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发布时间:2018-06-28 14:35: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摘要】: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知识青年群体,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有必要增强自身公德意识,以及提高自身素质。逐步将传播并改善不良社会风气,营造一种道德高尚的社会环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自身公德心 社会环境及氛围 社会

【正文】:

一、什么是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交往行为的规则意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主要体现在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再人与社会之间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受以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2.当代大学生的意识

1、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淡化

为了解大学生校园公德状况,近年一些大学对大学生一些日常行为做过调查,例如对大学食堂用的餐插队现象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持无动于衷的态度;听讲座时,224%的人会收发手机短信;将近一半的学生声称自己有过因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而随手丢垃圾的经历;如果看到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忘关了245%的学生会则不予理会 对于大学生穿拖鞋进教室上课,5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应要求太严;在诚信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在求职时提供虚假信息的做法,66%的大学生赞同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的说法。漠视社会公德的不诚信行为是大学生的责任感意识,道德意识淡化的体现。

2、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与自己的未来。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偏离,使得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大学生理想追求淡化。当今生存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但大学生的素质水准却普遍不理想。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他们的辨析力较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判断善恶,分辨正邪。还有些大学生,生活追求潮流,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引领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思潮。

三、为什么要增强公德意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社会公德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意识,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公德教育不仅仅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要对大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高文化群体,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现象日益明显。所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公德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学生应该成为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实践公德规范的模范,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每个大学生要善于体会什么真正符合社会公德,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四、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1、优化公德环境

生活环境将会制约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一个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在大的社会环境下,首先要将小社会的公德环境进行优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提高公德修养。然后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氛围, 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2、强化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的主要机会。 学生可自行阻止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加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现人民群众伟大, 增强劳动观念, 在实践中认知自己的人生价值,自己的社会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养成优秀的社会公德。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公德教育

公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而我们同时又创造着历史,这么说来,公德也是我们创造的,因此,大学生理应去接受社会公德,理应去传承社会公德。这必然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因此学校应注重教育。在宣传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要结合新新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来教育学生。促使大学生用全新的眼光去正视社会正视历史,在实践和学习中提升自己,巩固自己的社会公德。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必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的提升。

学校亦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及社会公德认知障碍,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 正视自己的情况,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讲座, 并通过课上学习课下交往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4、强化榜样作用

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榜样教育的效果是通过向榜样学习而实现的,这种学习主要是靠大学生个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从而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的自我行为。

第一,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先进典型的道德力量和伦理精神,使大学生不仅学到了优良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体会人生真义,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第二,家长和教师,是青年大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勤劳善良的家长是青年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不仅在于养,更在于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年学生起着感化、熏陶和示范的作用。第三,青年学子中的优秀典型,如三好学生自强之星等,都是青年学生最熟悉的榜样。这些榜样跟青年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年龄相近,经历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可比性,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c9d3a58e9951e79a89278b.html

《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