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小结 岳麓版必修3(1)

发布时间:2019-12-27 00:54: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小结 岳麓版必修3

word/media/image1.gif

word/media/image2.gif

word/media/image3.gif

1.从中国古代各时期的书法特点中,看书法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形成,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士人阶层自命清高,在书法上表现为对意境、神韵和风骨的追求。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空前强盛,政府的政策较为开放,大大激发了士人的创作热情,所以该时期的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体现恢弘的大国气度的楷书,达到书法艺术发展的新高峰。

(3)宋元时期,城市繁荣,商品经济活跃,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带有明显的追求个人风格的特征。

(4)明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各种艺术形式和流派层出不穷,书法艺术不再是士人独有的享受,它更加趋于平民化和世俗化,个性化更加突出。

2.魏晋以来各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特点的影响

(1)魏晋:社会动荡和佛、道、儒三教并存;士人群体形成。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2)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绘画特点:注重法度,风格多样。

(3)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商业兴盛。绘画特点:山水画,注重意境;民俗风情画,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4)明清:思想专制加强,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展。绘画特点:风格奇特、个性鲜明。

3.明清时期的小说与以前的文学作品相比有何突出成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1)成就:明清时期的小说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文人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小说的视野,这些作品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因而明清时期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明清时期的小说一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写入文学作品,体现了极强的时代感;出现了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红楼梦》,《红楼梦》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2)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之下,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一些文人从批判和揭露现实入手,创作了许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4.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政治、宗教因素: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戏就带有巫术色彩。先秦至唐代傩仪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政治黑暗成为宋、元南戏、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时期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京剧产生的标志:徽班进京,是为乾隆皇帝祝寿。

(2)经济因素: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

(3)文化因素: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发展成熟。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也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前期是政治因素为主,之后则是经济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而知识群体则是自始至终起了重要作用。

5.元杂剧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杂剧是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市民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戏曲表演形式。元代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文化生活也进一步繁荣。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士子文人热衷于元杂剧的创作。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出现许多抨击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的作品。

6.京剧艺术的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多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艺术地再现出来,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word/media/image4.gif

1.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经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一位唐朝的书生是个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现藏于故宫。下列关于该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4.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屈原的书房场景,其中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书桌上摆放着一本《儒林外史》

B.墙角放有司南

C.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

D.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5.

word/media/image5.gif

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

A.战国 B.秦朝

C.东晋 D.东汉末年

6.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你认为白脸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勇猛粗率 D.刚强骁勇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

材料三 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王夫之《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单元学习小结

强化训练

1D [材料的叙述体现出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的特点,这是草书的特点,据此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

2D [根据古代文学成就可得出,A是《诗经》的内容,B是《离骚》的内容,C是李白的诗句,而D是宋朝柳永的词。据此可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

3C [根据古代绘画的知识可得出,《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绘画代表作品,属于风俗画。A项是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B项是宋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特点;D项中的时间唐朝错误。据此可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

4B [根据古代科技与文艺的知识可得出,《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印刷的书籍最早出现在唐代,《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

5B

6B [根据京剧脸谱的含义:红脸——忠勇正义,黑脸——勇猛粗率,蓝脸——刚强骁勇,白脸——奸诈狡猾,可得出答案,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

7.拜金、重商和倡奢。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要求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并且提出较高的归纳、概括能力要求。材料一从一文学作品,反映世人对钱的重视论英雄钱是好汉甚至提出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寸步也难,反映其拜金的观念;材料二反映对富者由丑之乐与为朋,进而发展到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举,与材料一反映同一主题。材料三提出奢侈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材料四则反映了对工商业的重视,材料阅读难度不大,第一问答题要点不难,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的提炼。第二问要求对上述观念的评价,要拓宽思路,客观地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6bc85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39.html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学习小结 岳麓版必修3(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