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政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07 15:20: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市政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老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福利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养老服务业已成为涉及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民心工程。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实现“老有所养”及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近日,市政协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一、我市养老服务业实施情况
xx市市辖三区两县一市,xx市户籍总人口176.12万人,老年人口23.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4%。其中,空巢、独居、失独老人3万余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7%。生活半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近0.2万人,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85%。经测算,预计到XX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9万左右。
政策支持。市政府印发了《xx市关于加快推进为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职能部门分工》(银政发〔2015〕8号),重点从围绕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打造“养老在xx”提出了总体思路。为认真落实8号文件精神,拟出台《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意见(草案)》, 并依据草案先后起草了《xx市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标准》、《xx市老饭桌培育办法》、《xx市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监管考核办法(规范)》等规范性配套文件草案和为老服务外评价制度及《xx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草案)》。
机制建设。通过推进养老保险服务,发展医疗保险事业,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高龄老人津贴待遇,加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拓展老年人优待政策面,全面推动为老服务政策的出台。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建设,我市共有社会养老福利机构22家(含自治区级),养老床位5463张,其中,公办8家,总床位数3497张,占总床位数的64.01%;民办民营的14家,总床位数1966张,占总床位数的35.99%。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全市共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202个,其中设有日间照料室56个、床位259张。完成县级信息服务平台5个,安装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器10689户,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4050”公岗人员173人。在农村依托行政村建设以日间活动、照料、助餐、医疗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幸福大院65个。医疗设施建设,三区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0所,其中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3个;全市建有乡镇卫生院39所,农村卫生室290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运营管理模式有待优化提高。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运营还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不但政府投资、承建、监管,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制约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 主管部门养老机构设施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监管方面作用发挥的还不到位。相关政策滞后,监管缺乏手段,已不适应目前的老龄化社会和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形势要求,监管力度不大,相关的管理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
(三)失能老人护理等费用支出较大,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失能老人”的养老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我国尚未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政府对失能老人缺乏专项补贴,现在补贴主要集中在高龄老人和“三无”以及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群体,对全体失能老人的政策尚有缺失。目前我市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不超过3000元/月,但护理机构的月照护费用普遍在3000元以上,护理费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普通老人及家庭难以企及,经济压力沉重的现实日益凸显,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四)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严重短缺。由于政策保障不足,与医养结合有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受财力限制,对高龄、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保障不够,很多护理项目不能纳入医保支付。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功能不完善,无力做到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上门护理服务。
(五)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但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六)在打造“养老在xx”服务品牌及探索推动老龄产业开发有待加强。XX年市政协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上报的《xx市养老服务业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养老在xx”已成为我市聚集“人气”、“商气”的靓丽名片和区位优势,“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我市在政策扶持、规划发展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建议
(一)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运营管理模式。政府及主管部门作为养老服务的推动者和监管者,进一步建立健全提高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运营管理模式的各项举措。可以借鉴我市标准化菜市场直营店的模式,政府及监管部门探索出台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管理好政府投资的社区养老机构。从而提高整个为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规范制度体系。
(二)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制定专门的《养老机构管理条例》,把政府及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继续出台关于养老、为老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规定、服务标准化规定及管理规定,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发挥主管部门的服务、指导、监管作用、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解决失能老人护理等费用个人无力承担的问题。在“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要实现老有所养目标,政府应该在发挥现有养老机构作用的同时,针对“失能老人”全天候需要照料、全方位需要帮助的实际情况,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的护理机构,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难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如应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分级分类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及消除收入审查门槛,通过补贴政策鼓励机构收治失能老人,提高机构接收能力与积极性。通过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解决这一特殊人群个人护理费用无力承担的问题,使他们能有尊严的生存。可借鉴XX市优待失能老人的做法,将护理费纳入养老保险或医保范围。
(四)多措并举,发展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首先,政府要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提供包括用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医养机构建设。其次,政府、民政、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通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缝对接,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再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建设养老医疗合作联合体,开通绿色转诊通道,使养老机构成为医疗的后疗康复医院,出院后的老年人康复、护理在社区养老机构。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和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服务模式。
(五)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加快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步伐,加强和专业机构、学校的合作,要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使为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把专业为老服务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的专业水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从而解决养老服务、护理服务队伍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制约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六)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养老在xx服务品牌,促进银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以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城市为目标,实施好“四个一工程”(创建一座西部最优的生态养老城,建设一批为老服务街区,扶持一批为老企业和产品,打造一批适老社区),培育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cea4f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93.html

《2019年市政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