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与潮汕文化

发布时间:2012-12-26 11:07: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近,粤东有学者发表文章说:“潮汕”是潮人的祖居地,也是当今汕头人、潮州人、揭阳人的共同家园。名称应该统一,不能另立旗号。这段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共同家园”的名称,只能称为潮汕,不能称为潮州。潮人的文化,只能称为潮汕文化,不能称为潮州文化。“潮汕文化的诸多具体门类,也都宜冠以‘潮汕’一词,如潮汕人、潮汕话、潮汕工艺、潮汕音乐、潮汕工夫茶、潮汕木雕,或也可略为潮字,如潮人、潮剧、潮乐、潮菜等。视此,潮汕文化也可略称为潮文化,唯不可冠以‘潮州’‘汕头’这些行政区域名称。只有各类别都统一名号,才能使潮汕文化的整个体系得以完善,丰富、具体……这是关系到整个大潮汕的利弊,不可不予重视,不可不形成共识。”

  该作者大概忘记了除了某些特定名称,如潮汕专员公署、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汕铁路、《潮汕字典》等等以外,潮汕、潮州几乎是一个同义词,概念相同,可以通用。潮汕人、潮州人都是同一种人,潮汕话、潮州话、汕头话都是同一种话。潮汕的风俗、文化与潮州的风俗文化都是一个样子。“凡是有潮水的地方都有潮人”。这话谁听谁都懂“潮人”就是粤东三市的人,绝不会理解为专指潮州市的人。

  潮海关是1860年清政府根据《天津条约》而设立的汕头海关机构。初设妈屿岛,后迁汕头埠。它从开关之日起,至19491025日汕头解放次日被接管止,长达90年之久一直都称为潮海关。这个期间从来未有人感到关名不妥,必须冠以汕头或潮汕的称谓。这恐怕不是哪个方面“坚持不以潮汕冠名”造成的结果吧。

  《潮汕百科全书》199431日出版发行,这是“中国第一部跨地市建制的地方百科全书,是总结全世界潮人故乡古往今来的文化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这本书由“中共汕头市委、汕头人民政府决定编写”,并得到“揭阳市和潮州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书中涉潮的词目以及相关的解说词,“潮汕”“潮州”两词并用,多次交叉出现。例如:

  潮汕铁路——中国第一条华侨集资创办的铁路。

  潮剧——明、清时期称潮音戏、白字戏。

  潮州音乐。

  潮州歌册——用潮汕方言演唱。

  潮州歌谣——潮汕民间口头创作的韵文文学。用潮汕方言诵唱。

  潮汕抽纱。

  潮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流派。

  潮州菜——潮汕饮食文化的菜馔烹饪艺术结晶,广东菜三大流派之一,简称潮菜。

  潮州小吃——……包括汕头市的牛肉丸、鱼丸、蚝烙、韭菜餜、炒糕餜等。

  潮州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代表。

  潮人——又称潮州人、潮汕人、汕头人。

  潮汕方言——又称潮州话。旧时以潮州府城话为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已转变为以汕头市区话为标准,又称汕头话。潮汕方言字典——出版发行最早影响最大的方言韵书是1913年的《潮声十五音》。著者饶平县隆都隆城商人张世珍(1840—1915)。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是《潮汕字典》。澄海人陈凌千(1905-1957)编著。1935年初版,重版、增订版以及1950年代中期的再版共达18次,发行量近百万册。(读者查阅了民国版的《潮汕字典》对汕字的注释:“音山。汕头,地名,是广东澄海县著名之商埠”。按:当时的汕头,尚属县管,而字典却早已冠了“潮汕”之名。)

  《潮汕百科全书》卷首语《潮汕》,作者陈历明、刘平。文章这样开头:“潮汕在中华大地的东南……行政区域历经变动,到了20世纪90年代,包括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汉族占绝大多数,讲潮州方言的居多,部分讲客家方言。……潮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传播到海内外。以乡音和乡情,将海内外潮人与潮汕紧紧连接在一起。”

  从以上一系列引文可以看出:“潮汕”、“潮州”几乎是同义词,运用起来,十分顺畅自如。

  被论者认为“至为权威的《辞海》”,如何给涉潮的“具体文化门类”冠名呢?19999月版(最新版)的《辞海》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词目:

  潮剧——也叫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汕头地区和福建南部,东南亚华侨聚居区也有演出。

  潮绣。

  潮州蜜桔。

  潮州木雕。又称金漆木雕。

  《辞海》既无“潮汕”、亦无“潮汕地区”这样的词目,仅在“潮安”和“潮州”的释义中,可见到“潮汕平原”四个字。

  由此可见,“潮汕文化诸多具体门类,也都宜冠以“潮汕”一词”的主张,在《潮汕百科全书》,在《辞海》,都未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和有力的依据。

  该作者也许知道,潮州市已经有了“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湘桥区潮州历史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等机构,还编辑出版了潮州文化研究丛书。张惠泽先生编著的《潮语僻字集注》就是其成果之一。如果按照“都宜”的主张,这些机构和丛书中“潮州”均应改为“潮汕”,连书中的“潮州音音序索引”、“潮州方言特征及八声读法说明”以及“潮州方言声母韵母表”也要改名,这该是一桩多么难以办到的事情啊!

  千千万万本正在使用或在书店待售的潮汕方言字典,有的冠名“潮汕”,有的冠名“潮州”。本读者正在使用的工具书中,以“潮州”冠名的有下列四本:

  《潮州人学普通话易读错的字》,李永明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新华书店发行。1980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潮州方言字典》,普通话对照。吴华重主编,出版发行单位同上。195712月第一版,1983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印数 37421万册。

  《新编潮州音字典》,普通话对照(修订版)。林伦伦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广东教育书店有限公司发行。1995年第一版,19973月修订,20113月第15次印刷,印数216万册。

  《潮韵》,书中有《潮州韵表》,李宏新著,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以“潮汕”冠名的亦有:《潮汕字典》陈凌千编著;《潮汕话同音字汇》,周耀文编;《新潮汕字典》,普通话潮州话对照,张晓山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2万册。其《前言》有这样的论述:“方言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理论和事实上都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标准读音……潮州市区历史上长期是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汕头市区是当代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作为方言代表,本字典以潮州市区老派的读音、说法作为注音、选词、释义、使用的依据,同时把汕头音一并罗列,以反映潮州话的全貌。”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潮州音汕头音并列共存的主张,很值得如何冠名的借鉴。既然权威的《辞海》、《潮汕百科全书》以及存在于千家万户的潮汕方言字典都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大家何不在冠名的问题上,搁置争论,约定俗成,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如今,潮汕大地上,“××潮汕机场”,“××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区潮州历史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等等机构和称谓,均已成为既成事实,客观存在,先生又何必义愤填膺,振振有词地宣称“潮汕文化的诸多具体门类,都宜冠以潮汕一词”?

来源:潮州热线门户网 潮汕文俗 作者:张维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f76cf4700abb68a982fbfb.html

《潮州文化与潮汕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