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

发布时间:2016-04-29 15:47: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襄阳市普通高中高三1月测试历史卷2016

24. 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

A.申侯僭越以分封为特征的等级制度B.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力量 

C.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 D.申侯遵从血缘宗族关系权力政治原则 

25.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白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A.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B. 理学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C.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D.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26. “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27. 万历《旌德县志》风俗志云:“成宏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其势使然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商业贸易环境渐宽 B.区域商贩无利可图  C.政府默认舍本逐末 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28. 西方传教士卫三畏认为:“1865年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其被破坏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然而,恢复的速度——居民不仅恢复了旧业,而且重建了住所,整顿了贸易——甚至使那些一贯诋毁他们的人也感到吃惊,并转而赞誉很被人瞧不起的中国文化所显示出的复兴活力。”材料认为民众社会生活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B.中外友好局面的建立 C.洋务运动的有效开展D.太平天国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29. 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30. 观察下面的1934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31. 19595 月中旬,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说把生产 

数字定得少一点 (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并得到毛泽东的同意。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大跃进”运动的错误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C. 左倾思想已引起了党的高度关注 D.中共中央开始调整经济建设方针 

32. 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 

A.法律的权威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人平等 D.人的思想自由 

33. 下为英国不同时期人口数据表,则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

411

33.5

8.25

1700

506

85

17.0

1800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兴起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34. 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3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欧洲已经迈出了实现他理想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是 

A.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C.1993年欧盟的成立 D.1999年欧元的问世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是人类继承经验、改造社会的重要环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考工记》多被认为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籍。该书开宗明义“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于此同时,墨家、农家等设学收徒传授技艺,在《管子》《荀子》等书中关于职业技能传授也有着“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的记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3a0839c8d376eeaeaa31d1.html

《襄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