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

发布时间:2014-02-24 14:21: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冯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涵养其性情,高尚其情操,还可以健康其情绪,成熟其性格。我校近年致力阅读研究进行了“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确实,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有理想和追求的人必然是爱读书的人。毛泽东同志在戎马倥偬中仍手不释卷,把书视为阳光、雨露和空气一般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为我们树立了阅读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是挂满了问号的天空,通过阅读,他们不断地找到答案,同时在阅读中又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而不断地向知识殿堂的更深处去求索探秘。课外阅读是孩子们接受知识的重要领域,它大大地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我深深意识到提高阅读能力,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把孩子们领进课外阅读的广阔领域呢?        
一、让孩子们“了解”课外阅读。

小学是孩子们步入学习殿堂的起始阶段,他们的课外阅读均是自发的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是为了丰富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发展其智力。掌握精读、细读、划线、眉批等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为今后提高孩子们课外阅读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是阅读的主体。课外阅读的开展要以人为本,不断挖掘课本资源,实现“拓展性”阅读。这样,以孩子们自主独立阅读为“中流砥柱”,一方面结合语文教学进程,进行发散性阅读。如:学习《咏柳》(小语人教版第八册)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关于春天的诗词歌赋以及有关贺知章的诗词歌赋等,这样既能使孩子在意境悠远的诗词歌赋中徜徉,又升华了对课文的感悟;另一方面以同一主题的选文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如学习《麻雀》一组选文时,让学生收集阅读有关“爱”的文章。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室等方法收集了如反映“父子之爱”的《背影》《地震中的父与子》、表现“母子情深”的《秋天的怀念》《看望》等佳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外阅读并非只有阅书一法,它应该是一个以书籍为中心,涵盖听(如书籍录音带等)、说(如演说体会等)、读(如表情朗读等)、写(如精彩语段等)的完整的读书系统。如收看“三星智力快车”、“大风车”等电视节目,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开展课外阅读的一种有效途径。现代意义上的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刊书籍上,电影、电视、网络大大地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空间。因此,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和光盘,可以迅速增加知识。

二、让孩子们“亲近”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了解”是前提,“亲近”是关键。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因此,要让课外阅读能“深入人心”,激发孩子的兴致,实现灵魂上的“亲近”是当务之急。只有让孩子们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是情境宣染。我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和诗句来启发、熏陶学生,让他们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名言引路。为了让孩子亲近阅读、亲近母语,我运用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来启发他们,发挥亲近母语中那充满警示性的名言佳句的优势,如“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的。”等名言警句,让孩子们走上课外阅读的“罗马大道”。

(三)是轶事启迪。以叶圣陶、马克思、鲁迅等伟大人物的终生学习的热情来激励学生。比如有人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请教:“您在语文方面的造诣那样深,您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呢?”叶老坦言:“得益于校外。”诸如这些名人读书轶事,让孩子们从中懂得:读的书越多,其源愈远;读书的面越广,其水愈活,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四)是书籍推荐。根据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对孩子的爱好进行了解,有的放矢地介绍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A、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方式的机动性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C、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应用必要的指导和技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美国全国阅读方法研究协会某一校长,就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一实例说明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技巧对于引领孩子们“亲近”阅读是很重要的。

 三、让孩子们“迷恋”课外阅读“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 可见课外阅读已成为他学习语文的主要来源,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为伊(课外阅读)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呢?

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激活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满足他们阅读交际情感需求,为孩子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留念。 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自办手抄报和自办手抄小杂志等活动,让孩子们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其次,通过经常性的读书交流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情感场”,产生谐振,让学生期待。我的做法是:每周确定一个具体时段,让每位学生去精选些感受深刻的语段来读一读,品一品,实现“资源共享”;“每周一诗”,每星期抽出一节课举行诗词朗诵会,检查学生背诗的情况,对一些能够在感情地朗诵、能简单介绍诗词内容、并能说出诗歌的写作特点的学生加以表扬。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每日一听”,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和人格影响,每天给学生读一篇佳作;“每日一背”,由学生每天从摘抄本上摘抄一些精彩语段推荐给学生背一背。让孩子们“迷恋”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补充,是根治学生语言贫乏症的良方。在课程改革如日中天的今日,作为母语启蒙教学的我们为孩子的未来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引领孩子走进课外阅读的广阔领域,开拓阅读的新天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727e702b160b4e767fcf6e.html

《如何指导孩子课外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