来丰收。接下来进行第二子目的学习。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在没有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下,农业往往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所以探索适合环境的技术非常重要。说道环境,农业种植讲究一个“因地制宜”,所以我们来看看种植的土地状况。

ppt上展示地图,指出北方地区。

春季雨少,多风旱;夏季到秋初雨量偏多;冬季雨雪也不多。整体就是北方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北方多以旱地为主。北方旱地种植物以生产粟、麦为主,春种粟、秋种麦,正好遇到干旱的季节。所以北方发展旱地农业,为了解决土壤不够湿润的问题,北方人从土壤耕作技术上花了很多心思。今天我们模拟一个种植过程,感受古人种植智慧。

1、农作技术发展

课件展示北方春天农田图片

大家可以看出农田表面干,土地硬,这样的土地想什么办法翻土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深耕,展示)课件展示耕出来的土地的图片

(教师引导:土块很大,需要用耙地工具将土块变小)课件展示变小的土地照片

(教师引导学生用耱把土地整理平整,这样土地变成细末)这样经过多次耙,耱之后,表面被压实,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防止水分蒸发)

我国北方形成耕------压的旱地农业技术的体系。

2、灌溉工具的改进

田地耕作好之后,需要给土地灌溉,魏国马均改进翻车,注意是改进,不是发明。

问题1:请同学尝试解说翻车的工作原理

教师:翻车即轻巧又便于操作,利用装在轮轴上的曲柄转动槽中的链板,将水刮到高处田地,是古代链传动最早的应用。另外利用杠杆原理的桔槔也大量使用,既用于生活,又用于灌溉。

3、解决了灌溉问题,接下来我们需要种植

问题:选什么种子种植学生:耐旱作物、颗粒饱满教师:选种、留种、育种、嫁接方法运用到种植过程中,在种植的时候还采用间种、混种、套种的种植方式,老师对着三种方式进行讲解,这样的过程增加了作物产量。

4、施肥技术

人畜粪施肥、种植绿肥作物,围绕蓄水用水过程,形成了以纳雨蓄水为主的耕作保墒技术,以培肥地力为主的施肥养地轮作技术,以培育壮苗为主的选用良种技术。北方精耕细作的旱地耕作方式形成。为了让精耕细作到达最优,沿用了从汉代以来的区田法和代田法,结合书上的小字部分进行了解。如果是你,你会将这样一系列的种植方式怎样留给后人?引导学生从写出,积累经验回答。

5、经验积累《齐民要术》

介绍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含义,从含义中总结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记载。

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iha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涉及人们生存的行业,没有不记载在书中的)。-----《齐民要术》自序

让同学从这本书自序总结这本书主要内容。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农业的记载,也是关于古代生存的行业,都记载在内,内容全面,非常实用,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b4b7db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a.html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