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
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学生发言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背后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2、牛郎织女也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3、告诉老师,我们应该去了解些故事中的什么?(板书:情节、人

物、感情)二、梳理人物关系
1要说故事就是围绕一连串的人物展开。这个故事,写了哪些人物?自读课文,交流。(板书:牛郎、兄嫂、织女、王母、老牛、喜鹊。2、中心人物是谁?(牛郎)
3、让我们说说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此处让学生随意说)1)与兄嫂的关系不好。(朗读课文该处。然后反衬,与老牛的关系好。
2)与老牛的关系好。(也找到相应段落,读读。a对牛好:照顾牛的吃喝;(周到)
b牛报恩:给婚姻、给牛皮。(补充叶圣陶的名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为什么是牛而不是马?中国是农耕文化,牛是半动物半神的。3)与织女的关系:甜蜜、美满(由于两个人是主角,一会儿我们再细细说。
4)与王母的关系:王母是个破坏者。找到相关段落读。4、对人物归类。(边板书边补充上面的板书)
1)牛郎与兄嫂一类是,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板书)2)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间,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天上(板书)3)人与天要建立联系要有个桥,就是老牛、喜鹊。4)找到喜鹊搭桥的段落,一起读一读。
5)文章表面是喜鹊搭桥,其实,还有一座隐性的桥,就是老牛。

有了老牛,才结成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有了老牛,才有了牛郎上天追织女的可能,也才有了那鹊桥。
5、师小结:民间故事特点一: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异想天开的成分,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图片3二、概括故事内容
借助人物关系,从内容具体说说《牛郎织女》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三、体会故事感情
1、过渡:民间故事最终要表达的事故时的情感,故事不感人谁还会讲下去?题目是《牛郎织女》咱们就在两个人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走。2、找到两个人相识的段落读读。(图片4
决心是指对某件大事的重要选择。作为天上人,织女决心的后果是什么?(板书决心3、学习相守的段落。(图片5
1)织女的决心换来的结果是——读课文。
2)他们结婚后的生活,用文章中的一个词形容,叫做?(板书注意,文中说挺美满。你耕田我织布,虽苦也甜,让我们分享他们挺美满的爱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人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不愿意再受压迫,愿意追求幸福。
3)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王母娘娘把他俩隔开的时候,牛郎选择的是放弃还是有决心追回来。
①看看牛郎的决心”——“心急如焚心急表现在哪?老师试着讲,

体会急。如焚,为什么如焚
②天河波涛汹涌。师朗诵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心急如焚,不如说心如刀绞。
5)从此以后,——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4两人尽管有这么大的决心,毕竟一年见一次面,你怎么理解这个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小结:难怪有人说,神话是文学的母亲,让我们不尽想象;也有人说神话也是人类的宿命,给我们生活的原本状态。正因为有缺憾,我们才有决心追求美满。这是民间故事的特点之二。

《牛郎织女》说课稿(第二课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牛郎织女》第二课时,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带有神话色彩,课文内容符合小学毕业生的认知水平。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2、教学目标:
本文是民间故事,所以将目标定位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文章主旨,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积累词语;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自主解决生字词;感受人物形象;情境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养学生善良的品性和对恶势力憎恶的感情。3、教学重难点:
人物和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事总是用来讲的,因此确

定教学重点为: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情境表达。限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时代背景,因此确定教学难点为: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思考深度不够,因此本文以明晰情节为引导,以谈感受为切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创设情境激发其想象力。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最后进行联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三、说教法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谈对人物喜欢与否,角度开放,学生也敢于发言,同时进行将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训练;设置问题讨论人物形象代表的意义;用情境表达延伸想象空间。四、说学法
在自主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达到生字词最大限度的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畅谈感受和情境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记录的书写习惯。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节日就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同学们,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学生发言其实,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背后的壮美而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也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故事历史背景及民间故事特点
(由于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情节不易为今天的青少年读者所理解。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产生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的特点。三、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自主解决生字新词。
(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意识和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求助。(2)按照情节的发展,将故事形成四个相对清晰的部分,并概括内容。
(故事情节脉络清晰,重点训练学生对情节的概括归纳能力)2、检查自读情况。
1)小组代表上台写未解决的生字新词,师生共同解决。2、四个情节:

牛郎受兄嫂虐待直至被赶走;
牛郎得到老牛的指点,同织女结为夫妻;牛郎织女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牛郎织女一家被王母娘娘拆散。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了解课文脉络后,我想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理清了故事情节,了解了人物关系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这个问题的提出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效果,我放手让学生来讲,从文本中理解,把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学生的发言能够结合课文里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残暴,不顾织女两个年幼的小孩,狠狠地推倒他们,可恶;也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法力无边,划出天河把牛郎织女活生生的隔开。从他们身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

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设计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所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5ef18380eb6294dd886c98.html

《牛郎织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