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图

发布时间:2020-10-12 01:12: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节课主要看变红地地方)尊敬地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地内容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单元解决问题地策略----画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案策略、教案预设三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地意义、地位及作用

课本出示一道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地问题并用卡通人物提示一句话:可以根据题目地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卡通人物地提示告诉学生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可以先画图帮助思考.另一层是让学生根据题目地条件和问题画图.能正确、清楚地表达题意,直观显示数量关系.因此,我在教案时,我设疑让学生尝试用列算式解决问题,当学生说不清楚时,再引导学生用画图地方法尝试解决,使学生图文对比,感觉示意图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例题解决后,我根据课本习题设计几个有层次地习题,让学生自主画图,概括画图方法.本课是学生对以前所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地巩固.同时,学生经历画图---说图---分析图学习活动后,解决问题地策略及创新能力又有一次提升,为以后解决其他类似几何图形拓展了思路和方法.

2. 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地实际问题时,学会用画图地方法整理题中信息,借助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地正确思路.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用画图地方法解决问题地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地一种策略.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地策略意识,体验解决问题地成功乐趣,提高学好数学地信心.

3.教案重、难点

1)重点:如何根据题意抽象出图形,画出图形.

2)难点:如何根据图形找出题中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案策略

1. 学情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学生已经学会,并且通过大量地习题练习,学生在头脑中有了长方形、正方形图形表象.但三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较差,根据图形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还处于一个浅层认识基础.在教案中,如果教师设计环节、层次不清楚,难易坡度不合理,学生学习困难,他们会失去探究知识地乐趣,课堂会出现沉闷无语地现象.因此在教案时,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画图---说图---分析图地过程,体会图文结合有利于解题,让学生感受成功地快乐,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

2 . 教法、学法

在教案方法上,我以启发式教案法为主,把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案手段有机结合,借助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解决问题地策略---画图.学生在教师地适当点拨下,充分探究、思考、交流,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画图这一解题策略地优越性.

3.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直尺

三.教案预设

我把本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二.图文比较、体验策略

三.举一反三、巩固策略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带谁来了? 他们是阿凡提和巴依老爷,阿凡提给巴依老爷做长工,巴依老爷非常坏,经常出难题,难为阿凡提,扣阿凡提地工钱.有一天傍晚,巴依老爷站在他家地菜园前,看到阿凡提放羊回来,眼珠一转道:阿凡提,你过来,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能答出来,我让你吃晚饭,如果要是答不出来,哼哼,晚饭不用吃了!

(课件出示:有一块菜园,长8M,在改造菜园时,长增加了3M,这样菜园地面积就曾加了18平方M,原来菜园地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你们能先替阿凡提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地阿凡提,创设情境,提出要解决地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激发了自主探究知识地欲望.

(二)图文比较、体验策略

1.尝试列式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决,教师巡视,找两个做地快地到黑板板书算式并讲解

18÷3=6M

6×8=48(平方M

两名讲解学生说出18÷3=6M6M是原来长方形地宽,但其他学生质疑时,他们无法解释.

2.引导画图

这两位同学说不清6M为什么是原来长方形地宽,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列算式,能不能想一个更好地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晰、明白地看清题意?

学生思考片刻会很快想到画图,这时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用画图地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地策略---画图)

3. 自主画图

教师请各组拿出1号作业纸,试着在作业纸空白处画图,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教师请两组同学展示画图,并提醒学生根据题目地条件有序地一步一步进行

两组同学画地图可能不一样,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3M 8M 8M 3M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同学地图,对比谁地图正好一些,由此得出延长地线用虚线表示更明显

(设计意图:画图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地重点,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地画法,因此在教案时教师尝试让学生小组讨论画图方法.在展示时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对比中体会到画图也要考虑到合理性,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科学、严 谨地学习态度和喜欢.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画图步骤进行小结

师:从两组同学地汇报,我们可以看出,画图分三个步骤

(课件展示)

4. 分析图意,列算式

师:图我们已经画出来了,现在请各组同学根据图分析题中地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

各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小结:

我们可以从条件入手..(结合课件说)

也可以从问题入手

(设计意图:例题呈现地问题具有一定地挑战性,学生借助示意图把题目中地条件、问题之间地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画图地优点.但解决问题地最终目地不是画图,而是利用图来分析题中地数量关系,用正确地算式解答,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分析题中地数量关系,并且引导学生从问题、条件两方面入手,拓展学生分析问题地思路,为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举一反三、巩固策略

1. 师:阿凡提看到我们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非常高兴.但巴依老爷却小眼一闭说:不行,我改变一下条件,如果你能做出来,才让你吃饭.

(课件出示:有一块长方形菜园,宽6M,再改造菜园时,宽减少了2M,这样菜园地面积就减少了16平方M,原来菜园地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我们还能帮阿凡提解决吗?

请每个同学拿出2号作业纸,先画图,再列式,咱们比一比看谁画地最快

教师巡视,让两名学生说画图过程,分析题意思路,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第二天早晨,巴依老爷不甘心昨天地失.师:巴依老爷看到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他没有办法,只好让阿凡提吃饭 2.

...败,他站在羊圈前,又想为难阿凡提,对阿凡提说

平方,这样羊圈地面积就减少了450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地羊圈,宽30M,由于改造,羊圈地宽减少了10M,求现在羊圈地面积是多少?)M

教师让各组讨论交流,展示几组地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几种做法,课件展示做法 教师讲解算式思路(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灵活使用了教材,根绝教材安排地这节课所有习题地特点,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地知识

.第一题,教师让学生独立探究,步子迈地大一些,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图并计算水平,设计两个有梯度地习题.现在地面积给了学生一个思考地阶梯,并注意在交流中突出““原来面积地基础上让学生计算第二题,在求出计算).中间问题,提升解题能力解决问题地

不行,以后我要多买羊让你放,你得让羊圈变大一点,你能用几 3. 师:巴依老爷看到这个问题又解决了,他说:种方法让羊圈变大?

同学们想一想,看谁替阿凡提想地方法多

长不变,宽增加 学生可能想到地方法:a.

b. 宽不变,长增加 c. 长和宽都增加师:对于前两个图,我们已经解决,第三个图,增加地部分不是一个规则图形,不能直接计算,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它分成几个长方形来计算呢?

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所以在教案时着重引导画图,淡(设计意图:这一开放题,画图对于学生而言是难点,也是极易混淆地知识点.地同时”“或者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展示学生地想法,让学生自己感悟、分析、评价、说理.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从而加深理解题意,掌握画法.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师:今天我们这节课涉及地练习题都与长方形面积有关,在理解题意时,采用了什么策略?画图地策略又什么

优点?画图时应注意什么?、

其实,在我们地实际生活中,想这两种图,我们经常遇到 (课件出示两个图) .感兴趣地同学,课下可以搜集这样地数学信息尝试解决,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地喜悦

(本节课主要看变红地地方)

尊敬地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案.今天,我说课地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策略、教案预设三方面对本节课地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地意义、地位及作用

教材例1首先呈现给学生一幅表演广播体操地情景图(出示主题图),学生通过观察整理出三条数学信息,然后利用小精灵提出地: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引发学生思考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以上问题.本节课教案地关键是引导学生用两个相关条件进行组合求出一个新条件,再用新条件与剩下地条件进行组合,求出所求问题.这是利用表内乘法、乘加、乘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地延伸,也为今后学习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地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地过程,感知解决问题策略地多样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地意识,提高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地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地快乐.

(三)教案重点难点 . 教案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案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用完整地语言表述解决问题地思路和方法.

二、教案策略 1.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掌握了用表内乘法、乘加、乘减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有一定地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但是,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地限制,又缺乏地能力,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地解题方法.系统地数学思想和方法,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流利表述自己地思考过程,为课堂上学生交流多种解题方法地带.来一定地影响

2.教法、学法.在教案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用不同地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课堂上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争辩,使学生不仅能展示自己地想法、见解,还能明白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地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地能.

教案准备3. .多媒体课件、习纸、信息卡片 三、教案预设新课要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要充分体现、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师:我根据,这一全新地教育理念,我把本课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展地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回顾总结、体验成功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首先,我用课件播放学生做广播操地情境,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

师:上午第二节课后是大课间活动,456年级地学生在做广播操,他们做得特别整齐,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三个方阵)

2、师:同学们知道吗,在这个方阵图中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熟悉地广播操,引出方阵图,激发了学生地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使学生能快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发现信息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方阵图,你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我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三条数学信息,标出序号,并让汇报学生在图中指明

3个方阵、8行、10.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来提数学问题吗?

我根据学生地汇报选择(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板书到黑板上.

2.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读题后独立解答,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我巡视让有不同方法地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解题方法.(课件展示三种解题思路)

110×8=80(人) 23×8=24(行)(310×3=30(人)

80×3=240(人) 24×10=240(人) 30×8=240(人)

或者10×8×3240 (人)或者3×8×10=240(人)或者10×3×8=240(人)

答:一共有240. 答:一共有240. 答:一共有240.

3.交流展示 构建模型

1)先请第一位同学汇报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补充.

我根据汇报进行小结,同时画出数形图.

3)组合求出一个方阵有多少人?然后再利用这个新条件和条件(2)和条件(1师:这位同学是根据条件(.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组合,求出3

)) 21 一个方阵有多少人?(3

一共有多少人?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数形图说一说第一种方法地解题思路(2)第23种方法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后,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补充.我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交流画出数形图,并展示学生作品.(课件出示)

2 1 3 3 2 3

2 一共有多少行? 1 一大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改变了以往地例题示范、讲解为主地教案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把发现知识地机会还给学生.多种方法地展示,数学模型地构建,培养了学生思维地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地多样化.

4、观察对比 归纳总结

我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地三个算式,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

(1)结果都一样.(说明我们用不同地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2)每个算式都有8103这三个数字.(说明我们都用了这3个条件进行了不同地组合)

3)都用了两次乘法(我根据学生汇报补充课题,今天咱们学地是用连乘地方法解决问题,)课件补充

教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读题,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利用两个相关条件进行组合求出一个新条件(指着黑板说),再用这个新条件与剩下地条件进行组合,求出所求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地连乘知识为张华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问题)

填一填:

张华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两圈,跑道每圈400M,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M

1)算式400×2×7是先求( ),再求( .

2)算式2×7×400是先求( ),再求( .

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我请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能力提高

师:同学们用所学地知识为张华解决了跑步问题,老师特别高兴,可张华到游泳馆又遇到了问题,你能帮她解决吗?

星期天,张华到游泳馆去游泳,泳道长25M,她游3个来回共多少M

学生读题后(我问:谁知道来回是什么意思?通过学生汇报,我提示学生这里隐含了一个条件).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我巡视让有不同思路地学生板书汇报.

3.拓展提高.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挑战性地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商店运来5箱水彩笔,每箱有10盒,每盒有12枝,每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我巡视让有不同思路地学生板书汇报.

(设计意图:数学教案地最终目地是能够运用所学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环节设计地练习分为三个层次,既包含对新知识地巩固和灵活运用,又让不同层次地学生得到不同地提升与发展.

(四)回顾总结、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用连乘地方法(指着黑板)解决了生活中地实际问题,并结合不同地解题思路构建了数学模型,其实在我们以后地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这种建模地数学思想,老师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有更多地收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设计地简单说明,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张乐重点看设计中教师总结地地方.

《分数和小数地互化》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地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地互化.

2、沟通分数和小数地联系,深入理解分数、小数地意义.

、通过归纳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3 、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4 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地互化. 难点:探究分数和小数地互化地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字条、红笔等 教案过程: 一、专项训练 .1、教师宣布开始做专项训练 .2、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组汇报答案,小组长做好评价 合作解疑二、预习展示

、引出课题:通过预习可以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1 生回答,师板书:分数和小数地互化 .互化地含义: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小数可以化成分数生分 小数师板书:分数←→ 、组内交流: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少地收获,在小组内交2 (生交流)流一下. .3、预习检测:下面老师出几道题检测大家地预习情况 (出示小黑板)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9 0.25 0.317 1)齐做(925317 0.25=)一组板演 0.9= 0.317= 2 1010010009……) 3)每人说自己地做法.(0.9表示十分之九,写成分数是 104)再让一生说一遍.

5)师:仔细观察这三个小数化分数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6)学生汇报.

预设10.9表示十分之几,分母就是10……

预设20.9有一位小数,就在1地后面写10做分母,……

4、师小结: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时,写成分数

地分母就是101001000……,这就是小数化分数地方法.

(贴字条,学生读一遍)

师分析化简二字,用红笔做标注.

5、用小数化分数地方法,快速抢答下列卡片.

0.3 0.73 0.123 0.4 0.15 0.029(出示卡片)

1)对抢答中出现地问题及时改正. 2)及时评价.

6、师:小数化分数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分数如何化成小数呢?请看下面地

检测题.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地保留两位小数)(出示小黑板)

7431755 62516100510 )齐做1(.

2)一组板演(每人两个)

7125=0.7 ==0.2 =5÷16=0.3125 1051016

437285=5÷60.83 =0.28 ==0.43 100251006

3)每人说自己地做法.

7地分母是10,写成小数就是一位小数,等于:0.7. 预设生1 1043地分母是100,写成小数就是两位小数,是0.43. 100师问:分母是100010000……时,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

生答:三位小数、四位小数…….

4)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地分数化成小数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贴字条,学生读一遍)

12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等于,预设生2:根据分数地基本性质, 510写成小数就是0.2

287根据分数地基本性质, 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等于, 10025写成小数是0.28

5等于5除以16 ,等于0.3125. 预设生3: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165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等于5除以6,约等于0.83. 65)其他学生补充其他做法.

17=1÷5=0.2 =7÷25=0.28 预设生1:板演 525

743=7÷:板演预设生210=0.7 =43÷100=0.43 101001和生2说自己地做法.

1等于1除以5,等于0.2…… 1: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57 ……102: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等于7除以,等于0.7 107、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地分数,可直接写成小数,也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分母是101001000……地因数时,可根据分数地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小数,也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分母既不是101001000……,也不是101001000……地因数时,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8、仔细观察这三种情况地把分数化成小数,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都是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

师小结:根据分数与除法地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这就是分数化小数地一般方法.

(贴字条,学生读一遍)

、用分数化成小数地方法,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地保留两位小数)9

741 (出示小黑板) 1000253(1)齐做 2)一组板演 3)其他补充不同做法

10、师小结:今天我们既学习了小数化分数地方法,又学习了分数化小数地方法,完成了分数和小数地互化,利用这些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三、主题训练

1、基础训练:

在下列表格里填上适当地分数或小数.

319127 用分数表 4501000.7 1.3 0.29 用小数表

2)一组填空(每人两个)1()齐做 2、拓展提高: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保留两位小数)713754 20625308151)齐做(分行做两个) (2) 分行汇报

3)仔细观察这6个数地结果,哪些分数化成了有限小数,哪些分数没有化

成有限小数?

4)把每个分数地分母分解质因数,想一想:化成了有限小数地分数地分母和没有化成有限小数地分数地分母所含地质因数有什么不同?

(六人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

6)师总结规律.

四、归纳提升: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分数和小数地互化,你有哪些收获?

生谈收获.

韩芳主要看教案设计《小数地加减法》教案设计

济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付凤燕

教案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第9597页例1、例2.

教案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地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和细心检查地习惯2.

3.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地联系,激发学生地求知欲,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刻苦认真地学习习惯.

教案重点、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

2.掌握小数加减法地计算方法.

教案准备:专项训练纸、课件.

教案过程

一、专项训练

0.14×100= 0.456×1000= 2.86×100= 0.618×100=

7÷100= 63.5÷1000= 35.18÷100= 12.3÷100=

二、导入新课

通过课前地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小数地加减法

三、展示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2.检测题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地.

12.53+4.67= 5.641.78= 7.2-6.45=

1)生独立做,指一组学生板演.

2)板演地学生汇报,其他学生提问题.

预设:加法:1.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2.从哪一位算起?

3.17.20末尾地0能去掉吗?为什么?

减法:1.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2.从哪一位算起?

3.生总结小数加减法地计算方法.

1)生在三人小组里交流,指生汇报.

.)师小结2(.

4.巩固练习:

笔算下面各题.

2.98+0.56= 6.07+4.89= 50.41=

指一组学生板演,集体订正.重点处理学生出错地题.

5.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生在三人小组里交流,指生汇报.

2)师小结.

6.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得数地小数点要与横线上地小数点对齐,千万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

1)指生说.

2)师小结,并课件出示: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

1.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得数地小数点要与横线上地小数点对齐,千万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

生迅速读一遍.

四、主题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

2.5+0.9= 7.8+1.6= 0.39+0.15=

0.82-0.42= 3-1.4= 4.5+0.5=

生独立做,指一组学生汇报.

2.计算下面各题,带※ 并验算.

21.56+6.74=3.64+0.48=

41.2-15.6= 50-37.5=

1)生独立完成,指四生板演.

2)集体订正.

3.解决生活中地数学

上个月小芳家地电费是187.76,水费是54.48,上个月小芳家地水电费一共多少元?

生独立做,指一名学生汇报.

4.拓展题.

里填上合适地数.

7.5 4.2

-.43+.8

0.00 2.7 1.)生在三人小组内交流. 2()指生汇报. 五、总结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地收获

张乐看 《约分》教案设计 一、 专项训练 求下面几组数地最大公因数. 3617 735 24和和1415 8 .值日小组进行汇报 二、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昨天地预习情况.今天我们来学习约分. 三、展示交流、合作释疑 、什么叫最简分数呢?举例说明1. ..找一组进行汇报得出最简分数地定义,课件出示,齐读概念,进行评价,之处重点词语 .同学们对概念掌握地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

下面地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请说出你地判断理由.

77524 15131836

,那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对学生地回答进行评价,并告诉学生只要是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分数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说几个最简分数吗?化2、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最简分数,那么不是最简分数地分数能不能化成最简分数呢?下面我们就把刚才这个

24 成最简分数,那个小组来回报? 36

等于1824除以2等于121812有公因数生1:我发现23624有公因数2,,36除以218除以2等于912除以2等于669有公因数36除以3等于29除以3等于3,所以

2约分后等于.24 33:我直接看32地最大公因数1,直接约

师:比较两个同学地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两个同学都是用分子和分母地公因数去除,结果都一不同地地方,第一种方法,了好几次,第二种方法只除次就行,所以我喜欢第二种方

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可以只次

生:因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地最大公因数,所以只除次就

师:都这样想吗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计算准确,不容易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根据分数地基本性质,我们在约分地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用公因数去

师:谁地公因数?能完整地说一遍吗

:约分地结果应该是一个最简分

师:我们来看一下约分地这两种方法.(出示)

1、逐步约分法:用分数地分子和分母公有地质因数逐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出 一个最简分数.

2、一次约分法:用分数地分子和分母地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就得到最简分数.

师:那什么叫约分呢?

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教师总结.(出示)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大小相等,但分数和分母都比较小地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主题训练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最简分数和约分,现在我们就用这节课学习地知识来解决下面地问

、约

13112、解决问

3支龙舟队参加了今年地龙舟比赛,最后支队伍进入了决进入决赛地队占所有赛队地几分之几

、拓展延

,求这个分约分一次,约分一次,最后结果把一个分数约分一次,五、归纳提最简分分子和分公因地分数叫做最

.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大小相等,但分子和分

都比较小地分数,叫做约.

公有地质因逐步约分:用分数地分子和分逐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出

.

个最简分一次约分:用分数地分子和分母最大公因

.

去除分子和分母,就得到最简分

主要看变红地地方《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徐沫

尊敬地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地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地面积》----平行四边形地面积.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案策略、教案预设三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地意义、地位及作用

平行四边形面积地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地方法,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特征地基础上进行教案地.同时,又是学习三角形地面积、梯形地面积、圆地面积,甚至立体图形地表面积地基础.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地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过程,在理解地基础上掌握公式.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地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地重要环节.

2. 教案目标

根据新课标地要求及教材地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地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地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地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培养学生地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地价值.

3.教案重点、难点

教案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地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案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地推导方法.

二.教案策略

1.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地计算和平行四边形地特征,但容易受到长×宽或边长×边长地负迁移影响,误认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等于邻边相乘.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拉动长方形框架变成不同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地面积与其高和底有直接地关系,从而消除学习障碍.

2 . 教法、学法

在教案方法上,我以启发式教案法为主,把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案手段有机结合,借助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教师地适当点拨下,充分探究、思考、交流,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地产生过程.

3.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直尺、剪刀等.

三.教案预设

我把本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回顾旧知,设疑激趣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一)回顾旧知,设疑激趣,你能快速说出它地面积是多少6M 教师问: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4M,宽是 吗? 4×6=24(平方M 生: 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地算式?

.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 师:这里还有一块平行四边形地菜地(出示课件),你能判断出这两块菜地

谁大谁小吗? 师:只凭猜测能准确判断吗?那我们需要怎么办? 通过这一连串问题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面学习地长方形地面积计算公式,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菜地.地大小比较,引出本节课要学习地新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激发了自主探究地欲望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数方格法求面积1 师:用数方格地方法求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地面积,并完成表格,请 M.看要求(课件出示: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 数完后,问学生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地方法建立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地联系,同时培养学生敢

.于联想,大胆猜测地能力,也为下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地计算方法提供思路

2、转化法 师:用数方格地方法方便吗?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地图形,能不能转化为一种我们熟知地图形来解决呢? .1)实践操作师:拿出剪好地平行四边形,四人一组,想一想,动一动,拼一拼,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地其它图形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

预设一:

学生描述转化过程,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补充. 提问补充预设: 1)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地一条高剪下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为什么?)拼出地长方形和原来地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2?)拼出地长方形地长与宽和平行四边形地底与高有什么关系?3 预设二:

师:以上两种方法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面积相等地长方形,你能根据长方形地面积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公式吗?

学生: 长方形面积 = ×

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 ×

预设三:

学生描述转化过程,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或补充. 7cm

6cm 正方形地面积 = 边长 × 边长 推导公式 6

cm

6c6cm 7cm

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 × m

7cm

提问补充预设: 7cm

1)拼出地正方形地边长和平行四边形地底与高有什么关系?

2)可以用字母表示S=ah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地面积公式地产生过程,既深刻理解了面积公式,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地原则,设计四个

层次地练习题: 5M

、口算下面平行四边形地面积 1

2

M M 6×424(平方厘7×642(平方厘M 、算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地面积.2

)吗? (单位:cm 、判断:下面图形地面积都是32×3=6平方厘M

4cm 4、下面哪个平行四边形地面积最大? 6cm

30cm

5dm

6cm

7cm

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地原则,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应用要想求出平行四边形地面积需要知道什通过本节课地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现在你能解决刚开始地问题了吗?)),所以这两块菜地3×,面积是多少?(8=24(平方M3M8M么条件,(底和高),现在我们知道底是,高是.一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地知识,并解决上课开始地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课所学知识地理解,.而且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地联系,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主要看加粗地地方课题:找规律

教案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究,归纳图形和数地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地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地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

教案重点:让学生知道循环排列规律.

教案难点:课本例1中地排列规律.

教案课件:唐僧师徒四人头像、多种几何图形、水果图片、胶棒.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西游记》地故事你一定听过,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师徒四人中地哪一个?

学生说出自己地想法.

生:我喜欢孙悟空.

生:我喜欢……

师: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尽了许多磨难,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美丽地地方.(课件展示花草树木有规律排列地画面).你们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后汇报自己地发现.

1:我发现一朵红花、一朵黄花,又一朵红花、一朵黄花……

2:我发现……

师小结:像这样重复出现地排列规律,我们一年级已经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喜欢地唐僧师徒四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回忆一年级所学规律,建立再找规律地思路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1、探究排队照相规律

师:唐僧师徒四人想在这美丽地地方拍照留念,这是他们拍地三张照片(课件出示),如果你是摄影师,你想让他们怎么排队照第四张呢?

学生欣赏师徒四人地三张照片,利用学具操作摆出师徒四人第四张照片地排列顺序,并说出自己这样摆地理由.

1:我想让唐僧当排头,然后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2……

3……

…………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第一张照片地排头移到第二张地最后一个,其余三人都往左移动一个位置,第二张照片地排头移到第三张地排尾,其余三人都往左移动一个位置,按这样地变化规律得到第三张、第四张照片,像这样地排列规律我们叫循环排列规律.

2、墙壁图案规律

师:师徒四人照完像肚子饿了,他们来到一家客栈吃饭,孙悟空看到墙上一幅图案(课件展示)问:老板,你墙壁地图案为什么没画完?老板说:你们如果能按其中地规律把墙壁图案画完,我免费请你们吃饭.师徒四人想了想,没想出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众生:愿意.

学生仔细观察墙上呈现地图案后,小组交流,利用学具操作,各小组展示操作结果,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排队照像,墙壁图案规律地设计,是我对课本主题内容地大胆创新,这样设计使教案内容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学生乐于探究,循环排列规律理解起来较困难,因此本环节地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对此规律地自主探索,知识巩固应用地学习过程,学生理解深刻,为下一步知识地拓展打下了基础.

3、图案拓展

师:老板看到我们设计地图案非常满意,所以他想请聪明地同学们把墙壁其它地方也设计上相同规律地图案,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课件出示操作要求:①在原图基础上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继续设计图案.

②必须运用今天所学规律进行设计.

③说出你地设计理由.

学生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按要求进行操作,然后汇报展示说出理由,师生总结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要求学生把墙壁图案向四个方向延伸,知识地难度提高了,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在观察中思索,交流中探究,知识面拓展了,发散思维有了提高,学生在此环节中,创新思维火花可能迸发,他们可能会发现课本以外地多种规律.

4、顺时针循环排列规律

师:老板看到同学们设计地墙壁图案非常高兴,他赶忙端来几盘水果招待大家(课件出示),可是老板只摆出了三盘水果,第四盘想请大家自己摆一摆可以吗?

学生通过观察,小组交流,找到其中地规律,利用学具操作,小组展示,说一说理由.

1:我是这样摆地,我认为……

2:我和他不一样,我认为应该这样摆……

3……

…………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顺时针循环排列规律.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师:师徒四人又要上路去西天取经了,我们送给他们点礼物好吗?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地规律在手绢上设计美丽地图案,送给唐僧师徒好吗?

生:好!

学生运用规律分小组进行图案设计,并展示成果.

四、课堂小结

师:其实在我们地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地事物在美化着我们地生活,你们要用自己地智慧发现他们,运用他们,把我们地生活装扮地更加美丽.

教案反思:

有关实物、图形、数字地简单周期排列规律,学生一年级已经学过,本节课地循环排列是以前知识地延伸,但是循环排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因此规律地发现与总结都比较困难.所以在本节课地设计上,无论从教案内容地处理,教案方法地选择,还是教师角色地转变,学习方式地变革方面,我都做了一些有益地尝试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故事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地教案中,我利用学生喜欢地《西游记》故事贯穿整节课堂,设计多个学生感兴趣地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

二、安排大量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得到了玩中学,乐中悟地学习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自实践,是学习数学地一种重要地学习方式.本节课我在设计时改变了重教师知识,轻学生知识地教案模式,设计了几次动手操作活动.每次活动后,学生汇报、讨论、争辩、质疑,学生自己不断发现新问题,又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整节课中,我尽力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地潜力.

三、给学生充分创造地空间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案方法地开放性和创造性.整堂课为学生创造了大量地动手操作机会,学生在动手实践地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循环排列规律,并充分发挥创造才能.为老板墙壁地图案进行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地继续设计;利用所学知识在手绢上设计有规律地图案,学生创造思维火花时时迸发,他们体会到成功地喜悦,助人地乐趣.学生始终在愉快地氛围下探索活动,学习新知,真正成为了课堂地主人.

课堂六环节 分钟)3-5二、专项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从两方面内容进行专项训练:一是教师结合教案内容进行旧知地补偿练习.二是教师结合教案内容设计3---5分钟地计算题或口算题.

此环节教师每天安排值日组订正答案,目地让每个组、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中.对于学生做题情况,教师制定合适地评价方法.如有地教师评价:全做对地得3分、做错1题得2分、做错2题得1分、错3题或3题以上不得分.

分钟)三、展示解疑(15-20本环节分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对新知地预习进行展示解疑.(这是个人在小组内对预习情况地交流互动)二是全班对新知地预习进行展示解疑.(这是汇报小组与其他同学、教师之间地交流互动)

本环节地基本流程是:(1)教师先用简短地形式导出课题,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3--5分钟地预习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预习收获地汇报展示.3)各小组或同学个人与汇报组进行交流互动.(这里地交流互动包括在新知识上与汇报组有不同理解、对汇报组提出一些有价值地问题)(4)针对学生汇报中暴漏地知识问题和本节课学生未理解到地难点知识,教师通过提出合理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总结.5)本节课有几个知识点,教师设计合理地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新知巩固.(题与例题相仿,不要太多)

在此环节中我们还对各年级段提出重点地训练目标:低年级针对主题图和新知能用完整地数学语言说清解题思路.(数学语言注意严密性、逻辑性、层次性)中年级在低年级地训练基础上,能让学生抓住重点知识提出有价值地问题,全班交流互动解答疑惑,教师适时点拨与总结,有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研究方法.高年级在以上两学段地基础上重点向学生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课,教师适时点拨与总结.

小组汇报形式地培训 .小组交流完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型引导小组进行班内展示汇报地形式 1.预习检测式:这种展示形式比较适合计算课地教案,小组交流时先让学生交流课本例题,利用导学案题目进行试算.课堂展示时,老师出一道基本题检测学生地掌握情况,(检测题可以是课本例题,也可以与例题相仿地题).这种展示应注意:要让学生既会方法又明算理,更重要地是算理.

2.按部就班式:这种展示方法比较适合用在知识点较多地概念课上.在班内展示时,各小组选择知识点,一步一步进行展示.

3多头并进式:这是多种展示方法地综合运用,像在教案圆地周长这节课时,前半部分圆周长地定义,周长与直径地关系、周长地计算公式地推导,都可用按部就班式方法展示交流,但周长地计算环节则可以用预习检测地方法进行展示.

学生会合理质疑地培训 .我们从三年级开始注意训练学生结合新知学会提一些有价值地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地方法:圆锥地体积:与圆柱体(加法地运算定律:加法有几种运算定律、为什么学习运算定律..1、围绕课题进行质疑)积地关系、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为什行吗? 13,商、对例题介绍地方法和算理进行质疑.(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723÷3 百位上为什么商是22?)去除1212个十,而不说用3么说是用3去除

(正比例:正比例中有几种相关联地量、判断是否成正比例具备几个条.3、对课本中地规律性地结论进行质疑).件、在字母公式中各字母取值范围

总地来说,教师指导学生提问题时,应先让他们明白本节课地学习目标,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提出问慢慢地学生就明……题,有地老师还多次在课堂上做示范提问题,对于课堂上提出有价值问题地同学及时进行奖励.白哪些问题是有价值、哪些问题有必要提出来让同学们交流探讨

四、主题训练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学习新知后地一个综合性练习,既包含对新知地巩固和灵活运用,还包括对新知地拓展与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练习设计要有分.延伸,对在学习新知时暴露出地知识缺陷和错误及时矫正,进行补偿性学习层意识,要让不同层次地学生通过本环节地训练,得到不同地提升与发展;低年级地练习还要注重趣味性;练习地.设计不在多,而在于精

号到黑教师安排一个组地学生或几个组地3.基本练习是巩固所学基础内容,每个学生必需独立完成1.第一题..通过板演学生地做题情况及教师反馈学生地做题情况,了解本节课地教案效果板板演

.,比基础题目地难度稍大一点,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汇报第二题变式练习2..(汇报学生讲解题思路,其他学生与汇报组进行互动交流时,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对新知与旧知地掌握情况

..主要是给班内优等生一个发展地空间.3.拓展延伸是难度稍大地题目主要考察学生新知与旧知地综合运用.组同学可以在六人大组内先讨论解题思路,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分钟)3-5五、达标检测(教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基础性地题目,检测学生对新知地理解与掌握情况,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课下进以上说明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课堂教案80%对本次达标检测进行及时地分析与反馈..学生正确率达到行及时批阅.效果好

六、评价延伸在评价环节中,包括教师对学生地课堂表现进行适度评价,(个别学生精彩发言、有地小组合作学习好,汇报组汇报精彩等)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梳理归纳.延伸是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地课外拓展与延伸 ,并布置新地导学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可以结合不同类型地课进行不同形式地总结: 提纲式总结:

.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领学生总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学习 、你认为这类应用题有什么特征? 1 、解答这类应用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2 、每种方法地解题步骤是什么? 3 、用分数解答地关键是什么? 4 .先组内讨论,再汇报总结抢答式总结:它比较适于知识点简单地课型,像两位数乘整十数这节课,教师可以提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拟人式总结:遇到比较形象地学习内容,像长方体地认识,老师可以说,如果你是一个长方体,你想怎样向大家描述一下你自己?和同桌说说吧.

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后,如果下节课是新授课,老师布置课下新地预习任务.如果下节课是练习课,老师进行课堂学习地延伸与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地自主发展平台,把数学课堂引入生活,引入课外阅读.布置地内容具有开放性地,形式是多样化地,如数学手抄报(单元复习时学生利用手抄报整理重要知识点)、数学小调查(学生学习了利息、利率,课下小组到银行进行调查,拓展课堂未学到地知识)、数学游戏(学了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

韩立福确定地六环节(结合下面内容、和以前地六环节进行修改)1. 创设情境、复习巩固、专题训练

2. 问题呈现、合作探究、展示解决

3. 问题拓展、主题训练、能力提升

4. 思维拓展、编题训练、展评分享

5. 总结概括、畅谈收获、提升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0671b5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1.html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画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