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1 20:29: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儿童读经的现代意义

有人斥今天的读经为“蒙昧主义”。理由是,一、“强迫孩子在三至十二岁期间背十五万宇自己并不懂的东西”,这违反了教育即发蒙开窍的本来意义;二、妨碍了孩子们接触多元的文化,违反了“少年儿童的人权”。三、作者认为这样的东西,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竞争不过西方少年儿童教育读物。3
首先,这样的说法缺少某种沟通的理性。

什么是沟通的理性呢?有—个理念就是,传统/现代并非二元论。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也不是与现代打成两截、甚至相反的东西,这在中外学术界渐已成为一种思想共识。1这正是沟通的基础。

譬如儿童在十三岁以前,充分开发他的语言记忆能力,多诵读—些经典,这是中国的蒙学传统,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也具有相当现代的合理因素。第一.充分尊重儿童生理阶段的特殊性。根据语言学家研究,人类学语言最快的时机是十二岁前.称为语言的关键期。此时的语言识记能力极强,能快速背诵。尤其是对语音韵律特别敏感。中国强调背诵的传统,与现代强调儿童识记的科学,在这一点上相互支援,共同肯定了以记诵为特点的学习是科学的方式。文言古诗的短小、韵律,适应了儿童心理特点,通过诵读的反复刺激,有助于早期语言能力的开发,同时也打下了文言语法与词汇的心理底子。

第二,哲学史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对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学习能力,很大一部分,甚至很重要的一部分,应是默会知识(Tacikknowledge的学习,即潜移默化的学习。看起来他学了并不懂的内容,看起来他真正记得的也并不多,其实这些将转变成一种“内隐记忆”,在心理背景中渐渐会产生作用。2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候过于用

一些看起来很道理化的内容,去晓之、知之,反而可能会伤及学生的未知能力。所以,表面上是“蒙昧”的传统做法,其实是有其科学的合理因素的。

再次,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并非只有单一的交流功能。有些书面语言,具有某种高强度的“储蓄”功能,即存储人类文化遗产的多元丰富信息,而“储蓄”越早,“利息”越丰厚;“储蓄”的习惯越早养成,“理财”的本领越大。无论是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接受力,还是道德情操的幅度,文化心灵的动力,早开发早受益。梁启超早说过,文言的好处是“成诵易记”。这正是它“含金量”大、“提取方便”的原因。尊重文言的这一功能,也正是科学的态度。

第四,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又表明,语言与语言的社会性格是不一样的。语言有雅俗之分。文言与当代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缺点是生动性不够,优点是距离产生美。相对而言,对于生活的通俗化、平庸化也有了一点的隔离效果,不至于一损俱损,遭生活的妖化。因此也相对地保持了某种程度的权威性和圣洁性。这对于用于教谕式、启示式的语言功能,有优于白话的效果。因而让孩子较早打下这种语言的底子,无疑是道德生活的童子功,精神成人的固本培元。

最后,文化学家的研究越来越表明,人性的善恶,其实是文化建构出来的。你可以用游戏文化去建构—个暴戾的人,也可以用经典文化去建构一个知书达礼的人。未来的人性,在于今天的选择。并不是说现代语文教育必然建构不出知书达礼的人,而是说,正如不少人已经意识到的那样,现代文化自身由于先天失调,在这方面缺乏自觉的反省,可能强化了其他内容,而弱化了这方面的教育旨趣。二十世纪的现代中国文化意识,是想去建构符合进化的强大国家需要的进化的强大的人,但是恰恰缺乏反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守秩序的人,却被删除了。而有良知、守秩序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理性的人。这一点,现代文化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因而,这既是千年文化经典在今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f8468a90029bd64783e2c64.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