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发布时间:2020-04-25 02:08: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Market Segmentation

Targeting, & Position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目标市场营销的三个步骤,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含义;

2、了解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细分的主要标准和有效细分的条件;

3、理解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的三种战略及其运用条件;

4、掌握通过市场定位获得竞争优势最大化的方法;

5、了解定制营销的含义、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处在买方市场情况下的西方企业纷纷开始实行目标市场营销(Target marketing)。目标市场营销即企业识别各个不同的购买者群体的差别,有选择地确认一个或几个消费者群体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满足其全部或部分的需要。目标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极有意义的进步,成为现代营销的核心战略。目标市场营销主要包含有三个步骤:市场细分(Segmenting)——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所以又被称为STP战略。

第一节  广泛营销与目标营销

从广泛营销到目标营销

回顾市场营销历史,我们会发现,企业并非一开始就热衷于目标市场营销。实际上,在195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消费品厂商都奉行广泛市场营销(Mass marketing)。广泛市场营销又称大量市场营销,是指营销者以相同的方式向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产品和进行信息沟通,即大量生产、大量分销和大量促销。例如,亨利·福特向市场上推出着名的T型车时,就采用统一的设计和唯一的黑色款式。同样,可口可乐一度只向整个市场供应一种可乐,以求吸引所有的消费者。

广泛市场营销以市场的共性为基础,忽略市场需求的差异,力图以标准化的产品和分销影响最广泛的市场范围,从而获得最低的生产和营销成本,得到较低的价格,或者较高的利润。在商品不充足、消费个性不突出、或产品需求同质性高的情况下,广泛市场营销能够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为企业所推崇。

然而,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市场环境中许多因素的变化使得广泛市场营销越来越困难了。一方面由于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将市场范围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域,也将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联系推进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消费者可以在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百货商店、甚至在家中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商品比较、选择和购买;在传统的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除此之外的新型媒体(网络、传真等)得到信息。营销者与消费者的联系日趋扩大化、直接化和长期化。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商品日益丰富,市场由供不应求逐渐变为供大于求,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和需求层次都有所提高,并且越来越要求个性化的服务,尽管人们可能都需要服装,但在款式、面料、风格上要求却大不相同。单一的营销组合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差异化日益明显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

于是,企业开始关注消费者的差异,也意识到自己的营销行为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以前力图满足所有人的“散弹式”的广泛市场营销相比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目标市场营销实践,他们仔细区分不同的消费需求,尽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消费者群体,集中优势资源为之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建立稳固的关系。于是,大多数企业对自己力图满足的消费者有了更清楚的选择,从分散地使用营销资源,到将资源集中于最有潜力的消费者群体(目标市场),即从对市场不加区分的广泛市场营销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目标营销(Target marketing),即企业识别各个不同的购买者群体的差别,有选择地确认一个或几个消费者群体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满足其全部或部分的需要。

目标营销的理论依据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目标营销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企业资源的有限性。除了自然垄断、国家垄断的行业以及少数市场面极其狭窄的行业之外,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一个企业是很难去满足其全部市场需求的,因为会受到企业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也就是说,企业只能去满足该市场上一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

其次是企业经营的择优性。既然企业只能去满足市场中的一部分消费群体,那么,他就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不加区分地任意满足其中的一部分,从策略上讲就是广泛营销。其结果是,由于没有针对性,市场群体的满意度就不会很高,从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就不会很强;二是寻找到同其资源相匹配的,有可能充分发挥企业特色和优势的一部分市场群体,有针对性地去加以满足。这样就可能既使这部分市场群体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又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毫无疑问,只要有可能,企业都会选择后者;

再次是市场需求的差异性。企业是否有可能找到这样一些在需求上同其他市场群体不同,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满足的市场群体呢?第五章“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告诉我们,这样的群体确实是存在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消费群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构成了一个又一个在需求上各不相同的市场群体。从而就为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其目标市场提供了前提。

所以说,企业不仅应当而且可能采用目标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在市场中营造自身的特定优势。

目标营销的主要步骤

取悦每一个人是不现实的,成功的营销者一定是那些比竞争对手更了解自己为谁服务、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的人。目标市场营销扬弃了广泛市场营销那种“所有人都适用一种规格”的,以一般大众为营销对象的观点,使市场营销活动真正以消费需求为中心,也使营销者发现与自己资源相匹配的最佳市场机会,和避免过度竞争,从而使市场营销活动更加有效。

目标市场营销有三个主要步骤:首先通过市场细分(Segmenting)区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然后进行目标市场的选择(Targeting),即评价和比较细分好的消费者群体,从中选择最有潜力的一个或几个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群体;最后,为取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目标市场定位(Positioning),建立与在市场上传播产品或服务的关键特征和利益。这三步环环相扣的过程,简称为STP战略。本章将详细讨论相关内容。

第二节  市场细分的依据与方法

市场细分及其理论依据

市场细分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购买习惯的差异,将整体市场划分为由许多消费需求大致类同的消费者群体所组成的子市场群。这种按照一定标准将整个市场划分开来的活动又被叫做市场分割、市场区隔化。而这一活动的结果即一个个被分隔的子市场可称为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内的消费者具有相对类同的消费需求。

市场细分的观点是美国学者温德尔.史密斯总结了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一问世,立即被企业家所认可,并被誉为创造性的新概念。它的理论依据是消费需求的绝对差异性和相对同质性。

(1)消费需求客观存在绝对差异性。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条件、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个性心理不同,市场上的顾客千差万别,他们追求不同的利益,拥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购买习惯,以至于对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式样、规格、色彩乃至购买时间和地点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而且,这些差异是绝对的,就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市场上也绝没有完全相同的顾客。如果说卖方市场限制了消费者表现和实现其差异需求的条件,买方市场则使消费者步入了个性消费的时代,客观存在的需求差异得到真正尊重和鼓励。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自然地建立在对这些客观差异的识辨和区分即市场细分上。

(2)消费需求客观存在相对同质性。只承认需求的绝对差异,而否认其相对同质,是片面的,必然陷入不可知论的窘境。应该看到,在同一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形成有相对类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亚文化群,他们的需求特点和消费习惯大致相同。正是因为消费需求在某些方面的相对同质,市场上绝对差异的消费者才能按一定标准聚合成不同的群体。每一个群体都是一个有相似欲望和需求的市场部分或子市场。

所以,消费需求绝对差异造成了市场细分的必要性,消费需求的相对同质性则使市场细分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市场细分理论的提出被看作是营销学的“第二次革命”,是继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后对营销理论的又一质的发展,它的出现使营销学理论更趋于完整和成熟。

市场细分的意义

市场细分化很快成为现代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手段,实践已证明,它是企业通向成功的阶梯。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的主要意义在于:

(1)市场细分化有助于企业深刻地认识市场。

市场由消费者组成,而每一个消费者都是集多种特征于一身,每一种特征都可能与一部分的消费者相一致,与另一部分的消费者不一致。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和不同需求纵横交错,市场由此而极其复杂。不进行深入地分析,要深刻认识如此混沌的市场整体是不可能的。市场细分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分析工具,通过按不同标准细分,仿佛按不同的角度把复杂的市场分开,再拼起来。既清晰地认识了每一个部分,又了解了部分之间的联系。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市场整体有了既清晰又全面的把握。企业可以详细分析每一个细分市场层面的需求及其满足情况,寻找适当的市场机会。

(2)市场细分化有助于企业发现最佳的市场机会。

在市场供给看似已十分丰富,竞争者似乎占领了市场各个角落时,企业利用市场细分就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属于自己的市场机会。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没有穷尽的,总会存在尚未满足的需求。只要善于市场细分,总能找到市场需求的空隙。有时候,一次独到的市场细分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崭新的市场,百事可乐公司就是通过市场细分为自己发现了绝妙的市场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用一系列营销努力成功地改写了可乐市场上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的局面。当时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目中几乎就是饮料的代名词,其它品牌的饮料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百事可乐首创不含咖啡因的“七喜”,并用饮料中是否含有咖啡因作为标准,硬是将饮料市场一劈为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市场和不含咖啡因的饮料市场。并成功地让消费者认同:可口可乐是前一个市场的霸主,而七喜则是后一个市场的领导者。

(3)市场细分化有助于企业确定经营方向,开展针对性营销活动。

面对极其广阔的市场,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需求,而只能满足其中的十分有限的部分。所以,慎重地选择自己所要满足的那部分市场,使企业的优势资源得以发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市场细分化,企业把市场分解开来,仔细分析比较,及时发现竞争动态,避免将生产经营过度集中在某种畅销产品上,与竞争者一团混战。又可以选择有潜力又符合企业资源范围的理想顾客群作为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营销活动,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从而,以最少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

例如,美国钟表公司决定其经营方向前,仔细地考察了手表市场,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行了细分。他们发现大约23%的购买者购买手表时,希望价格低廉,46%的人购买经久耐用、质量较好的手表,还有31%的人购买可以在某些重要场合显示身份的手表。当时,美国市场上一些着名的手表公司都全力以赴地争夺第三个市场,他们生产价格昂贵的、强调声望的手表,并通过大百货商店、珠宝店出售。美国钟表公司分析比较这三个市场层面后,决定把精力集中到前两个竞争较弱的细分市场,并适应这两个消费者群的需求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名为“天美时”的价廉物美的手表,选择更贴近目标顾客的超级市场、廉价商店等零售商和批发商为分销渠道出售。正是这一成功的市场细分战略使该公司迅速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手表公司之一。

(4)市场细分化对小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实力要小得多,它们在整个市场或较大的细分市场上无法建立自己的优势。借助市场细分化,小企业可以发现某些尚未满足的需要,这些需要或许是大企业忽略的,或许是极富特殊性,大企业不屑去为之专门安排营销力量的。无论何种情况,只要是小企业力所能及的,便可以见缝插针,拾遗补缺,建立牢固的市场地位,成为这一小细分市场的专家。小企业还可充分发挥“船小调头快”的优势,不断寻找新的市场空隙,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很多,造成消费需求特征多样化的所有因素,几乎都可视为市场细分化的依据或标准,称为细分变量。一般认为主要细分依据是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四大类。

1、 心理因素

以地理因素为依据来划分市场,是一种传统的市场细分。地理因素包括洲际、国别、区域、行政省市、城乡、气候条件和其他地理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变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同一地区的消费者往往具有相似的消费需求,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需求内容和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如俗话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草原和山区、内陆和沿海、温带和寒带、城市和乡村的人们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不仅如此,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消费者对企业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如产品的设计、价格、分销方式、广告宣传等)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对同一种产品的广告宣传,城市消费者讲究时代感,乡村消费者看重的是实在、朴实。此外,市场位置的不同往往引起对某一产品的市场潜量和成本费用有所不同,企业应选择那些自己能为之最好服务的,效益高的地理市场为目标市场。

2、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家庭规模、宗教和种族等直接反映消费者自身特点的许多因素。因为人口因素中所包含的这些变量来源于消费者自身,而且较易测得,所以,人口因素一直是消费者市场细分的重要因素。

例如,性别细分一直运用于服装、理发、化妆品和杂志领域;以收入水平细分市场是汽车、服装、旅游等行业的长期做法;按年龄将消费者分为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在食品、娱乐等企业很普遍。但是,越来越多的情况是,采用多种人口统计变量来进行综合市场细分,尤其是当单一变量无法准确划分时。例如,某服装公司以性别、年龄和收入三个变量将市场划分为多个细分层面,每个层面有更细致的描述,如企业可为收入在2000元(每月)的年轻女性市场提供高档职业女装。

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并不都与人口因素有因果关系。有时候,单单用人口因素细分显得不可靠。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按购买者年龄来细分汽车市场,针对想买跑车的年轻人推出了该公司的“野马”牌汽车。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中、老年人也争相购买“野马”车,调查后得知,原来年纪大的人认为驾驶“野马”车可使他们显得年轻。“野马”车细分市场的确定不是以生理年龄,而是心理年龄。

3、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是关于消费者自身的较深层次的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个性等心理变量。在同一人口因素中可能蕴涵完全不同的心理因素,或者如上例,同一人口因素(年龄)因心理变量而复杂。所以,市场细分在考虑单纯的人口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心理因素。

生活方式是影响消费者的欲望和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对商品的需求也就不同。一个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一旦发生变化,他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按照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方式来细分市场,并按照生活方式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来设计不同的产品和安排市场营销组合。例如,大众汽车公司专为“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式的消费者设计了经济、安全和少污染的汽车;为“玩车族”设计和生产华丽、灵活和外型时髦的车。有些妇女服装的生产者,为“生活朴素”、“崇尚时髦”、“有男子气度”和“知识型”的妇女分别设计不同风格的服装。

消费者的个性往往影响了其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可以说,消费过程就是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展示自己性格的过程。为此,营销者越来越注意给他们的产品赋予品牌个性,树立品牌形象,以符合相对应的目标消费者的个性,以求得其目标市场的认同。五十年代后期,福特和雪佛莱汽车就按不同的个性来促销的。福特汽车的购买者被认为是“独立的、感情容易冲动的、男子汉气质的、雄心勃勃和善于适应环境的”,而雪佛莱汽车的购买者被认为是“保守的、节俭的、重视声誉的、较少男子气以及避免极端的”。

4、 行为因素

所谓的行为因素是指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习惯相关的一些变量,包括购买时机和频率、追求的利益、使用情况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等。

根据购买者产生需要、购买或使用产品的时机,可将他们区分开来。例如,航空公司专门为度假的顾客提供特别服务,某糖果公司利用某些节日来增加糖果的销量。时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拓展产品的使用范围,原来仅在早餐上饮用的橙汁,通过公司的宣传开始在晚餐、宴会和休闲时饮用,从而扩大了橙汁的销量。

按消费者对产品所追求的不同利益,将其归入各群体,是另一种卓有成效的市场细分方式。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出于不同的动机,例如,消费者都需要牙膏,但希望获得的利益却不同:或为了洁白牙齿,或为了清新口气,还有的为了防治牙病。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动机,设计开发不同的产品和品牌,研究制定不同的促销方式方法,或成为专为某一动机服务的市场专家。同样是洗发水,宝洁公司却为不同动机的消费者开发了多个品牌,每一个品牌提供不同的利益:“海飞丝”重在去头屑,“潘婷”重在对头发的营养保健,而“飘柔”则重在是头发光滑柔顺。

使用者的情况可分为非使用者、曾经使用者、潜在使用者、首次使用者和经常使用者几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例如潜在使用者和经常使用者需要不同的营销方法。一般来说,具有高度市场份额的公司,特别注重将潜在的使用者变为实际使用者,以扩大其市场份额;而较小的公司则设法吸引经常使用者,以维持其市场份额。

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使用数量或使用频率也是值得区分的变量。大量使用者的人数虽然占消费者总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却在消费总量中占很大比重,少量使用者反之。研究表明,某种产品的大量使用者往往有某些共同的人口统计和心理方面的特征和接受某种传播媒体的习惯。例如,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曾发现,大量喝啤酒者大多数都是工人,他们年龄在25至50岁之间,每天看电视小时以上,而且最喜欢看电视上的体育节目。

市场也可以按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来进行细分。品牌忠诚度指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和经常使用程度。假设市场上有A,B,C,D,E五种品牌,根据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情况将他们分成四类:坚定忠诚者——这类消费者始终不渝地只购买一种品牌的商品,即使遇到该品牌商品缺货,他们宁肯等待或到别处寻找,其购买模式为“A,A,A,A,A,A”;不坚定的忠诚者——这类消费者忠诚于两三种品牌,时而互相替代,他们的购买模式为“A,A,B,B,A,B”;转移型的忠诚者——这类消费者会从偏好一种品牌产品转换到偏爱另一种品牌的产品,其购买模式为“A,A,A,B,B,B”;非忠诚者——这类消费者对任何品牌都无忠诚感,他们有什么品牌就买什么品牌,或者想尝试各种品牌,其购买模式为“A,C,E,B,D,B”。每一个市场由这四种购买者组成,只是各种购买者的数量不同而矣。而且,一个消费者并非对所有商品都有同样的忠诚度,他可能对这种产品有高度的品牌忠诚性,对另一种产品则没有。如有的消费者讲究衣着,只穿某名牌服装,而对牙膏等日常用品不大讲究。忠诚度分析也被用于考察消费者对商店的偏好程度。

在市场中,消费者还可以按他们对产品的热情程度分为五种不同态度的群体:热情、肯定、无兴趣、否定和敌视。针对持有这五种不同态度的消费者,企业应当酌情运用不同的营销措施。例如,对敌视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应仔细分析原因何在,通过恰当的手段改变其态度。

产业市场细分的依据

许多用于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同样适用于产业市场,如追求的利益、使用者情况、使用数量、品牌忠诚度和态度等。但对产业市场的细分还有以下主要依据:

1 最终用户的要求

按最终用户的要求细分工业品市场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在产业市场上,不同的最终用户所追求的利益不同,对同一种产品的属性看重不同的方面。例如,购买轮胎时,飞机制造商对该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比农用拖拉机制造商高得多;而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比赛用车和标准车时,对轮胎的质量等级也有不同的要求。最终用户的每一种要求就可以是企业的一个细分市场,企业为满足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应相应地运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提供他们所真正追求的利益。

2 顾客规模

顾客规模指以顾客对企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大小来判断的,这是细分产业市场的又一个重要变量。许多企业为大小不同的用户分别建立了专门的服务系统,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规模的用户的特点。例如,办公家具制造商将其用户分成两类:象银行这样的大客户,由该公司的全国性用户经理与地区经理一起管理;其它较小的用户则通过地区推销人员联系。

3 顾客的地理分布

产业用户的地理分布往往受一个国家的资源分布、地形气候和经济布局的影响制约。例如,我国钢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钢铁工业区、上海钢铁工业区等;轻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这些不同的产业地区对不同的生产资料具有相对集中的需求。

市场细分的方法

市场由购买者组成,购买者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各不相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细分变量进行市场细分。细分的方法很多,有用单一细分变量的单个市场细分,也可同时用几个细分变量的联合市场细分。

1 细分市场的一般方法

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欲望,因此,每一个消费者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独立市场。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消费者,就可以细分。将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分别作为独立的市场,为每个消费者设计一项独立的营销计划的市场细分称为完全细分。只有当该市场消费者数量不多,且需求特色分明时,完全细分才是可行的。例如,波音公司等飞机制造商,只有少量买主,他们往往对每一个买主的特殊需求了如指掌,分别应对。假设图7-1(a)表示的是一个有六个消费者的市场,图4-1(b)表示市场细分的极端层次:完全细分。

图7-1 对市场进行不同的细分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将市场完全“顾客化”的,尤其是当面对众多消费者时,完全细分市场不合算也不可能。消费需求的相对同一性,使企业可根据某些变量将众多的消费者划分成几群。例如,图7-1(c)中,服装生产商根据收入等级将市场细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个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群体。如果用1、2、3分别表示每月1500元以下、1500-3000元和3000元以上三种不同的收入等级,其中收入等级1的细分市场最大。

此外,企业以年龄变量将市场分为青年消费者和老年消费者两大部分。如图7-1(d),市场被分成A、B两大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群,各有3个消费者。

消费者的诸多特点不是孤立的,可能有多个因素同时作用于同一购买决策。企业可用多个细分变量进行联合市场细分,如上例中的服装厂商,可同时用收入、年龄将市场细分为五部分:假设收入等级2的老年人数为零;收入等级1的年轻人人数最多,为两人;收入等级1和收入等级3的老年人、收入等级3的年轻人各为一人。如图7-1(e)。

一般来说,企业细分市场运用的细分变量越多,所获得的精确度就越高,每个细分市场的人数也越少。同时,企业的细分成本随着细分市场的增多而递增。所以恰当的市场细分应该既能保证市场细分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又能使成本最低。

企业进行联合的市场细分时,“产品/市场矩阵”法普遍使用。“产品/市场矩阵”法是同时以产品(顾客的不同需要)和市场(不同的顾客群)这两个变量建立矩阵来细分市场。矩阵的行代表各种不同的产品,即以顾客需要为依据进行市场细分;矩阵的列代表不同的顾客群,即以使用者的类别进行的市场细分。如(图7-2)以某服装生产厂商对市场的分析为例,假设顾客需要高、中、低三种不同档次的服装,市场上主要有青年、中年和老年消费者三个不同的顾客群,这样就构成了九个子市场。企业要分别对这九个子市场进行评价,同时考虑企业自身的目标、资源和业务力量等,从中寻找一个最适宜企业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假设该企业最终选择了“青年消费者高档服装”市场作为服务对象,如图7-2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图7-2 产品/市场矩阵

此外,还可以用多个变量为依据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地依次进行细分,层层深入地剖析市场。例如某家铝制品公司对市场的细分就很能说明问题。这家铝制品公司首先进行宏观细分:第一步是按最终用户的不同把铝制品市场分为汽车制造业、住宅建筑业、饮料容器制造业这三个子市场,假设该公司选中住宅建筑业为目标市场。第二步是按产品应用将住宅建筑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半成品原料、建筑部件和铝制活动房屋三个子市场,假设这家公司选择建筑部件市场为目标市场。第三步是按顾客规模这个变量把建筑部件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大顾客、中顾客、小顾客三个子市场,假设这家公司选择大顾客为目标市场。接着,该公司在大顾客建筑部件市场的范围内进行微观细分,按大顾客的不同要求(质量、价格和服务等),该公司决定为重视产品质量的大顾客服务。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变量逐步细分,公司的目标市场就很具体了。

2 市场细分的一般步骤

用一系列的变量细分市场,主要有三步:

(1)调查。通过访问或其他方式,向一组有代表性的消费者了解他们内在的购买动机、态度、行为模式等;然后,找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最重要的几个变量,并排序。

(2)分析。 运用因素分析法将高度相关的变量剔除,因为这些变量是各顾客群的共同需求,虽然在市场营销组合设计时不应忽视,但不能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接着,对存在不同需求特点的变量,利用综合分析,划分出几个相对同一的顾客群,即初步的细分市场;然后,应进一步认识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及其行为特点,考虑各子市场有没有必要再作细分,或重新合并。

(3)评估。通过前两步企业基本上确定了市场细分。紧接着,企业要测量各个细分市场的潜量、评价其吸引力,寻找可能的获利机会。

市场细分的有效性

很明显,市场细分的依据和方法有许多种。但并非所有的市场细分都是有效的,对某种产品有意义的细分变量可能对另一些产品毫无意义。例如,以性别来细分服装市场是非常普遍的,但对电视消费者的分析,性别因素不起作用。一般来说,有效细分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 可区分性

可区分性即以某种标准进行细分后的各个子市场范围清晰,其需求程度和购买力水平是可以被度量的,并同其他子市场有明显差异。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所选择的标准必须使细分后的市场是有意义的,细分市场中的特定需求确实存在,且不可替代。这样才可能使企业能通过对特定需求的满足来达到对该戏份市场的控制;

2 可进入性

可进入性即以某种标准进行细分后的各个子市场是企业的营销辐射能力能够到达的,消费者能接触到企业的产品和营销努力。可进入性的另一含义就是该市场不存在实力很强的竞争对手,从而使企业进入这一市场相对比较容易。

3 可盈利性

可盈利性即以某种标准进行细分后的各个子市场拥有足够的潜在需求,能使企业有利可图,实现其利润目标。也就是说,子市场应该是值得企业为之设计专门的有效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消费者群体。

第三节 目标市场的评价与选择

所谓目标市场,是企业决定要进入的那个市场部分,也即是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长意欲为之服务的那部分顾客群体。市场细分化的目的在于正确地选择目标市场,如果说市场细分显示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机会,目标市场选择则是企业通过评价各种市场机会、决定为多少个细分市场服务的重要营销策略。

评价细分市场

评价细分市场是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一个企业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个细分市场作出评价:

1细分市场的潜量

细分市场潜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最大需求量。首先,细分市场应该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潜量。如果某一细分市场的潜量太小,则意味着该市场狭小,没有足够的发掘潜力,企业进入后发展前景暗淡;其次,细分市场的需求潜量规模应恰当,对小企业来说,需求潜量过大并不利:一则需要大量的投入,二则对大企业的吸引力过于强烈。惟有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潜量规模才是具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要正确估测和评价一个市场的需求潜量,不可忽视消费者(用户)数量和他们的购买力水平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市场调查是细分市场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2细分市场内的竞争状况

对于某一细分市场,进入的企业可能会有很多,从而就可能导致市场内的竞争。这种竞争可能来自市场中已有的同类企业,也可能来自即将进入市场的其他企业,企业在市场中可能占据的竞争地位是评价各个细分市场的主要方面之一。很显然,竞争对手实力越雄厚,企业进入的成本和风险越大。而那些竞争者数量较少、竞争者实力较弱或市场地位不稳固的细分市场更有吸引力。可能加入的新竞争者。这是企业的潜在对手,他们会增加生产能力并争夺市场份额。问题的关键是新的竞争者能否轻易地进入这个细分市场,根据行业利润的观点,最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是进入的壁垒高、退出壁垒低的市场。此外,是否存在具有竞争力的替代品也是评价细分市场的方面之一。替代品的存在会限制细分市场内价格和利润的增长,所以已存在替代品或即将出现替代品的细分市场吸引力会降低。当然,最终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也决定了其对细分市场的选择,竞争实力强,对细分市场选择的自由度就大一些,反之,受到的制约程度就高一些。

3细分市场所具有的特征与企业总目标和资源优势的吻合程度

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现与自己的资源优势能够达到最佳结合的市场需求。企业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生产规模、经营管理能力、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既然是优势,必须是胜过竞争者的。消费需求的特点如能促进企业资源优势的发挥将是企业的良机,否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对企业是资源的浪费,严重时,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4细分市场的投资回报水平

企业十分关心细分市场提供的盈利水平。高投资回报率是企业所追求的,必须对细分市场的投资回报能力作出正确的估测和评价。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目标市场的选择策略,即关于企业为哪个或哪几个细分市场服务的决定。通常有五种模式供参考:

1市场集中化

如图7-3(A)。企业选择一个细分市场,集中力量为之服务。较小的企业一般这样专门填补市场的某一部分。集中营销使企业深刻了解该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采用针对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从而获得强有力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声誉。但同时隐含较大的经营风险。

2、产品专门化

如图7-3(B)。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所有顾客销售这种产品。例如服装厂商向青年、中年和老年消费者销售高档服装,企业为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种类的高档服装产品和服务,而不生产消费者需要的其他档次的服装。这样,企业在高档服装产品方面树立很高的声誉,但一旦出现其它品牌的替代品或消费者流行的偏好转移,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3、市场专门化

如图7-3(C)。企业专门服务于某一特定顾客群,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例如企业专门为老年消费者提供各种档次的服装。企业专门为这个顾客群服务,能建立良好的声誉。但一旦这个顾客群的需求潜量和特点发生突然变化,企业要承担较大风险。

4、有选择的专门化

如图7-3(D)。企业选择几个细分市场,每一个对企业的目标和资源利用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各细分市场彼此之间很少或根本没有任何联系。这种策略能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即使其中某个细分市场失去了吸引力,企业还能在其他细分市场盈利。

5、完全市场覆盖

如图7-3(E)。企业力图用各种产品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求,即以所有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例如上例中的服装厂商为不同年龄层次的顾客提供各种档次的服装。一般只有实力强大的大企业才能采用这种策略。例如IBM公司在计算机市场、可口可乐公司在饮料市场开发众多的产品,满足各种消费需求。

M1 M2 M3  M1 M2 M3   M1 M2 M3   M1 M2 M3 M1 M2 M3

P1

P1

P1

P1

P1

P2

P2

P2

P2

P2

P3

P3

P3

P3

P3

A市场集中化 B产品专门化 C 市场专门化   D 选择专门化 E全部覆盖

图7-3 市场选择的五种模式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在目标市场选择好之后,企业必须决定如何为已确定的目标市场设计营销组合,即采取怎样的方式,使自己的营销力量到达并影响目标市场。这时,可以有以下不同的考虑:通过无差异市场营销和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达到覆盖整个市场;或借助集中市场营销策略,占领部分细分市场。

1、无差异市场营销

所谓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就是将整个市场视作一个整体,不考虑消费者对某种产品需求的差别,它致力于顾客需求的相同之处而忽略不同之厂处。为此,企业设计一种产品,施行一种营销组合计划来迎合最大多数的购买者。它凭借单一的产品、统一的包装、价格、品牌,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树立该产品长期稳定的市场形象。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活动就是无差异市场营销的典型例子。面对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可口可乐都保持同一的口味、包装,甚至连广告语也统一为“请喝可口可乐”。

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曾被当作“制造业中的标准化生产和大批量生产在营销方面的化身”。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成本的经济性,单一的产品降低了生产、存货和运输的成本,统一的广告促销节约了市场开发费用。这种目标市场覆盖策略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它只停留在大众市场的表层,无法满足消费者各种不同的需要,面对市场的频繁变化显得缺乏弹性。

图 7-4a 无差异市场营销

2、差异性市场营销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与无无差异市场营销截然相反,它充分肯定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分别从事营销活动。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推出多种产品并配合多种促销手段,力图满足各种消费者不同的偏好和需要。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的优点很明显,企业同时为多个细分市场服务,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经营风险也得到分散和减少;由于针对消费者的特色开展营销,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深层次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发掘、提高销售总量。这种策略的不足在于目标市场多,经营品种多,管理复杂,成本大,还可能引起企业经营资源和注意力分散,顾此失彼。

市场营销组合A 子市场A

市场营销组合B 子市场B

市场营销组合C 子市场C

图7-4b 差异市场营销

3、集中市场营销

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指企业集中所有力量,在某一细分市场上实行专业生产和销售,力图在该细分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企业运用此策略是遵循“与其四面出击,不如一点突破”的原则,例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集中于小型汽车市场的开拓和经营,美国的惠普公司专攻高价的计算机市场,都是集中市场营销的成功范例。集中市场营销因为服务对象比较专一,企业对其特定的目标市场有较深刻的了解,可以深入地发掘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企业将其资源集中于较小的范围,进行“精耕细作”,有利于形成集聚力量,建立竞争优势,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但这种策略风险较大,一旦企业选择的细分市场发生突然变化,如消费者偏好转移或竞争者策略的改变等,企业将缺少回旋余地。

图 7-4c 集中市场营销

影响目标市场策略的因素

上述三种策略各有利弊,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具体分析产品和市场状况和企业本身的特点。影响企业目标市场策略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资源、产品特点、市场特点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四类。

1 企业的资源特点

资源雄厚的企业,如拥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广泛的分销渠道、程度很高产品标准化、好的内在质量和品牌信誉等,可以考虑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如果企业拥有雄厚的设计能力和优秀的管理素质,则可以考虑施行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而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适于集中力量进行集中营销策略。

企业初次进入市场时,往往采用集中市场营销策略,在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采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或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2 产品特点

产品的同质性表明了产品在性能、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大小,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之一。一般对于同质性高的产品如食盐等,宜施行无差异市场营销;对于同质性低或异质性产品,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是恰当选择。

此外,产品因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亦不容忽视。产品处于导入期和成长初期,消费者刚刚接触新产品,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较初浅的层次,竞争尚不激烈,企业这时的营销重点是挖掘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等产品进入成长后期和成熟期时,消费者已经熟悉产品的特性,需求向深层次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同的个性来,竞争空前的激烈,企业应适时地转变策略为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

3市场特点

供与求是市场中两大基本力量,它们的变化趋势往往是决定市场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供不应求时,企业重在扩大供给,无暇考虑需求差异,所以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供过于求时,企业为刺激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殚精竭虑,多采用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如果消费者对某产品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相似,则称之为同质市场,可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反之,为异质市场,差异市场营销和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更合适。

4竞争者的策略

企业可与竞争对手选择不同的目标市场覆盖策略。例如,竞争者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时,你选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更容易发挥优势。

企业的目标市场策略应慎重选择,一旦确定,应该有相对的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但灵活性也不容忽视,没有永恒正确的策略,一定要密切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动态。

第四节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目标市场定位的任务

目标市场定位又称产品的市场定位,指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形象进行设计,使其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也就是说,这里所指的“位”,是产品在消费者感觉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抽象的心理位置的概念。目标市场定位的实质在于对已经确定的目标市场,从产品特征出发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进而确定企业营销,最终要落实到的具体产品的生产和推销。企业的任务就是创造产品的特色,使之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突出的地位,留下鲜明的印象。

“定位”这个词是由艾尔 里斯(Al Ries)和杰克 屈劳特(Jack Trout)于1972年提出来的,他们说“定位并非对产品本身采取什么行动,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说,将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通常,消费者对市场上的产品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提到一类产品,他们会在内心按自己认为重要的产品属性将市场上他们所知的产品进行描述和排序。例如,提到汽车,卡迪拉克(Cadillac)以其豪华、宝马(BMW)以其功能、沃尔沃(Volvo)以其安全性而着称。随着市场上商品越来越丰富,与竞争者雷同、毫无个性的产品,很可能“泯然众人矣”,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自己产品相对于竞争者产品而言的独特的品牌利益和鲜明的差异性。简单地说,就是要使消费者感到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即与竞争者有差异,并且偏爱这种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标市场定位又是一种竞争性定位。

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当一个通过提供较低的价格或者较高的利益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价值,它就具备了竞争优势。某产品(品牌)的“位置”取决于与竞争者产品(品牌)相比较后消费者的认知、印象和情感等复杂因素。因此,企业要辨别目标市场上现存竞争对手及其产品的特色和地位,并决定自己产品的发展方向。

为获得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目标市场定位包括以下主要任务:首先要确定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求差异化;其次是找到企业产品独特的卖点;然后要开发总体定位战略,即明确产品的价值方案。

(一)寻求差异化

差异化(Differentiation)指为使企业的产品与竞争者产品相区分,而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差异的行动。根据迈克·波特的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两个主要方面:成本领先或者差异化。实际上,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企业产品定位就是从差异化开始的。而与顾客接触的全过程都可以进行差异化,通常,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进行:

1、 产品差异化

实体产品的差异化可以体现在产品的诸多方面:

(1) 形式差异,即产品在外观设计、尺寸、形状、结构等方面的新颖别致。例如,对闹钟的外形进行不同的卡通形象设计。

(2) 特色,即对产品基本功能的某些增补,率先推出某些有价值的新特色无疑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例如为汽车增加“电动驾驶”功能、为某种食品增加防潮包装、为牙刷增加更换提示功能、为台灯增加护眼功能等。企业往往要在用高成本为顾客定制特色组合,还是使产品更加标准化而降低成本之间进行决策。

(3) 性能质量,即产品的主要特点在运用中可分为低、平均、高和超级等不同的水平。

(4) 一致性,即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与预定标准的吻合程度的高低。一致性越高,则意味着买主可以实现预定的性能指标。

(5) 耐用性,即产品在自然或苛刻的条件下预期的使用寿命。对于技术更新不快的产品,耐用性高,无疑增加了产品的价值。

(6) 可靠性,即在一段时间内产品保持良好状态的可能性。许多企业通过降低产品缺陷,提高可靠性。

(7) 可维修性,即产品一旦出现故障进行维修的容易程度。标准化的零部件、一定的维修支持等都会使产品更受欢迎。

(8) 风格,即产品给予消费者的视觉和感觉效果。独特的风格往往使产品引人注目,有别于乏味、平淡的产品。

综合以上各个要素,企业应从顾客的要求出发,确定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的全部特征的组合,提供一种最强有力的设计使产品(服务)差异化和准确定位。

2、 服务差异化

竞争的激烈和技术的进步,使实体产品上的建立和维持差异化越来越困难,于是,竞争的关键点逐渐向增值服务上转移。服务差异化日益重要,主要体现在订货方便、交货及时和安全、安装、客户培训与咨询、维修养护等方面。例如,通用电气公司不仅仅向医院出售昂贵的X光设备并负责安装,还对设备的使用者进行认真培训,并提供长期服务支持。

3、 渠道差异化

通过设计分销渠道的覆盖面、建立分销专长和提高效率,企业可以取得渠道差异化优势。例如戴尔电脑、雅芳化妆品,就是通过开发和管理高质量的直接营销渠道而获得差异化的。

4、 人员差异化

培养训练有素的人员,是一些企业,尤其是服务性行业中的企业取得强大竞争优势的关键。例如,迪斯尼乐园的雇员都精神饱满、麦当劳的人员都彬彬有礼、IBM的员工给人以专家形象……。

5、 形象差异化

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识与看法。企业或品牌形象可以对目标顾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其形成独特的感受。有效的形象差异化需要做到:建立一种产品的特点和价值方案;并通过一种与众不同的途径传递这一特点;借助可以利用的一切传播手段和品牌接触(如标志、文字、媒体、气氛、事件和员工行为等),传达触动顾客内心感受的信息。例如,耐克因其卓越的形象,在变幻莫测的青年市场始终保持了吸引力。

(二)寻求独特的“卖点”

任何产品都可以进行各种程度的差异化。然而,并非所有商品的差异化都是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有效的差异化应该能够为产品创造一个独特的“卖点”,即给消费者一个鲜明的购买理由。有效的差异化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重要性。该差异化能使目标顾客感受让渡价值较高带来的利益。

2、 独特性。该差异化竞争者并不提供,或者企业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提供。

3、 优越性。该差异化明显优于消费者通过其它途径而获得的相似利益。

4、 可传播性。该差异化能被消费者看到、理解并传诵。

5、 排他性。竞争者难以模仿该差异化。

6、 可承担性。消费者有能力为该差异化付款。

7、 盈利性。企业将通过该差异化获得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产品定位时应该尽量避免以下常犯错误:

(1)定位不足。是企业差异化设计与沟通不足,消费者对企业产品难以形成清晰的印象和独特的感受,认为它与其它产品相比没有什么独到之处,甚至不容易被消费者识别和记住。

(2)定位过分。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过于狭窄,不能是消费者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产品。例如,一家同时生产高、低价位产品的企业使消费者误以为只能提供高档产品。定位过分限制了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了解,同样不利于企业实现营销目标。

(3)定位模糊。指由于企业设计和宣传的差异化主题太多、或定位变换太频繁,致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模糊不清。混乱的定位无法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产品鲜明、稳定的位置,必定失败。

(三)、确定价值方案,开发总体定位战略

消费者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进行购买决策。确定价值方案就成为总体定位战略的核心内容。所谓价值方案就是指企业定位所依赖的所有利益组合与价格的比较。消费者往往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

V=B/P

V:价值

B:总利益

P:价格

例如,沃尔沃的定位以安全性为基础,尽管售价高昂,但与由可靠性、宽敞、风格等特点构成的价值相比使人感到物有所值。

通常,企业可以从以下5种价值方案中选择一种进行总体定位:优质优价;优质平价;价廉物美;利益相同,价格较低;利益较低,价格更低。

在确定了总体定位战略后,企业还应该就其选择的定位与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的传播和沟通。

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

目标市场定位的方法可分成四个具体的操作步骤:

1、建立市场结构图

任何一种产品都有许多属性或特征,如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规格的大小、功能的多少等等。其中任何两个不同的属性变量就能组成一个坐标,从而构建起一个目标市场的平面图。

以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变量建立一个坐标来分析目标市场是非常普遍的,因为任何产品的这两个属性特点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当然,根据不同的产品,企业也可选择消费者关心的其他属性,如规格——速度组合用于分析旅游用客车市场;口味——重量组合用于分析咖啡市场等。(图7-5)是以价格和质量对电脑市场的分析。

高质量

E F A

G

低价格 高价格

B

C D

低质量

图 7-5 目标市场定位

2在市场结构图上大致描绘出竞争状况

目标市场定位的第二步就是在市场结构图上标明现有竞争者的位置(坐标平面上的点)及其市场份额大小(圆圈的面积)。以图7-5为例,A,B,C,D四个圆圈分别代表目标市场上已有的四个竞争者,圆心的坐标反映其在目标市场中的实际定位,圆圈的面积大小则说明各个竞争者的销售额大小。我们可以看到,A是电脑市场中颇有声望的企业,它生产的是优质优价的产品;B企业生产的是质量中等的中档产品;C企业占据着低档产品市场部分,以低价提供低质的产品;D企业以高价提供着质量低劣的产品,简直是一市场骗子形象。这四个企业中A企业的销售情况最好,市场份额最大。

完成第二步工作,企业得到一张详细的“作战图”,“对手”的分布和实力都一目了然。

3、初步确定定位方案

试着将代表本企业的小旗插到“作战图”的不同位置,每一种位置意味着一种定位方案。分析、评价各种可能的方案后,选出最理想的作为初步的定位,经有关部门详细论证后,由企业决策当局确定。

4、修正定位方案和再定位

企业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初步定位完成后,还应做一些调查和试销工作,及时找到偏差并立即纠正。

即使初步定位正确,还应看到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随时准备对产品进行再定位。一般说来,三种变化是促使企业考虑再定位的力量:一是消费需求的萎缩或消费者偏好的转移;二是竞争者定位策略和实力的改变,并威胁到企业在目标市场的发展;三是企业自身的变化,如掌握一种尖端生产技术,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或能生产原先不能开发的产品。再定位就是重新定位,可以视为企业的战略转移。前后定位的差异可视为转移的距离,通常再定位可能导致产品的名称、价格、包装和品牌的更改,也可能导致在产品的用途和功能上的变动。企业必须考虑定位转移的成本和新定位的收益问题。

目标市场定位的策略

企业目标市场定位的最终确定,是必须经过对企业自身、竞争对手作出客观评价和对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充分分析后的抉择。从理论上讲,企业可选择的目标市场定位策略主要有三种。

1填补策略

填补策略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目标市场目前的空缺部分,市场的空缺部分指的是市场上尚未被竞争者发觉或占领的那部分需求空档。企业选择填补策略,大都因为该策略能避开竞争,获得进入某一市场的先机,先入为主地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市场地位。如图7-5中的E所在的位子。

但在决定采取填补策略之前必须仔细分析“空缺”的性质和大小,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特点。首先,这一空缺为什么存在,是因为竞争对手没有发觉、无暇顾及或是因为这里根本没有潜在的需求,不要低估了你的竞争者,轻易地以为空缺的存在是前两种原因;其次,如果确实存在潜在的需求,那么要考虑这一空缺是否有足够到的空间,也就是说,该市场部分中是否存在着潜在的需求,而且这些尚未满足的需求是否有一定规模足以使企业有利可图。在得到肯定答案后,企业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开发能力去为这一市场的空白区域提供恰当的产品。如果企业不具备应有的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再好的机会也只好望洋兴叹。这时候,如果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却一意孤行的话,只能造成失败和大量资源的浪费。此外,企业的营销管理能力是否能胜任对注意空白区域的开发也很重要。最后,企业还要判断填补这一空位在经济上是否合算。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因此,即使前面几个问题都有另人满意的答案,但获利情况不佳,例如因开发产品和启动市场的成本太高,企业收益无法弥补或弥补后只有微利时,是不应选择填补策略的。

2并存策略

所谓并存策略,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现有的竞争者的产品附近,力争与竞争者满足同一个目标市场部分,即服务于相近的顾客群。如图7-5中的F的位置。并存策略不是取代策略,所以并非向竞争对手发动猛烈进攻,而是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在产品定位时,跟随现有的大企业行动,力求与对手和平共处。

采用这种策略,企业无须开发新产品(可以仿制现有的产品),免去了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因为现有的产品已经畅销于市场,企业也不必承担产品不为市场接受的风险。企业可在树立自己的品牌上多投入精力。

不过,企业施行并存策略,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在企业意欲进入的目标市场区域中还有为得到满足的需求,即该区域除现有的供给外还有吸纳更多商品的能力;第二,企业推出自己品牌的产品时,应注意在各方面能与竞争产品媲美,又有自己的品牌特色,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顾客。

3取代策略

取代策略,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竞争对手赶出原来的位置,自己取而代之。这是一种竞争性最强的目标市场定位策略,如图(7-5)中的G的位子。企业这样定位是准备挑战现有的竞争者,力图从他们手中抢夺市场份额。选用这一策略的企业一般是实力都比较雄厚,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决心并且有能力和信心击败竞争者。也可能是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区域已经被竞争者占领,而且不存在与之并存的可能,企业只好勇敢地出击。有时候,小企业也有可能将大企业从某些市场区域中挤走。

除对竞争者的优点和弱处有清晰的了解外,采取取代策略的企业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企业推出的产品在质量、功能或其他方面有明显优于现有产品的特点;其次,企业能借助自己强有力的营销力量使消费者认同这些优越之处;第三,企业拥有足够的实力,其资源足以支持这种较量。

定制营销

定制营销(customized marketing)又称“个别化营销”(individual marketing)或“一对一营销”(one-to-one marketing),是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营销策略。定制营销就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个别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满足。如完全可按照消费者个性的喜好来设计服装、手表、皮鞋等消费品;按照个人的设计来装饰住房甚至建造别墅;按照个人的需要和可能来制订学习计划,提供业余培训等等。定制营销是比目标营销更有针对性,从而对顾客的满足程度也更高的营销方式,因此开展定制营销的企业就能更牢固地控制其目标群体,稳定其目标市场。

既然定制营销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什么至9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呢?关键在于定制营销与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因为只有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才可能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这几乎已成为一种经济学的常识,而定制营销就会对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提出挑战。所以,在没有解决定制化生产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之前,定制营销是很难开展的。有人说“目标营销相对定制营销而言,是屈从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一种无奈”,此话是颇有道理的。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数码控制系统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个性定制和规模生产的矛盾得到了解决,这就是“柔性生产技术”的问世。柔性生产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可以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上百种不同规格和款式的产品,这样就使定制营销成为可能;满足“定制营销”需要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组合技术”,即由于许多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由各种部件或要素所组成的,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往往只表现为对其中少数部件和要素的不同需要,有的甚至只是组合方式上的差异。所以在部件和要素的生产上仍然可以是批量化和规模化的,只需在最后的组合上按照顾客的特定需要来组合,就能解决定制营销中的规模效应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如戴尔公司完全按照顾客的个性需要来提供品牌电脑,主要就表现为根据顾客所提出的要求来进行电脑硬件的不同配置,而各种电脑硬件的生产和采购则完全可以是批量化的。

本章小结

从广泛市场营销到目标市场营销是现代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竞争激烈的结果。目标市场营销将企业的营销资源集中于最有潜力的市场部分,其关键步骤包括市场细分化、选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市场定位(STP战略)。市场细分化是一种把一个市场划分成不同购买者群体的行为,这些购买者群体可能值得为其提供独立的产品和营销组合。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主要有:地理、人口、心理和消费行为等;产业市场可按最终用户、顾客规模和地理分布进行细分。市场细分的有效性在于按一定标准细分的子市场具有可区分性、可进入性、可赢利性的原则。

企业将最佳的细分市场挑选为其目标市场,为此要对细分市场从潜量、赢利能力到竞争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企业可不理会细分市场的差异性,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也可以为几个细分市场开发不同的产品,采用差异市场营销;或者可以只追求某部分细分市场,采用集中市场营销。究竟用何种目标市场的覆盖策略,企业的决策受到诸如企业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同质性、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和竞争者的营销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已确定的目标市场,企业要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市场定位,其实质即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标明本企业产品的特色和形象。为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产品定位包括以下任务:首先确定企业可能的差异化来源;其次是找到企业产品独特的卖点,即究竟提供多少和什么差异化;然后明确产品的价值方案、开发总体定位战略。企业可从产品、服务、渠道、人员和形象等方面建立差异化。重要性、独特性、优越性、可传播性、排他性、可承担性、和盈利性是有效差异化的基本原则。企业在定位时要尽力避免定位不足、定位过分和定位模糊等错误。借助市场结构图,企业在明确竞争对手、并研究竞争者地位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或填补市场空白,或与竞争者比邻并存,或干脆取而代之。通过产品的市场定位,企业奠定了制定营销组合计划的基调。

定制营销就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个别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满足。定制营销是比目标营销更有针对性,从而对顾客的满足程度也更高的营销方式,柔性生产和组合技术的发展使定制营销成为可能。

思考题

1、 什么是市场细分化?它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何在?

2、 消费者市场细分有哪些主要依据?产业市场的细分依据主要是什么?

3、 目标市场的三种营销策略各有什么特点?

4、 目标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目标市场定位?

5、 什么是定制营销?如何解决定制营销与规模效应之间的矛盾?

认证系列: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品质经理、生产经理、物流经理、项目经理、企业培训师、酒店经理、市场总监、财务总监、行政总监、采购经理、营销策划师、企业管理咨询师、企业总经理等高级资格认证。

颁发双证:高级经理资格证书+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含2年全套学籍档案)

证书说明:证书全国通用、电子注册,是提干、求职、晋级、移民的有效依据

学习期限:3个月(允许工作经验丰富学员提前毕业) 收费标准:全部学费

咨询电话:0451

电子邮箱: 颁证单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承办单位:美华管理人才学校

职业经理MBA整套实战教程

千本好书免费载 学校网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e9890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e.html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