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1-05-19 08:42: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 维吾尔族简介

(1) 历史演变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会发现,现在周围的许多维吾尔族同学的外观和我们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有很大不同的,相比而言,他们更偏向于中东地区(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远至小亚细亚地区的人的外貌。那是因为维吾尔族其实来源于秦汉时期经常扰乱中原,一个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匈奴。

关于维吾尔族的种源,说法是很多的,根据维吾尔族人自己的发展史来看,他们和突厥族同出于匈奴民族。(匈奴单于两个王子发生争斗,使部落分裂成了突厥和回纥两个民族,回纥族即是今天维吾尔族人民的先民,而突厥族的后裔现在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及其附近国家,和少部分新疆地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外貌之间的相似性,不仅如此,土耳其语和维语也是非常相似的,维吾尔族到土耳其一个月就可以完全掌握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如同汉语听方言)。

在历史文献中,778年,也就是唐德宗贞元四年之前,维吾尔族都是以“回纥”的名称出现在史书之中,这之后,还有“回鹖”“畏兀儿”“回部”“缠回”等名称,(因为他们英勇好战,经常和中原地区发生冲突,所以在之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进进出出,分分合合,最终还是融入了中国历史之中)直到1934年也就是民国23年,新疆这个地区的省政府根据多方人士意见,讨论认为应该废除之前一系列对维吾尔族称呼的汉文,统一叫“维吾尔”,意为“联合,同盟,团结”。(谐音,为了符合当时政治的需要而富于这个词这样的意思)

1953年新疆广大维吾尔族人民与中央的矛盾最后以和平方式解决,建立了9个民族乡,7个民族区,6个民族自治县和5个民族自治州,直到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而可以肯定的是,维吾尔民族人民是从千年之前就居住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虽然名称上有所更改,但他们的文化和历史都是有所传承的。

(2) 地理位置

(3) 总人口

(4) 民族特点

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善于在盆地和河谷边缘开发绿洲,并开挖地下暗沟渠——“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形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瓜果生产闻名全国。

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擅长园艺,有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

二、 民俗与文化

(1) 服饰特色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男子“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

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

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

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

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

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2) 待客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

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

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

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

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3) 婚俗与葬俗

婚俗:热闹的维族婚礼维吾尔族婚礼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家举行出嫁仪式。(举行仪式时,客人分男()()两厢,由阿訇居中主持婚礼,念古兰经,然后问新郎新否愿意结婚,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阿訇将一块馕掰成两块,蘸上盐水分别送给新郎新娘,当场吃上。这表示同甘共苦,白头偕老。这时出嫁仪式进入高潮,在琴声歌声中,众宾客齐声赞道“美满婚姻,地久天长”,男,女宾客和青年们欢歌曼舞,琴瑟悠扬,行祥云聚,喜气洋洋,舞毕即入席就餐。这天下午,新娘穿戴一新,在姑娘们簇拥下,上马或坐车,径往男家驶去,一路上是吹吹打打,热闹非常。欢快的乐曲声和口哨声吸引着大道上过往的行人。按照习俗,新娘到婆家时,男家的大门前要点燃一堆驱魔除邪的神火,由一位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也绕火堆走一圈才能登堂入室,进入新房。有的男家从门前到新房的通道上,用毛毡,地毯铺地,表达对亲娘的特别尊重和热烈欢迎。)

婚礼的第二天,在男家举行“揭盖头”仪式。

葬俗:丧葬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当死者临死前,亲友都来念"都瓦"告别,儿女在床前领受遗嘱,阿訇盖章证明。死后,阿訇将"神水"嘀在死者嘴上表示祝其"升天";买僧(职业宗教者)者伊麻木为死者净身,净身后缠白布,男性包三块,女性包五块,再在死者身上撒香料。   

然后,将尸体放在"告那孜"清真寺里的公用抬尸木架上,抬往墓地。墓穴深长各二米,宽约一米,穴壁开洞,置尸于洞中。入葬前,由阿訇诵经,所有送葬人各抓一把土,再由一个人收齐放在尸体上,表示与死者诀别。葬后,在墓插一树枝,作为标记。   

送葬时只须男性,妇女不许入坟地(死者妻女也不例外)。   

非穆斯林也可参加送葬,可静默告别,但要注意尊重民族习俗和信仰。   

在死者死后三天、七天、二十天、四十天、周年,家属要做抓饭请亲友,为死者祝福,叫做"乃孜尔"。作"乃孜尔"因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区别,近几年来,即使经济条件好的也比较简单。

饭前饭后,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

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事实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

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带礼物,按传统惯例,有三个以上的大白面馕、砖茶、方块儿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请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来,事后也得准备一包礼物,走这个礼补这个情。年祭之后,一般不再举行乃孜尔了。

(4) 民族艺术

文字: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语系的突厥语系。文字原用阿拉伯字母,后来自创了拉丁化新文字,现在新旧文字并用。

音乐:“十二木卡姆”(十二大部曲)是古代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史诗,长期在民间流传。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乐器:“巴拉曼”“独他尔”手鼓“达甫”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数十种

舞蹈:轻巧优美,旋转迅速,多变,顶碗舞、大鼓舞等,“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5) 民族禁忌

在麻扎和清真寺以及河坝、伙房等地忌携带、遗弃不洁物品。

探望卧床病人时忌站在病人头和脚的方向。

衣服忌短小、最忌户外穿短裤。

在屋内坐下时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

吃饭时忌随便拨弄盘中食物或剩食物在碗中。

接受物品时忌用单手,尤忌左手。

睡觉时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面仰躺。

三、 信仰和节庆活动

信仰:曾信奉过佛教等宗教,现在全民信奉伊斯兰教

节庆活动: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节庆时,各清真寺都打鼓、吹奏唢呐欢庆,召唤维吾尔族男人们到各自所在地的清真寺内会礼,向真主祈祷。会礼散后,先上坟,然后各家请阿訇到家诵经。

四、 建筑特色

一般维吾尔族建筑: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制图案。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典型建筑维吾尔族建筑:吐鲁番麻扎村

克里斯>亚伯在《建筑与个性》中指出,“伊斯兰建筑另一个重要的倾向是内向性,它是一种由内院和封闭空间构成的建筑”。[2]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拓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文化,这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延续多年的一种群体组合方式。维吾尔族以多层错落的立体院落格局来解决复杂的生活需求。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黄黏土为材料,采用了砌、垒、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种构造形式,建构了堪称“中国第一土庄”的院落式生土建筑群,其基本构成表现为下窑上屋、匹希阿以旺和葡萄架空间的形式特征。

麻扎村以多层面立体的环境来结合当地的地形风貌,强调有效利用地貌等自然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当地乡土民居的各种生活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集合体的公共空间,既是内部也是外部,不是闭合的而是一种有效的围合,表达了日常农工、观赏、娱乐等多样化的功能空间。

五、 饮食习惯

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

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维吾尔族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3a0b4569eae009581bec3c.html

《维吾尔族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