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4-13 15:55: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素描教学反思(一)

(2008-05-20 21:00:09)

转载

以下是我写给学生的教学反思,他们在学校的素描课程就快结束了,这篇文章算是我的教学总结。写得不好,说教的成分太多,准备再写第二篇,对一些知识要点进行阐述;第三篇针对常见的技法和步骤进行分析。欢迎大家拍砖赐教,但是请不要随意转载。

单向伟

 

素描是一种用单色来感知和把握物象的方式,一个以单色为特点的画种。

我们通常将它与“色彩”相区别,色彩作品中表现的肯定是彩色物象,而素描却是要将彩色物象“编译”成一种单色物象——“编码”就是黑、白、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幅“画”可能就是素描,但它不是作为一件“绘画作品”而出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素描只是一种与人或神沟通的符号、器物上的装饰图案、色彩作品的底稿……直到某一天,人们发现了这种单色图象的独特美感,它才有了一个能与其它画种站到一起的位置。

 

我们常说的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科目。

绝大部分学习美术的人,都是从素描开始的——这个传统由来已久。

早期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在古代的一些绘画作坊里,师傅教徒弟们如何把握对象在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这个时期的素描是以线为主的,不太追求厚实的体量感,像是我们今天接触的“速写”。随着透视学、“薄雾法”等造型理论和技法的出现,素描才具备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深度”。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文艺思潮的兴起,以及上流社会对美术的热衷,在西方出现了促进艺术交流的“美术家协会”、展示美术作品的“艺术沙龙”和培养美术人才的“美术学院”,素描的教学体系也日臻成熟,并或多或少地延续至今。我国的素描教学起步较晚,是由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为代表的一批“海归派”引进并发展起来的,在50年代受到了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注重对明暗、空间等因素的有序把握,风格沉稳、写实。

 

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主要是针对高考要求而设置的,被称为“考前训练”。

如何使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在三年之内掌握素描的基本造型技能、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顺利地考入大学和考入大学后能迅速适应各个美术专业的要求?这是相关的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吗?似乎不难,因为素描的教学体系在几百年前就已成熟,以丢勒、凡代克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画出非常好的素描来。不难吗?又比较难。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文化课压力,不能全力以赴;许多学校处于偏远的乡镇,孩子们很难看到一些好的美术作品,接受一些积极的影响;美术高考已成热潮,考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招生规模相对紧缩。找到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已成为美术师生的当务之急。

 

虽然各个地区、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就素描教学的体系来说,是大同小异的。在训练的程序上,基本上都是从结构素描到全因素素描,中间穿插一些专项训练,以加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造型意识;课程的设置需要循序渐进,一般都是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人像→人像,为了加强学生对造型原则或规律的理解,许多教师会对这个次序做一些反复性的安排;当学生的素描技能达到一定的层次时,有些教师还会开设设计素描,完成由写实素描向创意素描的拓展。就训练的形式而言,主要有教师的讲授、示范、提问和讨论,学生的临摹、写生和默写等。

 

从历届美术高考的形式与评分原则来看,并不要求学生具备特别高的素描技能。

素描考试的时间限定一般都是3小时,短期作业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基本规律和画面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和技巧,就有可能顺利地通过专业考试——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肯下工夫,3年时间足够让他们具备这些条件。

 

作为面向考试的基础训练,素描教学的路线很明确:我们培养的不是“艺术家”,而是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的考场好手。这种说法似乎太偏激、太具有功利性,但是大部分中学教师都只能这样做,这也是学校、家长对我们提出的最低要求。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有这些,因为我们不具备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条件和能力。这也没有太多不妥的地方,今天的“考场好手”都有可能在明天成为各个美术领域中的人才,包括上面提到的“艺术家”。经常有学生向我诉苦:“他们见我学了2年美术,以为只要与美术相关的我都会,会画国画、写毛笔字、做版面设计、甚至是PHOTOSHOP……”,这是对于一个美术全才的要求——本人学了13年美术也不完全会,可能那些学了几十年的艺术家也是一样。

 

经常听到学生说:“素描好难学”,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感到很困惑。

每次进入阶段性训练,我都会先讲课,再作示范、讲评作业,结束课题时又会作出总结,刚开始还自掏腰包奖励优生——似乎能够做的我都做了,却总是看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我也时常反省自己,希望能找到突破口,我认为自己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课程设置过于呆板,缺乏反复或穿插。长时间地面对同一个课题是很枯燥的,学生对被描绘对象丧失了新鲜感,学习热情受到了一大堆“问题”的压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过于“坚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以为学生必须过了某一关才能进入后面的课题,结果却挫伤了学生的激情,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⑵ 缺乏较为严肃的授课态度,对迟到和违纪的学生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造成了对部分学生的长期放任。我总以为十七、八岁的学生应该懂事了,来专业班肯定是下了决心要考大学的,会珍惜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迟到肯定事出有因的,调皮好动也是一种天性的表现,不应该过于压制。其实我错了,他们还只是一些孩子,对“大人”有很强的依赖性——你不用力推他,他是不会主动往前走的。我上次去一位美术老师那里玩时,他们上课时的情形让我很惊诧:八十几名学生在一个大画室里上课,都只能听见铅笔在纸面摩擦时的声音。我问他是怎样做到这一步的,他说学生都很怕他,因为不管是学生违反了哪方面的纪律,都得接受体罚——受罚之后,还得自己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老师打了他,是因为什么事情打他。这位老师带了13年美术生,非但没有家长来找过麻烦,还口口声声地感谢他。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既能保证那些“以请假上厕所之名,行其他目的之实”的学生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又能防止这些学生给其他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如果有谁不能接受,可以离开这个队伍。我偶尔会在课堂上发点闷气,却不敢体罚学生,总觉得应该照顾他们的自尊心。事实上,许多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这种不能有体罚的教育环境,“犯了错误”只要认个错、写份保证书就没事了,一般的纪律规章在他们面前形同虚设。看样子,要带出一支整齐漂亮的队伍,还必须先向家长同志要来“尚方宝剑”。

 

⑶ 过于关注“问题”,忽略了他们的课堂感受。好几次听到学生的感叹:“要得到你的表扬真难!”,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失:他们劳心费力地跟我学了这么久,我却连一句表扬都舍不得给。在我的印象中,我“表扬”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不是经常性的,采用的也可能不是他们期待中的那种方式。每次看到一些比较好的作业,我都会将它们贴在画室的墙壁上,供其他学生参考——这是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的一种充分的肯定,只是我很少给予某位学生的某张作业很高层次的评价,因为我总能从中点出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来。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从一名高考阅卷人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业的,能够看到“扣分点”时,对他们的评价自然也会打点折扣了。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稳”,就是要尽量控制好画面秩序,少犯“错误”,少给阅卷教师留下扣分的机会。对于考前训练而言,这个思路应该是对的,因为分数就是决定学生的高考命运的关键因素,没有什么比它更有说服力。一名美术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合理的课程,给学生设计好行进的路线;二是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告诉他们如何作出调整。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看,符合了这两点就已足够,但是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在某些方面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学是需要技巧的,扎实的功底是一名美术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但是不见得“画得好”就能教好学生,许多出色的画家在教学上是非常失败的;也不见得“画得不好”就教不出好的学生来,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取得“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效果。我在教学上还很不成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心境还很浮躁,许多时候有些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希望自己能早日懂得个中的道理,多积点德,少造些孽。

 

学生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好谈,我觉得个别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缺乏学习热情,带有功利性的杂念太多,纸面上画的是某种“梦境”,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对象。主要原因是:学习美术不是出于浓厚的兴趣,而是为了考大学;许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来自卡通画或水墨画,而老师却让他们长年累月地画几何体、陶罐等“死物”,让他们兴致全无,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课题或对象身上;沉重的文化课负担、高考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性格“叛逆”的学生还可能会有厌学情绪。笔者建议:先画几个鸡蛋,再想想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真的就那么喜欢画鸡蛋,对它情有独钟?

 

⑵ 不能坚持刻苦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只是“走过堂”。原因:家庭条件太好,没有养成勤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做任何事都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好象是在为别人做事,没人催促、鼓励、夸奖就消极对待;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境,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没有意识到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将应试作为训练的唯一目的,并且对考试抱有侥幸心理。笔者建议:找点资料,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如果光说不练,或者整天等待着“时来运转”,他们能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吗?

 

⑶ 存在理解层面的误区,摆脱不了“前认识”带来的惯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似乎意识到作业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而且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调整不过来;看别人画时觉得很简单,好象什么都懂了,自己动起手来却又是一团糟。原因:人云亦云,既没有积极思考、仔细琢磨,也没动手尝试;被美丽的言辞所迷惑,断章取义,只理解了几个点,没有延伸为线、拓展为面、整合为一个体系;过于迷恋那种“很顺手”的感觉,脑袋里仅有的一些理性都被这种感觉麻醉了,意识到了问题还“舍不得”改;不按照老师讲的步骤要求作画,那么他的东西你学不到手,你还是原来的你,没有太多改变。笔者建议:①将你每节课学到的东西和你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启发都写在一个特定本子上,在结束一个阶段的训练时写一篇你对这个课题的认识(关于整个课题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心得),再与相关的书本对照或与老师交流;②试着用橡皮擦掉你觉得很满意的那部分画面效果,然后重新画,如果还能画得这么好,说明你真的掌握了,否则只是运气使然;③默画你的写生作业或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默画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尽最大努力去画好它,然后再与范画对照、寻找问题,这样能加强你对一些造型规律的理解。

 

教学的问题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复杂,往往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许多问题涉及到整个教育大环境,涉及的面太广,没办法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也就选择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得想办法把这条路走好——而且也完全能走好,现在国内的大部分画家和设计界精英都是从美术高考中走出来的,都经历了我们现在这个阶段。他们当时的境况可能要比我们的要糟糕许多倍:许多画家回忆50年代的学画经历时说,当时连本象样的画册都看不到,就更别说其他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美术青年只能在田间地头、牛棚猪圈里偷偷地画上几张速写,稍有不慎就得接受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80年代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美术教学依然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与西方的交流也很少,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居然引起了全国轰动,开创了一个新的油画时代;90年代,美术学生复读五六届才考上大学的现象到处可见,不算新鲜事。虽然我们现在的压力很大、时间很紧,但是事在人为,功到自然成——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讲得再多也于事无补。

 

大部分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能概而论之。

上次194艺术班搞了一个名为“学习经验交流”的主题班会,作为应邀参加的美术教师,我在黑板上写了20个字:调整心态、抓住套路、狠下工夫、拓宽眼界、不断进取。由于上台发言的人比较多,这个会开得比较久,我当时只是随便讲了几分钟,可能还没讲清楚,在这里再作一下补充,算是我对上述问题的解答。

 

⑴ 调整心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眼下的美术训练呢?可能你们的答案都不相同。我觉得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考前准备,不如把它看成你发掘自我潜能、展望艺术人生的开始,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它的副产品。考试得出的只是一些很抽象的分数,体现不了一个人的全部价值,不应该成为你们的全部追求。我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应该更注重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能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对美术学习而言,你不能因为老师给你打了90分而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到处炫耀;给你打了60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会,对自己丧失信心;真正懂得美术的人会从画面里看到你的能力层次、你的用功程度,甚至是你的生活态度等,不需要任何解释和标识。我觉得现在不应该有值得你们自我迷醉的地方,因为你们接触的还只是些基础课程;也不应该有让你们自暴自弃的地方,同样的工具和材料,别人能画出来的东西你们也有可能画得出来,只是你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或是缺少某些方面的练习而已。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地走好每一步。

 

⑵ 抓住套路:这里的“套路”是指合理的方法,具体点就是步骤及要求。我们画出的不应该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线”,这些线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指向性,让人产生某种与生活相关的联想或是颇具意味的感官刺激。这就需要技巧了,这种技巧不仅仅是如何画好线或是线与线之间的组合,还要让这些因素通过一定的程序呈现出超越他们本身的气质——作者要对这个程序了然于心。我在读中学时,老师对我们说:就初学者而言,作画的步骤必须得到有序的控制——就像我们看见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离我们150米时,只能看清他的高矮胖瘦,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离我们50米时,他的外形特征、着装特点都呈现出来了;离我们5米时,他的发型、脸形、五官特点、神情相貌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他走到我们的面前时,我们连他皮肤的细小纹理、眼睛里的血丝都能看见……对画面效果的控制就应该是这样的,由整体印象到具体细节,有条不紊地逐渐清晰化、具体化。这些话让我受益非浅,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句:只有认真把握每一个步骤,才能让画面少出现那些难以回复的“错误”,少出现遗憾。我们在看老师作示范时,重点要看他是如何安排和把握作画步骤的。如果说绘画有什么“诀窍”的话,就在于此。

 

⑶ 狠下工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常被一件古代艺术品的独特气质所折服,惊叹之余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手——不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何没有给我们留下他的姓名,他的生平事迹。这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家还只是“匠人”,社会地位极为低下,还没有获得在自己的那些“伟大的作品”上留下名字的资格。古代的许多文人画家也看不起那些在宫廷画院任职的画家,讽刺他们为工于技艺、墨守成规的职业“画匠”。现在的许多美术青年对这个词非常敏感,在观念上轻技艺、重“创造”,把自己和他们的“艺术”都弄得神乎其神、不伦不类,其实只是自欺欺人或是自我迷醉。绘画终究是一种技术活,需要非常扎实的手上功夫,否则艺术就只能成为一种理想了。尤其是在基础教学阶段,学生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一系列的以理性为主的技巧训练,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学好美术,必须像学武术那样“拳不离手”,几十年如一日地勤苦操练;像古代的木工那样将各种营造法式烂熟于心,一出手就得榫铆相连、严丝合缝——想想那座高达67米,连一颗铁钉都没用的应县木塔为何能抵挡住8次大地震,屹立900多年而不倒?许多东西都得先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学习绘画也不例外。否则,你会连一些基本的造型规律都无从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说什么你都没办法接受,更不要谈你的什么经验、体会和收获了。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学生来说,练习的强度要加大一些,不断地临摹、写生和默写。

 

⑷ 拓宽眼界:这里的“眼界”主要是指一种认识的高度和宽度,必须在“看”的基础上加以理性的分析才能得到。在一般情况下,“看”只能得到一些感官印象,而分析得到的却是比较理性的认识,两种方式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常说,你理解了多少就能看到多少(画面关系),就能画出多少。有些学生就不注意这一点,不管是写生还是临摹,总是在麻木地抄袭对象身上的线和颜色,既没有进行比较、分析和改造的过程,也没有主动寻找画面中的问题——如果是这种学法,就算再给他几年时间,也看不到他有什么起色。“拓宽眼界”是要多找一些专业书籍认真阅读,找一些好的作品进行细细分析,拿自己的作画意识去与别人的尤其的外界的一些好的经验相碰撞,得出一些新的启发,为我所用。这对处于基础训练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打破你脑袋中的那些定性思维的局限,不断汲取新的养料,让你拥有更高远的视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有时我们对一幅作品只是傻傻的喜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对着临摹吧,总会有收获的。

 

⑸ 不断进取:学习美术最怕的就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学生处于这个阶段是无可救药的,除非他看到了山外有山——当然,这样的学生很少。我们常说要有那么一点懵懵懂懂的自恋,要想办法喜欢上自己的作品,将它们挂满你房间的四面墙壁,不断地对着它们看,不断地总结问题、寻找突破口。但是也不能太过了,太过了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而迷失方向。所以在你即将迷失方向的时候,要给自己敲响警钟,寻找新的起点。毕竟,这条道路没有止境,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穷尽一生、苦苦探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94ae6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html

《素描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