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发布时间:2020-05-12 09:22: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叉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你们找到快乐了吗?”他们齐声回答:“找到了!”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苏格拉底说过:“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他告诉我们,快乐是什么。快乐是劳动。世界是劳动的艺术品,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使人变得高尚。人只有在劳动中才有价值,才能得到报酬,才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快乐是创造。快乐,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如果你能够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智慧灌注到它里面去,创造幸福,你就找到了快乐。快乐是奉献。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快乐,那是神话。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人们,让他人分享,无疑是最大的快乐。
  出现的问题
  1、对“快乐”理解过于肤浅
  从材料提供的四种幸福来看,共同特征是快乐的获得,应该是努力的结果,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学生作文对快乐的理解更多地局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A、“获得帮助后的快感”。比如有学生作文题目就为《受到帮助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在中国,向来视“奉献”为高尚,视“简单索取”为龌龊,于是,显然,这样的文章格调是不高的。
  B、童年的欢乐。比如有学生直接取名为《回忆总是美丽的》,在文章中,写了自己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玩耍,无忧无虑——这当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文章一味停留在过往的岁月,而无视现实生活中更多成长的欢乐,也有简单化之嫌疑。此外诸如以家庭快乐,校园生活的快乐为题材的文章也具有同样的弊病。
  C、快乐,只有快乐。这种文章很多。一篇文章交待了很多场景的快乐,比如好多文章以自己是“天使”、“精灵”的身份出现,去寻找人间的快乐,然后一路看到很多快乐的场面,最后感慨:都说天堂好,看来人间才是真正的乐园。这种文章的毛病是多重的,首先是几个场景的快乐是同一个层面的快乐,缺少递进,升华,给人感觉文章很单薄。再就是缺乏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没有区分哪些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哪些快乐是简单的表面的快乐,哪些快乐是我们所期待的,哪些快乐是我们应该批判的。
  D、视龌龊为乐。一篇文章写自己向来擅长于搞恶作剧,一次自己在老师坐的凳子上粘了强力胶,老师坐下去起来后,连同凳子拔起来,全班同学笑成一片,他很得意,认为自己给同学带来了快乐,所以自己也很快乐。
  E、享乐主义。写快乐了,就绝对化地提出快乐至上的观点,最后呼吁让我们摒弃一切烦恼,尽情拥抱快乐吧。这种文章缺乏以“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快乐的存在必须以“痛苦”的存在为前提,最起码快乐与痛苦应该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痛苦就无所谓快乐。有一句话不是说了嘛,痛苦是无边的天空,快乐是满天的星星——快乐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所以我还是很赞同其中一篇作文的说法:乐总是过得很快,那么乐之外的该是什么呢?自然是平淡、痛苦了。的确企求快乐长存是奢侈的,享受平淡,通过去战胜痛苦来求得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也就是说,写快乐,却回避痛苦,这种文章是不够厚重的。
  在阅卷过程中有两篇文章给我印象深刻:一是写圣经中勇士参孙消灭了敌人,在胜利之后的快乐中被叛徒谋害,还提到阿喀硫斯在取得成功后放纵无度最后导致一死,由此提出快乐获得后该怎么办,快乐与放纵是怎样区别的观点,显得很有深度。
  另一篇文章提到的观点是摘树上的苹果,树太高,你只能找楼梯,人生就是这样重复着寻找苹果树,摘苹果的过程,这期间,你必须放开眼光去寻找,你必须不断增长自己人生楼梯的长度,这个过程就是快乐的,能否最后摘到苹果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由此提出过程之乐,奋斗之乐,很能给人启发性的思考。
  2、审题上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作文实际要你写的是你的快乐观,但很多人通篇写了母爱的伟大、高尚的友谊的伟大,却单单没有提到快乐。这就好象人家给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也好,清蒸也好,可是你不用这条鱼去做菜,却拿一块肉去做菜,显然是不合要求的。这种文章归根结底缺少的就是一句点题的话语“拥有伟大的母爱(友谊)是快乐的”,就因为少了这样的话语,作文境界迥然不同,这真是太遗憾了。
  3、投机取巧,自作聪明。这次出现了大量的与阅卷老师进行交流的作文:希望我的作文能带给阅卷老师快乐,同时也希望阅卷老师能带给我快乐,最后祝阅卷老师新年快乐。这种文章的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起码得因这几句话多扣你三分。
  4、作文形体上出现的问题
  A、取题目不花心思或者根本就没有题目。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这次作文批改,好作文题也是有的,比如《与快乐牵手》、《快乐老家》等,但同样有很多同学以话题作为文题,甚至没有题目。特别是后者,虽然说没有题目表面上扣的仅仅是两分,但曾经有老师也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批改,其分数区别一般在8分以上。
  B、不会运用标点。这次作文出现了一篇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的奇文,后来我们就根本不看内容给了个25分。至于用英语中的一点来代替句号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虽然说这几年高考没有专门标点符号的题目,但看来还是有必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标点,
  C、文章连成一片,不分段落。这样的文章很多,而且一般得分都不会很高,因为它特别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烦躁感。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强制性要求学生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你最少要有五段以上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比较良好的卷面效果。
  D、卷面不洁。这也是老问题,但还是必须向学生强调。彻底解决必须在平时养成习惯,再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具体的修改标志。
  (三)对策
  加强平时作文的针对性训练,一次作文练习确定一个教学目标,比如单练审题,单练拟题,单练开头,单练结尾等。
  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对积累素材的辨证分析,让学生掌握素材与观点进行关联的正确方法。
  要在平时就加强学生用一般哲学观点分析事物的方法,比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问题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
  话题作文(三)“快乐”
  梦想瓶子
  雨前龙井
  生日,好朋友从加拿大寄了一个“梦想瓶子”给我。撇开那些装饰,这瓶子活像流落荒岛时抛进海中求救的那种,里面放着一张白纸,瓶子外则写着“Dreamcatcher”,还附带着说明书:“把梦想写在里面的纸上,看着它成真!”
  真浪漫。好,浪漫就浪漫到底,我拿起笔,认真地想有什么愿望。
  “一人有一个梦想”,别傻了,梦想这种东西,十个八个也不嫌多。不是吹嘘,童年时我就曾为如果有一天神仙许我三个愿望时,该如何敲诈多点愿望而做过周全计划。势利如我,现在当然也得善用资源,能写多少就多少。何况说明书上没写有效数目。
  那张纸好小,只有两寸见方,以我的字,大概只可以写4个。
  愿望果然金贵。
  世界和平?这梦想大大,这么小的纸承载得起吗?而且,本来就不相信有和平这回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就会有鲜血。杀戮,不多不少也是人的本能。在人类世界,和平,真的是梦想——在梦里想想就好了。
  经济复苏?送了一句“哗”给自己。就算我把这愿望写下,寄到特首办公室,本来就做不了什么的特首先生相信也不会为小女子做些什么。小女子的大愿望,写进小瓶子中,怕会逼爆玻璃。小女子最适合的,大概还是小愿望。与男朋友天长地久?只怕自己选错人。从初恋已学会不为爱情做任何承诺,何况“天长地久”这名副其实的终身大事?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龙马精神?横财就手?好一连串新年贺辞。年复一年,说来说去,总觉得这些四字词应验度不够高。工作每年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挫折,身体又总会出不下三四次的大小毛病。正如考试当然要选最有把握的题目,这些没把握的愿望,写还是不写?
  贪心如我,惟有狠心地写——写封电邮去埋怨寄瓶子来的朋友,怨她给我的愿望太少。朋友没好气,只说:“下次寄个缸给你,可好?要那么多愿望,有什么用?”
  突然一惊。是啊,自己仔细想想,要这么多愿望,真的有什么用?追源溯流,为什么要有世界和平、经济复苏、百年好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通通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容易、活得快乐而已。
  无论多大的愿望,最终的目的,原来就是那么简单。
  你可有像我一样,在生活中苦苦挣扎,怨这怨那,到头来,竞忘了挣扎的意义?
  给你一个“梦想瓶子”,你会写什么?
  我呢,就用斗大的字写上:“快乐”,放进瓶子里,封口。
  读过这则材料,想必每个同学都会有一些感触,的确,快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那么,请你以“快乐”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皆可。字数600字以上。
  提示:“快乐”这个话题既具体又抽象,关键在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思路。
  1.可描写一个快乐的具体场面,如迎接远方亲人的到来,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以及竞技场上龙腾虎跃的特写等等。
  2.可阐释话题,快乐是一种感受,它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3.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描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观,有人以读书为乐,有人以劳动为乐。
  4.可逆向思考,快乐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痛并快乐着,没有失败的泪水就换不来成功的喜悦。
  5.还可虚构故事,“我”找不到快乐,贴出“寻乐启事”,结果许多人找来给“我”,才发现快乐无所不在。
  “不亦快哉”十八则
  古之金圣叹作“不亦快哉”三十六,本人因才思不及,故仅作十八则。
  其一:早上七点不起床,管理员不来检查,蒙头大睡。不亦快哉!
  其二:闻邓社然不思早起,被困于寝室,应管理员之邀赴政教处访问。不亦快哉!
  其三:“十强赛”期间,寝室管理室水泄不通,喊声震天。三年级考生难以入睡,欲与小弟们试比高。不亦快哉!
  其四:与同桌打赌其半小时不说话,二十分钟后其不幸“失言”,赢得衬衣一件。不亦快哉!
  其五:看政治老师按清洁表点名答题,却不知其上无我姓名,终未被点。不亦快哉。
  其六:上罗凡华发明创造课,饱闻其大话,爆笑四十分钟。不亦快哉!
  其七:数学课被召上台做题,解之不出,正发愁,突闻下课铃响,幸得获释。不亦快哉!
  其八:懒懒散散踱至操场,被告之课间操因故取消。不亦快哉!
  其九:物理老师讲“放电”,众要联想至“眼睛”,大笑不止,教师亦笑,不亦快哉!
  其十:上围棋“第二课堂”,趁师不备,狂下五子棋。不亦快哉!
  十一:闻伊朗、阿联酋打附加赛,中国队隔岸观火。不亦快哉。
  十二:六人外出吃饭,齐刷刷多吃饭少吃菜,食毕,钱少肚饱。不亦快哉。
  十三:获悉朋友懒于作文,寻21stCentury代之。不想其师查之,并于全班前斥之。不亦快哉。
  十四:年级广播操比赛未作分秒训练,却不为最末。不亦快哉。
  十五:班长皇甫秋实爱阿哲至疯至狂,9月23日与阿哲近在咫尺,却失之交臂,懊恼数日。不亦快哉。
  十六:跨栏、3000米比赛在即却闻运动会因雨暂停,逃过一劫。不亦快哉。
  十七:读金圣叹、李敖“不亦快哉”后作。不亦快哉。
  十八:回顾己作,成就感油然而生。不亦快哉。
  点评:
  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关键在于我们去寻找,去发掘,可以说,这篇文章撷取了生活中的种种琐碎的小事,但是,正是在这种种的小事中发现了快乐的源泉。这篇文章充满了真感情:满纸少年意气,看后让人会心一笑。采用的是真素材:从平常生活中剪取,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在语言上也是真语言:语言简洁,幽默,很有画面感。
  对“知足者常乐”的看法
  “知足乐矣”,出自(老子)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乐矣。”意思是知道满足就经常快乐。这句话乍听似乎很有道理,细细品来,总觉有些不妥。
  人的欲望作为一种生理现象,有着相当丰富的社会内涵。满足与快乐虽然只是一种情绪的反应,可它们也总是和一定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历史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
  古代帝王将相绝不会因看不到电视而不满;反过来,现代人自然也体验不到原始人茹毛饮血的滋味。是否知足,完全取决于欲求的比较。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知足的依据。
  不过,我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知足常乐,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欲望,满足现状,那这种生活态度也未免过于保守了。
  现代生活中,“知足”确实能带来一时的安宁与满足,获得一定的快乐,但是能否使人“常乐”那就很难讲了。社会在飞速进步,正当你抱着可怜的微弱优势津津乐道时,你就可能成了落伍者。同时,知足之乐如果没有新的内容的不断充实与替换,那就会很快地无“乐”而言了。
  华夏古国固守着五千年灿烂文化,闭关自守,妄自尊大,僵化了,知足了,然而常乐了吗?没有。铁板一样凝固的社会生活模式,窒息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开拓;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清规戒律,僵化了多少人的头脑与良知。
  现代社会没有知足常乐的立足之地,现代人恰恰又表现出不知足。不知足,才能唤起人们去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目标,才能激起人们改变现状的愿望和行动,才能促使人们去改革,去开拓,去创造。人类文明的发展永远是在一种自由创造的个性前提下探索未知领域的。旧大陆的臣民循着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源源驶向新大陆,即使是显赫的贵族后裔也抛却了中世纪的城堡;“淘金热”演化成开发西部的漫长西征,使人类文明之火迅速燃遍整个阿美利坚;探险南极,漫步月球,又将给人类带来些什么……这些壮举的实践,将使多少人在不知足中去追寻一个似乎缥缈的未来。
  新的世纪是一片灿烂的阳光。把自己过去拥的东西毅然抛弃,扑向未来,这是勇士的气魄、胆略与作为。固守旧我、维持现状的最大好处是避免改革,避免失败,而当你久而久之循环其中时,你便成了冰冷、坚硬,毫无生气,永不发展的铁板一块。
  人类只有在水不知足的追求中,在永不满足的创造中,才能生存,发展,延续,进步。
  不知足意味着追求与创造,也许正是要从这种不断的进取中,才能磨炼出一代真正的铁血中国人,激发新时代中龙的传人的民族魂。
  点评:
  在第一篇文章中,可以说是从小事中发现了快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但是,本文却反弹琵琶,狠狠的批了一通知足常乐这种论调,而且,有理有据。可以说,这种大的快乐观念是写作这篇作文的同学思想深刻的一个反映。而在应试的作文中,如果能够用好“反弹琵琶”这一方法,也会出新意,得到较好的分数。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9dbcc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9.html

《“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