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章末总结学案沪科版必修2

发布时间:2019-03-26 19:47: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章末总结学案沪科版必修2

章末总结

一、功和功率的计算

1.功的计算方法

(1)利用WFscos α求功,此时F是恒力.

(2)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功.

(3)利用WPt求功.

2.功率的计算方法

(1)P=:此式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但常用于求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2)PFvcos α:此式一般计算瞬时功率,但当速度为平均速度时,功率为平均功率.

1 质量为m20 kg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F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F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t图像如图1所示,g 10 m/s2,则(  )

1

A.拉力F的大小为100 N

B.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120 W

C4 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480 J

D4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 J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得:02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 m/s25 m/s2,匀减速过程有Ffma1.匀加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2== m/s21 m/s2,有Ffma2,解得f40 NF60 N,故A错误.物体在4 s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Fv60×2 W120 W,故B正确.4 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2×10×2×2)m8 m,拉力做功为W=-Fs=-480 J,故C错误.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x(×2×10×2×2) m12 m,摩擦力做功为Wf=-fx=-40×12 J=-480 J,故D错误.

针对训练 1 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

2

A.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答案 C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得两球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不相同,故速度不相同,A项错误.重力在落地时的瞬时功率Pmgvcos α,α为重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由于α不相等,故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不相等,B项错误.重力做功取决于下降的高度h,从开始运动至落地h相等,故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C项正确.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两球运动的时间不相等,故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不相等,D项错误.

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动能定理一般应用于单个物体,研究过程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各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也适用于不同的力分阶段作用在物体上,凡涉及力对物体做功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问题几乎都可以使用,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确定初、末状态的速度情况.

2.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包括重力、弹力等),弄清各力做功大小及功的正、负情况.

3.有些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正确表示出总功.

4.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子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视为一个整体过程考虑,列出动能定理方程求解.

2 一列火车由机车牵引沿水平轨道行驶,经过时间t,其速度由0增大到v.已知列车总质量为M,机车功率P保持不变,列车所受阻力f为恒力.求这段时间内列车通过的路程.

答案 

解析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列车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设列车通过的路程为x.据动能定理WFWfMv20,因为列车功率一定,据P=可知牵引力的功WFPtPtfxMv2,解得x.

3 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3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DE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BC段的圆心为O点,圆心角为60°,半径OC与水平轨道CD垂直,水平轨道CD段粗糙且长8 m.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点以3 m/s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形轨道BC,经CD轨道后冲上DE轨道,到达E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60 kgBE两点到水平轨道CD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H,且h2 mH2.8 mg10 m/s2.求:

3

(1)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轨道CD段的动摩擦因数μ

(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点?如能,请求出回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如不能,则最后停在何处?

答案 (1)6 m/s (2)0.125 (3)不能回到B处,最后停在D点左侧6.4 m处或C点右侧1.6 m

解析 (1)由题意可知:vB

解得:vB6 m/s.

(2)B点到E点,由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xCDmgH0mvB2

代入数据可得:μ0.125.

(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从B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mgh′-μmg·2xCD0mvB2

解得h′=1.8 m2 m

所以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不能回到B

设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停止,在CD段的总路程为x,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μmgx0mvB2

解得:x30.4 m

因为x3xCD6.4 m,所以运动员最后停在D点左侧6.4 m处或C点右侧1.6 m处.

三、动能定理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结合

动能定理常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相结合,解决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

(1)与平抛运动相结合时,要注意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抛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相结合时,应特别注意隐藏的临界条件:

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vmin0.

没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vmin.

4 如图4所示,一可以看成质点的质量m2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飞出后,恰好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其中B为轨道的最低点,C为最高点且与水平桌面等高,圆弧AB对应的圆心角θ53°,轨道半径R0.5 m.已知sin 53°=0.8cos 53°=0.6,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4

(1)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求在圆弧轨道上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答案 (1)3 m/s (2)4 J

解析 (1)A点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vA==v0.

小球由桌面到A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Rcos θ)mvA2mv02

①②得:v03 m/s.

(2)在最高点C处有mg=,小球从桌面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WfmvC2mv02,代入数据解得Wf=-4 J.

针对训练2 如图5所示,在某电视台的冲关大挑战节目中,参赛选手沿固定的倾斜滑道AB下滑,通过光滑圆弧轨道BC后从C点飞出,落到水池中的水平浮台DE上才可以进入下一关.某次比赛中,选手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落在浮台左端点D.已知滑道AB与圆弧BCB点相切,C点切线水平,ABL5 m,圆弧半径R2 m∠BOC37°,C点距浮台面的竖直高度h2.45 m,水平距离L12.8 m,浮台宽L22.1 m,选手质量m50 kg,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5

(1)选手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在圆弧C点,选手对轨道压力大小;

(3)若要进入下一关,选手在A点沿滑道下滑的初速度最大是多少?(sin 37°=0.6cos 37°=0.8)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选手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所以:

hgt2

L1vCt

代入数据得:vC4 m/s

(2)设在C点选手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在C点:

Nmgm

代入数据得:N9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在C点,选手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900 N.

(3)由动能定理,选手从A运动到C过程中,满足:

mg(Lsin 37°+RRcos 37°)WfmvC2

若要进入下一关,选手最远运动到E点,设此时选手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根据题目条件得:vC′=7 m/s

设最大初速度为vm,根据动能定理得:

mg(Lsin 37°+RRcos 37°)WfmvC2mv m2

联立表达式,代入数据得:vm m/s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08c70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9.html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动能的变化与机械功章末总结学案沪科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