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2011-0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特理论体系
绪论
一、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先后有了两次成功的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的飞跃。第一次结合和飞跃,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干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和主要贡献
(一)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科学地解答了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并以特色鲜明的内容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贡献:
1、解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2、奠定了全党和全国各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给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特色鲜明的新内容。
第一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为经济文化落后,所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长过程的初始阶段。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标志是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即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其特征是生产力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等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两层含义清楚地表明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成熟不完善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1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其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第二章
一、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及要求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二)三个新要求:一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因素。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及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关系中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三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不能以牺牲就业来实现工业化。
二、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使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
2
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中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由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过程,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
第四章
一、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发展是改革开放、保持稳定的中心目标,是硬道理。不发展,综合国力就无法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从长远来说,就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发展反过来又是稳定社会、推动改革的有力杠杆。
2、改革是社会保持、走向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具体体制,就不能解放生产力,不能实现发展的目标。
3、发展和改革都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发展和改革都无从谈起。
可见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关键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五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社会经济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方式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

3
式,一方面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计划或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则突出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所谓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者,是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市场规律体系和市场机制系统,而不是所谓的计划规律和计划机制;二是整个社会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客体运动的直接的、基本的依据,是市场内生的以市场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和经济参数体系,而不是外部输入市场的计划的或行政的指令;三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以市场交换关系和竞争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市场关系体系,而不是纵向的、以隶属关系或非经济依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行政关系;四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承载者是市场,国家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计划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计划只能依据市场而对市场运行进行导向。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指在被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
市场经济运行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二是作为市场活动当事人的个人或家庭。三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管理的现代市场经济。 1、为正常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运行提供安全保障的职能。
2、微观规制职能。这种职能具体包括保护竞争、抑制垄断、进行行业管理、尽可能消除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对信息不对称采取处理措施以及对商品价格和服务进行管理等。
3、宏观调控职能。在市场机制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和政府微观规制的基础上,国家要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
4、承担公共财物供给的职能。
5、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 6、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第六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规律和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实现途径。
二依法治国

4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既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体现。
第七章
一、判断文化先进的标准
判断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科学性。越是先进的文化,其技术合理性程度越高,其达到同样目标的技术手段越合理、越先进。在社会生活的现实实践中,文化的科学性必然体现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越是先进的文化,越能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二是价值合理性。越是先进文化,其价值合理性程度越高,其所要过到的目的越是符合多数人的现实利益。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越是先进的文化,越能够现实地体现先进群体的政治要求,并最终能够现实地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总之,越是先进的文化,越是能跟紧时代潮流,越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由将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要求,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传统,与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实践相结合来定义的。它体现着时代前进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既反映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丰富多样的精神要求的文化,是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社会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章
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根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它们构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和重点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5
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要求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要求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走“融入式”发展道路。所谓“融入式”发展,是相对于“封闭式”而言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含义是依据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将国防建设融合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进程中,统筹安排,共同建设。
二、新世纪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冷战后的国际局势
国际局势呈现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发展态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断续在曲折中发展;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对比出现新的此消彼长,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利益内涵的扩大带来了国家安全边界的扩展,军事力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我国的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的安全环境总体形势是稳定的,但也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少数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对我国实话“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与复杂的国际气候相联系,境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台独”活动也是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事的现实威胁。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五、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
国家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威胁的存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

6
全威胁的产生,导致国家安全领域、安全内涵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国家安全,主要是应对外部安全威胁,更多注重领土、领海、领空等有形空间的安全。
第十章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香港、澳门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第三,高度自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台湾、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是中央和地方关系。
第十一章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十二章
一、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容(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或统一战线。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包括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我国现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层和群体,包括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二、建设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或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征) 要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三、宗教信仰自由 就是每个公民是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有信仰这个宗教的自由,
7
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同时又受法律制约。


中特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地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政府,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特定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了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分“三步走”有步骤地从温饱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通过四位一体实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以
8
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8、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0、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国家安危和发展全局,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1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2、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1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这个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中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了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了人民

9
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坚持了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了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坚持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十七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阶段性成果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

10
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1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怎么做?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
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委既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又要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通过国家政权组织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健全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

13
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本领,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要求。
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新要求)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论述
(一)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
(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全党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进一步控制办公经费,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四)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
(五)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987d010740be1e650e9a98.html

《中特理论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