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

发布时间:2018-06-30 23:37: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四种职业倦怠的总结

首先,什么是职业倦怠呢?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我们所讨论的职业分别有高校教师,狱警,护士,心理咨询师。首先就高校教师来说,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倦怠是怎么形成的呢?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1、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影响

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师有着过高的期望值。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关注着高校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因此,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一旦承担此角色,便油然而生强烈的职业压力感。

2.高等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铁饭碗正在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定,恐慌不安。

3.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形成的压力

对高校教师来说,其职业活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因此,为了维护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往往会无意识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这就可能与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思想与行为相冲突。

4.高校教师个人因素

研究表明,某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客观评价等。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1)心智能力下降。教学中自我感觉记忆力下降明显,思维力出现迟钝现象,注意力分散,感知觉能力和想像力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2)情感体验平淡。教学激情消失,有痛苦与空虚感,自己有被掏空的感觉,有悲观无助而产生的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

(3)行为症状。由于自控能力下降,教学工作会变得机械化,教学效率低下,人际关系上逐渐变得疏远,身体开始进入亚健康状态。

(4)生理功能减退。身体活力下降,感觉承担不了繁重的教学任务,疲惫不堪,抵抗力下降。

这些表现损害和威胁着高校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这又进一步使其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思考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是本已紧缺的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预防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1.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

2.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要改革教师评价和管理机制,加大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降低职业倦怠感。应建立适合教师评价体系

3.高校教师个体通过心理调节来降低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应增强角色意识,正确对待名利和金钱,正确理解和处理正在成长中的各类学生的所作所为。

4.高校教师根据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律进行有效自我职业发展规划是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

护士的职业倦怠

一、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

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倦怠,并有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甚至辞职的倾向增加。它可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有研究表明,急诊护士的情感枯竭相对较高,去人格化倾向较低,资历较浅的急诊护士则个人成就感较低。儿科护士由于要面对大量患儿家属的要求而更易发生工作倦怠感。精神科护士则由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多数难以解决而容易发生工作倦怠感。此外,单身者比已婚者更易出现工作倦怠,而离异者又比单身者更易产生工作倦怠。在居住环境方面,于集体宿舍居住者工作倦怠更高。在年龄方面, 则是26—30岁的护士更易出现工作倦怠

二、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

1在我国,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护理人员生活无规律,长此以往导致用心脑过度,身体长期处于非正常负荷状态,容易造成精神疲劳。

2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临床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护士从事大量非护理性工作。由于护士多为女性,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使护士感到角色压力过重。多重的角色,以及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常常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3.由于护士的工作多数要在与病人进行接触中完成,因此大的工作量必定也伴随着对病患更多的情感付出,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情感枯竭,而当抢救无效、病人死亡时,护士还可能因此受到家属的责难或医生、领导的批评,辛苦的劳动得不到肯定,由此可能更易导致情感枯竭。

三、护士工作倦怠的对策与思考

1.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避免长期工作量超负荷首先,应清楚界定护理工作的范畴,将不属于护理工作的内容交给护士以外的人员完成;其次,应该对不同能力、不同年资、不同学历的护士进行分层次安排使用,使个体在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所长;最后,依据各时间段工作内容的分布情况来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以此组合成各岗位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2 为护士提供社会支持

给护士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在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情绪性社会支持包括谈话、倾听以及表达关心和同情。同时,还应让护士感受到管理者亲和、乐于助人的一面,使得护士在需要帮助时主动来寻求支持

3保证护士的正常休息

休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压力所带来的身心疲惫,帮助工作人员维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的休息时间和正常休假常常被剥夺。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护士的正常休息和休假,此外,还可通过合理安排上下班时间、优化工作环境、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帮助护士短时地放松自己。

4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

良好的医护关系,医护配合的默契程度对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着显著的影响。科室应多安排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护士长应尽量抽时间参加医师的查房和病例讨论,并可邀请经治医师参加护士的病例讨论。同时,科室还可多安排医护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使医生和护士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了解对方的职业内容、观念,理解对方的角色期待,从而在工作中能相互体谅,减少冲突的发生。

狱警的职业倦怠

一、狱警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影响

监狱警察的任务就是依法监督罪犯执行刑罚,其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每天必须面对违法犯罪人员,而这必然也决定了所接触的也都是社会群体中最阴暗的一面,这样的环境,对监狱警察心理的消极影响较为严重,再加上个体对心理健康的不重视以及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使得一些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程度长期处于亚健康的水平并且无法得到解决。而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正是工作乏力,家庭不和,身心疾病的根源。

1、直接影响执法的公正性

监狱警察成天与罪犯打交道,既是监督罪犯,也是在改造教育罪犯。但如果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如何去改造教育别人。会影响到执法的公正性以及监管改造工作的正确进行。

2、降低工作效率

一旦对工作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之后,很快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把每天的工作便作为糊差事来应付了事,工作时所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打折扣。

3、造成家庭不和

因为监狱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一年中不得不放弃许多节假日和休息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对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少之又少,对家人的交流和共同的活动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长此以往双方的埋怨情绪便积攒起来,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加剧矛盾的激化,结果导致家庭不和甚至离婚。

4、身体亚健康

长期处在高压、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之中,让很多监狱民警的身体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对象,不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使得监狱民警成为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高发人群。

5、人际交往受阻

监狱警察长期的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罪犯。对待罪犯的情绪往往容易被带到生活中去,在对待家人、朋友时会不自觉的把对待罪犯的刻板讲原则态度显露出来,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孤立。

二、狱警职业倦怠的原因

1、监狱工作的高负荷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监狱单位的警力资源不足,导致一线民警的上班时间相当于其他监狱民警的两倍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2、监狱工作的高压力

  五防 防罪犯脱逃、防非正常死亡、防重大恶性案件、防重大恶性传染病、防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是一项艰的巨工作任务,关系到监狱安全和社会稳定。哪怕有半点放松警惕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如自杀、脱逃等)。这让处于一线的基层民警不断地处于高度警惕和高压政策之中,极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3、监狱工作的高风险

  成天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们的恶习、他们的放荡、他们的阴暗心理,可能会经常的表现在日常的改造活动中,这直接或者间接的对监狱干警构成危险。

4、缺乏疏导

 没有适当的发泄和心理上的疏导,久而久之监狱干警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不利于干警个体的发展,更会影响到监狱改造工作的积极进行,对于个体和单位来说都是隐患所在。

 5、环境封闭与社交障碍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监狱都是建立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监狱封闭的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偏僻的地理环境让监狱警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对社交网络是毁灭性的打击。

6、家人不理解不支持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监狱民警常年不着家便成了家常便饭,他们需要跟多时间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而一些对监狱工作不理解,不关心的家属便会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环境,因而那些难得有团聚的机会也会演变成吵架翻脸。处于平时高压工作的民警面对家人其实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要么自己默默忍受,导致最后自己心理出现问题,要么大吵一架或者大打出手,导致家庭分裂。

7、个人方面 

1独生子女的自我倾向

2感情上缺乏对监狱工作的认同感

3对监狱工作的重要价值缺乏深刻理解

三、监狱警察职业倦怠防范对策

  监狱警察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性问题,不是单单解决某一个方面就可以解决的。消除监狱警?源,达到消除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目的。

1、确立现代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职业倦怠是一个自身问题加上外界干扰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所以想要解决职业倦怠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从内到外的解决问题。要对职业倦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出现了相关的症状以后才能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应对,积极寻求心理帮助和治疗。

2.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如体育运动)或者高雅的爱好(如钓鱼)。比如外出野炊、组织运动比赛、唱歌比赛之类的。不仅可以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多人参加的活动更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无形中提高工作效率。  

3、重视心理健康训练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基层民警不得不天天与社会的最阴暗面接触,而社会阴暗面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垃圾,监狱里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的宣传讲座,为监狱民警也增加心理咨询服务,使得不想咨询的人想去咨询,主动寻求咨询的人有地方去。

4、改善监狱民警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

  正确处理好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关系、讲道理与办实事的关系、干事业与改善条件的关系、讲奉献与满足合理需要的关系,尽力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将从优待警政策落到实处。

5、提高福利待遇,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对于已婚的民警来说,身上又多了一份家庭的担子。民警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兼顾子女上学,老婆就业,父母养老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就使得民警在上班时忙工作下班时忙家人,身心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工作的状态和效率便大打折扣。因此,结合工作的特殊性,上级部门应考虑在从优待警上出台实质性的规定,以弥补工作风险、压力对他们造成的亏欠,激励广大民警的积极性。

  6在招录新警的时候,必须把心理测试关作为一个首要标准和硬性标准,不仅要注重高学历、高政治素养下,更要对.其心理素质做一定评测,从而确定其是否具备了作一名监管改造者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真正把好入口关,在源头上确保监狱警察录用质量。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倦怠

一.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现象 

据国外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正在面临严重的职业枯竭:研究发现,36 %的心理咨询师面临着中度的职业枯竭,6.3%则报告有重度枯竭; 1/3以上的咨询师报告有重度枯竭(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并且有21%的咨询师声称,如果再有一次择业的机会,他们将不再选择做咨询师。在英国,很大一部分的咨询师也面临了枯竭,调查中有47%的咨询师称很有可能不再从事这一行业。 而与国外相反的是,一方面,虽然咨询师的枯竭现象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但就此展开的研究并不多,有的也仅限于对咨询师枯竭的人口统计学差异的一些调查;另一方面,新的咨询师正在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不断地涌入这一领域,由于考试的门槛较低,报考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由此,这一职业在未来几年中可能出现的枯竭现象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原因

1.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耗竭低于人际工作者的平均水平,并在工作倦怠表现上为情感衰竭程度相对低,而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相比要高,与国外心理咨询师倦怠症状表现有差异

2.在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相关,专业背景则对工作倦怠没明显影响

3.在工作相关因素中,工作性质、学校类别、工作量、收入都对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有影响

4.积极人格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健康坚韧性、和积极幽默风格是有效的工作倦怠预测因子

三、对心理咨询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与思考。

1.确定现实可行的职业理想和咨询目标有关工作/职业紧张的研究发现,控制感、自我

效能感等个体认知变量,不但对工作/职业紧张有直接的作用,而且还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心理咨询教师要根据咨询工作的特点、自己的专业条件(包括知识、技能、经验、个性心理特征)、来访者的具体问题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建立现实可行的理想与目标,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一定的成就感。

2、正视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健康、全面、丰富的个人生活内容会有助于咨询人员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工作理念。咨询人员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应该拥有足够的工作以外的私人空间和自由,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培养和发展人际关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休闲娱乐活动等。

3当心理咨询教师受到一些消极情绪如愤怒、恐惧、挫折时,不妨向亲友、同事及时倾吐,以得到发泄。锻炼和放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当压力事件不断出现时,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或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就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缓的心情。

4.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咨询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单位工作量,建立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来自朋辈同业人员在专业知识、技术、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与支持,寻求心理督导的帮助,对心理咨询教师排解压力

总而言之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者也致力于探究教师倦怠产生的根源,以便寻求对策,解决问题。总体上看职业倦怠是在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素质,职业特征的互动下形成的。而解决方法要根据工作本身的性质来制定,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e68a0776c66137ee061918.html

《职业倦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