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 - 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发展智库

发布时间:2015-04-05 08:06: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农村调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发展智库

    制图:刘翩翩

    ■通讯员 朱广宇 高菁

    哪里寻找专业的农村调查数据?如何获取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第一手跟踪资料?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国家、社会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所衍生的信息需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历时9年建成了世界首个高校农村研究智库平台——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

    该平台凭借中国农村调查系统、中国农村社会动态跟踪系统、中国农村村情观测系统、中国农村数据库系统、中国农村仿真预测系统五大子系统协同运行,经流程化的操作程序,高效实现全中国农村的数据动态收集、数据流转数字化、数字信息模型化、模型动态预测等功能,其成果可以进一步向科学研究、地方改革甚至国家决策实现转化。

    理念:大数据服务“三农”调查

    “我们的调查员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紧跟国家决策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一年步行50多万公里获取农村一手调查数据。”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如是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越多也就越接近现实,为了获取翔实的农村一手资料,中国农村研究院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方法,建立了百村观察、百居观察、海外百村观察“三百调查”平台;县—乡—村—户“四级调查”系统;应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建立“贫困村观察村”、国家林业总局的“林改村庄观察点”、民政部的“难点村庄观察点”、以及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托的“湖北省村庄观察点”、湖北省扶贫办的“湖北贫困村观察点”五大观察点;同时根据党和国家的需求建立若干“热点跟踪”网络,由此建构了一个庞大、多元、同时满足多个部门需求的“三农调查”网络。

    在此基础上,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信息技术、统计技术为工具,突出数字化、信息化,建立了中国农村数据库,向“一库知农”的目标前进。截止2014年12月30日,平台数据库拥有超过500万条数据条目,且随着子系统的运行,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此外,从2009年开始,中国农村村情观测子系统便逐步对全国60万个村庄的基本信息进行着“数字化”,并借助网络地理信息技术(WEBGIS),通过地图展示方式,实现农村村庄信息的整合汇聚、动态更新,现已完成包含云南省全部村庄在内的3万余个村庄档案建设。该系统的建设能够使全国村庄“一网打尽”、“一目了然”,实现农村数据资源的整合汇聚、统计分析和动态更新。另外,借助中国农村仿真预测系统,智库平台还可以依据历史数据模型,实现相关政策的仿真预测,对政策的发展趋势、潜在走向进行前瞻性实验。

    团队:适合的事适合的人做

    作为首个在中国农村研究领域建立起大数据的机构,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在农村动态数据库的建设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但智库服务是与传统科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一种科研方式,因此,智库平台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为此,中国农村研究院尝试用专业化运作、协同化攻关、平台化用人来满足新时期智库平台发展的需求。

    专业化运作机制。为了做好“百年老店”,中国农村研究院始终坚持两个方面不动摇:一是固定的研究领域。长期钻研保证其在学术积累、数据积累方面能在全国领跑。二是专业稳定的团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是智库建设、咨政服务的基本原则。

    协同化攻关机制。一个大型的、高端的智库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从2000年左右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中农院就以协同的理念来建设“三农智库”。主要包括学科协同机制、校校协同机制、校地协同机制。通过多种协同机制,有效地实现了与国内外多所院校及全国七个地方政府的合作,为智库的建设提供了组织机制保障。

    平台化用人机制。为了确保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中国农村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广邀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合作研究。根据任务需要,以事找人。在课题攻关时,采取前期投入和后期奖励相结合的资助方式,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而在整个科研活动中,中国农村研究院则提供全方位的平台支持和帮助,让适合的人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科研攻关。

    转化:让研究惠及于农

    仅2014年一年,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就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交政策咨询报告91篇,其中50份报告先后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批示和采纳。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提供的资政启民服务,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很多研究成果直接被转变为国家政策,惠及于民。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迎来第三次全面升级,着手打造开放型数据库系统,更全面地满足中央决策、地方实践、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务中央决策。通过中农院向中央“每周一报、一季一卷、一年一书”送货上门模式;社会热点问题的订单制作模式;与中央涉农部门的合作研究模式构造“三农咨询”体系,满足中央决策咨询需要。2009年起,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每年生成50份左右的咨政报告,约120万字。每年能够为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近40份,其中为政治局以上领导批示10份以上。咨政报告中的许多建议为最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采纳。

    服务地方实践。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建立了十多个农村改革试验基地。如2003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开展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的实验,培养农民的合作能力;2006年以来,与《南方农村报》合作,在广东省蕉岭县等地进行农民民主能力培育的实验;2010年起,于广东省云浮市开展农民理事会试验等等。此外,该智库平台与福建厦门、山东东平、湖北秭归、河南舞钢、广东清远、东莞、顺德、深圳也正在开展相关活动。这些实验不仅指导了地方政府的改革发展,也为国家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发展。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部分地接受社会相关科研机构、组织与个人的使用申请,同时每半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可公布的成果。2012年,该智库平台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将农村贫富差距的部分结论、数据公布给媒体,引起广泛讨论。

    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更是农民的梦。长江学者、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说,他们的中国梦就是继续坚持“顶天立地”原则,建设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三农”高端智库,为“三农”发展贡献智慧和汗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a634da284ac850ad0242d9.html

《农村调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 - 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发展智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