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正言若反详解

发布时间:2018-10-15 18:33: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老子的“正言若反”

摘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老子在一系列的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如大成若缺、大巧若拙、曲则全等都是正言若反的代表命题。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老子的“正言若反”虽然看起来是悖论的典型形式,但却不是悖论。而且,老子这些正言若反的命题对我们则具有很多现代意义。

关键字:老子;正言若反;悖论;现代意义;

1.概述

1.1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

1.2《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正言若反

2.1关于正言若反的解释

正言若反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正言若反”是以“反”为核心的。正言若反这一命题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意思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正言若反”的命题,高亨同志曾根据唐李荣本无此句而断定乃后人注解之辞,当删去。[1]但是,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有这句话(按甲本残缺正言二字据乙本补),可见这句话不是后人注解的,是先秦留下的本子中原有的。

关于“正言若反”的意思,任继愈同志《老子新译》(1978年版)译为:“正面的话恰象是反面的。”[2]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中,把这句话解释为:“老子感觉到他所说的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识相违反的。”[3]也就是说,好像是反的,但却真正是正确的。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先秦部分上册)则综合上述两种解释,注释这句话是:“正面的话恰象反面的,真理好象违反常识。”[4]纵观关于“正言若反”的解释,虽然都是正确的,但关于正言若反应该还有更多的内容。

正,《说文解字》解释为:“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㱏,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足),古文正从一足。足者亦止也。”[5]也就是说,正,就是用足一直前进的意思,可以引申为正面或肯定之意。

那么“正言若反”的意思就可以理解为,正面的话好像反面的话一样。正面的、肯定的言辞中包含着反面的、否定性的因素。

2.2《老子》中的正言若反

“正言若反”这种认知方式被老子称为“稽式”,所谓“稽式”,就是认知事物的不易准则,在《老子》中,这种对相反相成的言辞的概括的稽式命题有七十多条,按其判断形式所包含的不同连接词可以大致分为四类:[6]

2.2.1当判断的主词和谓词为矛盾或反对关系时,用类似于等值连接词的“若”表示主词与谓词的对立、同一、转化。如:

1) 明道若昧(光明的道路好像很暗昧)。

2) 进道若退(前进的道路好像是后退)。

3) 夷道若颤(平坦的道路好像很崎岖)。

4) 上德若谷(崇高的道德好像低下的山谷一样)。

5) 广德若不足(宽广的道路好像不足的样子)。

6) 大成若缺(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

7)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有弯曲一样)。

8) 大巧若拙(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很笨拙一样)。

9) 大盈若冲(最充实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

10) 大辩若讷(最好的辩者好像是笨嘴笨舌一样)。

在这里,这类判断用形式语言表达是:“A若非A”,且A与非A为不兼容关系,“若”的连接词意味着既是又不是,显示了A至非A的流动性,在肯定的言辞中包含了否定性的判断。[6]

以“大成若缺”为例,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成”和“缺”是一对对立概念,设“成”是A,“缺”是非A,那么“大成”就是“一种特定的A”,在“大成若缺”中,就是“一种特定的A是非A”。老子“大成若缺”命题的意义,不是表达同一律,不是说“成是成,缺是缺,成不是缺,缺不是成”,是说有一种特定的“成”即“大成”,他“若缺”,也就是像“缺”。这里,老子把“成”和“缺”这一对对立的概念,赋予特定的语义,构成肯定命题。这种“正言若反”的命题,“大成”是“正言”,“若缺”是“若反”。“正言若反”中“正”为肯定,“反”为否定,“言”为言辞,“正言若反”的命题中,主、谓项是对立概念,正面的、肯定的言辞好像反面的、否定的言辞。老子用这种“正言若反”式的命题,反映事物本性内在的对立统一。

2.2.2当判断的主词与谓词为同一关系时,用否定的连接词,表明主词与其自身否定之间的对立、同一、转化。如:

1) 企者不立(踮起脚跟是站不稳的)。

2) 跨者不行(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

3) 自见者不明(自逞己见的反而不能自明)。

4) 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

5) 大器晚成(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

6) 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无形)。

7) 善为士者不武(善于做将帅的人并不逞勇武)。

8)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

这类判断用形式语言表达是:A不非A。否定的连接词表达了A与自身否定的流动性,是概念自身包含着对自己的否定。[6]

以“跨者不行”为例,即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跨者”是A,“行”是非A,“跨者不行”即A不非A。老子“跨者不行”的命题,通过“不”这个连接词连接“挎者”与“行”,表达“跨者”与“行”的关系,也就是“跨者”不“行”,即“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表达“跨者”与“行”的对立统一。

2.2.3用“必”、“而”等连接词表示相互矛盾或对立概念之间的对立、同一、转化。如:

1) 甚爱必大费(过重地看中名利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

2) 多藏必厚亡(丰厚的藏货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3) 轻诺必寡信(轻易许诺,信誉往往不足)。

4) 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时所遇到的困难必定会更多)。

5) 无为而无不为(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这类判断用形式语言表达A必非A,或A而非A。对立的双方表现为直接的同一。[6]

以“多藏必厚亡”为例,“多藏”为A,“厚亡”为非A,“多藏必厚亡”即“A必非A”,这里用“必”这个连接词连接表达一种必然结果,“必”后面的“厚亡”表达“多藏”会引起的结果,整个命题“多藏必厚亡”表达“多藏”和“厚亡”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对立双方表现为直接的同一。

2.2.4用“则”、“复”、“相”、“不······故”等类似蕴含词的连接词表示主词、谓词之间的对立、同一、转化。如:

1) 曲则全(委屈反而能够得到保全)。

2) 枉则直(屈枉反而能够得到伸展)。

3) 正复为奇(正直忽而转为邪恶)。

4) 善复为妖(善良忽而转为邪恶)。

5) 有无相生(有和无互相生成)。

6) 长短相形(长和短互相形成)。

7) 不自见故明(不自我表现所以能够得到彰显)。

8)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够得到彰显)。

这类判断用形式语言表达为:A则、复、相、不······故非A,表明了矛盾的一方与矛盾的另一方的因果关系,或者是蕴含关系。[6]

以“曲则全”为例,“曲”是A,“全”是非A,“曲则全”即“A则非A”,这里用“则”这个连接词表达一种因果关系,“则”后面的“全”表达“曲”引起的结果,整个命题“曲则全”则表达“曲”和“全”的对立统一。在这类“正言若反”的命题形式,老子用“则”、“复”、“相”、“不······故”等为联结词, 表达因果或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些联结词前面的 支命题, 表达事物的一种性质、状态、原因或条件, 联结词后面 的支命题,表达前者引起的结果, 整个命题表达条件和结果的 对立统一。[7]

2.3“正言若反”与“悖论”

从逻辑学角度,A是非A等是悖论的典型形式,但是,老子的“正言若反”不是悖论。

2.3.1悖论简述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亦称为吊诡、诡局或佯谬,是指一种导致矛盾命题。在逻辑学上指可以同时推导或证明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理论体系或命题。 悖论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由一个被承认是真的命题为前提,设为A,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后,得出一个与前提互为矛盾命题的结论非A;反之,以非A为前提,亦可推得A。那么命题A就是一个悖论。当然非A也是一个悖论。也就是,肯定一个命题,就得出了它的矛盾命题;如果肯定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同样又得出了它的矛盾命题。即如果肯定命题A,就会推出它的矛盾命题非A,如果肯定非A,又会推出A。用语言表达即是:肯定一句话的真,就会推出它的假;肯定一句话的假,又会推出它的真。其中,经典的悖论命题有“理发师悖论”和“芝诺悖论”等。

1) 理发师悖论

一个理发师发布公告:“本理发师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样,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刮胡子呢?如果他要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根据他的通告,他只能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他不可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是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根据通告,他就又可以给自己刮胡子。那么,在这个通告下,这个理发师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刮胡子呢?

2) 芝诺悖论

1 二分法

如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二分之一;在达到二分之一处前,又要完成它的二分之一,如此分割,乃至无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8]

2 飞矢不动

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这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8]

2.3.2“正言若反”与“悖论”的不同

悖论是因为语言相违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但是,悖论总能找到它的矛盾之处。以二分法为例,亚里士多德准确而简短地转述说:“你不能在有限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在你穿过一定距离的全部之前,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做下去就会陷于无止境,所以,在任何一定的空间中都有无穷个点,你不能在有限时间中一个一个接触无穷个点。”[9] 芝诺的“二分法”,虽然揭示了时间、空间所固有的可分和不可分、有限和无限、连续性和间断性等辩证矛盾,但是,他最终创裂了这些矛盾,把其中一个侧面孤立起来,加以绝对化,否定了另一个侧面。并用主观任竟的联系,似是而非的论证否定了运动的真实性,借以证明只是不变不动的存在才是唯一真实的,充分基露了芝诺哲学的诡辩实质。[10]因此,芝诺的“二分法”悖论是荒谬的。

但是,老子的“正言若反”却是对一些自然、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相反相成的矛盾现象进行论述,因此,老子的“正言若反”是对自然、社会等现象的论述、分析之后所得到的辩证的认识,所以,“正言若反”绝不是“悖论”。西方也有很多“正言若反”式的名言,如:举止自然是最难做的动作;真正的知识是知道自己无知到什么程度;没事可做时,觉得最累等等。

3.总结

老子“正言若反”的命题,都是正面的话好像反面的话一样。正面的、肯定的言辞中包含着反面的、否定性的因素。老子“正言若反”的这种思维方式,现代学者张东荪将他总结为“相关律名学”或“二院相关律名学”。[11]认为这种“相关律名学”所注重的是那些有无、高下、前后、刚柔、进退、阴阳等对立概念的相反相成,是一种有别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的另一种逻辑系统,是带有道统思想的“辩证法的名学”。[6]

我认为,老子的“正言若反”的命题是以概念的辩证理解为前提的,而且老子的“正言若反”的命题都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后总结出来的,每一个“正言若反”的命题都反映了自然或社会规律。因此,不可否认的是,老子的“正言若反”的思维方式和命题形式,对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着伟大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高亨.老子正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2007.

[4]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编选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64.

[5]许慎撰,徐鉉校定.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9.

[6]张晓芒.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1.

[7]孙中原.正言若反——论老子的辩证逻辑[J].河南社会科学,2008.

[8]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60.

[10]陈克良.芝诺的“二分法”辫证.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11]张汝伦.理性与良知张东荪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f6c8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f.html

《老子的正言若反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