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

发布时间:2019-08-05 08:01: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
作者: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第12

        20091031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

        113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诚之专门来到光明日报社内蒙古记者站,代表草原人民深切缅怀钱学森。

        郝诚之说,钱学森不仅是中国航天之父,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贡献——中国的沙产业之父。

        郝诚之与钱学森结缘于1984年,当时他还在《内蒙古日报》副刊当编辑,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向钱老发出了一封约稿信。令他没想到的是,刚过半个月,一封落款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钱学森的挂号信寄到了编辑部,题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钱学森在信中说内蒙古自治区,一共有13亿亩草原,而从1947年到1983年这37年中,畜牧累计产值100多亿元。折合每亩草原年产值才0.2元多,这的确比每亩农田的年产值小得多,只值个零头!但这是草业命里注定的吗?不能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改变吗?不是有新技术革命吗?我想如果我们下决心抓草业。即便不能使一亩草原的产品,经过综合加工生产,其产值赶上一亩农田,但也决不只是个零头,达到几分之一总是可以的吧?

        这对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可是件大事。因为那里农田少,大约才7000万亩,而草原面积却是农田面积的十八倍还多,所以草业的产值完全可以大大超出农业的产值。一旦内蒙古带好这个头,全国的草原利用好了,草业兴旺发达起来,它对国家的贡献不会小于农业!这对国家也是件大事了,因为它将大大增加肉食的供应,改变我国人民的食品构成。

        钱老对沙漠和戈壁的考察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他正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河边,从事火箭和导弹的发射研究工作。他的足迹曾到过甘肃的酒泉、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新疆的库尔勒等地。从那时起,戈壁沙漠条件之恶劣,边疆人民生活之艰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额济纳钱老发现,戈壁荒漠并不像外人所形容的那样,是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戈壁滩上也有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的沙生植物顽强地生长着。有些植物,像沙棘、甘草等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游牧的花骆驼,奔驰的藏羚羊,给戈壁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于是钱老就从这里得到启发,觉得沙漠戈壁不是完全的不毛之地,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1a801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1.html

《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