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学习方案

发布时间:2018-07-01 18:1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分组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创设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提高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学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实现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2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4—6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组内成员的差异互补。分组完毕后,不再随意调换组内成员,尽量保证小组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有研究证明:4人组成的小组最为灵活高效,它便于随时调整配对形式及人员搭配,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确定小组人数后,将班上的学生总数除以四得出班上的小组数,如果能被4整除,那么商数就是班上的四人小组数,如果用4除不尽,多余的可能是123、人,那么可以使一个、两个或三个小组分别是5人或3人。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间实力相当。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班级混乱,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此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其性别、民族、社交能力、性格、成绩等。成绩上好、中、差搭配;社交能力上口若悬河的和沈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性格上活泼好动的与内向沉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分工,也可以让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这样组于组之间才有可比性,使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
、小组长的选择
综合各种能力选择出小组长,每小组各设小组长1名,个别小组还可增设副小组长。认命组长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1 组长必须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 组长必须是小组中成绩具有较前列的。
3 组长必须是喜欢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
4 组长必须是自控型的学习风格。
5 组长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然后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尽量要分的客观、准确。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能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可能(因为差异也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组员编号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等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1)能保证所有小组的相同编号的同学的成绩是有差距的,当老师在小组活动中,只需要点学生的编号——例如每个小组的1号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代表小组发言,那么老师就能知道所有层次的学生对该问题的掌握程度。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我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一号,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每每此时,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班内气氛相当热烈。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而公平竞赛又能够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当进行配对合作或是帮扶计划的时候,老师只需要让面对面得两名学生合作便能保障所有的配对都是优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组合。
、座位的安排
位置编排的目的本着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的程度,把课桌排成有利于师生、生生的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群体。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和谐、无威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相互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组后,传统教学下的秧田式座位被马蹄形、字形、丁字形等代替,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带来了方便。T型小组的好处是当老师要集中讲某个问题的时候,只需要侧面两名学生旋转九十度就可以面向老师。
座位的布置与安排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效率的小组座位是应该使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紧密的坐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分享学习材料,并且小声说话,不影响其他小组。教师应该明确,座位形式的变化,是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条件,在合作学习具体实施时,不应刻意或过分专注于座位形式的研究。到底该怎样排列座位,应以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为原则,在这种原则下,完全可以探索其他的形式。
、小组形象设计。
小组形象
小组成员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及能力设计有关的小组的各种象征。
1)组名——各组成员可以进行讨论,自己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最能代表小组特色的名字。
2)口号——各组造势的口号,可以自己编造,也可以选择一些名人名言,诗句等。
3)小组标志——各组设计本组标志,绘制出综合组名以及小组特点的标志图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如果频繁的打乱小组,将使刚产生的凝聚力消失,才培养起来的团体意识消解,评价也不易操作。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对确实不能合作的小组,在两三周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小组作出调整时要及时了解合作不下去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了此次调整的意图(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自己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但不可把某些人随意调来调去,使小组成员混乱,导致合作无法进行下去。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常务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还可以施行值日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组内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为使全体成员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小组长实行轮换制,同时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只有细致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为使全体成员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建立组内成员的平等关系,组内各角色实行轮换制,还要注意各角色的培训工作。
5、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有更多不同的分组方式:
可以是同智分组(我们叫它为同智小组),也可以是异智分组(我们叫它为异智小组);
可以是教师事先指定好的小组(我们叫它为预备小组),也可以是临时自愿组合的小组(我们叫它为情感小组);
可以是不同思路的同学组合成的小组(我们叫它为倾向交流小组),也可以是相同思路的同学组合成的小组(我们叫它为深入研究小组)等。
以上种种分组方式,可供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时间中,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运用。
三、管理与评价
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后,管理及评价还应跟上,否则就会出现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呢?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合力,变纪律约束的课堂组织形式为自我展示、积极竞争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四层反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值日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并在晚自习汇总后对全组进行反馈(也可随堂反馈),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班长处。
第二层——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早读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如:公开发言或展示一人次1分,违纪或没按要求完成任务扣除相应分数,班级可以自定)
第三层——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第四层——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关心学生的家长,支持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冷漠的看客或凶神恶煞的阶级敌人。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课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际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
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cf0b47b14e852458fb57b5.html

《分组学习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