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课文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2023-12-31 07:4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文问题解答
9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材P51思考点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解题关键
认识到北宋与辽、西夏签订的和议具有 “以钱财换和平”的特征。
思路引领
传统观点大多认为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签订和议,每年付出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的行为。如果换个视角,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
答案提示
有人认为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也有人认为,辽和西夏军事力独较强,而北宋军事“积弱”,因此“以钱财换和平”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议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
1
一”。这样来看,“以钱财换和平”也有可取之处。
(教材P52学思之窗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ku)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缺陷?
解题关键
读懂材料,并且看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
思路引领
两则材料都认为王安石变法涉及面过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
答案提示
题目已经告诉学生“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材料中的极端化表述“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 “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也显示出了夸张色彩。但结合教科书正文所说“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
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可以推断材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1c07df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b.html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课文问题解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