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发布时间:2015-10-16 11:00: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王腾飞 教育层次

1461001208856 省级电大 陕西

汉语言文学 榆林

指导教师 米脂

题目: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中心论点:

作为一代词豪,苏轼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疏隽之风,他“以诗为词”,拓展了词的题材,改变了词的写法和语言,提高和扩大了词的境界,使词作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为诗词联袂成为文苑奇葩,进而大放异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打开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金、元词人。

结构提纲:

一、 唐五代词简述

二、 以诗的内容和题材入词

三、 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

四、 苏轼词风转变的原因

结论:

苏轼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方和重大的贡献。他扩大了词镜,改变了词风,开创了词作的新阶段,特别是开创了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而自成一家的“豪放”词,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影响了以后许多词人的创作。

论苏轼的词体革新

内容摘要:苏轼词作的出现,使得中国诗歌史上有了“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唐五代乃至宋初,词被视为“小技”,而苏轼在“以诗为词”的泛文学观念引导下,完成了在词前添加小序、以词人性情为始归、冲破词须协律的限制,使词具备了创作主体特殊的情感特征。作为一代词豪,苏轼继承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疏隽之风,他“以诗为词”,拓展了词的题材,改变了词的写法和语言,提高和扩大了词的境界,从而打开了宋词创作的新局面,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金、元词人进而大放异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苏轼 词境 “以诗为词” 豪放 清雄旷达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怪杰”,他的“天才最高,文与诗词都好”,特别是他的词,在整个词史都有种旋乾转坤之功。南宋胡寅说:“(词)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壮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南宋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都较准确地说出了苏词革新的划时代意义。本文拟从苏轼对词的题材拓展,写法创新,词境提高和扩大诸方面,探讨一下苏词的革新。

一、唐五代词简述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它原名“曲子词”,后简称为“词”。隋唐之际萌芽,唐末五代发展,两宋走向鼎盛。它最早流行于民间,文人较少涉足。中唐后,一些与社会下层接触较多、文学观念比较开放的上层文人,陆续对词发生兴趣,并尝试着创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等,就是此时重要作品。唐末五代时,文人开始大量创作词,词自此由巷陌新声向文人士大夫之雅曲转变。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西蜀词人的词作《花间集》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花间词人”大都有“狭邪狂游”的生活经历,“花间词”内容上多采用代言体,以下层歌妓为抒情主人公,是“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的结合。其风格轻靡浮艳,堂堂的文人士大夫之作,竟一堕而为伶人乐工之词。而到了南唐一班文人手中,词多少表达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冯正中堂庑特大,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三人中尤其是李后主,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变故,于是便以其纯真任纵之心灵,体悟且沉湎于整个人世间的无常之悲慨,洗净宫体与倡风,将词引入歌咏人生的宽广途径,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也远胜冯延巳和中主,成为南唐词坛之空谷足音。宋初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大都高官厚禄,生活舒适,没有唐末五代文人的家国濒临困境之压抑和绝望。所以,其所写小令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而内容也大都是写儿女情愁。虽然一些文人亦偶有慷慨抒怀之作,但总体未脱离“花间”窠臼。

二、以诗的内容和题材入词

在两宋词坛,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大面积改变的词作家。

首先,他用词抒发了爱国的豪情壮志。

北宋内忧外患交织,西夏、辽国的边患威胁,始终令北宋统治者寝食难安。苏轼活跃于政坛的年代,边塞矛盾集中在防御西夏的入侵方面。他的词就涉及到这方面内容,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其时苏轼因与新党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出任密州知州。作者身在东海一隅,心却时时关怀着祖国西北安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维护祖国统一,反对西夏入侵的强烈愿望。词的爱国思想明显而强烈。词用典准确,比喻巧妙,善于烘托,加上音节急促,这一切都与射猎场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词的豪迈奔放气势,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的出现,奠定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使豪放词和豪放词派有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苏轼词揭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广义地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可算作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而这里所说的“内心世界”,则主要指苏轼的词扩大了反映内心世界的范围。他的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抒写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和思想上的矛盾。苏轼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与社会功能。在苏轼以前,由于题材与内容的大同小异,形式、句法、口吻、声情差异有限,尽管词人们在艺术上有不同的贡献,但多数词人的艺术个性却表现的不够深刻,不甚鲜明。某些艺术风格相近的词人作品,竟互相混淆,至今无法辨明。苏轼的词则与此不同,即使把它混杂在别人的作品里,也能够把它识别出来。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词前有一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这首词写的不过是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然而,词人却借此表露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示自己的宽阔胸襟。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不堪,可以想象他们浑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狼狈”相。而苏轼却是另一番风度: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了,遇上了只须坦然对待。仕途和人生途中也免不了有坎坎坷坷,有了这种坦然的态度就能安之若素。《定风波》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风雨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放达。词人被贬期间,形同犯人,而他却能够把失意置之度外,寄希望与未来:“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情绪,解脱苦闷,表现出豪爽开朗的性格。

再次,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苏轼平生到很多地方任过职,每到一地,他总是勤政爱民,努力为当地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如疏浚西湖、赈济灾民、减免杂税等等。他把对这方面的关心表现在词中,于是出现了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中的做法。如《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以欢快的情绪为基调,很好地表现了这个季节农村的生活特点,质朴恬淡,引人入胜。在苏轼以前的文人词中,偶尔也出现过以农村片段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张志和的《渔歌子》。但未有像苏轼这样,多方面描绘农村生活的画面,把农民、村姑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扩展词的题材方面,苏轼无疑有着重要贡献。

第四,苏轼词诉说了真挚的人伦之情。宋词因流行于花前月下、杯酒之间,所抒发的大都是文人士大夫与歌伎舞女之间的游戏之情,与家人、友人等比较真挚庄重的情感,几乎很少入词,苏轼之前只有欧阳修等词人才偶尔为之。到了苏轼笔下,却变得十分平常,处处可见。苏轼一生兄弟情笃,苏辙是他在词中经常抒发思念之情的一个对象。如《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这首词用传统的悲秋思人手法,传达对弟弟与友人的一片深情。

第五,苏轼展现了清新秀丽的水光山色。每到一地,苏轼总兴致勃勃地游览山水,陶醉其间,物我两忘。如《虞美人》: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这首词上片没有直接写景,而是通过叙述、议论侧面烘托。下片转入景色的具体描摹。写出了杭州城的秀美、繁华。这与苏轼描写杭州景色的诗作《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题材、创作方法上异曲同工。“以诗为词”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胡适说:“词起于乐歌,正和诗起于歌谣一样,诗可以脱离音乐而独立,词也可以脱离音乐而独立。苏轼以前,词的范围很小,词的限制很多;到苏轼出来,不受词的严格限制,只当词是诗的一体;不必儿女离别,不必鸳衾雁字,凡是思想,都可以作诗,就都可以作词。从此以后,词可以咏史,可以吊古,可以说理,可以谈禅,可以用象征寄幽妙之思,可以借音节述悲壮或怨抑之怀,这是词的一大解放。”

苏轼词扩大了反映生活的领域。在苏轼现存的三百首词里,诸如咏史、游仙、悼亡、惜别、登临、宴赏,此外,山河风貌、田园风光、参禅悟道、哲理探讨等,几乎无所不包。经过苏轼的创作,人们才真正看到词可以反映广阔的生活内容。也正是通过苏轼的创作,才开始摧毁“词为艳科”的狭小樊篱,改变了词为“诗余”、“诗尊词卑”的传统偏见。

三、以诗的风格和意境入词

苏轼在词史上的另一不可磨灭的功绩便是拓宽了词的意境,改变了词的风格,使词与诗气脉相通。前人曾多次总结苏轼这方面的功绩,称其创立了“豪放”词派。所谓“豪放”是针对“婉约”而言的。“婉约”、“豪放”之分,最早始自明人张綖。清人王又华在《古今词论》中说:“张世文(即张綖)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弘之谓耳……如少游都婉约,东坡多豪放,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大抵以婉约为正也。”宋人对苏轼词的新风貌早有敏锐的察觉。俞文豹《吹剑录》所载东坡“幕下士”之言柳永词须“十七八女孩儿”演唱,东坡词则须“关西大汉”高歌,便道出个中原由。

苏轼词风的转变,首先是由于歌词抒情模式的转移。苏轼拓展词境之作,都是以自我为抒情主体的,彻底改变了前人“代言”的方式。苏轼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表现。与苏轼的宽阔心胸、坦荡襟怀相映衬,词中出现的景物也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苏轼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其最能代表苏轼独特风貌的作品当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它第一次在词里成功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把登临怀古词推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之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主要是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的。苏轼在此基础上,把一般的吊古伤今提高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唱叹与赞美。此词之所以为高,原因正在这里。《念奴娇》艺术上的另一特点,便是发展了情景兼融这一传统艺术手法。作者从眼前的自然风光起笔,引出历史人物,抒写个人感慨,险奇壮丽的赤壁风光成为词人追慕古代英雄人物、抒发个人豪情的有力烘托,自然山水、历史人物、个人感慨三者交织在一起,并以抒写词人的理想抱负与老大无为的感慨为核心。词中描摹江山如画,渲染周瑜的功绩,都是为了使这一感慨表现的深沉、悠长而又具体。这首词的再一特点,便是语言精炼而有特色,用墨不多而形象异常鲜明。写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滚滚长江,波涛汹涌,赤壁矶头,山势险峻。在此背景里出场的历史人物却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当年周郎何等风流儒雅,从容不迫,料敌如神。凡此种种,均有效地增强了这首词雄奇的境界与豪迈的风格。被后人叹为“千古绝唱”。

同样,《水调歌头》在中秋之夜咏月兼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被人们认为是苏轼词中的杰作。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往来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和词中壮美的意境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如拍岸的江水、穿空的怪石、挺拔的大树、浩瀚的夜空等等。这一类清奇雄健的自然景物,又往往被词人放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来加以描绘,于是便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从人物与人世方面来看,苏轼词的清雄旷达的风格,又总是和羽扇纶巾的风流人物,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士,把酒问青天的诗人,乘风破浪的渔夫等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鲜明地表现出词人的理想抱负与乐观进取、积极用世的精神。

四、苏轼词风转变的原因

词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被视为“小道”、“艳科”,其体卑下,反映重大社会生活题材的作品只能入诗,而不能用词来写。而且,词的委婉言情的作风,也是确定了的,要求获得隐约朦胧的效果这就极大的限制了词的发展。虽然在唐、五代文人词中,也产生过一些具有豪迈气概的作品,入宋以后也不乏某些具有豪放词风的作品,但毕竟是少数,影响不大,还没有引起词人的广泛注意。苏轼的出现,才打破婉约词统治词坛、独领风骚的局面。

苏轼之所以能以自己的创作打破婉约词统治词坛的历史局面,并由此而为豪放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

首先,是词的内部创作积累的一个过程。词最早流行于民间,产生于初唐的敦煌民间词之开阔视野,遒劲风格在以后的文人创作中,始终不绝如缕。如中唐诗人韦应物的《调笑令》描写边塞景象:“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苍劲空旷,与唐人边塞诗血脉相通。到了“花间词人”手中,偶尔亦有超出“艳情”以外的创作。如毛文锡《甘州遍》:“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写边塞的景色与建功报国的愿望,情绪昂扬。南唐词人李煜更是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将内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般的愁苦滔滔不绝地倾泻出来,改变了婉约“代言体”的作风。入宋以来,文人的仕途开拓了,视野也随之开阔。举凡宦海风波、人生感慨、个人志向、怀古咏史等等,都可以拿来入词,而且写得气象万千,气度非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等。词的内部的这一系列创作经验积累,为苏轼的词风转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工作。

其次,是文学发展“求新”、“求变”的结果。就人们的审美心理而言,“喜新厌旧”是一条普遍规律。所以,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期待着文学创作的“求新”、“求变 ”,特别是天赋异常、个性突出的作家,更是期待着自己能够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这就是历代文学样式不断更新、题材不断开拓扩大,风格不断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从词的产生到苏轼的出现,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但就其大致内容而言,始终没有超越闺阁庭院之景与相思离别之情的范围;就其基本风格而言,也始终没有超越委婉隐约、缠绵悱恻的框框。长此以往,词的创作之路越走越窄,必然会被导入“死胡同 ”。到了苏轼登上文坛的年月,词已经不得不进行改革,否则就会停顿、重复、没有希望。苏轼的革新就是这一文学创作规律所驱使的必然。

第三,是苏轼个人的作用。把诗文革新精神带到词坛上来的是苏轼。苏轼是位极富变革精神的文学家。26岁时便向皇帝上《进策》、《进论》,分析现实政治,提出全面革新朝政的主张。在散文领域,他继承了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推陈出新精神,倡导创作时“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长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随性情所至,自由表达,挥洒淋漓,以达到“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效果。在诗的领域,他同样不拘一格,袒露心胸,“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以至于“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冀《瓯北诗话》)。继欧阳修之后,最终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在词的领域,他更不甘心简单地沿袭、模仿前人,不甘心委屈自己去适应“艳情”、“隐约”等传统的创作模式,不甘心屈居于柳永等名噪一时的词人之下。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入词的创作领域,追求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从而成为北宋词坛最具变革精神的词人。

在苏轼所擅长的文学门类中,词的成就最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程千帆《苏词札记》说:“苏轼对词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即使没有超过他的散文和诗,也决不在散文和诗之下。”胡念贻在《唐宋词选》的序中说:“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但在文学史上影响较大、地位较高的是词。”苏轼对宋代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词体的全面革新,从而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于色,以至被视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文体。

参考文献:

[1]胡适.词选[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

[2]张燕瑾、吕薇芬.宋代文学研究(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3]陈鸿祥.人间词话 人间词注评[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4]吴奔星、李兴华选编.胡适诗话[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1.

[5]程千帆.苏词札记[N].光明日报 1956-12-2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6874be4b35eefdc9d33350.html

《论苏轼的词体革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