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发布时间:2019-10-13 20:37: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落实璧山县委、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为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全面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璧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璧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璧山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璧山县县城总体规划》特编制璧山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璧山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大旅游”观念,确保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三个文化向量坐标:民间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突出璧山县以凤文化等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休闲的旅游主题。

——把璧山县建设成为重庆西部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规划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维持璧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突出主题形象的原则,以产品和服务及各种载体来营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形象。

——可操作性原则,在功能分区、政策、时间安排上统筹安排以确保建设、管理、开发等方面的可操作性。

——区域联动共存共荣原则,璧山旅游与周边区县联合开发,共生发展。

三、规划分期: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15年。其中2001—2005年为近期开发建设期, 2006—2010年为中期,2011——2015年远期。

四、规划重点:

____青龙湖风景名胜区

____璧城中心旅游区

____璧丁旅游经济走廊

、本规划是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区域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和变更,需要做局部修改或补充完善的,必须经县旅游事业发展委员会同意,重大问题须经县委、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书、图件组成,其中文本、图件具有法律效力。

、本规划由璧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旅游局根据本规划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

第二章 璧山县旅游产业定位

一、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1.旅游开发已初步形成“三山、三湖”的格局。

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

3.旅游业在重庆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青龙湖、白云湖两个品牌。

4.已初步形成了景区、旅游局、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1.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西部大开发以及重庆直辖市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发展机遇。

2. 距主城区只有40分钟路程,区位优势明显。

3.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4. 旅游游资源品种多、门类全、文化遗存较丰富。

二、旅游产业定位

璧山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来自二、三产业的贡献,乡镇企业总产出又占其中的87左右,而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压力以及璧山缺发展工业的能矿和水资源将使得工业、乡镇企业增长优势减弱。而璧山县1999年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5.95%,且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在璧山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是可能的、可行的和必要的。即旅游业在璧山县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为:

璧山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

璧山县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三章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2015年规划期末,把璧山县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独具、人文特色浓郁并具有现代特色的重庆西部的主要旅游度假区,重庆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达到8.82亿人民币,相当于璧山县GDP8%左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璧山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到200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达74万人次。消费者人均花费达200元,旅游总收入1.46亿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将旅游业作为璧山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2.中期(2006—2010年):到2010年,年旅游者达125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达330元。旅游收入达4.13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5.5%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璧山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3.远期(2011—2015年):到201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76万人次,旅游者人均消费达500元,旅游总收入达8.82亿人民币,相当于璧山GDP8%,此时旅游业已成为璧山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 璧山县旅游发展目标指标

年限(年)

1999

2005

2010

2015

旅游总收入(亿元)

0.48

1.46

4.13

8.82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35.8

20

23.1

18.5

GDP(亿元)

28.03

48.75

75.01

110.2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1.69

3.0

5.5

8.0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8.05

14.42

23.76

39.0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

5.95

10.14

17.38

22.6

旅游游客人数(万人)

43

73.63

125.15

176.3

旅游游客人数增长率(%)

16.2

9.38

11.19

9.19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元/人)

111

200

330

500

第四章 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

一、旅游资源特色

璧山县旅游资源较丰富,“三山三湖”赋予璧山“黛山秀湖”之美,而独具扼渝西咽喉的区位优势,加上以丁家万亩苗圃、优质梨园、高新农业园、珍禽养殖场、中国西部鞋城、来凤鱼乐城等为基础的产业文化以及文庙、汉代画像石棺等古文化、“凤文化”等民间文化,更是使璧山旅游特色锦上添花。

二、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格局

璧山县应遵循“一个中心、两个依托、六个片区”的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格局。

“一个中心”指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璧城中心旅游区的开发为中心。

“两个依托”一是依托璧山县的凤文化、文庙、古山寨、古遗址、古墓葬等人文类旅游资源;二是依托璧山县多湖多山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六个片区(重点开发区):

第一个重点开发区是璧城中心旅游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万亩桃园景区、璧城文庙和茅莱仙境等。

第二个重点开发区是白云湖-丁家旅游区。是全县交通地理位置最好,最方便快捷的旅游地。

第三个重点开发区是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该区位于璧山西北部,是大气、水质最好的旅游区,区内除优美的自然风景外,铁围寨、古老寨、凤文化可说是锦上添花之笔。

第四个重点开发区是金堂湖旅游区。该区有金堂湖,湖畔有露德堂,是开展水上运动、婚庆旅游的好去处。

第五个重点开发区是缙云后山旅游区。是中长期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家休闲旅游的宝地。

第六个重点开发区是云坪乡的登云坪古寨旅游区。该古寨为重庆市面积最大、保存也较好的古寨,可建成重庆市最大的“古寨游”场所。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1.发挥资源配置优势,调整并优化开发布局,使璧山县旅游业进入区域化发展的高层次阶段。

2.依托交通干线,辐射沿线旅游开发。

3.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

4.确定文化坐标,紧紧把握开发建设的文化导向。即坚持绿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璧山民间传统文化(“凤文化”等),补尝旅游产品短缺。丰富和提高璧山旅游文化内涵。

四、旅游资源保护

根据璧山县旅游资源的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及价值评估,将璧山县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类保护区。

一类保护区包括白云湖景区、凤湖仙山景区、青龙湖景区、金堂湖景区、缙云后山景区。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由旅游主管部门协同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并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基金对其专项保护。

二类保护区包括汉代崖墓群景区、璧城文庙、登云坪古寨景区。可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并加强宣传,使文物类旅游资源能永留后世。

三类保护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茅莱景区。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在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主要由景区所在乡镇政府负责。

根据景区内各景点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和价值大小,对景区内的空间范围分等级进行合理保护。璧山县各景区的保护宜采用三级保护体制。一级保护区为各景区内的核心区域,二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外围保护区。

第五章 璧山县旅游市场开发

一、 旅游市场开发定位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一级客源市场: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是璧山县主要客源市场,是未来的主导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以璧山县城居民为主的当地客源市场和璧山周边市县客源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中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阶段性开发定位

近期(2001—2005年):重点开发本地客源市场和主城区客源市场,为旅游开发赢得效益,提高市场影响力。

中期(2006—2010年):深度开发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和璧山周边县市客源市场,在重庆市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借它的影响力带动周边客源市场。

远期(2011-2015年):稳定本地和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利用璧山县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国内远距离客源市场,进行适度的市场营销。

(三)旅游市场形象定位

结合璧山旅游“文脉”,周边旅游态势以及璧山城市总体规划,以形象共建为指导思路,璧山旅游总体形象可定位为:“黛山秀湖迎访客,绿野乡风醉游人”。以此作为对外宣传的口号,并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策划不同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1.璧山县面对一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21世纪重庆旅游卫星城

郊野休闲第一处(山水大观与都市休闲园)

2.璧山县面向二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田园风光新璧山,休闲旅游第一处

而对于本县的常住居民而言,璧山旅游总体形象就显得没有必要,人们更关注的是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具体吸引物的形象。

3.璧山县面向三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魅力璧山:渝西绿色明珠,休闲天堂

二、旅游市场预期目标

2005年:达到73.6万人

2010年:达到125.15万人

2015年:达到176.3万人

第六章 璧山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中心一带两环”是按照旅游经济运行规律,以客源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中心,旅游资源为前提,交通条件作为基础而设计的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中心”:璧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其主要功能为:璧山旅游者集散地,旅游购物中心。

一带”:璧山青杠来凤丁家的旅游经济带,以璧山青杠丁家已有的交通、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开发高新科技生态观光农业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来凤美食渔乐城,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区。

两环”:即以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缙云后山旅游区为中心组成的北部旅游环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以白云湖-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观光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登云坪旅游区为核心组成的南部旅游环线。以观光、休闲为主题。

二、主要旅游区概念性设计

(一) 璧城中心旅游区:

由璧城镇都市旅游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梅井山-茅莱山景区、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 营造璧山旅游形象

▲功能定位:休闲、商务会议、购物、体育、美食、保健理疗、宗教朝拜旅游

▲发展目标: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主要集散地

(二) 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由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三江峡等景区组成。

▲主题定位:神奇山水、凤凰文化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度假、观光、特色文化体验

▲发展目标:璧山旅游的拳头产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 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由白云湖旅游景区、来凤-丁家花卉苗圃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区、马坊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生态农业产业旅游,村野文化体验

▲功能定位:观光、休闲、游憩、娱乐、度假、美食

▲发展目标:璧山县内及重庆居民周末游憩之地

(四) 金堂湖旅游区:

由露德堂、金堂湖、白鹭山等景区(点)组成。

▲主题定位:异国风情、龙凤奇缘

▲功能定位:休闲度假、水上运动、教堂观光、异国风情体验、宗教朝觐

▲发展目标:水上运动基地和浪漫异国风情婚庆度假圣地、婚纱影楼外景摄影基地

(五) 缙云后山旅游区:

由八角天池、干湿龙潭、阳龙村农家乐群等景点组成。

▲主题定位:生态旅游、静态旅游、绿野仙踪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科考、野外生态体验、乡俗活动体验

▲发展目标: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科考、探秘、避暑胜地、市内独特的“世外桃源”农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六) 登云坪旅游区:

由登云坪古寨景区、广普花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古寨皇城游

▲功能定位:古寨皇城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考怀古、休闲度假

▲发展目标:重庆市最大的古山寨观光区

三、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与步骤

(一)开发建设的层次分析

第一层次:重点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这一层次包括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璧城镇中心旅游区,这是全县旅游风景区中的主体层次。主要建设分别为扩大风景区游览面积,增加游览娱乐项目,改善和提高接待条件。

第二层次:重点发展,以发展促建设。这一层次包括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缙云后山旅游区、璧丁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区、云坪古寨旅游区。主要建设内容有:保护和恢复景观,改善内外交通条件,形成区域内游览循环线,组织文化和乡俗活动,构成县内第二大景观。

第三层次:实行开发与发展并举。这一层次包括县内其他风景区(点)散布在县内各地的旅游景点和璧山独具特色、各成体系的凤文化、古山寨、文庙、驿道等古文化流派。开发内容有:恢复景点建设,开通游路,组织参观和游览。

(二)重点项目规划

(注:带“★”为重点项目,带“△”为次重点项目)

1.近期(2001—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建成璧城中心旅游区“三城”:皮鞋旅游城、温泉娱乐城、美食城;

★修建璧山文化博物馆;

★修建一个三星级饭店、璧城及璧南河沿岸凤文化景观造型设计;

★龙梭山桃花园生态观光休闲项目开发;

△文庙旅游观光项目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神秘谷、白虎谷、古老城、铁围寨的开发与青龙湖景区开发一体化;

★凤湖仙山的凤仙文化系列项目开发与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

△青龙湖的水上娱乐深度开发,山上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五龙到阳龙村旅游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建设阳龙村“世外桃源”农庄;

△恢复修建云峰寨;

△环保教育基地建设。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巴渝八大节庆庄、姻缘庄、八卦女儿楼、后山生态旅游项目续建;

★青杠“中国情爱文化谷”项目开发;

★来凤美食一条街;

★丁家重点发展几家花卉园农家乐;

△璧青公路沿线两边景观建设;

△荷香苑度假村的扩建。

5)金堂湖旅游区:

★恢复建设天主教堂露德堂;

★法国风味的乡村农庄修建;

△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

2.中期(2006—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璧城旅游中心面貌和地位基本形成,重点建设璧山美食城、旅游商品购物城;

★建成璧温泉-金剑山旅游度假区;

△茅莱山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各个景区综合开发连成一体,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建设三江峡度假区。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中草药“百草园”建设项目;

★建设八角天池度假村;

★“静态旅游”项目;

△干湿龙潭景点开发;

△天池竹海景点开发;

△修建农事民俗馆。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璧青公路沿线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开发项目;

★在丁家建设重庆最大的花卉苗圃生态旅游及农家乐群项目;

★民间游戏活动项目;

△来凤古驿道牌坊群恢复项目;

△来凤翰林院开发项目;

△马坊汉代画像石棺、漫水湾白鹭群、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5)金堂湖旅游区:

★建设金堂湖水上娱乐世界;

★重庆最大的异国浪漫婚礼度假旅游项目开发。

6)登云坪旅游区:

★古寨皇城开发;

★申报市级风景名胜区;

△生态观光农业及农家乐项目;

△广普柑桔园和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

3.远期(2011—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

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建设,两条旅游环线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效益和产业带动效应充分体现出来。

1)青龙湖凤湖仙山连接缙云后山以及与缙云前山的通道建成,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两个旅游区一体化开发建设;

2)璧山青杠丁家(金堂湖)旅游经济带的格局业已形成,并向周边辐射,开发梅井山等景区组建南部旅游网络。

四、特色旅游项目建设

璧山县在规划期间应建设以下特色项目:

1. 皮鞋城旅游项目

2.鱼乐城旅游项目

3.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

4.“金凤凰园”项目

5.古寨旅游项目

6.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

7.龙凤婚庆旅游项目

8.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9.军事拓展游乐项目

10.静态旅游项目

11.情爱文化谷旅游项目

12.图腾文化旅游项目

13.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第七章 璧山县旅游产品规划

一、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1.集中抓好传统观光型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更新优化。首先集中挖潜,抓好传统产品的深度开发,如金堂湖的婚礼度假游、丁家花卉苗圃农家乐、璧城镇皮鞋城产业旅游等使观光项目和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样;其次是改进产品组合,配套开发包括乡土、民俗、宗教活动、民间技艺表演等参与性、观赏性强的项目。

2.着力开发旅游精品,推出文化品位高,配套设施完备,管理先进、服务上乘的名牌产品。目前应优先启动一批有“重庆之最”称号的旅游景区(点)的建设,进一步深度开发青龙湖、白云湖旅游区,多方筹措资金为开发建设注入活力,启动以丁家为中心的重庆市最大的花卉苗圃观光旅游区;完善璧城镇皮鞋城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西南第一的皮鞋产业旅游区;加快金堂湖的游乐项目及环境绿化艺术建设,恢复教堂的原貌,并增加旅游功能设计,建成重庆最大的浪漫婚礼度假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对青龙湖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景点的延伸开发,将铁围寨、古老城与青龙湖的开发融为一体,逐步开发缙云后山、登云坪等几大景区,形成璧山旅游产业的网络化格局。

3.依托重庆主城区,开发一批适应近郊短距离休闲旅游需求的观赏、游览、娱乐性旅游产品。

4.发展产业旅游,形成“大旅游产品”的格局璧山县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充分将工业、农业建设、商业贸易与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5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璧山县旅游产品的开打要好特色文化牌(以凤文化、饮食文化为主),开辟凤典故苑游、寻古怀旧游、民间文化游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

6.在不断推出包括观光、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的同时,改进项目组合,搞好产品穿插,大力发展组合型、复合型、兼容型旅游产品。

7积极发展横向联合,开发跨区旅游线路产品。璧山县旅游产品开发要加强与周边县(区)市共生发展,在产品开发和联合促销上迈出扎实的步伐,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实现旅游客流和旅游经济交汇循环。

二、 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

(注:带“★”号为重点产品;带“△”为次重点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璧城镇旅游形象工程开发项目

★璧南河沿岸景观开发项目

★璧城镇旅游广场工程:增加游憩功能设施,修复文庙大成殿

△秀湖公园开发项目

△金堂湖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凤湖仙山湖面开发、园林绿化工程

2)中期(2006—2010年)

★青龙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

★古老城、铁围寨景区的恢复建设项目

★金堂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改、扩建法国教堂——露德堂

★青杠璧城镇公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

△缙云后山的综合开发项目

△登云坪古寨修建工程

3)远期(2011—2015年)

★来凤翰林院修建项目

★来凤牌坊群、驿道恢复开发项目

★朝元寺牌坊开发项目

△梅景山景区开发工程

△鹭鸶山旅游观光项目

2.宗教朝拜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东林寺改扩建项目

★露德堂天主教项目

★龙桂寺建设项目

△白云湖复建佛荫寺项目

△青龙湖金田寺修建项目

△来凤大佛寺扩建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的道教文化开发项目

△登云坪毗炉寺、香炉扩建项目

3.度假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度假区的深度开发: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及特色菜餐饮开发,姻缘庄、八卦女儿楼项目开发、后山的深度开发

★青龙湖的综合开发项目

★金堂湖婚礼旅游功能设施建设

△璧温泉娱乐城旅游开发

△荷花苑度假村开发项目

△天池水上游乐园

△天池度假村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金剑山绿色野营营地建设

★凤湖仙山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综合开发:“静态旅游”项目

3)远期(2011—2015年)

★三江水库旅游度假项目

4.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璧山渝西会议展览中心

★璧山旅游博览会

★璧城皮鞋城博览会

△丁家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的旅游开发

△丁家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开发

5.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青龙湖生态旅游开发

★金剑山森林公园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白云湖后山生态旅游开发

★缙云后山生态旅游项目

6.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水上娱乐健身俱乐部、跑马场、攀岩运动中心

★璧山体育馆增设项目

★璧山体育场修建项目

★璧温泉娱乐城建设

★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金剑山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璧山县武术馆建设项目

△璧山保龄球馆

△璧山网球、羽毛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金堂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三江水库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白云湖射击俱乐部项目、白云湖健身中心综合开发

★金剑山微型高尔夫训练场项目

★璧山军事拓展游乐体验项目

★璧山缙云后山森林浴项目

△登云坪古寨攻寨演练项目

△璧山赛车俱乐部

△璧山举重摔跤俱乐部项目

7.观光农业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龙梭山桃园花果观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

★丁家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优质梨果园生态农业观光开发项目

△重庆市果蔬菜优良种繁殖推广基地产业旅游开发

△野生珍禽养殖开发项目

500万肉鸡、500万肉兔综合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璧山青杠现代高新农业观光区综合开发

★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七蕊黄花、云雾茶观光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世外桃源”农家乐项目

△广普马鞍村柑桔园建设项目

△五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产业旅游开发项目

△云坪肉兔养殖基地建设

3)远期(2011—2015年)

△登云坪古寨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8.文化教育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璧山特色文化博物馆

★璧山文庙大成殿恢复性建设

★状元奇观城旅游项目

△璧山科技博物馆

△缙云后山景区森林科考探秘教育基地

△璧山革命英雄烈士墓革命教育基地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开发

★来凤百岁牌坊驿道“旧景”恢复建设

★图腾文化项目

△部队军营之旅

△冯、蒲状元旧居、坟墓开发项目

△五龙乡阳龙村旧城门恢复修建

△来凤抗战名人居住遗址及旧居与军事演练场遗址重建

9.特色购物美食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来凤鱼好吃一条街改造,建设来凤鱼乐城

★璧山皮鞋城购物中心

△璧城璧南河沿岸火锅一条街

2)中期(2006—2010年)

★璧山地方特色旅游美食一条街

△璧山旅游购物中心

3)远期(2011—2015年)

★璧山旅游餐饮集团

★璧山地方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城

10.节庆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重点产品

★璧山特色文化(凤灯、凤舞)文化节

★璧山旅游文化节

★璧山皮革节

★璧山特色美食文化节

★璧山旅游桃花节

★璧山龙舟、凤舟赛

★璧山女儿龙、狮节

★璧山绿色文化旅游节

2)次重点产品(其他)

△璧山傩舞文化节

△璧山文庙祀孔文化节

△璧山传统体育赛事

△璧山投资贸易洽淡会

△璧山乡俗、民俗戏曲艺术节

△璧山苗圃会

△璧山教堂文化、西方仪士集体婚礼活动

△璧山板栗节

△璧山山寨、驿道历史文化节

11.其他旅游产品及项目

△璧山凤文化史、抗战历史、军民共建历史、军事防御、山寨剿匪、驿道故事等方面内容的电视剧、电影、话剧、歌舞剧观赏游览项目。

△工业旅游项目:璧山服装工业园之旅、璧山皮鞋城加工厂之旅、璧山盾之王工厂之旅、璧山电脑刺绣厂之旅及汽摩配件厂之旅等。

△修学旅游项目:重庆华桦实验学校修学之旅、重庆树人学院修学之旅、重庆渝西大学修学之旅

三、旅游线路优化组合

(一)县域旅游线路设计

1环线

▲璧城茅莱山景区正兴金堂湖风景名胜区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区来凤美食一条街青杠白云湖旅游区璧青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区璧城镇(中期)

▲璧城青龙湖风景区依凤凤湖仙山景区缙云后山景区保家蒲元状元墓璧城(远期)

2.轴线

▲璧城镇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近期)

▲璧城镇白云湖旅游区来凤美食一条街丁家生态农业旅游区(近期)

▲璧城镇龙梭山桃园景区梅井山景区茅莱山景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广普生态农业观光区登云坪古寨皇城(中期)

(二)区域协作共生旅游线

▲重庆璧山铜梁文化专项旅游线(近期)

▲重庆歌乐山风景区璧山北碚缙云山风景区重庆旅游环线(近期)

▲重庆青杠白云湖旅游区来凤渔乐城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永川、大足旅游线(近期)

▲重庆璧山成都旅游线(中期)

▲璧城镇青龙湖风景名胜区风湖仙山旅游景区缙云后山旅游区合川旅游线(中期)

▲璧城镇青杠白云湖来凤美食一条街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广普登云坪古寨皇城江津旅游线(远期)

第八章 璧山县旅游综合生产力发展规划

一、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目标

2015年,璧山县旅游交通以公路为主要方式,以水运为辅助方式,达到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先进,真正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快且安全、舒适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三纵四横一环线,多出口”的公路网络格局。

(二)旅游交通规划项目

1.公路项目:“三纵”:青(杠)马(坊)路、(璧)城丁(家)路、福(里树)八(塘)路。“四横”:青石路、狮梅路、国道319线璧山段、芋依路。“一环线”:即将围绕璧山县的周边景区的公路,分别加以兴建或改造,使之连成环线。“多出口”:指改造与周边区市县连接的公路。“高等级路”:争取遂渝高速公路经过璧北地区的保家镇,县里再配套建设相应的出入一级公路。

2.水运项目:整治璧北河、璧南河和梅江河的河道,可通行小型的旅游船。

(三)旅游交通规划实施步骤

1.近期2001—2005

1)乡镇主干公路的硬化改造及社社通公路工程;

2)青杠马坊公路22.7km,作好公路的论证、立项、设计等工作,与璧青公路贯通为一体;

3)大路镇至青龙湖景区公路的升级,改造成三级沥青路或水泥路;

4)组建旅游定点汽车公司2家,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80辆,分别开设璧山各景区至重庆朝天门水运码头、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的专线。

2.中期2006—2010

1)国道319线福里树至西泉段25km的全部改建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

2)璧城至保家等高速公路出口的公路改建为一级水泥路;

3)依凤乡至凤湖仙山景区的旅游公路的兴建;

4)将璧山与周边区市县相连的公路改造为三级水泥路;

5)五龙至缙云后山景区旅游公路的新建;

6)青杠马坊一级公路建设;

7)组建旅游定票汽车公司3家,并扩大规模,达到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150辆,规范旅游交通形象。

3.远期2011—2015

1)璧城至丁家的32.6km的公路改为一级水泥路;

2)璧山县环线公路的兴建和改造,主要有龙健路、健广路、云三路、三马路、马石路、石梅路、梅福路、福河路,至少改造为三级水泥路;

3)进一步扩大旅游汽车公司规模,达到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200辆。

二、旅游住宿接待设施规划

(一)发展目标

力争在规划期末使旅游服务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加,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宾馆饭店系统。根据全县旅游发展的状况以及规划预测,璧山县旅游饭店设施建设分期发展规模如下表所示:

2 旅游宾馆饭店发展规模 单位:座

时段

旅游饭店总数

三星级

二星级

一般

所需床位数(张)

近期

6

1

2

3

560

中期

8

2

4

2

850

远期

9

3

5

1

1280

(二)旅游接待设施布局

根据璧山县宾馆、饭店业发展规模预测以及进入璧山县的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旅游饭店规划成三大片区,如(3)所示:

3 旅游接待设施布局 单位:座

分布区域

高档 中档 低档

高档 中档 低档

高档 中档 低档

北部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旅游片区

1 1

1 1

1 2

中部璧城中心旅游片区

1 1 1

1 2 1

1 2

南部白云湖-丁家、金堂湖、云坪古寨旅游片区

1

1 1

1 1 1

合计

6

8

9

(三)发展策略

1.适当建设三星级饭店,扩大中档(二星级)饭店的规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大众化消费的低档旅游定点饭店。

2.加强饭店建设的宏观管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审批、控制饭店的建设。

3.加速现有饭店的更新改造。

4.旅游饭店建筑风格与内部陈设要特别注意造型与创意,突出璧山地方特色,提倡一地一个风格,一店一个特色,使旅游者既有舒适感,又能产生强烈印象。

5.严格执行《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及评定》,规范旅游饭店的经营和管理,搞好饭店内部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饭店的接待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6.尽快组建璧山县饭店管理(集团)公司,适当引进国内外饭店管理公司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实行管理现代化,并逐步造就一支职业化的饭店管理队伍。

三、旅游餐饮业规划

(一)旅游餐饮业发展思路

1.改革创新,以味取胜。璧山县餐饮店可推出每周一菜、每周一点,还可搞以来凤鱼、财兔等特色菜为主体的美食周、美食节,吸引大量的游客。

2.利用节庆,加快促销。利用节庆活动,如璧山“凤”文化旅游节、璧城龙梭山桃花节、白云湖女儿龙灯会、白云湖烟花爆竹彩灯闹春会等推出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二)定点餐厅发展目标,如下表4

时段

北部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旅游区

中部璧城中心旅游区

南部白云湖-丁家、金堂湖、云坪古寨旅游区

经营收入(万元)

近期

3

8

1

500

中期

5

12

3

1800

远期

7

18

5

3050

(三)旅游餐饮业发展对策措施

1.充分发挥现有旅游饭店设施的功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2.搞好规划指导,优化宏观地域配置。

3.发挥社会办餐馆的积极性,实行实点管理,给予定点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条件具备时组建旅游餐饮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4.重点发展地方小吃和特色菜。

四、旅游商品规划

(一)旅游商品开发目标

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幅度增加商品创汇,提高商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力争到规划期末,发展县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5家,使全县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规划前的8.6%提高到20%左右。

(二)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1.旅游商品开发设计

1)旅游商品的开发类型要多样化:一是旅游纪念品系列;二是旅游工艺品系列;三是旅游土特产品系列;四是旅游食品系列;五是旅游日用品系列。

2)旅游商品的开发方向: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旅游商品的“绿色化”趋势;旅游商品的多样化趋势。

3)旅游商品品种分期开发重点,如下表5

旅游商品系列

旅游工艺品

电脑刺绣、叶编、竹编、草编、花卉、防弹背心

竹木、泥塑、布绒、塑料、礼品枪

石雕、木雕、竹雕、核雕

旅游土特产品

青龙湖黄花菜、云雾山茶、白云湖板栗

辣椒系列

中药材系列,如天麻、党参等

旅游食品

来凤鱼、璧山板兔

璧山板鸭、“绿色宴”、“凤凰宴”

璧山风味鸡等,形成成熟的餐饮旅游

旅游日用品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活日用品,包括洗漱用具、化妆品等

前店后厂,大量皮具出现,如皮夹、皮袄等

完善的皮具系列旅游市场

旅游纪念品

以旅游点的文化古迹或自然风光为题材,利用当地传统工艺和风格,设计富有纪念意义的小型纪念品。

2.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实行“前厂后店”的布局方式,鼓励个体企业开发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联合开发有特色、有档次、有规模的旅游商品。

3.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在县城、青杠等主要城镇建商品自选商场,在大型商场设旅游用品专柜,在各景区设购物品店铺;另外,与周围地区合作,寻找销售代理,实行网络营销。

(三)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1.商品开发策略

1)采取奖惩制度。

2)采取优惠政策,提高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3)加强宏观指导,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合理的产销渠道,加强信息传递使旅游商品产销挂钩,适销对路。

4)旅游商品的生产要加快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结合,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壮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5)根据旅游商品资源的特点及游客购物需求的差异性,对同一旅游范围或一类产品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级开发。

2.宣传促销策略

1)旅游商品借助媒介进行促销推广,也可由新闻记者围绕着某一企业及其商品撰写有价值的、体现外部公众利益和看法的新闻报道。还可通过各种节会:如璧山凤灯、凤舞节、龙梭山桃花节、白云湖龙舟赛、金剑山庙会、皮鞋展销会等,宣传促销旅游商品。

2)选择适当的流通渠道。采用生产商-销售商或生产者-中间商-销售商两种方式。

(四)旅游商品开发的管理措施

1.从全县旅游全行业的发展需要出发,贯彻国家旅游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

2.建立健全旅游商品管理领导机构。

3.实行定点管理,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各级各类旅游企业和经营单位,经常组织检查、评比、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商品质量,提高服务档次。

4.直接或会同有关部门,处理违反旅游商品开发管理规定、破坏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秩序、敲诈旅游者或其他违法乱纪的有关单位或人员的事件,维护旅游商品市场整体形象。

五、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规划

(一)旅游文化娱乐发展思路

1.把旅游文娱活动列入璧山县旅游产品发展序列,使其逐步成型化,产品化,成为向外推销和接待游客必不可少的项目。各大的旅游区要有计划地兴办面向旅游者的演出场所(地),定时定场演出。各重点旅游接待地要努力开发出一批色彩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满足各类客源市场的需求,改善璧山县旅游产品结构。

2.璧山县应重点开发以下几方面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

▲保护主要旅游景点沿线的村野风光和环境艺术景观。开发璧山特色文化娱乐项目(璧山傩舞、凤灯、凤舞等)

▲组织大中型的高品味文艺演出。

▲立足璧山特点,组织国内、市内中型体育赛事。如举重锦标赛、凤舟赛、力帆足球等。

▲举办具有璧山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节庆、联欢活动,重点是凤文化节。

▲创办既体现现代生活,又突出璧山风情的中、小型夜总会、娱乐城、艺术剧场等。

(二)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目标

1. 总目标

充分挖掘璧山县地方文化潜力,将文化与娱乐相结合,适应现代娱乐业需求趋势,在璧山县城内开展集地方性、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娱乐活动项目,最终通过旅游文化娱乐活动来调整和改善旅游业结构,使璧山旅游业六要素共生发展。

2.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规范现有的娱乐企业,深入挖掘地方文化,鼓励地方文艺发展(如在茶馆举行川剧座唱),并扩展娱乐经营项目。到2005年,使娱乐业年经营收入达到250万元。

2)中期(2006—2010年):在各大旅游景区建设各具特色的娱乐城,并在璧山县城内建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娱乐城,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档次、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游客需要,争取到2010年实现娱乐业年经营总收入625万元。

3)远期(2011—2015年):适应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娱乐项目,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娱乐服务档次,力争到2015年,娱乐业年经营总收入达到1180万元。

六、旅行社业发展规划

(一) 旅行社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015年建成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市场繁荣、业务广泛的璧山县旅行社体系。旅行社实行多种所有制经营,并不断加强横向联合,积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导游人员队伍。

2.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人才,使其工作人员达到30名,并积极培育一家新的旅行社。到2005年,争取使旅行社年收入达到800万元。

2)中期(2006—2010):争取到2010年,旅行社数量增至5家,拥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180名,实现年收入3000万元。

3)远期(2011—2015):培育旅游企业集团,并积极培育中外合资型的旅行社。到2015年,使全县导游人员达到300名,实现年收入6500万元。

(二)旅行社发展思路及措施

1.健全和完善现有旅行社的组织机构及其设施,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

2.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多层次、多模式推进旅行社的发展。

3.旅行社发展应突出重点。结合璧山县旅游吸引力因素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育一至两家旅行社,向国际旅行社方向发展。

4.从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并且对导游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5.找准市场定位,经营特色产品,树立企业品牌。一方面培植从事综合性经营的出入境业务和国际旅游业务的大型旅行社集团,另一方面提倡各类旅行社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主营或专营特种旅游服务。

七、其他配套设施协同规划

(一)邮电通讯业规划

1.完善璧山县移动通讯系统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全县的移动通讯网络,保证在璧山县境内随时随地都可对外进行通讯联系。

2.在规模较大的景区或者游客逗留时间较长的景区内,要开设邮电业务,提供电传、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信函等服务。

3.完善旅游涉外饭店通讯设施。

(二)旅游用水与能源供给规划

1.各景区用水水源的选择尽量采取就近原则,但要保证水源水量充沛,水质较好,并且不影响水源地的正常生产。

2.各景区尽量利用无污染能源,如电、沼气、天然气等,以保证旅游业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

3.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的建设要采取经济原则,即根据景区的接待规模来确定其建设规模,但同时应当有一定的超前建设意识。

4.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的建设应与城乡、集镇建设相结合,采取就近原则完成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建设。

5.各景区水、电、气管线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尽量采取地埋式,如不能采取地埋式,要避开主景区,以免对景区造成视觉污染。

(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在各主要景区建立医疗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增强景区医疗急救快速反应能力,为游客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护服务。

(四)旅游安全规划

1.交通方面,在交通线建设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设交警岗,以疏缓交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景区内交通危险地段,要设置护栏、扶手等其它安全设施。

2.为保护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各景区都要设置保安队。

3.在各宾馆饭店,除配置较好的安全设施,如锁、门栓、消防器等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安人员。

4.对于游乐设施,一方面要确保其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其载客容量。对于一些水上活动,为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除配备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器材外,还要配备水性较好的救护人员。

5.在旅游旺季,为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发生的意外事故,一些重点景区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五)咨询服务中心规划

1.专人接待游客询问的亭房、店面、窗口、柜台;

2.旅游咨询电话,向公众公布该电话号码,游客通过打电话取得所需信息;

3.旅游信息资料放发点,游客自取导游图、旅游指南和旅游宣传品等;

4.设立触摸式多媒体装置,游客用手指触摸多媒体屏幕,该装置自动显示询问者需要的信息。

近期主要采取前三种形式向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中远期采取第四种形式。另外,中远期还可建立璧山县旅游电子信息网站。

(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总目标

璧山县旅游环境保护目标定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现有的环境污染,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要有效控制各种环境污染,保证景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营造旅游大环境,加强绿化建设,在交通干线各旅游公路上培植行道树,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风景林,使各水质、大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旅游环保标准类指标规定;最终将璧山县建设成为一个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环境清洁优美的重庆西部生态旅游卫星城。

2)阶段目标

近期(2001-2005年):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大的旅游生态环境;并积极采取环境整治措施,治理现已被污染破坏的景区,如青龙湖、白云湖等,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期(2006-2010年):对新开发的景区要积极控制其环境污染,同时加强绿化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风景林,为把璧山县建成渝西生态旅游卫星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远期(2011-2015年):积极巩固其环境保护建设,将璧山县建设成为一个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环境清洁优美的渝西生态旅游卫星城。

2.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1)要注意对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工作,对人体能直接接触的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B类标准,在湖库周边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定期对水库进行清淤等;开展水上游乐体育活动,要防止汽油、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对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蓄水库要保证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GB5749-1985)类标准。对璧温泉等温泉资源的开发应在科学测定温泉流量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浴池、温泉宾馆等设施,防止过度开发。

2)在森林旅游旅游区内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展示室、宣传栏,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公园内要有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配备消防器材、设施,对森林病虫害要加强观察、预测,采取适当措施及早控制和消除。

3)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国家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滥捕乱杀等违法活动,要禁止和严惩餐馆中出售和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

4)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来的风貌。在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措施的同时,加强管理措施的制定,如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建立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和制度。

5)防止周边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的污染物对文物古迹的污染和破坏。对珍贵文物古迹,如青杠镇的百岁石牌坊,要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手段,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此外还可划分绝对文物的保护区、环境影响区、环境协调区等规划保护范围,在不同的区域只允许开展相应的活动和项目。

6)在旅游景区和游览道路的景观范围内,严禁开山采石,毁林垦荒等破坏植被和景观的活动,保持山体林木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

7)对一些较珍贵或环境容量较小的景区(点),如青龙湖景区要采取提前预约以及实行二次门票等控制手段。对生态敏感地段的旅游实行“定量、定点、定线、定时”的保护性管理措施。另外还可对景区实行休游制度,使其得到休养生息。

8)在各景区(点)要调整燃料结构,普及(管道)液化气、民用型煤或清洁煤,实行集中供热。尤其是在自然观赏性的景区内要逐步使用并推广天然气汽车,提高汽车尾气的达标率。使观赏型景区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级标准;度假型景区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

9)在景区内限制和禁止汽车鸣笛,同时限制小商贩的叫卖声。在可游览的湖泊和水库里,使用低噪音的游览船只。使观赏型景区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9693-967316153-1996),度假型景区环境噪声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

10)景区公共厕所的设置,除遵守重庆市旅游公共厕所标准规定外,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的技术要求执行。公共厕所按人流量和景点分布状况设计,其服务半径一般为200—500/处;粪便处理要符合《粪便卫生无害化标准》,禁止任意排放。要提高技术水平,推广和使用适合我国旅游区(点)使用的厕所,如“无水厕所”、“免冲洗厕所”等。

11)旅游区(点)内合理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旅游车船上,配备必要的废弃物收集器具,防止直接向外倾洒。旅游地垃圾逐步实行分类回收、处理。

12)在风景区内,严禁新、扩、改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生产性企业。对景区内的各类接待服务场所,如饭店、宾馆、疗养院、度假村等,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立规范的污水处理场,所产生的废水必须严格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

13)治理旅游垃圾、乱刻乱画等“旅游公害”。

14)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15)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实行县长目标责任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定量考核,同时纳入目标管理,建立旅游环境目标责任制。

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一)旅游人才需要预测

12005年累计需各类旅游人才为15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75人,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150人,占总数的10%;其它各类服务人员1275人,占总数的85%

22010年累计需各类旅游人才为26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130,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390,占总数的15%;其它各类服务人员2080人,占总数的80%

32015年累计需各类旅游人才为35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175,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700人,占总数的20%,其它各类服务人员2625人,占总数的75%

(二)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目标和策略

1.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目标,如表6

人才规划

人才层次

人才类型

近期目标

2001—2005

中期目标

2006—2010

远期目标

2011—2015

决策管理型人才

10

17

20

25

45

55

40

68

100

技术型人才

20

60

100

40

110

200

90

220

400

导游及旅行社营销人员

64

104

131

景区景点服务员

191

312

395

饭店、餐饮、购物、娱乐业服务员

828

1352

1706

交通司、乘人员

64

104

131

保安

64

104

131

其它人员

64

104

131

2.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形式:采取大专院校、中等专业教育、成人教育、企业教育、公众教育

3.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教育措施

1)人才引进与开发培训相结合,多渠道选拔人员。

2)实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3)院校培训、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相结合,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4)加强基础教育和公众教育,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第九章 璧山县旅游营销规划

一、 旅游营销策略

(一)整合营销强调整体旅游形象

各旅游企业同心同德,一致对外,在驻外办事处、电台、报刊杂志、交通等各部门的配合下,在目标市场上树立起璧山完整的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并将这种完美的形象通过以下几个传播方式和渠道植入目标市场潜在客源的大脑中。(1)经营活动(2)符号标识(3)传媒沟通(4)服务态度(5)实物展示(6)节庆活动,特别是利用以凤灯、凤舞、美食节等主题节庆活动。

(二)合作营销超越竞争的共生发展模式

实现璧山与其他区县旅游的“共赢”目标,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拟出面向目标市场的旅游市场联合营造管理办法;组建联合销售联盟,保持市场营销队伍的相对稳定;利用旅游专业报纸、互联网向各旅游企业传递、交流信息;加强驻外机构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力度。

三)适时营销始终对准“靶心

璧山县建立旅游营销持续监控系统,准确、及时反馈旅游者的需求动态信息,便于旅游营销始终能抓住旅游者的注意力。

二、旅游营销促销方式

一)一般大众传统媒介宣传方式:1.户外广告,2.印制旅游册子,3.报纸、杂志,4.电视、音像制品。

二)展销促销:积极参加或组织旅游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将璧山县旅游资源等信息以册子、图片、画册、音像制品的形式展示给居民经销商。

三)利用节庆活动进行宣传促销:利用各种特殊节日,以节庆活动方式招徕旅游者,也可以组织与旅游资源相关的研讨会、学术会、演唱会等方式开展旅游促销活动。

四)与专业营销公司等中介机构联合宣传促销。

(五)公共关系活动:包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寻找、制造各种新闻以及演讲和各类公益活动。

六)进行网上宣传将璧山旅游信息数据库在重要目标市场客源地的有关互联网站点上发布;完善网上服务系统,不仅发布旅游六要素旅游信息,还可发布天气预报、旅游地消费价格等旅游公共信息。

三、旅游营销控制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在规划期间旅游市场营销的效果可能与规划目标不太一致。较科学可行的做法是设立市场研究组,利用户外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这样的访问三个月应进行一次,以评价促销活动效果,在促销活动年底,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并根据这些信息和材料,检查营销活动,规划下一年的营销活动方案。

第十章 璧山县旅游投资估算与投资举措

一、 游投资估算

7 旅游投资估算

投资时限

投资类别(亿元)

2001—2005

2006—2010

2011—2015

总投资

24

10

8

6

基础设施

6

3

2

1

环保设施

2

1

0.7

0.3

接待设施

6

1.5

2

2.5

游娱设施

6.5

3

2

1.5

旅游商品

1.5

0.6

0.5

0.4

管理、教育、促销

2

0.9

0.8

0.3

二、旅游筹资渠道

8 旅游投资举措

投资时限

投资类别(亿元)

2001—2005

2006—2010

2011—2015

总投资

24

10

8

6

政府投资

4

2.5

1

0.5

银行贷款

6.5

3.5

2

1

社会投资

11

3.5

4

3.5

海外投资

2.5

0.5

1

1

第十一章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把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产业扶植政策,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并加强旅游业的宏观指导、调控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本规划的全面贯彻实施,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和指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二、提高旅游局的协调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提高县旅游局的协调能力,应由分管旅游的副书记(县长)牵头,由旅游局具体执行,而重大问题则由县政府统一决策。县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及时提出全县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方针、政策,根据市场动态,制定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县的旅游资源普查,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利用进行组织与指导;审查旅游经营者资格,制定各种服务规范,并监督和检查服务质量;统筹在目标客源地市场的宣传与促销;统管全县旅游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为旅游行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三、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管委会)”,建立“县旅游工作例会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根据璧山实际情况,建立“县旅游产业管理协调机构县旅游局景区管理处”三级管理体制,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体制。

四、加强璧山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进市场促销

搞好市场细分,找准新目标市场,制定中长期促销计划,并近距离市场与主距离市场有计划拓展的原则,利用参加博览会、旅游展销会、旅游投资贸易洽谈会、邀请外地记者、旅行商来璧山、在目标地域客源市场设立代理机构等多样化促销手段,进一步强化促销能力。建立旅游促销专项基金,保证必要促销投入,坚持不懈抓好目标市场的开发工作,使来璧山旅游的客源稳定增长。

五、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管理企业转向管理旅游市场。坚决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要积极发展股份制旅游企业,促进企业集团化建设,加快导游体制改革步伐,实行导游等级评定和登记注册制度,发展导游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导游服务市场的形成,实现导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本县自己的旅游饭店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旅游饭店管理体制。

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璧山投资旅游。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旅游饭店业、娱乐业、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交通、旅行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对外开放。依据璧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推出优势和特色旅游项目,搞好前期论证和包装,建立旅游项目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七、开辟财路,多方筹集资金,解决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1.贯彻“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和“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并举”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2.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采取倾斜性财政和税收政策。对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进行,如土地转让、租赁获取开发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BOT以及工程项目业主制度。

3.凡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为目的,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新设旅游企业,可申请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大型项目可申请国债资金。

八、加强管理,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调控和保证璧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产业规划与项目管理。根据《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应进一步制定出近期实施计划,并明确报批程序和执行、监督责任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旅游项目,应当符合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2.旅游价格管理。进一步整顿价格秩序,理顺旅游价格关系。

3.建立和管好、用好旅游发展基金建立、管好旅游发展基金,制定《璧山县旅游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坚持多渠道筹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4.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1)要加快旅游法制的建设。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法规,今后15年要着手推出《璧山县旅游管理条例》,《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璧山县旅游行业管理办法》以及其他专门性的法规和条例。(2)要严格贯彻各项法规和法律政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督促旅游经营者的合法经营,引导旅游消费者文明消费。(3)对违反旅游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单位、企业、个人必须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并按有关法规规定严加惩处,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使旅游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九、寻求共存共荣,实施“共生关系管理”

旅游企业实施“共生关系管理”,不仅要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体,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生态系统”,还要吸纳银行、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政府职能机构等进入“生态系统”。这种“共生关系管理”不仅适用于璧山县的旅游内共生网络,还适用于跨区县扩大化的共生网络管理。这样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利用、联合竞争、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旅游经济生态管理系统。



第一章 璧山县旅游产业定位

现代旅游活动已不单纯是一种闲暇游憩活动,而带有愈来愈强的经济性质。现代旅游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愈来愈强的共生关系。从宏观方面说,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呈共生关系。就目的地而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但决定了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性,而且也通过决定向旅游业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数量进而决定旅游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档次,从而最终决定了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旅游业的适当超前对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关联带动作用,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本身又受到目的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制约。因此,对目的地国民经济进行总体评价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我们了解目的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及其所处发展阶段,明白目的地地区经济结构现状特征及其存在的结构矛盾,懂得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明确目的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及意义,为编制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一、国民经济总体评价

(一)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璧山县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仅处于全市中等位置,工业在全市属于发展状况较好的,其中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全市居于领先地位(表9)。

9 1998年璧山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与全市的比较

GDP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乡镇企业

总产值

绝对值(万元)

265000

381647

93715

73774

515000

在全市的位次

22

14

22

25

3

从璧山县与相邻的九个区县(沙坪坝区、北碚区、巴南区、渝北区、铜梁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的比较情况(表10)看,璧山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居于较落后地位,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工业发展较为充分。1999年璧山县国内生产总值280347万元居九个区县末位;人均4691元,仅比铜梁高,为九区县平均水平的82.18%。工业总产值302844万元,居九区县第七位;人均5069元,位居九区县第三位,为九区县平均水平的122.41%。农业总产值85657万元,仅比沙坪坝区和北碚区高;人均1433元,也仅比沙坪坝区和北碚区高,为九区平均水平的8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654万元,位居末位;人均1333元,居九区县第六位,为九区县平均水平的78.23%。乡镇企业总产值317339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占81.15%),居九区县第五位;人均5310元,在九区县中仅次于沙坪

坝区,是九区县平均水平的1.41倍。

10 1999年璧山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相邻九区县比较(快报数)

GDP

工业

总产值

农业

总产值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乡镇企业

总产值

绝对值(万元)

280347

302944

85657

79654

317339

在九区县的位次

9

8

7

9

5

人均值(元)

4691

5069

1433

1333

5310

在九区县的位次

8

5

7

6

2

综上所述,璧山县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在全市居于中等地位,而在相邻九区县中处于落后地位,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农业和商业绝对落后,而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则相对领先。

(二)经济结构变动趋势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璧山县产业结构及变化见(表11)。1999年璧山县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0.25:51.23:28.72。同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大,高达34.8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大,一是因为原比重大,二是因为近9年来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很慢。)第二次产业比重上升了28.95个百分点,瓜分了第一产业让出份额的83.07%;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7.2个百分点,瓜分了第一产业让出份额的16.93%。第一产业份额低、第二产业份额高,这说明璧山县主要依靠乡镇企业推动的工业化进程较快。而第三产业比重低,说明璧山受主城区的强大辐射作用影响,自身服务、商贸流通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11 璧山县产业结构变化 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产业结构

55.10

23.38

21.52

1990年就业结构

72.89

14.18

12.93

1998年产业结构

22.88

49.75

27.37

1998年就业结构

54.37

24.45

21.18

1999年产业结构

20.25

51.23

28.72

1999年就业结构

56.64

23.17

20.19

同产业结构变动一致,璧山县9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很大,大约16.2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吸收了其中的55.32%,上升了8.9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仅上升了7.26个百分点,占第一产业让出份额的44.68%。由以上可知,第二产业吸纳了从农业中转移出劳动力的大部分。然而由于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排斥了对劳动力的大量吸收,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的份额远远滞后于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份额。同时,也未能发挥出许多第三产业劳动力和资本容易进入的特点,也不符合第三产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

总之,璧山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主导、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根据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璧山县经济仍处于从传统社会阶段到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三)产业结构变动的定量分析

区域发展的分析与诊断的侧重点是对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找到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手段。对璧山县的产业结构采用国内外常用的SS分析方法。SSShiftShare)分析在中国译为偏离份额分析或者转移分享分析。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把一定时期的区域发展状况与全区作比较,找出被分析区域在哪些方面优于全区,那些方面不如全区。因此在分析时需要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变量进行比较。根据璧山县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分析产业结构时采用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SS分析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分享全区总体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增长,也叫分享增长;另一部分是由于区域自身的特点而产生的增长,也叫转移增长。转移增长又根据原因不同,分为结构性转移增长和竞争性转移增长。前者是由于自身的产业结构特征而产生的增长,后者是由于各产业部门的竞争力不同而带来的增长。具体计算公式为:

SS1S2S3

式中: S――区域增长

S1――分享增长

S2――结构性增长

S3――竞争性增长

鉴于统计资料的局限,我们选取了19901998年度GDP增长情况作为分析对象。在进行产业结构划分时,按三次产业法把国内生产总值划分成一、二、三产业。根据上述理论和公式,采用19901998年的数据,我们对璧山县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测算,结果如表12

12 璧山县偏离份额分析结果 单位:亿元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份额

10.13

4.30

3.96

18.39

偏离

-6.74

7.75

2.25

3.26

结构偏离

-4.79

0.18

2.08

-2.53

竞争力偏离

-1.95

7.57

0.17

5.79

总计

3.39

12.05

6.21

21.65

按照全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璧山县19911998GDP的份额增长为18.39亿元,而实际增长21.65亿元,偏离增长为3.26亿元。这说明在分析期内,璧山县的经济增长情况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璧山县具有有利的区位条件,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济增长的竞争力偏离达到5.79亿元,其中又以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为7.57亿元,其中乡镇企业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的竞争力却较差,为-1.95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其结构偏离达到-4.79亿元,它导致的结构性增长负偏离远远超过第二、三产业所带来的增长正偏离,使得整个经济结构对于经济的增长效果表现为负,整个经济结构性偏差为-2.53亿元。从总体来讲,璧山县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偏离额分别为7.75亿元和2.25亿元,而农业的基础薄弱,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偏离为-6.74亿元。

(四)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和层次的高低。1999年璧山县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2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2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72%,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1.28个百分点。这种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在璧山县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以第一产业为例,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单一。1998年璧山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比例为61.0%1.2%31.8%6.0%,其中粮食作物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7.3%,生猪产值又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6.9%,农业仍然属于传统的粮猪型结构,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其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璧山县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人口众多,而且长期偏重于粮食种植,导致一些地区开垦过度,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3% ,远高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另外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经营者环保意识缺乏,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失控的趋势,农业发展的环境压力日趋严重。

工业结构同样不合理。从部门构成来看,传统工业部门比重过大。璧山县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即机械加工、建材和皮鞋均属于传统产业,缺乏高新技术类的先导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和提高工业整体竞争能力。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由于乡镇工业和私有工业占璧山县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今年来增长质量不高,总体效益较低,使得经济增幅回落。

第三产业中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为代表的传统第三产业占了较大比重,1999年在第三产业总值中占到52.5%,而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为代表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

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使得一些并不具备传统产业优势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逐步实现经济的腾飞成为可能。西部大开发,各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战略。

(一)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璧山县旅游经济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旅游资源优势正在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变,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13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对比

1995

1998

1999

旅游总收入(万元)

1200

3075

4789

GDP(万元)

160772

265000

280347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0.74

1.16

1.71

第三产业产值(万元)

61930.5

80515.6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的比重(%)

4.97

5.95

旅游游客人数(万人)

30

37

43

从上表可以看出,璧山县旅游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有密切联系,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旅游带动战略对区域经济推动的适应性。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进入了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的重要举措。西部各省区都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璧山县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点。

(二)旅游业是一门新兴的优势产业

旅游业以其近五十年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成为产业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朝阳产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旅游业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1996年,世界旅游收入4231亿美元,是1950年的201倍,年均增长11.4%。九十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也很迅速,增长速度始终位居各产业部门前列。1997年,我国旅游收入超过37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5%。随着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重庆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1998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到达90.17亿元,占GDP6.3%,比上年增长了22.85%

旅游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与其自身所具备的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高产业关联度的产业特征密不可分。具体地讲,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投资回报率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人均实现利润指标均高于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乘数效应显著,一般而言,旅游业每收入1元,综合经济效益可大37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还能直接或间接刺激轻纺、建筑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除能创造自身的就业机会外,还能间接增加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据研究表明,一个旅游从业人员可为相关行业创造5个就业机会。

(三)旅游业较强的关联带动功能有助于璧山县产业结构的优化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璧山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首先,作为新兴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发展可以直接改善璧山县总体产业结构,提高新兴产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其次,作为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服务、金融、保险以及文化卫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在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本身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需要的硬件设施,消耗的食品、饮品和日用品,都与第一、第二产业有直接联系;旅游业在更广更深层次上的发展,也会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开辟、提供新的市场。第三,旅游业具有很高的投资汇报率,可以迅速积累大量资金,促进三次产业整体的发展。第四,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因此,把旅游业作为璧山县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我们采用SWOT分析法对璧山县旅游业进行分析。SWOT分析法是系统确认产业面临的内部优势(strength)、弱点(weakness)、和外部竞争中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因素,并据此选择产业发展战略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有效的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优势和环境机会,同时使产业弱点和环境威胁降至最低程度。通过SWOT分析,我们得出璧山县旅游业的SWOT结果。

(一)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

1.区位优势明显

璧山县地处重庆的西大门,紧连大都市圈,拥有交通优势,县城距离主城中心50公里,青杠距主城区23公里,与渝北两路、巴南渔洞到主城区等距,比北碚区、长寿和綦江等区县到主城区还近。成渝、遂渝高速公路(即建)和渝隆、319国道在璧山境内交汇。最近的白云湖度假区距主城区23公里,行车时间只需30分钟,最远的旅游区青龙湖距主城区也只有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为重庆主城区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随着西部大开发,渝遂路的上马,璧山的交通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璧山县地处成渝高速公路东头,拥有两道口岸。成渝高速公路东起重庆、西达成都,穿璧山县而过,向西串连于重庆市的永川、大足、荣昌和四川省的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龙泉驿等一批新兴的城市。高速公路在璧山的青杠和丁家开辟了两个进出口,是大都市圈经济向外辐射和扩散的第一站,具有发展旅游的优势。

璧山四山如璧,区位相对独立。“四山如璧”,虽有对外阻碍交通,意识封闭,加剧璧山相对独立的负面影响;但也因成渝高速公路和将建的渝遂高速公路以及渝隆、319国道在璧山境内交汇,拉近了璧山与主城区和周边区县的距离。同时璧山山清水秀,借缙云屏障阻挡重化工业城市大气污染向西扩散之优势,具有发展“假日旅游经济”和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有利条件。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以成渝高速公路、一级路和二级路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社社通公路也达78%;邮电通讯业发达,移动通信覆盖全县城乡,电话普及率达67%以上;盐井河水库扩建工程已竣工使用,可满足城镇近期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文化娱乐和社区服务等大为改观,使全县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3.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璧山县山多湖多,旅游资源品种多,门类全,文化遗存丰富。自然景观方面,山、水、林、泉、湖皆备;人文景观方面更有凤文化、古牌坊、古教堂、古庙、古寨、古棺、古关隘、古民居、古墓葬、古碑刻、古生物化石、古戏曲民俗等众多文化遗存。除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青龙湖、白云湖、金堂湖外,还有凤湖仙山、缙云后山、登云坪、梅井山、茅莱山、三江水库等可供开发利用的充足后续旅游资源。

4.已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发展基础

(1)旅游开发初步形成“三山、三湖”的格局

璧山县旅游90年代初开始起步,自1992年起实施旅游开发战略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初步开发出白云湖、青龙湖两个景区。青龙湖为市级风景区,白云湖先后入列重庆市旅游业重点开发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先项目。目前,两个景区已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计划进行的二期工程将完善景区景点,扩大景区功能,挖掘利用园区内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在旅游资源调查、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编制、招商引资、景区开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提出了璧山“三山、三湖”开发的总体构想,相继对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缙云后山风景区、金剑山风景名胜区、璧温泉森林公园、凤湖仙山等景区的开发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了初步开发规划方案,引进了一些外来投资。

(2)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璧山县旅游从1992年开始,旅游游客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从无到有,不断增加,旅游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5年全县旅游游客人数30万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200万元;1998年旅游游客人数37万,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075万元;1999年游客人数43万人,旅游直接收入到4789万元。

(3)旅游产品初步形成品牌

璧山县早在1994年就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璧山县的知名度,带动和加快其他产业的发展,把璧山建设成为重庆的主要旅游区之一的决定。通过近十年的大力开发和对外宣传,通过金堂湖龙舟赛、白云湖龙舟节、龙梭山桃花节等几次大的节庆活动,璧山旅游业在重庆的知名度显著提高,青龙湖、白云湖两个品牌已经初步形成。

4)初步建立了旅游管理体制

璧山县已经形成了景区、旅游局、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旅游管理体制。以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处)为基础,负责景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工作;1995年成立县旅游局,负责全县旅游行政管理、指导全县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编制景区规划;1996年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主任的璧山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规划和协调景区开发工作。

(二)旅游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

1.旅游资源散布,开发规模较小

就自然景观而言,金剑山、龙梭山、缙云后山与青龙湖、白云湖、金堂湖“三山、三湖”目前规模都不大,且散布在县境内的东西南北中各处,相距甚远不利于集中开发利用;人文资源除璧城镇相对集中外,其他地区分布较散。

2.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

现只有省市级而无国家级的旅游景区。自然景观欠缺特色,全县现在只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青龙湖)一处,省级森林公园(璧温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文庙大成殿、青杠百岁坊、朝元寺牌坊);白云湖虽先后列入重庆市旅游业重点开发项目、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经数年开发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尚未申报省市级重点风景区。

3.交通费用较高

璧山县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不利条件也与交通有关。璧山地处重庆近郊,成渝高等级公路横贯璧南,离市中心城区只有3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但重庆游客驱车成渝高速公路到璧山,要穿越两大公路隧道,道路、隧道双重收费使得旅游消费成本提高,较高的交通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璧山旅游业发展。就县境内旅游交通看,除位于成渝高速公路旁的白云湖外,璧山县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均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由重庆中心城区到青杠、到金剑山、到金堂湖、到青龙湖分别需要1223小时的车程,快进快出的近郊旅游要求难以很好地实现。

4.生态环境恶化

一方面,城市规划忽略了生态环境规划造成璧山县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绿地面积较少,环境污染严重;另方面,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占幅员面积的43.48%,年土壤侵蚀量为219万吨。尤其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布局散乱,以及一些农民在居室办起了作坊加工(除了农副产品加工外,还涉及建材、皮革、橡胶等产品加工),形成“点状”污染到 “网状”污染的态势,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5.旅游特色不鲜明

目前璧山县旅游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挖掘和利用璧山特色,旅游产品缺乏鲜明的主题,旅游开发“乱、散、泛”。对外招商和宣传推出的景点景区多,但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力量分散,不利于形成璧山县的旅游品牌。

6.旅游规划和建设滞后

璧山县尚未进行全县旅游资源的系统普查和资源价值的客观认定、评级,尚未制定全县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已制定的部分景区开发规划,也因缺乏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而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旅游发展的合力。同时,璧山旅游开发由于资金短缺,即使规划项目也难以及时建成。例如白云湖、青龙湖都是因旅游投入不足,致使规划目标不能迅速实现。

7.旅游人才缺乏

璧山旅游发展除资源、资金外,另有一大制约因素是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旅游规划、旅游导游、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策划方面的人才。

8.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高层次的宏观调控和协调,而这种高层次宏观调控和协调的体制尚未建立。对旅游局的期望和赋予的权力不对等,旅游局未能充分行使全县旅游行业管理的职责。此外,景区的管理体制也还没有完全理顺。

(三)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Opportunity

1.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中国加入WTO以后,各大区域经济将融入世界市场体系中去,在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上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这一过程有利于璧山县寻求更多的投资协作伙伴和经济发展机会,主动地进行规划和制度创新,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国内外许多事实已经证明,通过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解放出来的生产力将会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大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国家或者地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璧山县也将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危机。

旅游业,不同于一般的加工生产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不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冲击,反而会带来无限的商机,将会给西部旅游带来极大地发展空间、客源市场和资本来源。

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或正在引起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发生空前的变化。这一趋势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而“后来居上”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璧山县应在这一趋势中有所作为,适宜地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地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2.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新世纪璧山县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机遇。一是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极大地改善璧山县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有利于璧山县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璧山县区域经济健康地快速发展;二是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大力推进璧山县退耕还林、治理污染等工作,为促进璧山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国家把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启动西部开发开放的一项重要产业来培育,这有助于发展璧山县特色经济,加快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四是西部大开发将有助于璧山县现代市场经济的确立,树立新的资源观、市场观和发展观,构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体系;五是璧山县是渝西“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是重庆构建成渝经济“新高地”的先行区等等机遇也是璧山县经济发展的良机。

3.重庆直辖市经济结构调整

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后,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理应成为西部大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和重点发展区。在这一背景下,其区市县经济也将迎来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一大批无法在市区安排的产业及企业将向城郊区县转移,有关优惠政策也将向区县倾斜,这将会给地处近郊的璧山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重庆市在继续保持其传统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要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旅游业与生物医药等新兴支柱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重庆市旅游业获得飞速进步,在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作为全市旅游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璧山县提出了要把旅游业作为璧山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新时期,重庆市旅游所面临的机遇和高速发展的态势,也将是区域内区市县旅游业所面临的大好机遇。璧山县必然会在这场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尽享其利,获得长足发展。

(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

与周边地区相比,璧山县旅游资源现优势不明显,表现在名气、历史底蕴和自然景观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周边既有合川钓鱼城、江津四面山、北碚缙云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还有嘉陵江小三峡、渝北统景、巴南南温泉与东温泉等风景名胜区。

同时,璧山县旅游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旅游发展成本提高。璧山周边区县都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他们都把重庆市及其周边城市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因此重庆市内旅游市场必将是众多区县争夺的焦点。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五)由SWOT分析提出的行动点

根据以上分析,璧山县有必要采取以下行动使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最大化,而使弱点(weakness)和威胁(threat)最小化,主要的活动是为璧山旅游塑造一个形象。

△强调出色的交通联结和区位优势——高速公路快捷;

△强调本地区的文化比较优势,创新旅游资源内涵,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并与周边其他区县共生发展,共享大旅游市场;

△强调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黛山秀湖;

△树立璧山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向旅游者介绍璧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四、旅游产业定位

(一)旅游业定位依据

通过对璧山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评价,我们不难看出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据统计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78.62%来自于二三产业的贡献,其中第二产业贡献率达50.52%98年与90年比,二、三产业贡献率为84.35%,其中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5.61%)。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919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以高达40.9%的年递增率增长,乡镇企业总产出已占到二、三产业总产出的87%左右,增加值已占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45%

面临入世的压力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西部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提高增长质量的压力,这使得过去支撑璧山乡镇企业快速增长的因素正在消失、影响力度正在减弱。客观来讲乡镇企业经过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本身有休整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源于产业调整、升级的压力。这是因为乡镇企业过去的扩张更多的是追求简单的数量扩张,产业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品牌,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这既使其难有效占领市场,更难提高运行效率,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局面。

由于璧山欠缺发展工业的能矿资源优势,因此难从能矿资源开发上求经济增长的途径。同时由于缺水,选择工业发展项目又受到较大限制。而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较大的推动作用,这就决定了旅游业可以成为璧山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至少要占GDP5%以上),且具有较强的关联度的产业。1999年璧山县旅游业总收入占到第三产业的5.95%,且增长速度很快,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35.8%。所以,在璧山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二)旅游产业定位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合璧山县域经济的实际,旅游业在璧山县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为:璧山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长极、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14列出了璧山县未来十五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4 20002015年璧山县旅游业发展趋势

1999

2005

2010

2015

旅游总收入(亿元)

0.48

1.46

4.13

8.82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35.8

20

23.1

18.5

GDP(亿元)

28.03

48.75

75.01

110.2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

1.69

3.0

5.5

8.0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8.05

14.42

23.76

39.01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

5.95

10.14

17.38

22.6

旅游游客人数(万人)

43

73.63

125.15

176.3

旅游游客人数增长率(%)

16.2

9.38

11.19

9.19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元/人)

111

200

330

500

*注:表中GDP、第三产业产值参见《璧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根据表内各项数据,璧山县旅游业在规划期内大致要经过三个不同特点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特征如下:

1.(20012005年) 属于投资启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要确定全县旅游发展的启动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旅游环境,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随着各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旅游收入年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20062010年) 属于快速增长阶段

建立起较完善的出入境公路网络和交通、通讯、接待、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信息网络,旅游产业的六大基本要素市场(行、游、住、食、娱、购)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并富有璧山特色。初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管理体制,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和企业运作的有机结合。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的扩大和旅游形象的逐步确立,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大幅提高,旅游总收入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20112015年) 属于持续发展阶段。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旅游业已逐渐步成熟,旅游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的态势,旅游业步入可持续发展时期。

第二章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璧山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璧山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规划、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上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树立“大旅游”观念,发挥各行业在璧山旅游业中相互促进,彼此协调,呈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三个文化向量坐标:民间传统文化、绿色文化、古文化,突出璧山县以凤文化等特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休闲的旅游主题,围绕该主题发展具有地方特色、轰动效应、参与性强、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做好“静态旅游”与“深度旅游”两篇文章,注意旅游业软环境建设的指导作用。通过未来十五年的努力,为把璧山县建设成为重庆西部的休闲旅游胜地,并为璧山县建立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遵循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开发的主流,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在保持和增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璧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即在经济上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化调整;在环境上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优美的城市容貌、休闲环境及生活环境;在社会进步上旅游开发与再就业工程、提高居民素质等相结合。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维持璧山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主题形象原则

这是旅游区规划的中心原则。必须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来突出璧山县的独特之处,以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园林设计、服务方式、节庆事件等为载体来营造璧山文化氛围。同时,当地居民的文化方式,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对璧山县旅游形象也起重要作用。

3.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较强的先导性产业,其自身的发展将直接和间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其比较效益要高于农业、工业中的各个传统产业。因此,结合旅游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璧山县旅游业的适度超前规划,超前发展,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4.以资源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首先是“导”资源,将资源的筛选,加工,再创造导向市场所切实需求的,让资源与市场对接。因此,璧山旅游资源开发以挖掘生态休闲的特色资源为根本出发点,旅游开发的内容、规模、时序安排都必须结合市场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潜力,注意动态需求变化,并尽快和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5.可操作性原则

旅游规划除理论性和学术性研究外,更重要还在于它是具有付诸实现的可操作性行为。制定璧山县的旅游发展规划能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又能为县区的旅游开发提供操作性指导。在实际实施中,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其一在功能分区上,以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线)开发,以保证建设的可操作性;其二在政策上,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及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其三在时间按排上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以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

6.区域联动共存共荣原则

未来旅游发展将向区域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璧山旅游应顺应这一潮流。通过对璧山旅游的“洗牌”,笔者认为璧山旅游资源个体形象不够饱满,承载不住预期旅游大船;这就需要把周边态势作为一个大背景,把璧山旅游特色放进去,而不是脱出来,不把周边地区作竞争对手,而作为合作伙伴,把璧山旅游融进整个重庆西部旅游圈中,它完全可以不只是一个点:从重庆出发经大足(石刻)铜梁(龙)永川(生态)合川(古城)璧山(?)……旅游线的交通不成问题,要说问题就在于璧山县的旅游特色,璧山旅游只要换下这个问号,那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旅游号召力就可想而知。

三、规划依据

1.《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5.《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

6.《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7.《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8.《重庆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

9.《璧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10.《璧山县志》

11.《璧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璧山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

13.《璧山县县城总体规划》

14.璧山县各种统计资料、计划、总结及相关领导的指示和讲话

四、理论基础

1.旅游共生理论

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共生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使之结成共生体,并按内在要求形成共生模式,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推动共同进化发展,是自然、社会进化的必然规律。共生的本质是协同,是合作。正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在协同中激活双方,在协同中进化发展,这无疑揭示人类在处理各种共生关系时,加强协同,减少对抗,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开辟达到理想目标的最佳途径。对称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组织规则和发展总趋势,是最有效率,最具凝集力且最稳定共生形态。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到纵多的行业、部门,更需要各个因素之间的协同,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旅游共生理论告诉我们,旅游地是一个共生体,首先它需要旅游共生单元(旅游综合生产力的六要素)之间、旅游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共同适应,共同激活、共同发展,形成内部共生网络;还需要与其他的旅游地之间形成对称互惠互补型的共生关系,形成扩大化的共生网络。这样旅游地才能优化发展。

2.深度旅游理论

旅游业所带来的显著综合效益,成为旅游地追求的目标。而众多旅游地的介入,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上帝”也因此变得挑剔。而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面临如此状况,只有那些对某地旅游资源的比较深入的了解、分析、欣赏的过程中建立的对旅游有比较执着追求的旅游活动,才能形成较稳定的旅游注意力,从而赢得旅游市场。这就要求旅游项目设计能从各个方面刺激旅游者的感官,最后留给他们一种深刻的旅游经历,使得该旅游地给他们的印象能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3.闲暇游憩理论

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产生了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从事户外游憩活动的需要。为满足这类旅游者的需要,应该根据该旅游地的优势和特色,侧重于游憩活动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能够使旅游者在闲暇时间内对旅游地的旅游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4.旅游经济发展理论

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合部分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旅游作为手段,可以带动相关性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外汇创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扩大对外交流。旅游作为目的,本身就体现出人类福利水平的提高。

5.旅游区位论

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旅游交通与路线布局;旅游产业选址与规模、结构确定;不同大小旅游地域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演变特点研究;旅游开发的区域分析与区域模型研究;旅游开发中位址选择的方法、研究等都存在景区位优化研究问题,特别是游憩旅游项目对区位条件的要求更高、更科学。旅游项目的产品是一些不可移动的景观和娱乐,其消费特征是广大游客离开常住地、到达旅游项目所在地才能购买消费,因此距离阻抗成为产品销售的重要影响因素,客源一般呈随距离衰减现象。旅游项目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现向心集聚而不是网络扩散,导致区位具有高度重要意义。因此,以休闲游憩规划为核心的璧山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加强对旅游区位优化的研究。

6.旅游系统论

旅游业是一个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的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的产业系统。这一大系统由市场系统、通道系统、接待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具有复合性特点,社会各部分只要达到美的境界,都有可能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旅游开始的研究必须从建立旅游系统工程出发,坚持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模型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7.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的发展就象一般商品一样,都要经历由盛到衰,甚至是从生到死的周期过程,一般地说,旅游地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经过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等几个阶段的演化,这就是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总结旅游地发展历程,预测旅游地未来发展趋势,为决策者制定规划方案,进行市场营销提供长远依据有着重要意义。对璧山旅游规划就是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璧山的旅游具体情况来制定,以便能为璧山的旅游发展描绘更美的蓝图。

五、规划分期

结合重庆市旅游发展纲要以及璧山县旅游发展的实际,本次规划在时段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 2001——2005 旅游投资启动期

中期 2006——2010 旅游快速增长期

远期 2011——2015 旅游持续发展期

六、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在规划期限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有序配置旅游项目,积极超前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旅游业发展成为璧山县的支柱产业。同时,在政策管理上要按“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系统化、政府主导型、大众参与、高起点、高速化”的模式发展;在空间布局上,要按“外联内引,突出重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扩张”的模式发展,力争到2015年规划期末,把璧山县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独具、人文特色浓郁并具有现代特色的重庆西部的主要旅游度假区,重庆近郊休闲旅游胜地,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届时旅游总收入将达到8.82亿人民币,相当于璧山县GDP8%左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璧山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有力地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旅游投资启动期

△发展中心:旅游投资启动建设和旅游产品创新期

△定性目标:在进一步提高璧山传统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旅游综合生产力六要素及配套的行业结构,促成旅游综合生产力的共生发展,增大璧山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璧山旅游在重庆市旅游大格局的地位。

△量化指标:到200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达74万人次。消费者人均花费达200元,旅游总收入1.46亿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将旅游业作为璧山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2.中期(20062010年):旅游快速增长期

△发展中心: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定性目标:在创新璧山旅游产品的同时,提高璧山旅游食、住、娱的满意度,增加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优化组合璧山旅游的空间结构和行业产品结构,旅游对璧山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量化指标:到2010年,年旅游者达125万人次,旅游人均花费达330元。旅游收入达4.13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5.5%左右,旅游业真正成为璧山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3.远期(20112015年)旅游持续发展期

△发展中心:旅游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定性目标: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良性互动,一大批相关行业和部门与旅游业呈共生发展的格局,旅游共生效益显著,重庆市旅游名区的品牌形象基本形成。

△量化指标:到2015年,年接待各类旅游者176万人次,旅游者人均消费达500元,旅游总收入达8.82亿人民币,相当于璧山GDP8%,此时旅游业已成为璧山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三章 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一、 旅游资源概况

璧山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现拥有重庆市级和县级风景名胜区9处,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现在主要有青龙湖市级风景名胜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龙梭山桃园景区,还有极具开发潜力的缙云后山旅游区、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凤湖仙山旅游区等自然旅游资源。璧山历史悠久,远古就有凤灯、凤舞、狮舞等民间传统文化,历史上也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县内有恐龙化石、大熊猫头骨化石、东方剑齿象化石、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及大量的东汉岩墓群,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东汉画像石棺,发现的数量之多,居全国各县、市之冠。璧山境内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等。有重庆市唯一的百岁牌坊来凤镇二道牌坊,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重庆最大的古寨云坪乡登云寨,重庆面积最大的天主教堂——正兴镇金堂湖露德堂。另外,以丁家为中心的苗木基地,重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条“地方风味菜一条街——璧山来凤鱼一条街”以及中国西部鞋城等都很有特色。总之,璧山县旅游资源较丰富,品位高、影响较大。

璧山县旅游资源较丰富,“三山三湖”赋予璧山“黛山秀湖”之美,而且独具“渝西咽喉”的区位优势,加上以苗圃、梨园等为基础的生态以及“凤凰”等特色文化,更是使璧山旅游特色锦上添花。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潜力

(一)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资源藏量丰富

璧山县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俱全,形成集山岭风光、水域景观、溶洞景观、田园风光、古树名木、地方特产、宗教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生物化石、民间艺术、体育运动、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类型多样、功能齐备的观光旅游、康复疗养、娱乐休憩、避暑度假、品食购物、宗教朝觐、科学考察的旅游资源体系,自然旅游资源有青龙湖、白云湖、金堂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梅井山、茅莱仙境等。人文景观方面有富有特色的凤灯、凤舞等民间传统文化,有精美绝伦、数量居全国之冠的东汉画像石棺,有颇具研究价值的古人骨化石和古建筑物,有大批抗战陪都文化遗址和名人遗迹。

2.区位条件优越

璧山县的区位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重庆的西大门,扼渝西咽喉。古往今来,商旅征戎,官差使节,由成都至重庆,璧山是必经之道,历来被誉为“川东要道”,控扼着蜀中“东大路”、“西北路”、“小川东路”,现在县境内还有6条古道支路。璧山县来凤驿明代时即是川境交通主要的周转站之一,也是四川东路重要的驿站。现在璧山的交通优势也极明显,是老成渝公路、新成渝高等级公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有发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与周边的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合川市、铜梁县、永川市和江津市都有公路交通往来。璧山县城距重庆市区40公里,经成渝高速公路和青璧一级公路40分钟即可到达。璧山的各旅游景区之间均通公路,且多为沥青二级公路,路况较好。各景区的区位交通条件也较好。如白云湖景区位于璧山青杠镇,紧邻成渝高速公路重庆至成都的第一个黄金道口,津璧路、渝隆路、成都至上海的319国道、兰州至厦门的318国道和成都至北海的高等级公路皆交汇于此;距重庆市区仅23公里,距重庆火车站27公里,距重庆机场46公里,距重庆港29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另外,位于璧山县西北部的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已建成从璧山县城至青龙湖区旅游专线,长29km。大路至青龙湖为10km,其路况相对较差,从重庆渝中区至青龙湖全长69km,乘车2个多小时可通达。总之,璧山的区位条件、交通设施均较好,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交通设施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而使璧山旅游环境和经营环境大大改善,会吸引更多的本地、市内、国内以及国际游客前来旅游,璧山将成为重庆西部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3.资源品位较高

璧山县旅游资源质量和品位较高。有十三项重庆之最或重庆的唯一的旅游资源,如重庆市水质最好湖水最深的人工湖——青龙湖,湖水PH7.47、色度15°、浊度0.3°,达到国家一类水域标准,最大水深34米。重庆市唯一的沙岩“天坑”——缙云后山龙潭,分干龙潭、水龙潭两个,从上至下均为沙岩地质结构。重庆市唯一的张口竹——缙云后山八角池附近的张口毛竹,于齐腰处有一“嘴巴”,呈五星状,传说有风吹来时会发出“嘟嘟”声,又称“会唱歌的竹”。重庆市唯一的最大天然“龙”景观——青龙湖“青龙戏水”景观。重庆市最大的雌雄双株银杏树——白云湖后山福荫寺银杏树,胸围在2.4米以上,两人合抱。璧山县来凤镇二道牌坊为重庆市唯一的百岁牌坊,建于清道光25年,通高11.7米,通宽6.35米,结构紧凑精密,雕刻繁复细腻,显示了高超的智慧和匠心。璧山汉代画像石棺,造型精美,数量居全国之冠。位于璧山文庙广场旁的璧山文庙大成殿为重庆唯一的保存最完好的文庙。璧山县云坪乡登云古寨为重庆最大的古寨,为宋末时抗元所建,与合川钓鱼城同为南宋防御体系之一,建有寨门24道,璧山县同时也是重庆市山寨最多的县。璧山青龙湖金田寺前的两尊石狮,为重庆市唯一的能吹响的古代双狮,高2米,雕刻精美,身饰海螺,海螺声可达5里之外。璧山正兴镇金堂湖露德堂为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天主教堂,占地30亩,有主教楼,经堂等建筑群。来凤鱼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来凤鱼一条街也是重庆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条“地方风味菜一条街”。来凤驿历为繁盛的交通要道,来凤鱼目前已研制出用鱼做成的100多道鱼菜。如此高品味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4.资源组合较好

璧山县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好,包括类型组合和地域组合。类型组合是一个旅游景区以某类旅游资源为主,配以相应的其他许多类型的资源。即任何一个景区内的资源类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多样化的。例如以水质最好湖水最深的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以湖光山色为主体,即青龙湖是其核心、生命,周围植被繁茂的山岭相得益彰,同时该景区还有许多人文旅游景观,如距湖区仅1公里就有始建于宋代的铁围寨、古老寨等古寨。整个青龙湖景区形成了青龙戏水、烟笼九女、金坛虎啸、双狮螺鸣等12景和天堂湖、五虎石、笑佛石等72小景。青龙湖景区内还有当地的土特产,如七蕊黄花等等,景区可充分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白云湖旅游区包含的资源类型也很齐全。有出土几百万年大熊猫头骨化石的熊猫谷、旧石器古人居址、渝西第一关老关口、蛇种类繁多的百蛇谷,再配以如意农庄、明月水村等。特色菜有山珍、野菜、土菜、腊肉豆花、竹菜等,可说是应有尽有。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森林公园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有秀峰、湖瀑、溶洞、温冷泉等,同时还有许多人文旅游资源,如双鹰寨、凉亭关、龙桂寺、文风楼、“奇女坟”,大量的摩岩碑刻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互辉映,相互补充,给游客以全方位的享受。

璧山县旅游资源不仅类型组合上较为完美,而且地域组合方面极也较具优势。璧山县四面皆山,形如柳叶,县城位于中东部位置,全县的旅游资源是以县城为中心,向南北扩张。目前,璧山县旅游资源组合方面可分为三个片区,即北部旅游片区、中部旅游片区、南部旅游片区。北部旅游片区以青龙湖为中心,配以凤湖仙山旅游区、缙云后山等,是休闲、度假、探险、考古的好去处。中部旅游片区,以璧城镇、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旅游景区和龙梭山万亩桃园景区为中心,配以璧城文庙、茅菜山景点、狮子镇的荷花苑等观光农业景点,该区适于游客购物、美食、度假、朝觐、赏花、摘果等休闲旅游。南部旅游片区,以白云湖、金堂湖为吸引点,配以丁家万亩苗木基地、来凤鱼一条街、马坊汉墓群、云坪乡登云古寨和白铜庙造像、东汉画像石棺等,该区的文物古迹类旅游很有特色。适于度假休闲、水上赛舟、考古探秘、苗木栽培等旅游。璧山县的三大旅游片区资源都较丰富,类型组合齐全、地域线路组合较好,联合共生开发潜力巨大。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

1.从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来看

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处于初期开发阶段,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璧山县旅游资源所作的客观评价表明:作为璧山形象代表的“三山三湖”具备市级乃至国家级的意义,可以作为璧山县、重庆市的旅游精品。但从目前的开发以及接待游客现状而言,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和程度。其中有可与乐山大睡佛媲美的“青龙戏水”和生态环境较好的缙云后山旅游区,尤其是后者,由于交通不便和宣传乏力,对旅游而言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潜力是很大的。其他的如丁家万亩苗木基地、龙梭艳桃、万亩梨园、珍禽养殖场等高新农业观光区,作为旅游开发价值高、基础较好,是今后璧山旅游开发的重点方向。今后要加大开发力度,大力改善各项配套设施,争取成为重庆都市旅游圈的增长极。其他的如古墓葬、汉代崖墓群等由于资源地域组合不甚理想,而且可进入性差,故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不过待开发条件得以改善之后,这些同样是宝贵旅游财富。而璧山县目前较低的开发程度,正是其今后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巨大潜力所在。

2.从璧山县所处的区位条件看

重庆是一个有三千多万人口的现代大都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都市中的工薪阶层,双休日的休闲放松哪里去?这时车程1小时以内的游憩型休闲旅游地将成为居民的首选。而璧山恰好处于这样的辐射范围内,璧山县城距重庆市区40公里,经成渝高速公路和璧青一级公路40分钟即可到达,璧山县境内的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也较好。加上未来璧山城市发展将与重庆主城区融为一体,到时璧山县相当于一个郊区,则周末的休闲度假旅游非常有市场前景。另外,璧山县处于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区与缙云山钓鱼城古战场旅游区、铜梁龙乡的近邻,而大足石刻、钓鱼城和铜梁龙乡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精品,游客在这个旅游圈的休闲旅游可以选择居中的璧山县,所以璧山县的这种区位特色是大力发展旅游的潜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思路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开发旅游资源,其目的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最终目的是发展旅游业,在吸引旅游者来访并满足其各种需要的同时,推动旅游接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内旅游来说,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为了使这些目的得以最佳实现,结合璧山县旅游资源的状况,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也是它能吸引旅游者来访的根本原因。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应突出旅游资源本身原有的特色,有意识地保存和增强其独特性特征,在具体的开发活动中,就是要将其特色的内容整合挖掘出来,使其变成显在的优势。在突出璧山旅游资源本身特色的基础上,再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因子以赋予旅游资源新的概念,创新开发,形成独有的特色。

2.经济效益原则。指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服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开发成本大于其应该带来的收益的情况下,这种开发是不经济的,在重庆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前提下,璧山县也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预测,分期分批和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不能不加以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花。当然,在某些项目上可以进行招商引资,但在开发过程中,应尽量选用本地的材料、聘用本地的人才,这也是经济原则的要求。

3.综合开发原则。璧山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指在突出璧山多湖光山色资源的同时,对于相应的凤文化、古寨、古墓葬、古建筑等文化古迹类以及苗圃为基础的农家乐旅游也要逐步开发,这是充分挖掘资源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综合开发,使吸引力各异的不同旅游资源结成一个吸引群体,使游客可以从多个方面发现其价值。另外,对于白云湖、青龙湖等某一个风景名胜区的综合开发,则是指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考虑游客的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供应工作。

4.游客参与性原则。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仅从客体(旅游资源)出发,要融主体(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为一体。在开发过程中,要留给旅游者更多的活动和自由空间,对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尽量扩大、延伸旅游资源的范围,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与大自然接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完成生态旅游体验。

5.开发与保护协调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但有时侯开发的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当然若处理得当,不但不会破坏,反而能起到保护这些资源的作用。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得当,也就是说,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的质量是开发潜力的保证,不能因为修道路或宾馆而大量砍伐森林,不能为追求现代、新潮而毁掉古建筑、古城墙。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旅游环境的保护,以确保璧山县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在“山、水、文化”上下功夫,在保护的前提下,以重点景区为龙头,以线路产品为骨干,市场需求为导向,交通状况为条件,以创造独特的、区域共生发展的旅游产品为目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1.发挥资源配置优势,调整并优化开发布局,使璧山县旅游业进入区域化发展的高层次阶段

旅游资源开发总体布局上,规划期内旅游资源开发逐渐由璧南向璧北倾斜。璧北这一片区生态环境好,人为破坏小,原始古朴,风景优美,适应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是璧山县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结合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条件,璧山县应遵循“一个中心、两个依托、六个片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一个中心”指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璧城中心旅游区的开发为中心。

“两个依托”一是依托璧山的凤文化、文庙、古山寨、古遗址、古墓葬等人文类旅游资源;二是依托璧山县多湖多山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六个片区”

第一个片区是璧城中心旅游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万亩桃园景区、璧城文庙和茅莱仙境等。该区距城区很近,距离在10公里左右,资源类型多且丰富,是吸引本地城区游客的最好境地。

第二个片区是白云湖-丁家旅游区,是全县交通地理位置最好,最方便快捷的旅游地,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有白云湖旅游度假区、来凤鱼乐城、丁家苗木农业观光旅游区,是开展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美食、购物等旅游的好地方。

第三个片区是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该区位于璧山西北部,是大气、水质最好的旅游区,区内除优美的自然风景外,铁围寨、古老寨、凤文化可说是锦上添花之笔。

第四个片区是金堂湖旅游区。该区有金堂湖,湖畔有露德堂,是开展水上运动、婚庆旅游的好去处。

第五个片区是缙云后山旅游区。该区植被覆盖好,人为影响少,开发力度低,开发潜力大,可作为中长期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家休闲旅游的宝地。

第六个片区是云坪乡的登云坪古寨旅游区,该古寨为重庆市面积最大的保存也较好的古寨,可以用古寨文化为中心主题,集合璧山县的所有古寨,建成重庆市最大的“古寨游”场所,登云坪附近成片的桃园、桔园创造了优美的环境,更具开发潜力。

2.从优化旅游产品着手,加快旅游资源战略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最终要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未来十五年期间,要在加快传统观光产品优化升级的同时,大力开发市场急需的休闲、文化、娱乐等专项产品,加强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参与性与趣味性,提高资源开发的市场适应性。今后十五年要加快战略开发,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名牌旅游产品。

3.依托交通干线,辐射沿线旅游开发。规划期间将利用璧青公路及成渝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等有利条件,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先后顺序要以干线的条件为转移,景随路走,提高景区(点)的开发效益。

4.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用持续旅游观点提高对环境工作的认识,做到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两手抓,形成旅游优化环境,环境保障旅游的良性开发局面。

5.确定文化坐标,紧紧把握开发建设的文化导向。即坚持绿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人文景观,补尝旅游产品短缺。规划期间要重点开发璧山民间传统文化(“凤文化”等),与邻县的铜梁“龙文化”共生发展,相得益彰以及文庙古寨等古文化,丰富和提高璧山旅游文化内涵。

6.整合旅游资源,赋予旅游资源新的概念,进行造势运动,形成新的旅游热点。

(三)推动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1.制定出鼓励景区建设投资政策,给外来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

2.制定旅游景区发展专用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规划期间内要出台管理细则。

3.建立一支精干的景区建设规划、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4.建立全县景区(点)信息库,为各景区(点)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设,并为促销部门提供咨询。

5.县旅游局总体负责制定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法规,在县政府的领导协调下,依法从事旅游资源开发。

四、旅游资源保护

注意保护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存在于一定的旅游环境之中,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善,必定会破坏旅游环境。这种破坏轻者会造成旅游资源质量的下降,从而降低其吸引力;重者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损毁而不复存在,从而使该地的旅游业失去存在的基础。

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就其自然而言,开发工作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破坏,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在根据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而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情况下,人们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周密的规划和完善的设计将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减至最小,不能因为“保护”而反对开发,不能完全将开发和保护对立起来。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是不足取的。事实上,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利用,因此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冲突,是可以统一的。

(一)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对策

为了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统一起来,贯彻“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为开发奠定坚实基础”的指导思想,拟对璧山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保护。

根据璧山县旅游资源的总体布局和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及价值评估,将璧山县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类保护区。

一类保护区包括白云湖景区、凤湖仙山景区、青龙湖景区、金堂湖景区、缙云后山景区。这类保护区是璧山县旅游资源品位最高且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景区。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由旅游主管部门协同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并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基金对其专项保护。

二类保护区包括汉代崖墓群景区、璧城文庙、登云坪古寨景区。这类保护区多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其保护应在璧山县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走县旅游局与景区所在乡镇政府联合保护的道路。可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并加强宣传,使文物类旅游资源能永留后世。

三类保护区包括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茅莱景区。这类保护区多为璧山县县级风景名胜区或一般景区,作为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后续景区或配套景区,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仍有现实意义。对这类景区的保护,应在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主要由景区所在乡镇政府负责。

针对某一个具体景区进行保护时,由于受资金、人力及设备设施的限制,其保护不可能全方位全范围实施,而应根据景区内各景点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和价值大小,对景区内的空间范围分等级进行合理保护。璧山县各景区的保护宜采用三级保护体制。

一级保护区为各景区内的核心区域。在该区域中,一切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均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严禁乱建乱挖,乱摆乱放。凡是影响到景观与环境的建设必须坚决拆除或改造,同时要加强核心区的绿化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二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区。该区域内严禁新建与景区无关的设施,尽量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加强绿化,有计划地进行风景林带的培育。对保护区内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人文景观均应划为绝对保护点,严禁游人接触,只能作观赏游览。

三级保护区为各景区的外围保护区。该区域的发展重点是景区外围旅游氛围的营造,严禁开山挖矿,毁林开荒,对大于25度的坡耕地应退耕还林(草)。严禁建设影响景区生态环境和水系的工程设施,可有计划地营建风景林。

(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

1.在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时,政府当下决心剔除重污染企业,并加紧对现有污染企业的整治,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效生态农业以及其他无污染企业。

2.依照国家的各项相关法律,制定适合本地的法规,并督促有关单位将环保提到议事日程,采取退耕还林(草)的办法保护生态环境;对景区内游人产生的废弃物应有专门的处理点,使环境不致遭受污染。

3.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完善景区的管理体制。采取政策倾斜、专款扶持等措施确保历史古迹、文化遗迹旅游资源得以保存和恢复。

4.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和协调,必须对境内所有旅游开发部门、企业和个人进行统一管理,注意协调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建立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规划、预审、监控和验收制度,对旅游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6.将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

7.加强旅游活动的引导和管理。首先,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坚决取缔对景区旅游资源和环境有破坏、污染影响的项目;其次,要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使他们强化旅游可持续消费的内在意识和行为;再者,加强景区的管理,控制合理的旅游容量。提高旅游容量预警、监控的技术手段。

第四章 璧山县旅游市场开发

一、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一)旅游市场发展背景

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1999年国内旅游外汇总收入已达141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国内旅游总收入也突破了2832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的“大旅游”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形成,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消费水平日益上升、旅游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整个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在全国旅游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重庆市抓住机遇,即时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初步形成了以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为龙头,以主城区为中心,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线,“八大特色片区”群星辉映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到1999年为止,重庆共接待海外游客18.49万人,国内游客24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8.3亿元人民币。如果在旅游产品开发、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旅游营销等方面做得更为科学、合理,重庆的旅游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在全国的旅游地位还会不断提高。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势必促进璧山旅游业的快速繁荣。

(二)旅游客源市场消费分析

1.旅游目的分析

首先,受璧山县旅游资源特征和开发水平、开发条件影响,璧山县旅游产品较单一,以休闲/度假产品为主,因而旅游者的主要出游目的为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占60%左右),而且旅游活动大多集中在有限的夏季,接待旅游者最多的景点为白云湖和青龙湖。

其次,商务旅游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璧山县是距离重庆市主城区最近的开发、开放县,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较好,较好的政策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外地投资,商贸活动较为频繁,从而吸引了一定数量商务旅游者的到来。

再次,观光旅游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观光旅游作为传统的旅游活动,是目前璧山县的主要旅游活动之一。但是,璧山县的观光旅游活动依附于休闲和度假旅游活动之中,并非主要的旅游消费活动,观光旅游市场相对弱小。

除上述旅游目的外,旅游者为其他目的到璧山的情况相对小得多,所占的市场份额很低。

综上所述,璧山县旅游市场以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为主,有如下特点:第一、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趋向明显,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多偏向于自然景点;第二、休养旅游市场占有一定比例。部分游客认为双休日应是身心恢复时间,出游不太注重旅游点的等级、意义、知名度,更注重环境、交通、服务、治安状况等;第三、旅游者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消费者要求变过去的被动观光为主动参与,旅游产品要求具有新、奇等特点。

2.旅游消费水平分析

来璧山县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水平受璧山旅游活动内容、旅游目的和旅游产品的影响,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人均旅游经济贡献较小。以1999年为例,璧山县旅游者人均消费仅为110元,其主要消费行为集中于吃、住、行方面,在游、购、娱方面的消费相对较少,因而消费弹性小。与1999年全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390元/人次)相比,璧山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璧山县要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和发展,就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特征,在旅游产品质量、旅游产品类型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发品种多样,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娱乐活动的内容和特色,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者的人均旅游消费额。

3. 旅游时间分析

璧山县受旅游资源条件和现有旅游产品的限制,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为旅游者到璧山的主要旅游目的是远离喧嚣的城市、闷热的天气、享受清新的自然,所以一般情况下,璧山县的旅游活动多集中在夏季,即每年的5—10月之间,而这其中又尤以“五一”、国庆、工作期的周末等时期游客最为集中。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源于璧山县旅游产品单一,现有的旅游产品时令性强,缺乏不同季节的旅游产品相互补充。

(三)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1.旅游客源以主城区为主

璧山县旅游资源的特点是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为辅,其中湖光山色是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的特色。受这种旅游资源特征和区位条件影响,璧山县旅游的主要客源为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其次是璧山县和周边市、区、县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多为上班族,他们主要在夏季、秋季利用周末和五一、国庆等闲暇时间,远离长期生活的城市环境,在璧山选择具有乡村风味、自然风光良好的悠闲之地消除身心疲劳,达到享受自然的目的。部分旅游者是以单位和集体聚会等方式来此旅游的。

2.旅游客源以中等收入家庭成员和中青年旅游者为主

璧山县的旅游者中,中青年占有绝对优势,他们一般为工薪族,收入多为中等水平(800-1500)或中等水平偏下(800元以下)。该群体具有一定旅游消费愿望,经济条件一般,经济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注重旅游活动的休闲性;另外,到璧山县的旅游者中也有部分中高收入旅游者,以度假休闲为旅游目的,消费档次较高,据调查有的旅游者一天的旅游消费达1000元左右。

(四)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根据旅游者的年龄特征、旅游动机、旅游形式、旅游时间及距离远近的不同,璧山县旅游客源市场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细分市场(见下表15)。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客源市场规划及市场营销策划时,必须采用适当的不同的市场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细分市场的需要。

15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

动机

回归自然

修养

娱乐

求知求新

观光

健身

餐饮购物

形式

山野风光

乡村风光

森林游憩

森林浴

温泉浴

渡假(区)村

游乐场

夜总会

生态旅游、产业旅游、拓展训练

古迹

名胜

健身俱乐部

体育场

运动场

好吃街

旅游购物中心

组织形式

团队/伙伴/家庭

家庭/单人

伙伴/家庭

伙伴

团队/家庭/伙伴

伙伴/单人

伙伴/单人

时间

1-2

1-3

1

1-2

1-2

1

1

年龄

///

/

/

/

///

/

/

主城区

主城区/

本地

主城区/本地

主城区/周边

本地

主城区/周边/本地

(五)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主要问题

1.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璧山县旅游发展至今,还没有垄断性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主要功能为休闲、度假,与重庆市其他旅游地相比,不具有唯一性。江津市、永川市、大足县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与璧山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果在未来旅游开发中不注重旅游产品种类和开发特色,完全有可能被其它旅游地抢占璧山旅游的宝贵市场。

2.缺乏整体旅游市场形象

璧山县发展旅游已有八年多了,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市场形象。全县旅游景点、旅游企业缺乏组织性和协作性,各自为政,个体宣传现象明显。作为一个县的旅游业发展,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旅游形象,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市场、提高璧山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利于璧山县进行整体的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市场份额不足,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璧山县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产品品种单一、结构差,导致旅游市场份额不足。同时璧山县虽在1999年客源人数已达43万人次的规模,但人均旅游消费低,旅游经济效益不高。解决的主要办法是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注重旅游六大要素的综合发展,协调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比例,积极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开发旅游商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管理水平,强化旅游市场理念。

二、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分析

(一)旅游市场开发的资源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旅游业的地位日益提高,各地区越来越注重旅游业的培育和发展,包括璧山及其周边地区在内,都在积极开发旅游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随着旅游开发的市场化,各地区必然会加入到市场竞争的行列,市场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认识市场、掌握市场就会赢得市场,璧山县必须关注市场及其市场变化。

随着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将成为未来居民的主要消费内容。根据有关调查,随着周五工作制的广泛执行,国庆、五一法定假日的调整延长,人们外出旅游的愿望不断增强,大众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目前城市居民出游率已达91%,发达地区农民的出游率也有41%

据调查,目前在出游动机方面,以回归自然、追求身心健康为出游动机的旅游者占29.4%2000年五一节和国庆节全国旅游趋势表明,居民出游越来越趋向于休闲性旅游活动,选择旅游目的地在100km左右(即居住地周边旅游地)的旅游人数明显增加。据专家估计,未来我国旅游(特别是周末)的一大走势之一是休闲,它将与相关行业一起构成一个特有的休闲产业系统。

根据对璧山县的旅游资源调查,璧山县具有开发休闲旅游活动的基本旅游资源与环境,基本能满足重庆市及周边地区旅游者的休闲旅游消费需要,璧山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旅游市场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

(二)旅游市场开发的竞争优势

重庆市的整体地理景观为亚热带景观,与重庆周边县(市、区)相比璧山县现有已开发的旅游景观缺乏垄断性。因此,璧山县旅游单纯以资源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不但底气不足,而且难度也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时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克服困难,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璧山的竞争优势是:

1.旅游资源市场潜力大

璧山县旅游资源,古有“璧山八景”(即觉院夜雨、东林晓钟、圣灯普照、茅莱仙境、凉伞云遮、金剑晴雪、虎峰马迹、石泉凝脂),现已开发的青龙湖为市级风景名胜区,璧温泉系省级森林公园,白云湖为国家旅游试验区;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景色秀美,人文旅游资源中有凤文化、古寨(群)、古汉墓画像、民俗、文庙、教堂、饮食、重庆最大的皮鞋城;以丁家为中心的苗圃区是重庆三大花卉苗木基地之一。总之,璧山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如果开发得当,璧山旅游产品有其它地区难以取代之处,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2.旅游基础设施较健全、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璧山县的旅游业起步较早,自1992年以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可喜的进步,全县镇级公路路面已基本硬化,交通联通好;县城的旅游饭店接待设施基本能满足需要,高、中、低档结构也较合理;璧山县又有发展旅游景区的经验和教训,相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会处于较有利的位置;加之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区位条件优越、旅游可进入性强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西大门,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目前,成渝高速路跨璧山西南,30分钟(23km)即可由重庆主城区进入璧山县城内,是重庆主城区居民方便的休闲度假去处(其中白云湖度假区紧靠高速公路口);璧山县距北部地级城市遂宁也只有4小时的路程。此外,与其它周边县市都有直接相连结的公路,县域内的主要公路全部硬化。优越的区位条件是璧山县赢得市场的保证。

三、旅游市场开发定位

根据璧山县旅游资源特征、璧山县旅游区位条件,以及目前旅游市场需求状况(旅游消费将是未来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们注定会将闲假时间转向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自然)和活动(旅游、体育等)之中),璧山县旅游市场的开发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1.客源市场总体定位

主体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是璧山县主要客源市场,是未来的主导市场,璧山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赢得主城区客源的主要保证。

二级客源市场

以璧山县城居民为主的当地客源市场和璧山县周边市县客源市场。当地客源是璧山县旅游市场开发的先导。周边客源市场是主体客源市场的补充,有利于稳定客源规模。

三级客源市场

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拓展远距离国内客源市场,是璧山县扩大市场影响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璧山县旅游市场的成熟,客源市场结构也趋于多元化。

2.旅游市场阶段性开发与定位

璧山县应将客源市场开发重点放在重庆市主城区,但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近期(2001—2005年)

重点开发本地客源市场和主城区客源市场,为旅游开发赢得效益,提高市场影响力。

中期(2006-2010年)

深度开发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和璧山周边县市客源市场,在重庆市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借它的影响力带动周边客源市场。

远期(2011-2015年):稳定本地和重庆主城区客源市场;利用璧山县较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国内远距离客源市场,进行适度的市场营销。

(二)旅游市场形象定位

由于旅游者可选择的旅游地越来越多,旅游地之间的发展,特别是区际旅游产品竞争愈来愈激烈,加之旅游本身还要面临其它娱乐活动的冲击和替代,所以旅游者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我们已经知道,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和进行旅游决策时,除了考虑距离、时间、交通方式和旅行成本等因素外,还非常重视旅游地的感知形象,只有那些在游客心目中具有强烈和美好形象的旅游地,才能吸引远在千里的旅游者到此一游。形象定位就是要使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占据某处心灵位置,使旅游地在游客心中形成生动如图画、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引起旅游市场的强烈的注意力。

旅游形象定位的差异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及受众认识。通过对璧山旅游的“洗牌”,我们归纳璧山的个性特色形象因素有:民间传统文化,即包括民间传统的凤灯、凤舞、狮舞、傩舞等文化艺术;绿色文化,包括以古八大胜景、三山三湖、苗圃等生态农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生态景观资源;古文化,即以文庙、古寨、抗战遗址等构成的古文化资源;以及交通区位,皮鞋产业等特色。但是所有细节的美仑美奂,并不能掩盖号召力的缺乏,璧山手上的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普遍缺乏“江湖地位”,没有什么大牌,旅游整体形象不够饱满,在国内缺乏独特性和影响力。璧山旅游在如此禀赋条件下,要想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必须注重区域联动合作。即将周边旅游态势作为大背景,把璧山旅游放进去,资源共享,利用整合优势,借风造势,发展璧山旅游新形象。因此,结合璧山旅游“文脉”,周边旅游态势以及璧山城市总体规划,以形象共建为指导思路,璧山旅游总体形象可定位为:黛山秀湖迎访客,绿野乡风醉游人。璧山县应将此口号作为开拓客源市场的统一主题形象,积极向目标市场宣传和促销。由于旅游形象定位除受主体个性影响,还受传达方式及受众认识的影响,因此如何将定位信号有效地传达到旅游者注意力范围,并被认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群体,通过不同的服务实效和宣传控制,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区域旅游形象风格,以提高璧山旅游在不同细分市场上的占有率。下面拟按细分市场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璧山旅游总体形象:

1.璧山县面对一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设计依据:利用璧山的区位优势,重点适应重庆主城区都市居民周边旅游、颐养身心的需要,发展“山水大观与都市休闲园”的概念,以“山水观光与休闲”为项目龙头,建设21世纪的重庆旅游卫星城,形成适应人们亲近自然、复归田园、康体养生、亲友聚会、生态认知、传统文化体验等需要,鲜明区别于其他旅游地比较注重传统单调景点的特点,突出真景、真趣、真情,为每一个都市居民和家庭提供自由舒畅的全新的天然空间。

主题口号:

21世纪重庆旅游卫星城

郊野休闲第一处(山水大观与都市休闲园)

此外,还可根据项目重点推广计划,再提出若干延伸性的理念口号。比如:“乡村经历,美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传统文化,距主城区只有40分钟”或“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放松的好机会——离开你有规律的生活——闹哄且乏味的生活”

2.璧山面向二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设计依据:考虑璧山周边旅游态势,结合璧山县地域旅游“文脉”,璧山面向二级客源市场应分两级,即周边客源市场和本地客源市场。对于周边客源市场而言,要立足现实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形象,强调个体形象,其形象定位可表述如下:

主题口号:田园风光新璧山,休闲旅游第一处

而对于本县的常住居民而言,璧山旅游总体形象就显得没有必要,人们更关注的是满足他们实际需要的具体吸引物的形象。包括景区(点),休闲、娱乐、餐饮等项目的形象。

3.璧山县面向三级客源市场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

设计依据:对于国内远距离观光旅游者而言,他们来重庆旅游更多动机是冲着长江三峡和大足石刻等著名旅游品牌而来的。对于像璧山这样的旅游地由于知名度不高,他们心目中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概念,不会因此而来旅游。所以,璧山国内旅游市场只能共享于来渝旅游大市场,为了能够吸引部分来渝国内旅游者,璧山旅游市场形象定位,除了首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之外,还要依附于重庆大都市及渝西旅游圈这个大背景,共享市场形象。基于以上认识,璧山面向三级客源市场形象定位可表述如下:

主题口号:魅力璧山:渝西绿色明珠,休闲天堂

四、旅游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基础

1.重庆市旅游客源情况分析

重庆市现有总人口3002万,其中非农业近600万人。据国家旅游局的《中国国内旅游调查资料》,重庆市的城镇居民出游率为1.27,人均花费344.84/人次。目前重庆居民出游以市内近郊和周边地区为主。另外,重庆的农民出游率也在0.3左右,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主。

其次,原重庆的各类职工年均工资额在5600元以上,基本具备休闲旅游消费能力,在这群人中,以20-49岁年龄层为主,他们具有旅游消费愿望,60%左右可转化为现实游客,这其中有璧山的份额。

2.本地客源情况分析

1999年底,璧山县总人口5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1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30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501/年。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外出旅游的经济支付能力,随着社会进步,走出城镇,感受自然,体验乡野也是璧山县城镇居民的娱乐消闲的方式之一。

此外,璧山县旅游开发成功必然会吸引一定数量的周边县市旅游者前来休闲度假。

(二)旅游市场预测依据与方法

1.根据经济学家恩格尔关于收入与消费增长原理,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文化性消费-旅游消费(高档消费)将以指数曲线形式增长,也就是说,居民的文化性消费增长呈加速度增长。

2.居民的旅游消费愿望和频率在逐年增长(加速增长)。

3.预测方法

1(其中T0为基期游人数,1999年璧山旅游人数为43万,n为预测年限,Tn为预测期旅游者数)

2)对以上计算结果,采取专家意见法进行修正(主要考虑政策变化、经济增长、文化进步、消费观念、投资状况等不利影响因素;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不稳定性)。

(三)旅游市场预测结果

璧山县在未来15年内的旅游者人数分别为:

2005年: 73.6万人(2001—2005年为旅游投资启动阶段)

2010 125.15万人(2006—2010年为旅游快速增长阶段)

2015 176.3万人(2011—2015年为旅游持续发展阶段)

第五章 璧山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与总体布局

一、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基于璧山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十五年璧山县旅游经济发展将经历创新和共生两个主题战略选择阶段。

1、创新发展战略

1增长极策略,扶苗子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这就使得璧山旅游经济进行总体及结构调整成为必然。过去曾为璧山旅游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经济资源不能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从而需要寻找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植、培育。

2渗透扩张策略,搞产业共同促进璧山旅游经济要创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则必须将“文章”作大,以求规模效益。即要进行旅游产业扩张,搞产业共生,做到旅游与工业、旅游与农业、旅游商贸相协作,大力发展大旅游产业,从而推动璧山总体经济的发展。

3名牌产品谱系策略,做精品名牌产品是旅游地(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目前,璧山尽管旅游景点,产品较多,但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很少,这构成了璧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未来璧山旅游必须加大对青龙湖、白云湖等有潜质的景区的开发,发展旅游精品,以推动整个璧山旅游更进一步发展。

4文化富旅策略,提升品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消费的品位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只有高品位、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才能赢得旅游者的芳心,也才能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2、共生战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者观念将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旅游地(企业)具有很强的柔性和市场应变能力。这需要旅游产业内各景区、企业之间能够整合各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需要区际旅游业组建共生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区域内和区际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共生战略联盟实质上是旅游地、企业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不同的旅游地、企业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利用各自的旅游资源组成一个有限的、没有围墙的跨越空间约束的互惠互利、协同作战的超越简单竞争的一种更高级模式。基于璧山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实行共生战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实现“集成”的目标

“集成”要求璧山具有不同经营优势的旅游企业,能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由共生战略将其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超常的竞争优势。即是要求各旅游企业,各个旅游景区利用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完成价值链中的不同活动。在现代旅游竞争的条件下,旅游产品优势不是来自“大而泛”而是来自“精而特”。如果各个旅游企业、各个旅游景区中的旅游产品将各自不同的特色旅游产品“集成”,形成互补共生则可以将各个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的价值链重构,便能形成更加优化的价值链,从而为旅游企业创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共享“大竞争力”优势带来的单个“竞争力”优势的增强。

2)获取“敏捷”的效果

市场机遇稍纵即逝,“敏捷”效果是旅游企业对旅游市场需求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捷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及时满足旅游者动态需求,并使旅游者获得最大效用。要获取“敏捷”的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伙伴。一方面各个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之间并行合作开展旅游价值链中不同活动,能大大缩短将概念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时间;另一方面,各个企业、景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满足游者个性化需求,这是针对顾客需求变化,所作出的有效反应,从而增强整个区域旅游的竞争力。

(二)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未来十五年期间,根据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和璧山县的实际情况,璧山县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构思是:牢牢把握旅游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璧山县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区位条件优势,适时调整旅游区线路布局,重新构造适应璧山县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中心一带两环”旅游总体框架;并着力加快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和旅游经济的质量型和效益型增长,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发达的包括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系统配套的综合产业体系,成为璧山国民经济中关联度较强、创汇收入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产业。

二、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旅游总体布局的原则

△中心城镇与交通枢纽的依托原则;

△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原则;

△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相结合的原则;

△特定地域结构等级划分原则;

△主导因素的原则;

△行政区域相对完整的原则;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区域协同、空间共生的原则,即是这一旅游区与另一旅游区是共生的,游客在游了这一旅游区之后有去另一旅游区旅游的欲望和可能。各个旅游区有不同的主题和旅游功能,各个旅游区不是相克的,而是互补的,各自互为客源地和接待地。

(二)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一中心一带两环”是按照旅游经经济运行规律,以客源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中心,旅游资源为前提,交通条件作为基础而设计的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中心”:璧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以璧城镇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璧山宾馆等宾馆、饭店为主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构成璧山旅游服务接待中心,辅以璧温泉天池森林公园、秀湖公园、龙梭山桃园等旅游景区。其主要功能为:璧山旅游者集散地,旅游购物中心。

“一带”:璧山青杠来凤丁家的旅游经济带。以璧山青杠丁家已有的交通、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开发狮子科技生态观光农业,白云湖旅游度假区,来凤美食渔乐城,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区。

“两环”:即以青龙湖三江凤湖仙山旅游区、缙云后山旅游区为中心组成的北部旅游环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以白云湖、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观光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登云坪旅游区为核心组成的南部旅游环线。以观光、休闲为主题。

以上“一带两环”之间,旅游区点紧密相扣,两端线路相互交叉,对外四通八达,形成整体,对内璧南、璧北贯通,相对独立。由此构成交通立体纵横,市场四面八方,带环并驾齐驱,南北协调发展的旅游总体格局。

三、主要旅游区概念性设计

根据全县的旅游总体布局,未来十五年期间将在全县建立六大旅游区。现根据其不同特点将其分别设计如下:

(一)璧城中心旅游区:由璧城镇都市旅游景区、龙梭山桃花园景区、梅井山-茅莱山景区、璧温泉金剑山天池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 营造璧山旅游形象

▲功能定位:休闲、商务会议、购物、体育、美食、保健理疗、宗教朝拜旅游

▲发展目标: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主要集散地

(二)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由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三江峡等景区组成。

▲主题定位:神奇山水、凤凰文化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度假、观光、特色文化体验

▲发展目标:璧山旅游的拳头产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白云湖丁家旅游区:白云湖旅游景区、来凤-丁家花卉苗圃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区、马坊景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生态农业产业旅游,村野文化体验

▲功能定位:观光、休闲、游憩、娱乐、度假、美食

▲发展目标:璧山县内及重庆居民周末游憩之地

(四)金堂湖旅游区:由露德堂、金堂湖、白鹭山等景区(点)组成。

▲主题定位:异国风情、龙凤奇缘

▲功能定位:休闲度假、水上运动、教堂观光、异国风情体验、宗教朝觐

▲发展目标:水上运动基地和浪漫异国风情婚庆度假圣地、婚纱影楼外景摄影基地

(五)缙云后山旅游区:由八角天池、干湿龙潭、阳龙村农家乐群等景点组成。

▲主题定位:生态旅游、静态旅游、绿野仙踪

▲功能定位:生态休闲、科考、野外生态体验、乡俗活动体验

▲发展目标:生态、环保教育基地、科考、探秘、避暑胜地、市内独特的“世外桃源”农庄、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六)登云坪旅游区:由登云坪古寨景区、广普花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等组成。

▲主题定位:古寨皇城游

▲功能定位:古寨皇城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考怀古、休闲度假

▲发展目标:重庆市最大的古山寨观光区

四、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点与步骤

(一)开发建设的层次分析

璧山六大旅游区各具特色、功能各异、开发利用深度亦不相同。基于上述认识,拟将璧山旅游景(点)按三个层次进行重点建设。

第一层次:重点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这一层次包括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璧城镇中心旅游区,这是全县旅游风景区中的主体层次。主要建设分别可采取扩大风景区游览面积,增加游览娱乐项目,改善和提高接待条件,以增加游客逗留时间,以发展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和娱乐为基点,大大提高旅游收入和创汇水平。

第二层次:重点发展,以发展促建设。这一层次包括金堂湖风景名胜区,缙云后山旅游区、璧丁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区、云坪古寨旅游区这是可适应游客特殊需求的一个层次,也是与第一层次配套发展的主要层次。主要建设内容有:保护和恢复景观,改善内外交通条件,形成区域内游览循环线,组织文化和乡俗活动,构成县内第二大景观。

第三层次:实行开发与发展并举。这一层次包括县内其他风景区(点)散布在县内各地的旅游景点和璧山独具特色、各成体系的凤文化、古山寨、文庙、驿道等古文化流派。这是主体旅游资源的辅助层次。开发内容有:恢复景点建设,开通游路,组织参观和游览。

(二)重点项目规划

未来十五年期间,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线路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分步推进、滚动发展”和“突出主题、系统配套、软硬结合为主”的原则,着力加快沿璧山青杠丁家旅游线的开发建设,以璧城中心旅游区为龙头、白云湖旅游区为基点,金堂湖旅游区为加快南部开发的突破口,推动南环线的开发,使之成为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旅游经济带,成为璧山旅游超前发展的脊梁。同时,抓紧北环线上的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的深度开发和缙云后山旅游区的建设,注重这两个重点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实和完善北部环线,使之发挥更大效益。

(注:带“★”为重点项目,带“△”为次重点项目)

1.近期(2001—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建成璧城中心旅游区“三城”:皮鞋旅游城、温泉娱乐城、美食城;

★修建璧山特色文化博物馆;

★修建一个三星级饭店、璧城及璧南河沿岸凤文化景观造型设计;

★龙梭山桃花园生态观光休闲项目开发;

△文庙旅游观光项目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神秘谷、白虎谷、古老城、铁围寨的开发与青龙湖景区开发一体化;

★凤湖仙山的凤仙文化系列项目开发与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

△青龙湖的水上娱乐深度开发,山上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五龙到阳龙村旅游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建设阳龙村“世外桃源”农庄;

△恢复修建云峰寨;

△环保教育基地建设。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巴渝八大节庆庄、姻缘庄、八卦女儿楼、后山生态旅游项目续建;

★青杠“中国情爱文化谷”项目开发;

★来凤美食一条街;

★丁家重点发展几家花卉园农家乐;

△璧青公路沿线两边景观建设;

△荷香苑度假村的扩建。

5)金堂湖旅游区:

★恢复建设天主教堂露德堂;

★法国风味的乡村农庄修建;

△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

2.中期(2006—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1)璧城中心旅游区:

★璧城区旅游中心的面貌和地位基本形成,重点建设璧山美食城、旅游商品购物城;

★建成璧温泉-金剑山旅游度假区;

△茅莱山开发。

2)青龙湖凤湖仙山旅游区:

★三个景区综合开发连成一体,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建设三江峡度假区。

3)缙云后山旅游区:

★中草药“百草园”建设项目;

★建设八角天池度假村;

★“静态旅游”项目;

△干湿龙潭景点开发;

△天池竹海景点开发;

△修建农事民俗馆。

4)白云湖-丁家旅游区:

★白云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璧青公路沿线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开发项目;

★在丁家建设重庆最大的花卉苗圃生态旅游及农家乐群项目;

★民间游戏活动项目;

△来凤古驿道牌坊群恢复项目;

△来凤翰林院开发项目;

△马坊汉代画像石棺、漫水湾白鹭群、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5)金堂湖旅游区:

★建设金堂湖水上娱乐世界;

★重庆最大的异国浪漫婚礼度假旅游项目开发。

6)登云坪旅游区:

★古寨皇城开发;

★申报市级风景名胜区;

△生态观光农业及农家乐项目;

△广普柑桔园和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

3.远期(2011—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

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建设,两条旅游环线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旅游效益和产业带动效应充分体现出来。

1)青龙湖凤湖仙山连接缙云后山以及与缙云前山的通道建成,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两个旅游区一体化开发建设;

2)璧山青杠丁家(金堂湖)旅游经济带的格局业已形成,并向周边辐射,开发梅井山等景区组建南部旅游网络。

五、特色旅游项目策划(共13个项目)

()皮鞋城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皮鞋是璧山的支柱产业,现已基本完成产业体系。特别是意大利“砂之船”、重庆“明月”等知名品牌的落户,提高了皮鞋城的知名度,从而能够带来一定的物流、信息流和人流。本项目就是利用这种产业优势,依托县皮鞋小区和皮鞋产业园区,发展皮鞋产业旅游,满足旅游者购买皮鞋,参观皮鞋厂加工制造工艺及体验活动等旅游需求,增加旅游功能设施、刺激消费欲望,以建成中国西部皮鞋旅游城。同时注重皮鞋商贸活动的商贸旅游的开发。

2.建设内容及措施:

▲扩建皮鞋小区的规模,完善购物、休闲配套设施;

▲修建鞋博物馆;

▲规范店面、提升档次、授牌旅游定点皮鞋厂和商店;

▲重点规划几家名优皮鞋厂,提供游客现场订制,特别是给明星订制皮鞋的业务;

▲举办一年一度的皮鞋节,皮鞋购物会等活动;

▲举办艺术皮鞋展,评选“皮鞋秀”。

(二)鱼乐城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来凤鱼是重庆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菜。来凤鱼好吃一条街,是重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条地方风味一条街。本项目设计就是以鱼文化为内涵,建成以鱼为主线的集休闲、娱乐、美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鱼乐城。

2.项目风格

体现“养鱼捕鱼(渔)渔欢,农家渔家家家乐”的乡村乐趣。

3.建设内容及措施

▲修建鱼类展览馆;

▲修建多功能渔场,让游客垂钓、捕鱼并自剖、自烹;

▲修建陆地“海底旅馆”。在结构特别的建筑的外面加上一个夹层,夹层放满海水和海洋生物(鱼类为主),加上必要的灯光设备和其它设施,旅游者透过窗户观赏奇妙的海底世界。同时职员着鱼尾装,还可伴有鱼美人翩翩起舞的表演;

▲以鱼造形的鱼船、鱼桌、鱼床等设施的建设,以鱼网、捕鱼工具、鱼模型等作载体装饰店面;

▲开发鱼汤、鱼饮等全鱼宴餐饮,并进行配料加工销售;

▲将煮鱼的过程舞蹈艺术化、现场献艺让游客品评;

▲鱼美人舞,歌唱表演;

▲鱼美食节。

(三)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

1.项目创意

凤文化源远流长,远古以来,人们对图腾“凤”赋予不同的意念,因此,反应在凤的复合上也各不相同,本项目就是根据学术分析,按照凤三种起源学说(即鹑鸠类鸟说、鹰号鸟 类鸷鸟说、梭鸟说)及凤的三期演化(即玄鸟期、朱雀期、凤凰期)推理,将采用电子技术模拟再现学术理论提到的凤家族的源流,建成“原始”生态型凤凰世界。

2.建设内容

▲以观摩岩巨“凤”为中心,扩大各期“凤”的数量;

▲以各期凤形为依据,造凤舟游艇;

▲筑凤凰台,利用热气球其他设施,游客从凤凰台乘气球飞出,“鸾鸟翱空”;

▲举办凤舟赛;

▲举办“凤源流”学术研讨会。

(四)“金凤凰园”项目

1.项目创意

凤,百禽之王,凤是女性的代表,代表女性的美貌温柔,人们也常将才能超群的人称为“金凤凰”。本项目就是以女性文化为主题,以武则天、慈禧形象为典型代表,来展现女性风采。

2.项目理念:当一天“金凤凰”

3.建设内容:

▲修建微型皇宫,龙凤雕中凤在上、龙在下,游客可就坐宝座,享受礼遇;

▲服务人员戴牛角、鸟喙、假面、尖顶帽以饰服体现凤文化;

▲游客可头顶饰羽(即为凤鸟后裔);

▲“十大美女”的“原貌原音”及其他生活习俗等“再现项目”。

4.活动项目

▲女性参赛的凤舟赛

▲举办形象“凤”大赛

▲凤文化内涵的时装表演、时装潮流发布会

▲凤舞文化节

(五)古寨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璧山古寨数量多,分布广泛,其中尤以云坪古寨为典型代表,可以号称重庆古寨展览馆。本项目设计就是充分挖掘古寨文化、发展古寨文化旅游。项目以云坪古寨的恢复建设为基础,收集各地的古寨资料,在云坪古寨中建立微缩的各种文化时代的古寨,建立寨中寨,而每一个寨又保持原来的风格,游客每游一个古寨,可获得不同的体验。

2.建设内容

▲恢复云坪古寨门的建设;

▲轮流推出每寨一日的主题风格游;

▲举办古寨皇城文化节。

(六)丁家花卉苗木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是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一个趋势。以丁家为中心的花卉苗木基地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成为重庆三大花卉苗木基地之一,因此,发展以花卉苗木为背景的休闲农业旅游,前景看好。项目就是在开发花卉苗木观光旅游过程中,充分挖掘村野文化内涵,来丰富和完善旅游的内容,同时利用项目所在地的区位优势条件,建成重庆市内最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区。

2.项目风格: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3.项目特色与功能:生态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农旅合一”的休闲娱乐旅游区

4.建设内容

▲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游憩设施建设;

▲推行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方案,如:划出一定的区域让游客认领花卉或参与花卉苗木的栽培、修剪等活动;

▲发展以花卉苗木为背景的农家乐群;

▲筹建花卉苗木研究所;

▲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的旅游相关工作;

▲以花卉苗木组成餐饮娱乐项目,如:花卉大餐。

5.活动项目

▲花卉节

▲苗圃节

▲村野文化节

▲定期推出以“××花卉为主题”的主题旅游活动

▲举办花卉苗木博览、交易会

(七)龙凤婚庆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重庆市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法国天主教堂——露德堂,处在金堂湖风景名胜区中心,旁边有金堂湖,周围有优美的田野风光,是具有浪漫风情的度假胜地。项目以法国教堂为依托,深挖法国天主教异国风情,配以龙凤奇缘的传统文化,创造一个浪漫、美好的婚庆度假基地,势必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

项目充分利用异国教堂风情、龙凤呈祥两种象征美好的文化内容,作为中心开发思想,并以展现内涵独特而丰富的旅游文化特色为目的,充分展现崭新的教堂风情旅游和“龙凤齐鸣”婚礼旅游概念、创新的经营理念及别致的环境景观艺术,能够使本项目成为重庆最具特色的婚庆活动中心。

2.项目风格:龙凤呈祥 百年好合

3.项目特色与功能:

▲浪漫法国风情

▲天主教堂文化

▲龙凤文化

▲婚纱摄影外景基地

▲龙凤婚庆度假基地

4.建设内容:

▲浪漫水上婚庆中心

▲教堂婚庆中心

▲法国风情农庄建设

▲“龙凤呈祥”等典故景观设施建设

▲筑凤凰巢,表现“凤求凰”典故

5.活动项目

▲天主教堂文化节

▲集体龙凤婚庆

▲经营者租借“凤美人”向游客提供“龙凤呈祥”婚庆表演

(八)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定向运动由军事行动演变而来,近年来成为娱乐休闲的新项目,被冠以“探险寻宝”、“夺宝奇兵”等诱惑标语,发展为热门野外生存运动。甚至小朋友都可以开展简单的“小蝌蚪找妈妈”的生存训练。定向运动的魅力在于它极象军事行动,惊险刺激又有极强的娱乐性和难忘的野外体验。当你历尽艰辛找到“宝藏”时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项地图和指北针的游戏,一项挑战智能和体力的运动。它除了需要精确的判断能力外,参与者的体力也很重要,而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更是在活动中取胜的关键。并且在“寻宝”过程中难以预料的惊险和意外让你回味无穷,真的像是在经历一场“夺宝”实战。这些正符合现代都市人渴望户外探险的要求。该项目选址于离璧城只有8公里的金剑山森林公园,利用其森林湖泊、村落广布及复杂的地势条件,推出陆上、水上、田野等不同类型的娱乐性定向运动,吸引都市青年。

2.建设内容及措施

▲建设定向路线,在实地地形上用两种不同颜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运动员应找到的点标位置,并在定向地图上反映出来;

▲筹备定向运动中所需的运动工具;

▲组建定向运动俱乐部;

▲举办婚礼定向越野、积分定向越野、一日定向越野、接力定向越野、以及借助交通工具(如:摩托车、马等)的定向越野等多种形式的定向运动比赛。

(九)军事拓展游乐项目

1.项目创意

军事拓展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既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又能使游人通过训练受苦受累,达到一种刺激旅游体验的效果。利用部队的坦克等器具,在教练的指导下驾驶或使用;同时能达到游乐的功能。

2.建设内容

▲当一天军人,体验军事化生活,并参加军人体质训练运动项目;

▲将璧山盾之王防弹背心套在人或猎物身上,进行射击体验;

▲阵地站训练场:利用地形布置阵地战场景,对抗双方身着迷彩服,手持“枪”“弹”通过战壕掩体、哨所等军事设施,互相攻击,以夺取阵地目标为胜利;

▲丛林战训练场:利用灌木丛林植被以及有机合成材料摸拟人工丛林等方式,布置野战实景,进行“毙敌”演习,中弹点将“鲜血淋淋”的痕迹。

(十)静态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静态旅游是欧美,像德国等国家很流行的项目。静态旅游就是离开喧闹的景区,到比较幽静的景区去旅游的活动,它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家庭或小团体为单位到景区自助旅游,是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远离尘嚣,达到“静以养心,闲以养情”的境界,比如森林浴;另一种是带有目的旅游方式,如探险、科学考察等。缙云后山景区,风景幽美,破坏程度低,本项目规划就是利用其良好的生境条件,开展市内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2.建设内容及措施

▲修建“世外桃源”农庄,家庭游客可租赁小农庄,“怀古”旅游、自己做饭,生活几天,体验世外桃源仙境般野趣生活;

▲中草药“百草园”建设;

▲修建科考、环保教育基地;

▲筹建野外生存拓展俱乐部;

▲建野营区,让游客体验野外生存的刺激。除纯粹的休闲野营外,还可开展主题野营,如:骑马训练野营、减肥野营、探险野营等。

(十一)情爱文化谷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情爱是人类欲求之一,是人类的主要精神支柱。情爱文化永恒不衰,永久充满魅力。国内现没有深度或全面表现中国古今情爱文化的旅游景区,该项目就是抓住市场空隙机会,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情爱文化谷进行旅游开发。主题思想是,围绕中国情爱伦理精华,进行演绎实践,让游客能从中受到启迪,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和净化灵魂,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情爱文化谷中通过景观建设来展现情爱源流、情爱风俗、情爱沼泽、情爱审美、黄权情爱、宗教情爱、情爱文艺、原始图腾、古老秘术,揭示中国情爱从盲从、放纵到自然开放,从宽容到禁锢、虚伪到目前比较自由解放并有约束的演变史。

2.项目理念:重返伊甸园

3.建设内容及措施

▲情爱认识博物馆

▲情歌演练沟

▲修建鸳鸯庄

▲修建女儿楼

▲情爱文化科研,展现情爱文化遗产

▲开展情爱欢乐节庆活动,演示古俗婚嫁活动

▲情爱小吃活动,阴阳美食节

▲情爱图腾阐释

▲原始婚俗展示场

(十二)图腾文化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图腾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各种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化现象的起源与它有关。本项目策划就是通过图腾艺术、图腾仪式、图腾圣物、图腾标志等活动及物质载体的“再现”来演绎中国的图腾崇拜文化过程,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体验的需求。同时,有助于人们正确地阐释考古遗存、历史文献和民族调查资料中的图腾文化现象,而且还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至今保留在某些少数民族中的图腾文化残留,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利于祖国统一大家庭的建立。

2.项目风格:中国图腾崇拜主题园

3.建设内容及措施

▲修建图腾博物馆,展览从古至今或仿制的图腾文化古文物遗存;

▲修建民族图腾园、家庭图腾园、个人图腾园、部落图腾园、性别图腾园以展现其图腾崇拜的风采;

▲修建图腾仪式、图腾艺术的活动表演场;

▲修建不同民族的图腾圣物雕塑(如:龙、凤、蛙、白虎、鸟、狼、牦牛等)及图腾圣地(教堂、礼拜堂、佛寺、佛庙、尼庵、佛宫、清真寺等);

▲开发图腾标志和徽记的旅游纪念品;

▲图腾神话、图腾仪式、图腾艺术等方面的影视、戏剧等项目开发

4.活动项目

▲轮流推出各民族图腾时的主题活动,采用组织表演和游客亲身体验的方式;

▲图腾舞蹈、图腾音乐、图腾人体装饰艺术、图腾仪式(图腾婚礼、图腾葬礼、图腾诞生礼、入社仪式、祭祀图腾祖先仪式)的表演;

▲举办图腾文化节;

▲举办图腾文化研讨会。

(十三)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1.项目创意

当现代娱乐中心的三环过三山和音乐幻彩灯令一部分游客眼花缭乱、激动陶醉的时候,另一部分游客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民间娱乐活动。这正是本项目的市场机遇和驱动力所在。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是非常有趣味的娱乐活动。本项目规划设计就是充分挖掘以璧山本地为特色,汇集全国各民族的各类民间游戏活动,以提高旅游活动的趣味性,丰富璧山休闲旅游产品的内容。

2.项目风格:中国民间游戏园

3.建设内容及措施

▲开发室内生活游戏,指儿童在室内模仿成人家庭社会生活过程的游戏,主要针对少儿市场,采用即兴表演,相互编排的方式;

▲开发庭院活动游戏,主要是指少年时期的户外活动而言。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手帕、踢毽子、抽陀罗、弹球、抓石子等,随季节不同还有堆雪人、跑风车、放风筝等游戏;

▲开发智能游戏活动,主要是指以培育少年儿童智力为目的的游戏。其类型有:猜手指、猜掌中指、猜藏物找物等方法游戏;葫芦罐分油、大小马驮百瓦等计算性测验游戏;折纸、剪纸、折纸鹤等民间美术工艺游戏;此外还有竹编、草编动物等游戏;

▲开发助兴游戏活动,主要指行酒令和猜掌等民间以“击鼓传花”等配乐器,造声势;

▲开发以力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游戏活动,如举重(石锁、石担)、摔跤、投掷、踏高桩、拔河、爬竿、爬绳、扔沙袋等;

▲开发以技巧为主要竞赛内容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跳绳、跳板、跳“马”、荡秋千、高山族的竿球、傣族的跳高、赛马、赛牛等;

▲开发民间杂艺类游戏活动,如:斗鸡、斗雀、斗蟋蟀、斗羊、斗牛以及斗各种鸟兽等游戏活动;

▲开发民间以观赏为主的杂艺表演,如猴戏、杂技、戏法、傀儡戏、皮影戏等;

▲定期举办“××主题”的民间游戏活动节。



第六章 璧山县旅游产品规划

旅游产品是以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原材料,以行、游、住、食、购、娱的配套服务为基本环节,针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按照特定的功能和主题,沿着一定的线路或区域设计、加工、组合而成,在市场上供旅游者挑选、购买、消费的服务性商品。换言之,旅游产品是进入旅游市场的实物产品和活劳动服务产品的综合。它融合旅游的六要素于一体,是旅游者购买和消费的直接对象。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和优化组合,是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旅游发展应该做到:

▲旅游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总供给适度超前发展,为未来旅游大发展积累后劲。

▲针对不同的旅游产品,搞好六要素的共生发展,使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完善、组合更加优化,产品“外包装”和“内在质量”更趋完美,对旅游者产生更大吸引力。

▲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呈空间共生态势,使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璧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提高旅游区域规划水平和项目策划水平,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做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一、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璧山县在1994年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璧山形象工程进行培育和发展的决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璧山县旅游产品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初步开发出以白云湖、青龙湖景区为“龙头”的观光、娱乐、美食旅游产品系列。但由于对旅游的认识不足、对旅游的投入不够,旅游大环境还没有形成,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旅游产品还未形成一定的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主题不明,特色不突出,旅游注意力吸引不强。

从璧山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其旅游产品开发没有主线,主题不明,与周边盲目比附、盲目上项目、未抓住璧山的“文脉”和旅游资源优势,致使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在现代旅游经济条件下,“注意力经济”早已浮出水面,无特色的旅游产品显然不能形成“注意力”。

(二)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产品共生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县境内多数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乱开发、乱建设、乱用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景区内、县境内的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没有互补共生性。

(三)旅游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开发深度欠佳,未能形成旅游精品。

现代旅游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新兴产业。璧山县旅游产品开发由于资金、人力管理措施等投入力度不够,致使旅游产品开发呈粗放型,未能真正将璧山县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以白云湖为例,白云湖项目曾是国家旅游优先启动项目,但正是由于开发力度不够,直今未能产生旅游名牌效应。所以未来璧山旅游发展应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化,重点开发关键景区(点),塑造旅游精品,从而带动整个璧山旅游业发展。

二、旅游产品开发所应遵循的原则及开发思路

(一)旅游产品开发所应遵循的原则

1.共生性原则

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总和构成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共生体。要增强旅游地整体产品市场竞争力,旅游产品共生体必须发挥整合效益,这就要求旅游产品共生单元(即单个旅游产品)之间形成互惠对称型的共生关系,共同适应、共同激活,从而产生共生能量。璧山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各个景区(点)的产品要形成互补共生关系(即内共生),还要与周边区县市,形成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即外共生)。旅游产品开发的共生性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之间的共生。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外部性(即互补共生型),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旅游者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雷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产品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的协调共生。另外是扩大化共生网络,就是要将重庆西部的大足、江津、永川、铜梁等区县的旅游产品开发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将璧山旅游产品与其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特色性原则

现代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心态越来越复杂,对旅游地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加之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为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务必开发出“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产品。事实上,任何旅游地都有其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就是要将这种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因为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只有开发出来的产品有特色,才能在旅游者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抓住旅游者的注意力,因而也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璧山县旅游产品特色开发不仅在景区(点)的开发上突出特色,还应在餐饮、服务、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文化。

3.市场需求导向原则

市场是产品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遵循市场原则,否则必将遭受淘汰。现代旅游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旅游市场呈现竞相争夺的格局。旅游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不可转移性,不可贮存性等属性,使得旅游产品的市场依赖性特别强烈,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只有能充分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动态需求,才不至于在市场竞争中被冷落。

4.创新性原则

旅游消费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精神享受型消费方式。而现代旅游者所追求的求新、求异、求奇等心理动机,对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特别强调以旅游科技和文化创新为核心,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5.游憩性和参与性原则

现代旅游需求已发生了变化,旅游者不仅追求的是游览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古迹,游憩活动逐渐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上首先要体现游憩的思想原则,让旅游产品成为人们闲暇时间消费的对象,同时,应当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充分调动旅游者活动的积极性,多方面刺激旅游者的感官,提高旅游体验的内涵,从而增强旅游经济的效益。

6.产品结构优化原则

旅游者由于旅游偏好、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因素不尽相同,其对旅游产品消费的类型选择也是不相同的,而且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意向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内容上要丰富,类型富于变化,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根据旅游者的消费动向,随时更换旅游产品,合理配置旅游产品的比例结构,力争做到使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7.注重质量效益原则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行体验满足度,也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创收效益,因此,旅游产品质量必须有保证。同时旅游产品最终能否实现要取决于生产经营的成本收益核算,即产品能否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竞争是激烈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必须注重产品效益,负收益是无法营运的。

8.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必然之路。二十余年旅游开发过程中所凸现的一系列问题,表明缺乏保护的开发,等于自己给自己葬送前程。实际上,保护是永续开发的前提,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点,综合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是形成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格局的保证。

(二)旅游产品规划的思路

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拥有适合旅游需求、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它是为满足旅游者需要的物质要素与活劳动的综合体,涉及住、食、行、游、购、娱诸多方面,要求各个方面系统配套开发、建设、共生发展,才可能形成产品,使之具有吸引力、可容性、通达性。同时,要着力开发建设优势产品,配套产品和特色产品。未来十五年期间,在璧山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大旅游观念和科学的旅游产品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璧山区位优势突出等特色,狠抓拳头产品的开发和建设,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搞好旅游产品的创新、优化、升级。

1.集中抓好传统观光型产品的深度开发和更新优化。璧山县的旅游产品结构以观光型为主,目前这些产品有些开发不够,有些则趋于老化,市场吸引力在逐步变弱。未来十五年璧山县应该对传统产品进行新一轮更新优化,充分利用璧山的区位优势条件,将游览与娱乐参与结合起来,在老景区中开发新景点,给老产品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以巩固市场。首先集中挖潜,抓好传统产品的深度开发,如金堂湖的婚礼度假游、青龙湖的生态休闲游、丁家为中心的花卉苗圃农家乐、来凤鱼特色餐饮、璧城镇皮鞋城产业旅游等使观光项目和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样;其次是改进产品组合,配套开发包括乡土、民俗、宗教活动、民间技艺表演等参与性、观赏性强的项目,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2.着力开发旅游精品,推出文化品位高,配套设施完备,管理先进、服务上乘的名牌产品。璧山县目前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较多,为了突出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突出重点,开发标志性、支撑性的旅游产品,避免遍地开花、分散财力、物力和客源。目前应优先启动一批有“重庆之最”称号的旅游景区(点)的建设,进一步深度开发青龙湖、白云湖旅游区,多方筹措资金为开发建设注入活力,启动以丁家为中心的重庆市最大的花卉苗圃观光旅游区;完善璧城镇皮鞋城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西南第一的皮鞋产业旅游区;加快金堂湖的游乐项目及环境绿化艺术建设,恢复教堂的原貌,并增加旅游功能设计,建成重庆最大的浪漫婚礼度假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对青龙湖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景点的延伸开发,将铁围寨、古老城与青龙湖的开发融为一体,逐步开发缙云后山、登云坪等几大景区,形成璧山旅游产业的网络化格局。

3.依托重庆主城区,开发一批适应近郊短距离休闲旅游需求的观赏、游览、娱乐性旅游产品。璧山距重庆主城区40公里,有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连通,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开发游憩旅游产品的优势。这类产品的开发,要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搞好基础设施配套,突出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将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需要与提高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4.发展产业旅游,形成“大旅游产品”的格局。产业旅游是从大“旅游观”的角度出发,综合利用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新理念。产业旅游就是将产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管理经验等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吸引人们前来参观、访问、考察、学习和购买等。璧山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按照这种思路,将花卉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及农家乐开发成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将六、七塘、依凤、璧城的皮鞋作坊开发成旅游景点,让游人在参观的过程中产生购买的欲望,如此等等,充分将工业、农业建设、商业贸易与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5.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璧山县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古代有“凤”文化、汉棺文化、古寨文化、巴渝文化,近代有抗战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军事文化及富有特色的现代文化。众多的历史古迹、革命遗迹更是锦上添花,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使得璧山县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具潜力和优势。未来璧山县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把握住璧山县旅游“文脉”,努力打好特色文化牌(以凤文化、饮食文化为主),开辟“凤”典故园游、寻古怀旧游、民间文化游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璧山县旅游产品的内容,提高产品的品位,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6.在不断推出包括观光、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的同时,利用璧山县交通区位优势,改进项目组合,搞好产品穿插,大力发展“观光+度假”、“观光+专项”“度假+专项”等多种多样的组合型、复合型、兼容型旅游产品,使璧山县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从而使璧山旅游能在日益扩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7.积极发展横向联合,开发跨区旅游线路产品。璧山县处于成渝两中心城市之间以及长江三峡与大足石刻黄金旅游热线之间,毗邻合川、永川、江津、北碚。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很强的互补共生性。其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大环线的形成及整体市场促销方面有着广阔的效益前景。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县旅游产品开发要根据游客需要,以璧城、青杠、丁家、大路为中心开发出内容丰富、安全、方便、舒适、选择性强的短线旅游产品,逐步加强与周边县(区)市特别是与铜梁、合川、永川、大足、江津、北碚、沙坪坝等旅游地的共生发展,在产品开发和联合促销上迈出扎实的步伐,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实现旅游客流和旅游经济交汇循环。

三、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

(一)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原则

1兼容原则。重点旅游产品要做到主题突出,兼顾其他。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应依据实际可能,相互兼容,形成合理的共生关系,发挥更佳的共生效益。

2跨区原则。一些旅游项目单一又不具备就地兼容条件,可根据实际可能就近联合推出功能比较齐全的产品,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

3名牌原则。综合分析全县的旅游产品,精选出特色鲜明、环境优越、设施完善、市场开阔的最佳产品,培育为名牌推向市场。

(二)旅游产品优化组合格局

(注:带“★”号为重点产品;带“△”为次重点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璧城镇旅游形象工程开发项目

★璧南河沿岸景观开发项目

★璧城镇旅游广场工程:增加游憩功能设施,修复文庙大成殿

△秀湖公园开发项目

△金堂湖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凤湖仙山湖面开发、园林绿化工程

2)中期(2006—2010年)

★青龙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

★古老城、铁围寨景区的恢复建设项目

★金堂湖景区的深度开发项目:改、扩建法国教堂——露德堂

★青杠璧城镇公路沿线景观绿化工程

△缙云后山的综合开发项目

△登云坪古寨修建工程

3)远期(2011—2015年)

★来凤翰林院修建项目

★来凤牌坊群、驿道恢复开发项目

★朝元寺牌坊开发项目

△梅景山景区开发工程

△鹭鸶山旅游观光项目

2.宗教朝拜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东林寺改扩建项目

★露德堂天主教项目

★龙桂寺建设项目

△白云湖复建佛荫寺项目

△青龙湖金田寺修建项目

△来凤大佛寺扩建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的道教文化开发项目

△登云坪毗炉寺、香炉扩建项目

3.度假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度假区的深度开发:白云湖如意农庄扩建及特色菜餐饮开发,姻缘庄、八卦女儿楼项目开发、后山的深度开发

★青龙湖的综合开发项目

★金堂湖婚礼旅游功能设施建设

△璧温泉娱乐城旅游开发

△荷花苑度假村开发项目

△天池水上游乐园

△天池度假村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金剑山绿色野营营地建设

★凤湖仙山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综合开发:“静态旅游”项目

3)远期(2011—2015年)

★三江水库旅游度假项目

4.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璧山渝西会议展览中心

★璧山旅游博览会

★璧城皮鞋城博览会

△丁家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的旅游开发

△丁家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开发

5.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青龙湖生态旅游开发

★金剑山森林公园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白云湖后山生态旅游开发

★缙云后山生态旅游项目

6.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白云湖水上娱乐健身俱乐部、跑马场、攀岩运动中心

★璧山体育馆增设项目

★璧山体育场修建项目

★璧温泉娱乐城建设

★民间游戏活动旅游项目

★金剑山定向运动旅游项目

△璧山县武术馆建设项目

△璧山保龄球馆

△璧山网球、羽毛球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金堂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项目

2)中远期(2006—2015年)

★三江水库水上娱乐旅游项目

★白云湖射击俱乐部项目、白云湖健身中心综合开发

★金剑山微型高尔夫训练场项目

★璧山军事拓展游乐体验项目

★璧山缙云后山森林浴项目

△登云坪古寨攻寨演练项目

△璧山赛车俱乐部

△璧山举重摔跤俱乐部项目

7.观光农业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龙梭山桃园花果观光旅游项目综合开发

★丁家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优质梨果园生态农业观光开发项目

△重庆市果蔬菜优良种繁殖推广基地产业旅游开发

△野生珍禽养殖开发项目

500万肉鸡、500万肉兔综合旅游开发

2)中期(2006—2010年)

★璧山青杠现代高新农业观光区综合开发

★青龙湖风景名胜区七蕊黄花、云雾茶观光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缙云后山“世外桃源”农家乐项目

△广普马鞍村柑桔园建设项目

△五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产业旅游开发项目

△云坪肉兔养殖基地建设

3)远期(2011—2015年)

△登云坪古寨生态观光农业综合开发

8.文化教育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璧山特色文化博物馆

★璧山文庙大成殿恢复性建设

★状元奇观城旅游项目

△璧山科技博物馆

△缙云后山景区森林科考探秘教育基地

△璧山革命英雄烈士墓革命教育基地建设

2)中远期(2006—2015年)

★凤湖仙山“凤源流”项目开发

★来凤百岁牌坊驿道“旧景”恢复建设

★图腾文化项目

△部队军营之旅

△冯、蒲状元旧居、坟墓开发项目

△五龙乡阳龙村旧城门恢复修建

△来凤抗战名人居住遗址及旧居与军事演练场遗址重建

9.特色购物美食型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近期(2001—2005年)

★来凤好鱼好吃一条街改造,建设来凤鱼乐城

★璧山皮鞋城购物中心

△璧城璧南河沿岸火锅一条街

2)中期(2006—2010年)

★璧山地方特色旅游美食一条街

△璧山旅游购物中心

3)远期(2011—2015年)

★璧山旅游餐饮集团

★璧山地方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城

10.节庆旅游产品为主的组合

1)重点产品

★璧山特色文化(凤灯、凤舞)文化节

★璧山旅游文化节

★璧山皮革节

★璧山特色美食文化节

★璧山旅游桃花节

★璧山龙舟、凤舟赛

★璧山女儿龙、狮节

★璧山绿色文化旅游节

2)次重点产品(其他)

△璧山傩舞文化节

△璧山文庙祀孔文化节

△璧山传统体育赛事

△璧山投资贸易洽淡会

△璧山乡俗、民俗戏曲艺术节

△璧山苗圃会

△璧山教堂文化、西方仪士集体婚礼活动

△璧山板栗节

△璧山山寨、驿道历史文化节

11.其他旅游产品及项目

△璧山凤文化史、抗战历史、军民共建历史、军事防御、山寨剿匪、驿道故事等方面内容的电视剧、电影、话剧、歌舞剧项目。

△工业产业旅游项目:璧山服装工业园之旅、璧山皮鞋城加工厂之旅、璧山盾之王工厂之旅、璧山电脑刺绣厂之旅及汽摩配件厂之旅等。

△修学旅项目:

重庆华桦实验学校修学之旅

重庆树人学院修学之旅

重庆渝西大学修学之旅

四、旅游线路优化组合

璧山县旅游产品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必须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群体优势,按照旅游共生原则,将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旅游产品联合起来,并与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形成共生互补关系,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优化线路网络,形成系统完整的综合性旅游产品,联合向目标市场宣传促销,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观光。

(一)旅游线路设计原则与因素

1.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以璧城镇和青杠镇为旅游中心,向各旅游景区辐射的原则;

▲以交通运输枢纽和干线为依托的原则;

▲旅游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

▲安全、快捷、舒适和经济性原则;

▲内部衔接成网、外部辐射畅通的原则;

▲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

▲组建跨区线路,区域共生发展的原则;

▲旅游经营可操作性原则。

2.旅游线路设计的考虑因素:

1)目的地的选择

▲目的地的类型

▲目的地的数量

▲目的地的级别

▲目的地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2)空间的合理组织

▲行程最短化

▲时间、空间顺序科学

▲点间距离适中

▲在有限时间内多游景点

(二)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1.县域旅游线路设计

1)环线

▲璧城茅莱山景区正兴金堂湖风景名胜区丁家花卉苗圃生态农业观光区来凤美食一条街青杠白云湖旅游区璧青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区璧城镇(中期)

▲璧城青龙湖风景区依凤凤湖仙山景区缙云后山景区保家蒲元状元墓璧城(远期)

2)轴线

▲璧城镇青龙湖风景名胜区凤湖仙山景区(近期)

▲璧城镇白云湖旅游区来凤美食一条街丁家生态农业旅游区(近期)

▲璧城镇龙梭山桃园景区梅井山景区茅莱山景区金堂湖风景名胜区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广普生态农业观光区登云坪古寨皇城(中期)

2.区域协作共生旅游线

▲重庆璧山铜梁文化专项旅游线(近期)

▲重庆歌乐山风景区璧山北碚缙云山风景区重庆旅游环线(近期)

▲重庆青杠白云湖旅游区来凤渔乐城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永川、大足旅游线(近期)

▲重庆璧山成都旅游线(中期)

▲璧城镇青龙湖风景名胜区风湖仙山旅游景区缙云后山旅游区合川旅游线(中期)

▲璧城镇青杠白云湖来凤美食一条街丁家生态农业观光区广普登云坪古寨皇城江津旅游线(远期)

第七章 璧山县旅游综合生产力发展规划

旅游综合生产力包括旅游业六大运行要素,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县旅游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旅游产品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旅游综合生产力更加科学、均衡、稳定和协调发展。

一、旅游生产力六要素的共生发展

“行、游、住、吃、购、娱”是构成旅游生产力的六大要素,旅游生产力六要素有计划、按比例、共生发展,是争取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二十余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都证明,旅游业发展的“六大要素”必须注意整体配套。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县要注意加强旅游接待城镇和重点线路上“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的配套建设,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创汇水平。

旅游生产力六要素中,“行、游、住”是硬要素,是发展旅游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旅游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除县境内部交通设施逐渐完善优化外,遂渝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的上马,将进一步减少璧山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食、购、娱”是软要素,其收入叫“弹性收入”,它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软、硬”要素相互适应、相互激活,从总体上增强六要素的综合实力。

旅游生产力六要素也是旅游收入构成的重要方面。目前,璧山县旅游创汇收入构成中,“硬”要素的“刚性收入”所占比重小,与旅游发达县、市的差距较大,这表明璧山县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实践证明,做到旅游生产力六要素的共生发展,旅游业就能顺利、协调发展;反之,就会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受阻,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旅游生产力六要素共生发展,就是要求生产力六要素的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互补竞争型的共生体,强化共生单元的共生度,统一共生界面,优化共生效率。因此,未来十五年间,璧山县旅游生产力六要素的建设要在共生原则指导下进行,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引导旅游者在餐饮、购物、娱乐三个“软要素”方面的花费,进一步提高优化璧山县的旅游综合生产力。

从璧山目前的旅游市场状况来看,市场营造还局限于企业个体行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各自为战,独立经营,同行之间很少联合经营,与其他行业合作也很松散。提高整体旅游生产力水平需要大量投入,单个生产要素(企业)要想搞大规模是力不从心的,而且受益的也是所有的旅游相关行业,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各生产力要素(企业)有限的开发能力使市场难以深度开发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采取旅游综合生产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走联合共生发展之路,使璧山旅游走上大旅游、大产品、大发展之路。即各旅游生产力要素(企业)的配置以市场为导向,跳出各自的区域,寻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形成更多启动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资本优势、管理优势、信息优势等联合共生,增强旅游综合生产力的实力。基于璧山旅游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状况,根据共生理论原理,拟将其分为产业间异类共生和产业内同类共生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异类共生关系

异类共生即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合共生。众所周知,旅游部门的收入每增加1元,社会综合效益相应增加5元,旅游业的关联拉动效应十分突出,这使与旅游业有关的各项产业的结构调整显得更为迫切起来。游客的需求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使得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有密不可分的存亡关系,这就需要在政府的统筹策划和指导下,以大的旅游企业为主导,与各相关行业,如交通运输、宾馆饭店、餐饮、文化娱乐团体、手工制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一起探讨联合经营的路子,为游客提供一条龙式的优质服务品牌,走出一种新的联合共生经营路子。

(二)同类共生关系

旅游产品较其他产品而言,是多种类、多层次的特殊产品:消费者在同一地区会同时进行多种消费;或在某一时段内,连续几个区域内消费一个企业开发的市场,其邻近的同业也会受益等等。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业同行之间有联合共生的空间和可能性,应该加强合作。就璧山实际情况来看,旅游企业间的联合共生经营,有大地域的共生和小区域方位内共生,大地域之间(主要是指璧山与铜梁、合川、永川、大足、北碚等周边区县之间)的共生合作比较适合于横向联合共生,如璧山与其他旅游地的旅行社之间、宾馆饭店之间、旅游交通之间等的合作。从经营专业化角度来看,这种同行业的共生可以有多种多样,又由于地域关系,不会引起竞争性矛盾,反而会增强整体实力。而在同一区域内,同类旅游企业的竞争就比较突出了,企业进行纵向联合就比较理想,即加强与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的合作,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合作:

▲各旅游企业加强协作,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强信息交流和整体形象的宣传,联合促销,形成合力,产生共生效益。

▲本地区内互相推介客源,互为客源和接待地。

▲依托原有基础,组建跨区县的区域性旅行社,设立旅游交通公司,专营区域旅游。

▲加强合作,共同探讨交通路线、旅游商品的促销和旅行社的合作。

二、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旅游交通一方面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因此,旅游发展规划中应当强调旅游交通规划,其目的是让游客感到安全、便利、快速、高效、舒适和经济。璧山县旅游交通规划应立足于本地交通现状,结合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和开发规划的要求。

一)旅游交通现状

总体来说,璧山县目前的旅游交通路况不好;形式单一,完全靠公路运输形式,无铁路、飞机和水运等形式。

璧山县公路旅游交通状况为:到2000年初,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2400km,公路密度达2.6km/km2。其中,成渝高速路过境段22.5km,有一级水泥路15.17km,二级水泥路、沥青路106.2km,三级路95.7km,四级公路162km,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80%,初步形成了国、省、县主干道为重点和基础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正在推进公路“五化”进程。在交通车辆方面,每天从璧山县城经成渝高速公路或老成渝公路进重庆的达100余辆次;从璧山县南丁家方向,县北大路方向各乡镇每天进重庆城的达40余辆次;过境公交车每天进重庆城的达230余辆次。对于青龙湖风景名胜区,每天从重庆朝天门有旅游客车直达青龙湖。璧山的交通比较方便、快捷。

目前的旅游交通状况对于未来旅游发展而言,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低、差、少”。“单”——交通形式单一,缺乏铁路、飞机和水运;“低”——公路技术等级低,二级以上高级、次高级公路仅占总里程的6.58%,三级公路占3.98%,四级公路占6.75%,等外级公路占82.69%;“差”——地区路网行车条件差,璧山属山岭重丘地带,公路弯大、坡陡、路况差,特别是乡、村、社公路基本上是泥结路,雨天断道现象较普遍,造成路网服务水平低;“少”——旅游专线少旅游专车少,不能满足游客舒适的要求。

二)旅游交通规划

1、旅游交通规划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交通服务必须能够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赢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旅游交通规划必须以旅游客源市场游客量的多少、旅游线路设计为基础,以保证旅游交通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平衡。

2)综合配套原则 即各种运输方式以及旅游交通的站点设置与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游乐场等的位置之间要相互配合,保持旅游交通纵向、横向联系协调一致,达到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

2、旅游交通规划目标:到2015年,璧山县旅游交通以公路为主要方式,以水运为辅助方式,达到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先进,真正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快且安全、舒适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三纵四横一环线,多出口的公路网络格局,让璧山的公路交通树立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舒适快捷、畅洁绿美的形象。

3、旅游交通规划项目

▲三纵:青(杠)马(坊)路、(璧)城丁(家)路、福(里树)八(塘)路。即省108线青杠至马坊路段22.7km由现在的二级沥青路改造成一级水泥路;城丁路由二级水泥路改造为一级水泥路;福八路由二级水泥路改造为一级水泥路。

▲四横:青石路、狮梅路、国道319线璧山段、芋依路。即:青杠丹凤石院、狮子大兴梅江、芋河湾七塘依凤公路拓宽硬化改造,国道319线璧山段由二级改为一级水泥路。

▲一环线:即将围绕璧山县的周边景区的公路,分别加以兴建或改造,使之连成环线,使景区间的联系更方便。

▲多出口:指改造与周边区市县连接的公路,如与北碚相连的八(塘)澄(江)路,七(塘)歇(马)路;与江津市相连的云(坪)吴(滩)路,三(合)现(龙)路;西与永川、铜梁相连的石(院)金(龙)路、福(禄)华(兴)路;北与合川相连的八(塘)盐(井)路,把这些与周边区市县相连的公路改造为三级水泥混凝土路。

▲高等级路:争取遂渝高速公路经过璧北地区的保家等镇,县里再配套建设相应的出入一级公路。

▲水运:整治璧北河、璧南河和梅江河的河道,可通行小型的旅游船。

4、旅游交通规划实施步骤

依据璧山旅游发展规划的近、中、远分期,与之相适应,璧山旅游交通规划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近期2001—2005

1)乡镇主干公路的硬化改造及社社通公路工程;

2)青杠马坊公路22.7km,作好公路的论证、立项、设计等工作,与璧青公路贯通为一体;

3)大路镇至青龙湖景区公路的升级,改造成三级沥青路或水泥路;

4)组建旅游定点汽车公司2家,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80辆,分别开设璧山各景区至重庆朝天门水运码头、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的专线。

▲中期:2006—2010

1)国道319线福里树至西泉段25km的全部改建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

2)璧城至保家等高速公路出口的公路改建为一级水泥路;

3)依凤乡至凤湖仙山景区的旅游公路的兴建;

4)将璧山与周边区市县相连的公路改造为三级水泥路;

5)五龙至缙云后山景区旅游公路的新建;

6)青杠马坊一级公路建设;

7)组建旅游定票汽车公司3家,并扩大规模,达到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150辆,规范旅游交通形象。

▲远期:2011—2015

1)璧城至丁家的32.6km的公路改为一级水泥路;

2)璧山县环线公路的兴建和改造,主要有龙健路、健广路、云三路、三马路、马石路、石梅路、梅福路、福河路,至少改造为三级水泥路;

3)进一步扩大旅游汽车公司规模,达到拥有大型豪华旅游客车200辆。

三、旅游住宿接待设施规划

饭店是旅游业的基础,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一定数量高中低档相配套的旅游饭店,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璧山县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

一)旅游饭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量少,档次低,分布不合理

璧山县境内有旅游定点饭店3家(璧山宾馆、青龙宾馆、金凤宾馆),还没有一家星级饭店。多数饭店、宾馆未取得旅游定点资格。这与现代旅游业对饭店的要求(即饭店能为旅行者提供饮食、住宿、购物、旅游、交通、邮电、银行、娱乐、贸易、文化信息交流等方面服务)相距甚远,不能满足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低

饭店客源不足,客房出租率低,经济效益滑坡,饭店思想不够开放,观念不够新,单纯的食宿服务已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商务、公务客人的需求,简单化的一般服务已不能满足客人的特殊需要。同时,璧山缺乏旅游专门人才,旅游从业人员中很少有旅游专业大专院校毕业生,这将影响璧山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客房数量需求预测

客房数量的多少应和游客的数量相适应,少了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多了会造成投资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不同时期所需客房数:

客房数=(入住人数×住天数)/(适游天数×客房出租率×房间床位数)

(三)旅游饭店规划

1.发展目标

璧山县旅游饭店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加强对饭店建设的宏观调控力度,控制新旅游饭店的建设速度,加快老饭店更新改造,加大现有饭店的软硬件管理,抓好饭店在总体上科学布局和档次上良性组合,全面提高接待服务质量。饭店发展的方针是“加强规划,控制总量,改善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规划期末使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加,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管理理论进一步深化;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宾馆饭店系统。

根据全县旅游发展的状况以及规划预测的旅游者人数增长趋势,考虑适度的客房出租率,璧山县旅游饭店设施建设分期发展规模是:近期(2001—2005年),建设一般宾馆饭店3家,二星级2家,三星级1家,床位达到560张;中期(2006—2010年),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再建一般宾馆饭店2家,二星级4家,三星级2家,床位达到850张;远期(2011—2015年),随着璧山旅游业的成熟,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再建一般宾馆饭店1家,二星级则5家,三星级达3家,所需床位数为1280张,如下表16所示:

16 旅游宾馆饭店发展规模 单位:座

时段

旅游饭店总数

三星级

二星级

一般

所需床位数(张)

近期

6

1

2

3

560

中期

8

2

4

2

850

远期

9

3

5

1

1280

2.旅游接待设施布局

根据璧山县宾馆、饭店业发展规模预测,在规划期内,璧山旅游饭店达23家,根据进入璧山的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旅游饭店呈三大旅游片区分布。在北部青龙湖、缙云后山旅游片区,近期修建中、低档饭店各一家,中期修建或改造高、中档饭店各一家,远期再新建中档饭店1家,在中部璧城中心旅游片区,近期修建高、中、低档饭店各一家,中期新建中档饭店1家,远期改造低档1家,在南部白云湖-丁家、金堂湖、云坪旅游片区,近期修建低档饭店一家,中期新建中档一家,远期在此基础上,再新建高档饭店一家。具体如下表17所示。

分布区域

高档 中档 低档

高档 中档 低档

高档 中档 低档

北部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旅游片区

1 1

1 1

1 2

中部璧城中心旅游片区

1 1 1

1 2 1

1 2

南部白云湖-丁家、金堂湖、云坪古寨旅游片区

1

1 1

1 1 1

合计

6

8

9

注:根据璧山县旅游饭店发展的规模预测,相对而言,将三星级划为该地高档层次,二星级为中档层,一般为低档。

四)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的发展策略

1.适当建设三星级饭店,扩大中档(二星级)饭店的规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大众化消费的低档旅游定点饭店。

2.加强酒店建设的宏观管理,三星级酒店的建设立项应有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审批,二星级以下旅游定点饭店的建设立项由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适当控制外资、合资酒店的建设。

3.加速现有饭店的更新改造。更新改造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财力,注意投资经济性,避免盲目上档次、追求硬件高档化的偏向。

4.旅游饭店建筑风格与内部陈设,要特别注意造型与创意,避免千篇一律,彼此模仿,要突出璧山地方特色,提倡一地一个风格,一店一个特色,使旅游者既有舒适感,又能产生强烈印象。

5.严格执行《旅游涉外饭店的星级划分及评定》,规范旅游饭店的经营和管理,搞好饭店内部住、吃、购、娱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饭店的接待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6.尽快组建璧山县饭店管理(集团)公司,适当引进国内外饭店管理公司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实行管理现代化,并逐步造就一支职业化的饭店管理队伍。

四、旅游餐饮业规划

餐饮在旅游业的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并且还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有效手段。未来十五年期间,璧山县要将餐饮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来抓,发挥璧山旅游餐饮的特色优势,开发“璧绿”菜系,提高旅游餐饮业的总体水平。

(一)旅游餐饮业发展现状

1.口味单一,特色餐厅少;

2.经营管理思想保守,不善于促销;

3.个别餐馆有不按质论价,收费不合理现象;

4.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二)旅游餐饮业发展思路

1.认清形势,参与竞争

目前宾馆的厨师队伍迅速扩大,烹饪技艺大大提高,烹饪原料日益广泛,加工设备日趋先进。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经营者必须迅速转变经营作风,各饭店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服务优势、经营管理优势,积极投身于餐饮市场的竞争。只要把握市场规律,掌握客人的需求动向,大力开发一批适合璧山旅游市场需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加强经营管理,改善服务方法,一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按质论价,合理收费

餐饮面向社会,首先要有正确的价格战略,适应市场的消费水平。旅游饭店条件优越,设备先进,服务优良,冬夏都有舒适的就餐环境,因此,将菜肴价格定得稍为高一些。高、中、低档不同档次餐馆的价格差别,是质量的差别,是服务的差别,绝不是内外两种价格的差别。璧山旅游饭店的餐饮对社会开放后,应模范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坚持以高、中、低多档供应,以质量取胜,合理收费。

3.改革创新,以味取胜

菜肴同其他饮料食品一样,如果没有创新,肯定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要创新,就要改革一些菜的传统制作方法,重新搭配,调整口味,又要在经营管理上不断创新,抓住宾客需求,研究宾客心理,把供餐方式搞得生动活泼,满足客人多样化需求。

为了搞好创新菜,璧山餐饮店可推出每周一菜(即一道创新菜)、每周一点(即一道美点),还可搞以来凤鱼、财兔等特色菜为主体的美食周、美食节,吸引大量的游客。在调整一些菜肴的同时,还要注意菜品的改良和调整一些菜的口味,以味取胜,这既是吸引客人、扩大销售的较好途径和方法,又是菜肴改革的中心环节。

4.利用节庆,加快促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璧山县旅游餐饮业界应频频出新招去占领市场。为了在餐饮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在一个时期形成一定的气候,需在加强销售上下功夫,推出“合家欢佳宴”、“青年新婚龙凤喜庆佳宴”、“老年人寿喜佳宴”,特别是利用节庆活动,如璧山“凤”文化旅游节、璧城龙梭山桃花节、白云湖女儿龙灯会、白云湖烟花爆竹彩灯闹春会等推出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如在凤文化节,推出“凤凰宴”,在闹春会上推出“饺子宴”、“汤圆宴”,在苗圃会上推出“花卉大餐”,在桃花节上推出“农丰宴”(吃农村土特食品),在龙灯会上推出精选自助餐,抽大奖宴席等。善于运用各种节庆推销餐饮美食点,不仅使客人感到喜庆吉祥,更使他们的喜悦心情得以充分表露,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

三)餐饮业发展目标

餐饮作为旅游“六要素”的重要一项,是饭店经营主体之一翼,发展旅游首先要搞好餐饮,让客人吃得好,吃得满意。这也是衡量旅游开发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为了璧山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力争在规划期内,建立布局合理,结构得当的璧山旅游餐饮体系。具体目标如下表18所示。

18 璧山县旅游餐饮定点餐厅发展规模预测

时段

北部青龙湖-凤湖仙山、缙云后山旅游区

中部璧城中心旅游区

南部白云湖-丁家、金堂湖、云坪古寨旅游区

经营收入(万元)

近期

3

8

1

500

中期

5

12

3

1800

远期

7

18

5

3050

(四)旅游餐饮业发展对策措施

1.充分发挥现有旅游饭店设施的功能,提高配套服务水平。星级饭店除中、西餐外,应设置特色餐厅。

2.搞好规划指导,优化宏观地域配置。同一地区范围内注意高中低档设施的协调配套,适应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3.发挥社会办餐馆的积极性,实行实点管理,改进餐饮设施,注重清洁卫生,提高餐饮质量。给予定点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条件具备时组建旅游餐饮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4.重点发展地方小吃和特色菜,使璧山餐饮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

五、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规划

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创汇、创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璧城镇是重庆市重要的工商业城镇,发展旅游商品条件优越,潜力很大。但目前全县旅游商品的发展在旅游“六要素”中相对滞后,与国际国内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搞好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璧山县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1.旅游商品种类不多,结构单调,但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璧山县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不多,只有青龙湖黄花、云雾山茶、白云湖板栗、白云湖板鸭、璧山县城皮鞋、皮件、璧山板兔、璧山风味鸡、璧山电脑刺绣等少数品种,数量不够丰富;从品种结构上看,显得比较单调,主要以食品系列为主,面对旅游工艺品和旅游日用品的开发力度不够;虽然璧山历史文化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这种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再者,璧山县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太少。

2.旅游商品竞争力不强

从总体上看,璧山县旅游商品花色品种少,缺乏地方特色,品种更新换代慢,包装和售后服务差;缺少具有强烈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走进全县各大宾馆和旅游商品店,即可以看出,各地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几乎全部淹没在一般的传统的产品当中,到处可见同样的名烟、名酒、景泰蓝、服装、首饰、字画等等。设计思想陈旧落后,很少出现新颖的独具特色的纪念品,大多只是在低水平上互相模仿。

3.旅游商品创汇水平低

全县旅游商品收入的绝对额每年都有增长。但旅游商品创汇只占全县旅游创汇总数的8.6%,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每一种旅游商品的深加工力度有限,没有形成旅游商品开发的纵向层次;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对当地原材料进行简单地加工,停留在旅游商品开发的低水平层次,缺乏同一品种的系列化产品,在产品的档次、款式,包装等方面显得单一,以低档产品为主,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源市场的需要。

4.扶持旅游商品发展的措施不力

“九五”期间,国家和市里出台了一些鼓励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政策,但地方政府落实政策不够。另外,对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投入不多,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县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发展。

(二)旅游商品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全县旅游商品资源特色和游客需求,设计和生产实用性强,品种规格齐全,外形美观,便于携带,有纪念意义,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各式各类旅游商品,各地要从本地旅游商品资源特色和设计生产能力的实际出发,做好旅游商品的开发工作。从县到各区、镇,要协调好旅游商品开发部门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一批定点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并通过扶持和指导,促进和带动全社会旅游商品产销的繁荣与发展。

2.原则

1)文化特色原则

璧山县旅游商品开发应反映璧山县旅游地的形象及特色,应避免与其它景点雷同,力求在“土”和“特”字上做文章,开发能反映本地景区(点)特色文化的商品,特别是在特色文化(如凤文化等),增强商品的纪念功能,同时起到宣传璧山旅游形象的作用。

2)市场原则

璧山县旅游商品开发时,必须认真分析客源市场的需求内容与特征,满足不同层次客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把握方向,避免购物品生产的盲目性而造成购物品供过于求的状况。

3)立足地方资源原则

璧山县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地方旅游商品资源,就地取材,这样既可减少原材料购买成本费和节约外地购买的运输费,同时还能突出反映地方特色,注入旅游商品的地域特色成份。

4)创新原则

由于旅游商品的需求市场在不断变化,而且旅游商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商品开发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变化的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全新的商品刺激游客的购物需求,抢占新的市场。

3.目标

规划期间要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幅度增加商品创汇,提高商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力争到规划期末,发展县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5家,使全县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规划前的8.6%提高到20%左右。

(三)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1.旅游商品开发设计

1)旅游商品的开发类型

根据璧山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与潜力,璧山旅游商品开发宜从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土特产品、旅游食品、旅游日用品五大系列展开:

第一、 旅游纪念品系列。

可以璧山主要景区、景点如青龙湖、白云湖、金堂湖天主教堂的自然风光或文物古迹为题材,利用当地的竹、木、石等特有的原料,以当地传统工艺和风格制作成富有纪念意义的小型纪念品。当然,也可考虑用金属铸造,这类旅游商品体积小便于携带,这等于免费为旅游地进行了宣传,又可经常给旅游者以美好回忆,如制成胸针、钥匙扣等。

第二、 旅游工艺品系列。

旅游工艺品是游客经常购买的一种旅游商品,建议组织璧山各地民间的能工巧匠,必要时聘请专家参与,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制作系列特色工艺品:①雕塑工艺品。用各景区(点)的石料制成石雕,用木料制木雕,用竹料制竹雕,用果核制成核雕。②编织工艺品。用旅游地的植物的茎、叶或竹、藤、棕、草等编织成风格各异造型优美的篮盘、帽、鞋、席、手提包、玩具等。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③玩具工艺品。玩具一向为游客尤其是儿童看好,可据旅游地不同的原料开发出竹木、泥塑、金属、布绒、塑料等多种玩具。同时,把璧山现有的电脑刺绣、礼品枪、防弹背心等工艺品加以深化,用电脑刺绣出各地景区(点),在礼品枪上刻下著名景区(点),既精致美观,又提升了档次。

第三、 旅游土特产系列。

璧山现有土特产可开发成旅游商品的有:青龙湖黄花、云雾山茶、璧山板栗。但其开发品种少,以中低档次为主,今后可进一步作深度开发,如开发黄花宴、茶饮料等系列产品,并提高产品的档次。除此之外,每年有大量的辣椒在璧山交易,缙云后山大量的中药材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在具体开发这些土特产品时,要重视产品的包装,既要精美能吸引游人,又要便捷,以利携带。

第四、 旅游食品系列。

璧山现有以白云湖板鸭、璧山板兔、璧山风味鸡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食品。其加工生产的作坊式现状应加以改善,最好引进新生产线,提高产品的档次,解决其保质问题,提高包装层次,甚至可以申请注册商品标作专门开发,外出旅游总想品尝一下当地的风味餐,大吃、小吃都必不可少。据此来凤镇和璧城镇等重要景区可在各旅游餐馆推出“凤凰”大餐,“来凤鱼系列”,“璧山兔系列”、“老腊肉”、“水豆花”等地方菜食,以“凤凰宴”、“全鱼宴”、“全兔宴”、“腊肉宴”、“豆花宴”等吸引游客。

第五、 旅游日用品系列。

这些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如日用化妆品、毛巾、餐巾、牙刷、香皂、旅游鞋、包、地图指南、防寒(暑)用品,急需药品等,尽管它们并不富有纪念性和保存价值,也不一定产于本地,但确为游客必备物,因此旅游各部门也应同样重视这类商品的供应。另外,璧山皮鞋各部门也应同样重视这类商品的供应。璧山皮鞋远销西欧、美洲等地,“砂之船”更是其品牌形象,因此可依靠品牌效益,生产制造出更多的皮制品,如:皮包、皮衣、皮夹等,在这些物品上适当的地方印上旅游地形象徽章,让其作为无声的代言人,对璧山县旅游业起宣传促销的作用。

2)旅游商品的开发方向

根据消费者对旅游商品需求的现状及其良好的发展趋势,璧山县旅游商品开发具有以下趋势:

第一、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趋势。为适应消费者对商品的现代化的追求,企业在旅游商品开发过程中将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并在商品的材料、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方面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从而使旅游商品更加完美。电脑刺绣就是手工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旅游商品的“绿色化”趋势。随着世界公众对环境危机的关切以及消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在各国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绿色”消费要求旅游企业在旅游商品开发中,要注意维护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节约能源及维护生态平衡等。从而不断开发出“绿色”商品。因此,璧山旅游商品开发应顺应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的趋势,旅游商品“绿色化”是一种必然。

第三、旅游商品的多样化趋势。随着消费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旅游商品的需求更加复杂和多变。因此,旅游企业的旅游商品开发必然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表现为功能、款式、档次多样化,以及旅游商品系列化等方面。

第四、旅游商品的美观要求和舒适化趋势。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追求将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有钱而有闲,追求的档次提高。旅游商品开发应在注意商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旅游商品的艺术性、舒适化水平。

3)旅游商品分期发展重点

19 旅游商品分期开发系列

旅游商品系列

旅游工艺品

电脑刺绣、叶编、竹编、草编、花卉、防弹背心

竹木、泥塑、布绒、塑料、礼品枪

石雕、木雕、竹雕、核雕

旅游土特产品

青龙湖黄花菜、云雾山茶、白云湖板栗

辣椒系列

中药材系列,如天麻、党参等

旅游食品

来凤鱼、璧山板兔

璧山板鸭、“绿色宴”、“凤凰宴”

璧山风味鸡等,形成成熟餐饮旅游

旅游日用品

旅游活动中购买的生活日用品,包括洗漱用具、化妆品等

前店后厂,大量皮具出现,如皮夹、皮袄等

完善的皮具系列旅游市场

旅游纪念品

以旅游点的文化古迹或自然风光为题材,利用当地传统工艺和风格,设计富有纪念意义的小型纪念品。

2.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为了保证旅游商品的质量,提高其档次,实现旅游商品的规模化生产,必须在璧山县内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其布局可采用现县城内“皮鞋城”的布局方式——前店后厂,促使前边的店和后边的工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店办成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博物馆,使旅游者受益匪浅,选购旅游商品自然就顺理成章。同时加强参与性,使旅游者参与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制作,这是更高层次的开发。各级村镇都应研究出一种利用本地资源的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实现每地一品。同时,可依附于一般商品工厂,搞质量的专业加工车间或小组,做旅游“小锅菜”。这是保护旅游商品的质地档次的一个重要环节。还可有条件地鼓励个体劳动者创作旅游纪念品。再与重庆市乃至全国各地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厂家联营,联合开发有特色、有档次,有规模、有市场的旅游商品。

3.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络

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布局,必须考虑各旅游点游客的密度和分布情况、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的动态变化及交通条件等,采用“群网结构”。可以设立以下形式:在县城、青杠等主要城镇设购物品专卖店或自选商场,在大中型购物中心设旅游用品及土特产专柜,在青杠镇设立旅游商品商贸街,县城内继续保持前店后厂的皮鞋城,在丹凤镇、来凤镇、青龙湖的主要宾馆、饭店内设店内、店外购物品店,在青龙湖、白云湖及以后将要开发的景区景点设立购物品店铺,商亭或摊位。在旅游商品的销售方式上,除了购物中心、门市、摊位销售外,还可采用召集旅游商品订货会,各大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的预约销售;重庆周围各地的销售代理,网络营销等方式来销售;同时,还应搞好售后服务,主要表现为送货、托运、邮寄等服务工作,各主要景区景点和大型旅游购物中心应设立以上服务形式。

(四)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1.商品开发策略

1)采取奖惩制度,设立旅游商品开发基金和开发奖,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设计新产品,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根据其所开发的旅游商品的经济价值给予相应鼓励。面对生产旅游商品过程中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个人或企业给予惩罚。

2)采取优惠政策,提高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在原料供应、资金、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新办的旅游商品企业给予一定期的减税待遇,对于资金短缺的企业,璧山县内的各大小银行应给予支持。

3)加强宏观指导,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合理的产销渠道,加强信息传递使旅游商品产销挂钩,适销对路。

4)旅游商品的生产要加快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结合,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壮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5)根据旅游商品资源的特点及游客购物需求的差异性,对同一旅游范围或一类产品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级开发。

2.宣传促销策略

1)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点、增加需求,就必须进行促销推广,借助媒介对其商品进行宣传,也可由新闻记者围绕着某一企业及其商品撰写有价值的、体现外部公众利益和看法的新闻报道,供广大目标公众阅读、收听或收看。还可通过各种节会:如璧山凤灯、凤舞节、龙梭山桃花节、白云湖龙舟赛、金剑山庙会、皮鞋展销会等,宣传促销旅游商品。同时,组织璧山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整体宣传,突出其整体形象。

2)选择适当的流通渠道。由于璧山县旅游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流通渠道不能太复杂,最好是生产商→销售商;生产者中间商销售者两种方式,加强流通渠道的管理,优化流通渠道,才能有效地把商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影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能加速社会再生产的实现。

(五)旅游商品开发的管理措施

1.从全县旅游全行业的发展需要出发,贯彻国家旅游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制定旅游商品开发管理方针政策,法规条例,以此作为该行业管理的依据,并组织贯彻实施。

2.建立健全旅游商品管理领导机构。根据璧山旅游发展实际需要,明确管理职责范畴,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明确任务。行业管理机构要加强与各级各类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企业的联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做好旅游商品开发管理的组织工作。

3.实行定点管理,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各级各类旅游企业和经营单位,经常组织检查、评比、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商品质量,提高服务档次。

4.直接或会同有关部门,处理违反旅游商品开发管理规定、破坏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秩序、敲诈旅游者或其他违法乱纪的有关单位或人员的事件,维护旅游商品市场整体形象。

六、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规划

旅游文娱活动是改善旅游产业结构,促使旅游业“六要素”均衡配套发展,增强对游客招徕吸引力的重要环节;同时,旅游文化是形成璧山旅游整体形象和特征的基本要素,对提高旅游资源附加值,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品位,开拓旅游市场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文化娱乐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目前,璧山县旅游文化娱乐发展主要表现在歌舞厅、游艺厅、茶馆(园)等几个方面。据资料显示,璧山县现有歌舞娱乐厅(含茶馆、饭店内设的)88家,电子游戏厅41家,茶馆(园)150家,且这些娱乐厅主要分布在璧山县城内。这远远不能适应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2.现状特点

通过对璧山县旅游娱乐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1)娱乐类型单一,主要体现在歌舞厅、游艺厅、茶馆三个方面;

2)活动层次低,且设备简陋;

3)分布不合理,即主要集中在璧山县城内。

(二)旅游文化娱乐需求趋势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娱乐活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顺应这种需求,娱乐业的发展大体呈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娱乐企业既要具有特色又要配套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的气息日愈浓烈。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型或综合型的高信息服务范畴。因此,娱乐企业应当给顾客创造一种可集购物、休闲、娱乐、就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的空间。单一项目的娱乐企业应与这些环境配套,形成自身的特色。

2.娱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声光设备、音响设备、健身设备、娱乐设备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空间,新颖丰富的娱乐项目不断涌现。娱乐经营内容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健身、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综合性发展;传统娱乐项目、地方项目与现代项目相结合的多样性发展;主管与配套项目相结合多功能性发展。

3.参与性和冒险性娱乐活动增多

现代娱乐经营越来越多地要求娱乐活动能满足顾客的各种追求,如亲身体验、寻求刺激等,顾客的这种意识和行为也对娱乐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娱乐活动要有文化吸引力;其次,娱乐活动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更要符合客人的需要,让客人乐意接受;再次,娱乐活动应丰富多样,增加顾客参与的机会,使客人能在娱乐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4.娱乐经营的环境、档次在逐渐提高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提高;另一方面是现代设备、设施更加科学完善。

5.由高消费向大众化消费发展

由于娱乐企业的增多,竞争的激烈,很多娱乐项目的基本价格也降到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娱乐企业的经营选择薄利多销,面向大众经营已成为发展趋势。

6.经营项目向文化性、高品位发展

随着更多的高知商人及青年进入娱乐消费市场,改变了原有娱乐消费的单一主体形势。他们对娱乐内容不仅要求趣味性,而且要求知识性。娱乐经营者应对那些娱乐形式单调,节奏缓慢而不受消费者青睐的项目加以改进,使内涵加深,外延拓宽而适应人们自娱、自乐的娱乐需求。

(三)旅游文化娱乐发展思路

1.把旅游文娱活动列入璧山县旅游产品发展序列,使其逐步成型化,产品化,成为向外推销和接待游客必不可少的项目。

2.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娱乐活动,弘扬地方文化,促进璧山县与外部的文化交流。

3.各重点旅游接待地(如白云湖旅游度假区、青龙湖景区、金堂湖景区等)要努力开发出一批色彩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满足各类客源市场的需求,改善璧山县旅游产品结构,使行、游、住、吃、购、娱六大要素共生发展。

4.各旅游饭店都要因地制宜,开设歌舞厅、娱乐游艺室、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各大旅游区要有计划地兴办面向旅游者的演出场所(地),定时定场演出。各旅游娱乐文化场所(地)应根据市场需求,精心设计和不断改进节目内容,制定合理收费标准,提高经济效益。

5.规划期间内,璧山应重点开发以下几方面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

▲保护主要旅游景点沿线的村野风光和环境艺术景观。开发璧山特色文化娱乐项目(璧山傩舞、凤灯、凤舞等)

▲组织大中型的高品味文艺演出。

▲立足璧山特点,组织国内、市内中型体育赛事。如举重锦标赛、凤舟赛、力帆足球分赛事等。

▲举办具有璧山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节庆、联欢活动,重点是凤文化节。

▲创办既体现现代生活,又突出璧山风情的中、小型夜总会、娱乐城、艺术剧场等。

(四)旅游文化娱乐发展措施

1.把握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价格和服务质量管理,使璧山县文化娱乐发展既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又要杜绝不健康东西滋生。

2.给予扶持。一是要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对那些以弘扬璧山县地方文化的非盈利或盈利不多的文化娱乐活动给予税收照顾;二是对璧山县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娱乐项目简化审批手续,促其尽快建设。

3.提高档次。鉴于璧山县文化娱乐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档次低的现状,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结合旅游文化娱乐的需求趋势,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娱乐设施,提高璧山县文化娱乐业的总体水平。

(五)旅游文化娱乐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充分挖掘璧山县地方文化潜力,将文化与娱乐相结合,适应现代娱乐业需求趋势,在璧山县城内开展集地方性、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娱乐活动项目,最终通过旅游文化娱乐活动来调整和改善璧山县旅游业的结构,使璧山县旅游业六要素共生发展。

2.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

规范现有的娱乐企业,深入挖掘地方文化,鼓励地方文艺发展(如在茶馆举行川剧座唱),并扩展娱乐经营项目。到2005年,使娱乐业年经营收入达到250万元。

2)中期(2006—2010年)

在各大旅游景区建设各具特色的娱乐城,并在璧山县城内建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娱乐城,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档次、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游客需要,争取到2010年实现娱乐业年经营总收入625万元。

3)远期(2011—2015年)

适应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娱乐项目,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娱乐服务档次,力争到2015年,娱乐业年经营总收入达到1180万元。

七、旅行社业发展规划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既是旅游目的地的促销者、客源的组织者,又是旅游产品的组合者和旅游运行过程中的主要运作者。旅行社对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旅行社发展现状

1.旅行社发展现状

璧山县旅行社从数量上来说共有三家:即:璧山旅行社、重庆海外旅行社、重庆远东旅行社。其中后两家属于门市部类。

2.旅行社现存问题:

1)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2)从业人员少,且现从业人员素质差,缺乏专业人才;

3)业务范围窄,注意力仅放在组织本地游客外出旅游,对本地旅游产品宣传投入不足,招徕业务开展不够;

4)旅行社设施不完善,难以为游客提供满意服务。

(二)旅行社发展思路及措施

从目前璧山县旅行社的发展状况来看,无论其数量、规模,还是服务质量等方面均不能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璧山县应当在今后旅游业的发展中,积极培育和发展能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旅行社,其发展思路及措施如下:

1.健全和完善现有旅行社的组织机构及其设施,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

2.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多层次、多模式推进旅行社的发展。

3.旅行社发展应突出重点。结合璧山县旅游吸引力因素的实际情况,重点培育一至两家旅行社,向国际旅行社方向发展,以便能直接招徕海外游客,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4.从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导游人员历来被誉为“民间大使”、“文化大使”,他们是旅游团的“灵魂”。在旅游者心目中,他们不仅是旅行社的代表,旅游地的代表,甚至是旅游接待国的代表,导游人员的服务直接关系到旅游活动的质量和游客的满意程度。所以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并且对导游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5.找准市场定位,经营特色产品,树立企业品牌。一方面培植从事综合性经营的出入境业务和国际旅游业务及其它相关服务的大型旅行社集团,另一方面提倡各类旅行社,尤其是中小型旅行社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主营或专营特种旅游服务。

(三)旅行社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力争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15年建成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市场繁荣、业务广泛的璧山县旅行社体系。旅行社实行多种所有制经营、并不断加强横向联合,积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导游人员队伍。

2.阶段目标

1)近期(2001—2005年)

健全和完善璧山现有旅行社的组织机构及其设施,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旅游人才,使其工作人员达到30名,并积极培育一家新的旅行社。到2005年,争取使旅行社年收入达到800万元。

2)中期(2006—2010年)

提高原有旅行社的经营水平,旅行社数量增至5家,争取到2010年,拥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180名,实现年收入3000万元。

3)远期(2011—2015年)

培育旅游企业集团,使璧山县旅行社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实行多元化经营和网络自动化管理与服务,并积极培育中外合资型的旅行社。到2015年,使全县导游人员达到300名,实现年收入6500万元。

八、其他配套设施协同规划

(一)邮电通讯业规划

邮电通讯业是旅游业实现旅游信息的空间位移的基本凭借,尤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管理者、经营者都离不开现代通讯工具。为了保证璧山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配备完善的邮电通讯服务设施。

1.完善璧山县移动通讯系统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全县的移动通讯网络,保证在璧山县境内随时随地都可对外进行通讯联系。

2.为保证游客的通讯畅通,在各景区除标准客房设有直拨电话外,还要根据其接待规模,在室外设置“全天侯”的室外公用电话,如ICIP等卡式电话,投币电话等,尤其在客流较集中的地段,要多设置一些公用电话。

3.在规模较大的景区或者游客逗留时间较长的景区内,要开设邮电业务,提供电传、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信函等服务。

4.在高档饭店内,还应提供连接电子通讯网络的接口,以使客人使用便携式通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商务通等),或设立网吧,为游客提供可上网的电脑设备。

(二)旅游用水与能源供给规划

1.各景区用水水源的选择尽量采取就近原则,但要保证水源水量充沛,水质较好,并且不影响水源地的正常生产。

2.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各景区尽量利用无污染能源,如电、沼气、天然气等,以保证旅游业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

3.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的建设要采取经济原则,即根据景区的接待规模来确定其建设规模,但同时应当有一定的超前建设意识。

4.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的建设应与城乡、集镇建设相结合,采取就近原则完成各景区的水、电、气供应设施建设。

5.各景区水、电、气管线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尽量采取地埋式,如不能采取地埋式,要避开主景区,以免对景区造成视觉污染。

(三)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在各主要景区建立医疗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增强景区医疗急救快速反应能力,为游客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医疗救护服务。在一些小景区内,可以不建立医疗急救中心,但一定要为游客提供日常的一些药品。

(四)旅游安全规划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出门旅游,旅游者最关心的是安全;组织旅游,接待者最担心的也应是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更谈不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旅游安全体系是璧山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基层为主”的原则,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商店、旅游娱乐场所和其他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作出具体规定:

1.交通方面,在交通线建设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车流比较集中的路段设交警岗,以疏缓交通,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景区内交通危险地段,要设置护栏、扶手等其它安全设施。

2.为保护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各景区都要设置保安队。

3.在各宾馆饭店,除配置较好的安全设施,如锁、门栓、消防器等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安人员。

4.对于游乐设施,一方面要确保其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其载客容量。对于一些水上活动,为应付意外事故的发生,除配备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器材外,还要配备水性较好的救护人员。

5.在旅游旺季,为避免因游客过多而发生的意外事故,一些重点景区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总之,为了保证游客高兴而来,平安而归,应当做到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把安全知识列为职工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咨询服务中心规划

咨询服务中心是专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餐饮、购物等多种旅游信息的场所,它一般设在机场、车站、客运码头、旅游区(点)、饭店、商业中心、娱乐场所等游客集中的地方。其形式有:

1.专人接待游客询问的亭房、店面、窗口、柜台。

2.旅游咨询电话,向公众公布该电话号码,游客通过打电话取得所需信息。

3.无人看管的旅游信息资料放发点,游客自取导游图、旅游指南和旅游宣传品等。

4.设立触摸式多媒体装置,游客用手指触摸多媒体屏幕,该装置自动显示询问者需要的信息。

近期主要采取前三种形式向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中远期采取第四种形式。另外,中远期还可建立璧山县旅游电子信息网站,在因特网上发布旅游信息、咨询者可上网查询。当然,这些咨询服务中心一般应是非盈利性的机构,对询问者一般都提供免费服务。

(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旅游活动质量的高低;生态环境保护还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积极维系和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璧山县旅游开发与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1.旅游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分析

1)县城环境卫生状况除废气、噪声污染外,基本保持清洁

20 1998—1999年璧山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表

指标

年份

大气总悬浮微粒

SO2

NOx

1998

0.41

0.08

O.05

1999

0.23

0.06

0.06

(注:这三项指标均为年日平均值,单位:mg/m3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璧山县城大气质量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是1999年,其大气悬浮微粒(0.23mg/m3),仍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20mg/m3),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璧山县城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1998年为65dBA),1999年为63dBA),其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1998年为74.5dB(A),1999年为72.1dB(A),尽管这两项指标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标准。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璧山县城建筑密度过大,交通工具多,城区居民活动、休闲空间少且小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偏低。从总体上来看,璧山县城环境质量状况基本良好,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抓紧治理,否则将会对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产生较大危害。

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状况不容忽视

▲璧山县境内森林面积32万亩,其森林覆盖率在22%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30%),这是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

▲璧山全县耕地面积49万亩,农村人均耕地0.9亩,低于全市1亩和全国1.55亩水平。其中坡耕地面积16.1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01%,这加剧了水土流失,致使璧山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98km2,约占幅员面积的43.5%,年土壤侵蚀量达219万吨,农村生态环境较恶化。

▲璧山县幅员面积915km2,其中风景名胜区面积55.2km2,森林公园面积50km2,尚无自然保护区。

▲璧山县水库达87座,但51%属病害,这不利于当地人民生活、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及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指导思想和原则

遵循中央、国务院、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示精神,依据旅游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以全国和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围绕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以改善和提高旅游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强综合协调和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总目标:根据璧山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其自身的区位特征,结合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将璧山县旅游环境保护目标定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整治现有的环境污染,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要有效控制各种环境污染,保证景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营造旅游大环境,加强绿化建设,在交通干线各旅游公路上培植行道树,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风景林,使各水质、大气环境达到国家旅游环保标准类规定;最终将璧山县建设成为一个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环境清洁优美的渝西生态旅游卫星城。

▲阶段目标:

●近期(2000——2005年)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大的旅游生态环境;并积极采取环境整治措施,治理现已被污染破坏的景区,如青龙湖、白云湖等,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期(2006——2010年) 对新开发的景区要积极控制其环境污染,切忌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同时加强绿化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风景林,为把璧山县建成渝西生态旅游卫星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远期(2011——2015年) 在中期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巩固其环境保护建设,将璧山县建设成为一个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环境清洁优美的渝西生态旅游卫星城。



3.旅游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如下表21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期

近期

2000—2005

中远期

2006—2015

1

璧山县水土保持工程(植树造林)

完成该工程可以将水土流失控制在23%

2

璧山县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农业基础工程

3

璧南河污水治理工程

关系水质污染治理的关键工程

4

璧城、丁家、来凤、狮子无公害蔬菜基地

生态农业产业示范项目

5

璧山县10万亩优质早熟梨产业化工程

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项目

6

璧南河防洪护岸工程

7

重庆市高科技农业开发园区

8

玉米生物园区

生态农业发展项目

9

金堂水库整治工程

10

青龙湖旅游风景名胜区保护工程

11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生态农业示范项目

12

璧城秀湖公园

13

县科技普及中心

生态环境教育项目

14

花卉基地

生态产业发展项目

15

白云湖环保工程

生态产业发展项目

16

金剑山自然保护区环保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17

三江水库工程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项目

(注:√为项目所经历的时期)

4.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1)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水面养殖与水库水质量保护之间的矛盾。璧山县湖泊旅游资源较丰富,如青龙湖、金堂湖、飞凤湖、白云湖等,因此要特别注意对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工作,对人体能直接接触的水体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B类标准,在湖库周边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如鼓励施用农家肥料,使用无磷洗衣粉,定期对水库进行清淤等;开展水上游乐体育活动,要防止汽油、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对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蓄水库要保证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GB5749-1985)类标准,原则上不得开发旅游活动和项目。有计划地开采温泉资源,在开采时特别注意对温泉水脉的保护。对璧温泉的开发应在科学测定温泉流量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浴池、温泉宾馆等设施,防止过度开发,以避免水源枯竭。

2)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如缙云后山等必须编制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规划,在旅游区内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展示室、宣传栏,在导游词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内容。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严格控制计划外采伐;加强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等工作,森林公园内要有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配备消防器材、设施,如暸望台、对讲机、灭火器等,对森林病虫害要加强观察、预测,采取适当措施及早控制和消除。

3)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国家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滥捕乱杀等违法活动,要禁止和严惩餐馆中出售和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

4)对文物古迹贯彻执行“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保持原来的建筑形式、结构,保存原来的材料、工艺,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如金堂湖的天主教堂。对某些难以修复的历史遗址,与其整修不伦不类,不如保存真残缺的原貌,来个“不修如旧”,保持其原始的苍凉美和残缺美,如一些古寨。另外在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措施的同时,加强管理措施的制定,如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建立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和制度。

5)防止周边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的污染物对文物古迹的污染和破坏。对珍贵文物古迹,如青杠镇留下来的清朝道光元年建的石牌坊,要采取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手段,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如增设防护栏,建造防水设施,在表面粉刷化学涂料等。此外还可划分绝对文物的保护区、环境影响区、环境协调区等规划保护范围,在不同的区域只允许开展相应的活动和项目。

6)在旅游景区和游览道路的景观范围内,严禁开山采石,毁林垦荒等破坏植被和景观的活动,保持山体林木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

7)对一些较珍贵或环境容量较小的景区(点),如青龙湖景区要采取提前预约以及实行二次门票等控制手段。对生态敏感地段的旅游实行“定量、定点、定线、定时”的保护性管理措施。另外还可对景区实行短期轮换封闭制度,使其得到休养生息,恢复其原有生态环境质量。

8)在各景区(点)要调整燃料结构,普及(管道)液化气、民用型煤或清洁煤,实行集中供热,同时要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尤其是在自然观赏性的景区内,如青龙湖、缙云后山等逐步使用并推广天然气汽车,提高汽车尾气的达标率。使观赏型景区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级标准;度假型景区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

9)在景区内限制和禁止汽车鸣笛,同时限制小商贩的叫卖声。在可游览的湖泊和水库里,使用低噪音的游览船只。使观赏型景区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9693-969716153-1996,度假型景区环境噪声达到(GB3095-1996)一级标准。

10)景区公共厕所的设置,除遵守重庆市旅游公共厕所标准规定外,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的技术要求执行。公共厕所按人流量和景点分布状况设计,其服务半径一般为200—500/处;粪便处理要符合《粪便卫生无害化标准》,禁止任意排放。要提高技术水平,推广和使用适合我国旅游区(点)使用的厕所,如“无水厕所”、“免冲洗厕所”等。

11)旅游区(点)内合理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旅游车船上,配备必要的废弃物收集器具,防止直接向外倾洒。旅游地垃圾逐步实行分类回收、处理。

12)在风景区内,严禁新、扩、改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生产性企业。对景区内的各类接待服务场所,如饭店、宾馆、疗养院、度假村等,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立规范的污水处理场,使所产生的废水必须严格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

13)治理“旅游公害”,这是在旅游区点普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如旅游垃圾、乱刻乱画等,对这些“旅游公害”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

14)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5)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实行县长目标责任制,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实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同时纳入目标管理,建立旅游环境目标责任制。

九、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已进入到专业化经营阶段,旅游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大量事实表明,随着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但国际间旅游业竞争愈来愈激烈,而且同一旅游目的地内同类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这些竞争不只是旅游设施和接待条件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上的竞争。虽然旅游业竞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将涉及旅游人才的竞争。因此,重视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增强璧山旅游竞争实力,实现旅游规划目标的基础。璧山县旅游人才包括受过旅游专业培训,具有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以及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一)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目前璧山县旅游从业人员总数为1250人,这些人分布于旅游景点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商品、旅游娱乐场所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以下特点:

1.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少,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

璧山县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景点景区数量少,开发深层低,1999年游客数量仅达43万人,璧山县旅游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2.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

璧山县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仅占从业人数的19%。由此可见,大力引进各类旅游专业人员,提高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成为发展璧山旅游的当务之急。

(二)旅游人才需要预测

璧山发展旅游业所需旅游人才,从层次上看可分为三类,第一、旅游决策、管理型人才,包括旅游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第二、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如经济师、工程师、园艺师、会计师等;第三、旅游服务人员,包括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场所的各类接待人员,营销人员、导游、保安、环卫等服务人员。通过1996—1998年全国接待海外和国内旅游总人次数与旅游从业人员人数测算,一个地区、省、市(县)等直接旅游从业人员与年接待游客总人次数(包括散客)的比例大致为1400—500,以此预测璧山县发展旅游业所需人才数量如下:

1.2005年需各类旅游人才为15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75人,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150人,占总数的10%;其它各类服务人员1275人,占总数的85%

2.2010年需各类旅游人才为26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130,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390,占总数的15%;其它各类服务人员2080人,占总数的80%

3.2015年需各类旅游人才为3500人,其中决策管理型人才175,占总数的5%;技术型人才700人,占总数的20%,其它各类服务人员2625人,占总数的75%

(三)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目标和策略

1.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目标

1)璧山县旅游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适度倾斜,到2005年,建立起以旅游后备从业人员培训为主,兼顾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教育的旅游教育体系。

2旅游人才层次培养目标

22 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规划

人才层次

近期需求

2000—2005

中期需求

2006—2010

远期需求

2011—2015

决策管理型人才

高级

政府部门

企业部门

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90%

研究生占10%

本科学科100%

研究生占20%

中级

政府部门

企业部门

专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60%

专科以上学历占90%

本科学历占70%

专科以上学历占100%

本科学历占80%

初级

政府部门

企业部门

专科以上学历占60%

本科学历占40%

专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50%

专科以上学历占100%

本科学历占60%

技术型人才

高级

工程、园艺

企业部门

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90%

研究生占10%

本学学科100%

研究生占20%

中级

工程、园艺

经济、财会

专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 60%

专科以上学历占90%

本科学历占70%

专科以上学历占100%

本科学历占80%

初级

工程、园艺

经济、财会

专科以上学历占60%

本科学历占40%

专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50%

专科以上学历占100%

本科学历占60%

服务型人才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专科以上学历占80%

本科学历占60%

专科以上学历的占40%

本科学科的80%

景区景点服务员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旅游规划培训占10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80%

饭店、餐饮、购物、娱乐业服务员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旅游规划培训占10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80%

交通司、乘人员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旅游规划培训占10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80%

环卫人员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旅游规划培训占10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80%

保安人员

旅游专业培训占8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40%

旅游专业培训占9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占60%

旅游规划培训占100%

中等旅游专业学历80%

3)旅游人才数量培养目标,如下表23

人才规划

人才层次

人才类型

近期目标

2000—2005

中期目标

2006—2010

远期目标

2011—2015

决策管理型人才

10

17

20

25

45

55

40

68

100

技术型人才

20

60

100

40

110

200

90

220

400

导游及旅行社营销人员

64

104

131

景区景点服务员

191

312

395

饭店、餐饮、购物、娱乐业服务员

828

1352

1706

交通司、乘人员

64

104

131

保安

64

104

131

其它人员

64

104

131

2.璧山县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形式,如下表24

旅游教育机构

旅游教育层次

教育学习形式

大专院校

研究生

全日制、脱产进修、半脱产、函授进修

本科教育

全日制、脱产进修、半脱产、函授进修

专科教育

全日制、脱产进修、半脱产、函授进修

短期培训班

短期脱产

专题研讨班

短期脱产

中等专业教育

中专

全日制、脱产、半脱产、函授

职高

全日制、脱产

岗前专业培训

短期脱产

成人教育

成人大专

半脱产、在职、电大、函大、夜大、职大

成人中专

半脱产、在职、函授、夜校、职高

岗前培训

在职

企业教育

上岗前培训

在职

岗位中培训

在职

专题培训

在职

公众教育

普及及专题教育

广播、电视

报刊、宣传品

公众旅游活动

3.旅游人才开发和培养教育措施

1)人才引进与开发培训相结合,多渠道选拔人员。璧山县发展旅游业急需大量中、高级人才,近期以引进为主,中长期以开发培训为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多渠道选拔各类人才。

2)实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格实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服务型人才上岗前要参加专业培训;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建立人才库,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

3)院校培训、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相结合,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旅游人才形成院校培训、行业培训、企业培训不同的培训体系,与大专院校联合,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基地,实行上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下岗再教育终身培训机制。

4)加强基础教育和公众教育,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牌、广告标语宣传璧山旅游。向公众灌输“一草一木都是旅游资源,一言一行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为璧山旅游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4.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对策

1)全面提高对旅游人才战略意义的认识,把培养和引进人才看作是旅游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2)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3)采取特殊政策,培养和引进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综合性人才。

4)加强与市内外旅游培训机构合作,利用其力量和先进经验,提高璧山旅游队伍素质。

5)成立旅游紧缺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建立紧缺人才数据库,完善紧缺人才需求,流动和培训备案制度。

第八章 璧山县旅游营销规划

现代旅游发展除了要结合市场需要开发旅游产品以外,还需要其它配套设施与服务的完善,同时不能忽视旅游市场营销。没有营销的市场是不可能成功的。针对璧山县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特点,璧山旅游营销应该有以下内容:

一、旅游营销目标

璧山县主要的营销目标是提高整个璧山县的游客量以及璧山旅游的知名度。营销工作通过“提高人们对璧山县内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设施的认知,并提供帮助潜在旅游者决定来访的正确信息”来达到营销目标。

二、旅游营销策略

一)整合营销策略——强调整体旅游形象

整合营销主张把一切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如广告、公关、产品开发和定价策略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一致信息——“一个声音,一个面孔”,对信息资源统一使用,使营销活动和传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整体形象和品牌形象。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现代营销战场也已发生了变化。由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稀缺的是消费者的“注意力”,谁能抓住消费者“注意力”,进行攻心之战,占据消费者心灵,谁就能赢得市场。

基于对璧山旅游资源整体形象及旅游企业形象的认识,璧山旅游在“注意力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全局观”和“大竞争”、“形象共享”意识,各旅游企业同心同德,一致对外,在驻外办事处、电台、报刊杂志、交通等各部门的配合下,在目标市场上树立起璧山完整的文化形象和旅游形象。将这种完美的形象植入目标市场潜在客源的大脑中,从而在旅游市场上形成独特的销售主张,进而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诱惑力和感召力。为完成这个目标需以下几个形象传播的方式和渠道。

△经营活动。璧山县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其基本的主要内容。通过经营活动为旅游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璧山旅游形象的传播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传播展示。

△符号标识。这是传递璧山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它指除了指文字、语言宣传外,还包括名称、标志、颜色、字体等(即视觉识别)。

△传媒沟通。即璧山旅游的新情况和新动向,通过传播媒介扩散出去,以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力,或通过传媒信息(如互联网、信息站)沟通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介绍旅游产品的更新和设备的更新改造等。

△服务态度。员工的服务激情、良好的服务态度,同客人建立亲切关系及24小时连续服务,为旅游者营造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这种服务对强化旅游地在游客心灵中的形象更具效果。

△实物展示。实物也是传播形象的重要手段。实物是指硬件旅游产品及其形状、质量、性能、标志等。此外,也包含整个璧山旅游区的建筑物、营业场所、空间布局、环境氛围等方面,通过这些有形的手段来传播璧山旅游形象感知信息。

△节庆活动。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中,旅游主题节庆活动往往和形象紧密结合,这是因为一个鲜明而且一致的主题往往能稳定地在人们心目中构造一个积极的形象。通过主题的塑造,人们往往能通过记住几句简单口号,几条易记的词句将旅游地名字同一种直观形象联系在一起。璧山旅游就是要以凤灯、凤舞、美食节等主题节庆活动,再配以其他辅助活动来充实、完善璧山特色休闲主题旅游形象。

二)合作营销策略——超越竞争的共生发展模式

传统市场的营销,旅游地(企业)看重相互间的单纯竞争,不是设法扩大市场空间,而是满足于现有市场的瓜分,为寻求竞争上的优势,不择手段欲置对方于死地;其结果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而合作营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间关系模式。它虽与日趋激烈的竞争相伴而生,但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空间。

璧山旅游合作营销,首先是县内旅游企业的合作,共同营造县内的旅游大市场;其次要加强与周边区县(铜梁、大足、永川、合川等)的联合营销。成立旅游合作营销组织,在市场营造上,几个区县形成一个共生体,共享一个做大了的市场蛋糕,最终实现璧山与其他区县旅游的“共赢”,要实现联合营销的目标,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政府制定法则。拟出面向目标市场的旅游市场联合营造管理办法。

△健全组织。组建联合销售联盟,保持市场营销队伍的相对稳定。

△强化信息的采集、交流和应用。利用旅游专业报纸、互联网向各旅游企业传递、交流信息。

△加强驻外机构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力度、使旅游市场营销成为驻外机构的日常工作之一。

三)实时营销策略——始终对准“靶心

现代营销注重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终点。由于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使得市场需求动态变化,这就要求旅游营销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概念重新定义,既要满足旅游者当前需要,又要满足未来发展变化需要,是一种“动态需要”,这就要求在为旅游者提供满足当前需要的产品服务的过程中自动收集顾客信息,分析了解旅游者的偏好和习惯,自动调整产品/服务功能,实时地适应旅游者变化着的需要。这需要璧山建立旅游营销持续监控系统,准确、及时反馈旅游者的需求动态信息,便于旅游营销始终能抓住旅游者的注意力。

(四)旅游市场拓展策略

根据璧山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其市场拓展应有如下策略:

△以“休闲”产品为先导,积极拓展休闲旅游市场,作为璧山前期市场,为后期旅游市场的发展打下基础;

△逐步丰富璧山的旅游产品的类型和数量,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有序开发;

△开发过程中,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开发,满足文化性旅游市场需要,璧山的旅游文化主要表现为地方文化和古文化、商业文化,生态文化;

△注重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差异,补充现在旅游活动的季节缺陷;

△积极发展中青年旅游市场,培育老年客源市场,这些市场是璧山旅游市场的中坚,这群人一是有一定的收入、具备经济消费能力,二是有相当的旅游愿望。

三、旅游营销促销方式

(一)一般大众传统媒介宣传

1、户外广告

结合璧山县的旅游整体形象和个体旅游产品特色,在主城区居民出入较多的地方和流动人口多的地方,如车站、机场、商业区等公共场所和成渝高速路璧山段,以招贴画和招牌形式进行宣传;其次在旅游产品销售点作户外广告。

2、印制旅游册子

按旅游产品的轻重设计旅游小册子,展示璧山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包括旅游景点、旅游活动、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根据需要可印制免费和收费的册子,也可以以明信片、导游图、旅游指南、景区介绍等方式出现。

3、报纸、杂志

根据报纸、杂志的读者群,有选择性地进行广告。一般情况下,报纸杂志的读者面广,可信度较高,分布范围广,影响较大,是较通用的广告方式。

4、电视、音像制品

将璧山县旅游资源以画面形式展示给居民,配以协调的音乐和解说,宣传效果应该很好。

二)展销促销

积极参加或组织旅游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将璧山县旅游资源等信息以册子、图片、画册、音像制品的形式展示给居民经销商;如果可能,璧山县可以在旅游局的协调下,借助文娱活动将璧山旅游产品展示给重庆主城区和本地居民。

(三)利用节庆活动进行宣传促销

璧山县可以利用各种特殊节日(端午节、桃花时节、庙会、苗圃会等),以节庆活动方式(凤文化节,并注重与铜梁龙文化节协作“龙凤齐鸣”)招徕旅游者,也可以组织与旅游资源相关的研讨会、学术会、演唱会等方式开展旅游促销活动,甚至可以利用圣诞节(教堂文化),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

四)与中介机构联合宣传促销

旅行社是宣传促销的另一种方式,合作双方可以互惠互利。这是目前较普遍的宣传促销方式。专业营销公司有出色的营销策划能力,并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而常常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五)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营销是21世纪创新营销方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影响很大范围内的不同群体,刺激其旅游欲望,其主要营销手段有:

△公共宣传工具——多种类型出版物,包括年报、旅游宣传册、邮政卡片、视听工具。

△新闻,不仅要寻找,而且要善于创造各种新闻,只要涉及旅游企业、产品、员工的题材。

△演讲,领导或其他人员在销售会、产品发布会、电视台的某一个专题节目中讲话。

△公益活动,企业或旅游局通过资助慈善事业而赢得好的声誉,从而提高旅游地形象。

(六)进行网上宣传

以璧山县为单位,设置免费旅游信息网,供旅游爱好者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和资料、选择旅游线路、订购旅游服务项目;还可以编制网页,让有愿望而无时间的旅游爱好者进行网上旅游。

▲将璧山旅游信息数据库在重要目标市场客源地的有关互联网站点上发布。

▲完善网上服务系统,不仅发布旅游六要素旅游信息,还可发布天气预报、旅游地消费价格等旅游公共信息。

四、旅游营销控制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在规划期间旅游市场营销的效果可能与规划目标不太一致。较科学可行的做法是设立市场研究组,利用户外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这样的访问三个月应进行一次,以评价促销活动效果,通过轶事调查从当地市场经营者、餐馆等方面获得证据,以提供补充信息。在促销活动年底,进行年度计划控制、盈利率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等营销控制手段的分析评价,并根据这些信息和材料,检查营销活动,规划下一年的营销活动方案。

第九章 璧山县旅游大环境共生发展规划

旅游大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大环境是构成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旅游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并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制约作用,同时也会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旅游活动质量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开拓。所以,地区旅游开发不仅仅是景点建设和设施配套的问题,而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高度来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开发作为地区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城镇各项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开发融于城市建设中,即地区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这主要体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两个方面。

旅游大环境主要是旅游经济的宏观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环境与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外部共生关系,有正向和负向共生关系之分。共生理论告诉我们,正是这种外部共生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运作,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得以实现和巩固。换句话说,良好的旅游大环境有利于共生体中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交流,即是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相关产业之间能够互相协作,共同进化和创新。同样,这样能反作用于旅游大环境,提升旅游企业形象和城市总体形象地位。因此,旅游大环境与旅游共生体是互惠共生的,遵循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的原理。

一、硬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

硬环境即支持旅游发展的区域硬件建设,它包括区域环境、道路景观、城镇建筑、街道装饰、园林绿化、人文活动等,是区域表现自己的一个窗口,也是区域的视觉形象,同时构成旅游吸引。具体来说,璧山县旅游硬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社会,城市整体就是一个综合性产品或综合性品牌,城市的发展必须靠良好的形象去参与市场竞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必须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就是要从城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把旅游开发融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城市旅游吸引的培育不仅是旅游点吸引力的培育,而是城市综合引力的培育,这就要求,在城镇各项硬件建设上应强化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营造外在文化氛围,强调规划布局与城镇设计的园林化,建设风格与立面造型的环境协调性,标识系统的规范化与艺术化等,实现旅游开发与城镇硬件建设一体化。一体化要求面对旅游者和市民两个主体的需要,旅游开发不只是为了外地旅游者,城镇建设也不只是为了本地居民,而是两者的统一。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璧山县城镇之间以及城镇与各景区(点)之间要有快捷通畅、安全舒适、有多层次立体型网络的交通,开辟旅游公交专线,联接城镇与各大景区(点);其次,完善污水垃圾的收集处理设施和城镇公厕网点,城镇公用服务设施配置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家标准,形成文字与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相结合的信息标志、标识系统;再次建设充足的水、热、电、气供给系统,直接饮用水达到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另外,建立完备的防洪、排涝、抗震、消防、急救和治安设施,建立覆盖璧山全县、连通国内外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最后还要改善城市容貌环境,就是要对街面的楼房、阳台、窗台、商业招牌、广告牌、供电、电信设施以及路牌设施等方面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予以规范,确保城市有一个整洁清新的面貌。就璧山县的实际情况,璧山县应该着重璧城镇、青杠镇、丁家镇、大路镇等四个旅游城镇的城市建设。

二)璧山县环境景观艺术与旅游开发一体化

城镇功能和城镇形象有机结合,注重城镇空间布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形成融建筑、道路、广场、绿化、水景、街景、夜景、雕塑等于一体的城镇景观。建筑造型多样而和谐,建筑设计要体现特色和个性,营造由绿化带、公园、广场、路牌、街名、店匾、广告、夜景等组成的城镇景观带。切忌在“现代化”的口号下把城镇搞成水泥丛林密集、玻璃幕墙四射、交通拥挤不堪、噪音铺天盖地、广告杂乱无章、雕塑不伦不类的样子。要按照“城市园林化,道路园艺化,单位花园化、家庭盆景化”目标,将城市按地域性质划分四个旅游绿化等级,实施不同的绿化标准,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交通干道两旁、旅游广场、景点门前、车站为一级旅游绿化区域。基本绿化标准:有高质量的草坪花坛、栽种高级常青树种。

璧城城市干道、商业购物中心、车站通往景区(点)道路、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门前为二级旅游绿化区。基本绿化标准:造型外观落落大方的花坛和一定数量的草坪,栽有常青树种。

其他乡镇城市道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住宅小区等为三级绿化区域,基本绿化标准:栽有树木、摆放盆景花卉。

街道、居民住宅里弄巷道等为四级旅游绿化区域。基本绿化标准:栽有树木、摆盆景花卉。

在实施绿化工程中,要注重绿色造景,并注重大地艺术、环境景观艺术氛围的营造,培育常青绿树,形成四季树常青,四季花盛开,树木、草坪、花卉结合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格局。

二、软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

旅游发展需要一个社会安全、经济规范、市民文明、运行顺畅的旅游发展软环境。旅游软环境实质上是一个旅游文明系统工程。营造旅游软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工作、共同努力,尤其是要着力提高市民素质,用严明的制度约束人,用良好的道德规范人、用优美的环境影响人、用文明的方式塑造人、增强城乡居民“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的意识,营造旅游城市文明的大环境,使每个居民了解璧山、认识璧山、热爱璧山、增强做璧山的自豪感和振兴璧山的历史使命感,逐步树立现代文明市民新风范。基于以上认识,璧山县软环境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鼓励旅游的政策法规,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的文明行为,安全轻松的氛围等是区域旅游吸引的社会支持。所以,璧山县的旅游社会环境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的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整治旅游市场,净化旅游社会环境。

2.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热情友好地对待游客,并尽量普及普通话,广泛推行旅游礼貌用语,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

3.加强城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旅游治安环境,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在璧山县城、旅游集镇和旅游区,普遍开设旅游投诉电话。

5.建立旅游安全保障系统,设立旅游安全救援网络。

6.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活动,保障正常的旅游活动。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对于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大流通市场尤其是商务旅游市场的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璧山县是重庆市内的皮鞋生产基地,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是中国“西部鞋城”;另外,璧山县还享有花卉基地、种子基地、汽配基地和海椒市场之称。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其规模都欠大,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这就需要政府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并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工商政策等,吸引外来投资者。在商业方面,尽量使商业设施现代化、组织机构大型化、流通组织高效化、贸易交往自由化和商业服务文明化、规范化。

(三)管理系统

科学的管理系统包括协调顺畅的管理体制、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及高素质的决策与管理人才,这是目前璧山的弱项,今后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软”“硬”技术条件,提高管理系统运作水平,才能保证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四)公共服务

各类旅游者都要求有相应的社会服务,尤其是商务、公务、会议、体育赛事、科技文化交流等专门层次的旅游者,对于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璧山是重庆的渝西卫星城,根据璧山城市发展规划,璧山城市建设将逐渐与主城区融为一体,其商务会议等专项旅游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改善璧山城市服务环境是必需的,即是要全面加强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倡导“热情服务,礼貌待客”的良好风尚。

(五)旅游政策法规和旅游学术研究

政策法规对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及大环境营造等具有导向作用;学术研究则使区域旅游在修正和创新中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璧山县首先应当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动员全县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并实行产业扶植政策,保证必要的财政收入。其次,璧山县还应当加强旅游法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颁布的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如《旅行社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经济合同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颁布新的条例和管理办法。通过全面立法和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了进一步推进璧山县旅游业的发展,璧山县还应当不断引进专家针对璧山县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意见和方法,指导璧山县旅游业的发展。

第十章 璧山县旅游投资估算与旅游共生效益的评估

共生效益即共生能量的生成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属性,不产生共生效益的系统是不能增殖和发展的。旅游业本身就是综合性行业,旅游共生效益更具有意义,它除了能给旅游系统本身带来经济效益外,还能促进社会、环境等方面新能量的生成,从而促使旅游共生系统与大环境良性互动。

一、旅游投资估算与投资举措

一)旅游投资估算

1.投资时限

本规划投资时限的安排是规划所确定的近、中、远期的时限。

近期 2001—2005

中期 2006—2010

近期 2011—2015

2.投资类别

1)基础设施 包括旅游交通(道路、车辆)通讯、输变电线路及设备,给排水等。

2)环保设施 主要指旅游目的及周边区域土、水、林综合整治与“三废”处理等。

3)接待设施 主要是宾馆饭店的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4)游娱设施 游娱投资指景区、景点及相关配套娱乐项目投资。

5)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宣传投资

6)管理与宣传促销 主要指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的统一促销,人力资源开发、人员交流、技术引进和开发,招商引资,数字资料收集,管理协调等。

(二)旅游投资总量估算

1.投资总量的计算方法

本规划采取“直接估算法”即根据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先确定投资类别,然后在每一个投资类别中确定投资数量、规模或档次,再根据每个投资项目的性质和预算标准,确定每个项目的总投资量,最后汇总各类投资求出规划期内总投资。

2.投资总量估算

25 总投资估算表

投资时限

投资类别(亿元)

2001—2005

2006—2010

2011—2015

总投资

24

10

8

6

基础设施

6

3

2

1

环保设施

2

1

0.7

0.3

接待设施

6

1.5

2

2.5

游娱设施

6.5

3

2

1.5

旅游商品

1.5

0.6

0.5

0.4

管理、教育、促销

2

0.9

0.8

0.3

3.投资来源

发展旅游业首先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是唯一的投资主体,甚至不是主要的投资主体,政府的有限投资应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项目及管理和促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旅游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6 投资来源概况表

投资时限

投资类别(亿元)

2001—2005

2006—2010

2011—2015

总投资

24

10

8

6

政府投资

4

2.5

1

0.5

银行贷款

6.5

3.5

2

1

社会投资

11

3.5

4

3.5

海外投资

2.5

0.5

1

1

二、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与经济发展规划

一)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评估

1.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璧山县客源市场调查分析,结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推测璧山县20052010年、2015年游客数量分别达到73.6万、125.15万和176.3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分别达到200元、330元和500元,璧山县旅游业直接收入达到1.46亿元、4.13亿元和8.82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5.5%8%;旅游间接收入按1:4.5系数算,则收入分别为6.57亿元、18.59亿元、39.69亿元,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旅游业将成为璧山县新的支柱产业。

2.对璧山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

1999年璧山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0.2651.2328.7。呈现“Ⅱ>>Ⅰ”的类型,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重为56.6423.1720.19,因此璧山县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县,而且农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要摆脱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三高”农业,这样必然会有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目前璧山县工业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也不高,而且本身还存在着对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无法容纳大量劳动力,旅游业关联性强,能够促进璧山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能够给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璧山旅游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500人、2300人、3500人左右。按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与间接就业人数15的比例计算,能够提供7500个、11500个、17500个间接就业机会,有助于缓和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

(二)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与经济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显著这一点已为前面所证实。为了促进璧山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应把旅游业纳入璧山经济发展规划之中。由于旅游业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发展旅游业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旅游部门和其它经济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做旅游发展规划时也要十分注意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整合问题:旅游发展规划要服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从全局上做出统筹安排。

三、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影响与社会发展规划

(一)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效益

1.促进科技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璧山与外界文化、科技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由发展旅游业而带来的人员、信息和物质的交流,必然会促进旅游地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革,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宏扬

璧山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这是得以开展璧山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资源愈具有地方特色,愈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要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别是“凤”文化等民间传统文化。

3.促进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

旅游业促进了不同地区间人员和信息的交流,引起人们观念的更新、必然会促进旅游地的改革与开放。发展旅游业能有力促进璧山县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二)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发展规划

旅游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各方都关注旅游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局面,才能促进旅游业的长足进步。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进行社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到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以便达到规划的整合。

四、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影响与环境保护规划

(一)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1.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

旅游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景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以营造舒心、愉悦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去游览、观光;另一方向,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把旅游业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缓解了环保对资金需求的压力,因此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2.发展旅游业能够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就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旅游业所带来的物质利益上的效益,更能够促进人们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自觉维护和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影响与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环境的质量,旅游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环境优越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但是应该看到旅游业发展中如果不注意对环境保护的规划,可能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进而危胁旅游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旅游发展规划要与环境保护规划融合起来,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未来十五年期间是璧山县旅游业大发展时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璧山县的支柱产业的关键时期,也是璧山旅游在西部大开发中大展鸿图的重要时期。实现规划目标,除旅游行业职工奋力拼搏外,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切实给予旅游相关部门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一、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较强的外向型“先导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居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璧山对外开放,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科技流、信息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政府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产业扶植政策,保证必要的财政投入,并加强旅游业的宏观指导、调控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本规划的全面贯彻实施,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和指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实施政府主导战略。

二、提高旅游局的协调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产业,它的“行、游、住、食、娱、购”六要素涉及众多部门,要大力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很多。这就需要提高县旅游局的协调能力,应由分管旅游的副书记(县长)牵头,由旅游局具体执行,而重大问题则由县政府统一决策。

县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及时提出全县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方针、政策,根据市场动态,制定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县的旅游资源普查,会同有关部门对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利用进行组织与指导;审查旅游经营者资格,制定各种服务规范,并监督和检查服务质量;统筹在目标客源地市场的宣传与促销;统管全县旅游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为旅游行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三、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认真实行旅游全行业管理,确保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则的贯彻执行。所有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旅游经营活动,都要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协调,要切实搞好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等,都要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强化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进一步创新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为了加强旅游产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管委会)”,建立“县旅游工作例会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本地旅游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探索建立科学、高效、有力的管理体制的机制。根据璧山实际情况,建立“县旅游产业管理协调机构县旅游局景区管理处”三级管理体制,实行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体制。

四、加强璧山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促进市场促销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抓住注意力,谁就能赢得市场。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旅游地形象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卖点,加强整体形象的宣传能够取得很大的作用。市场促销是引进客源的主要手段,今后15年,应搞好市场细分,找准新目标市场,制定中长期促销计划,并近距离市场与主距离市场有计划拓展的原则,利用参加博览会、旅游展销会、旅游投资贸易洽谈会、邀请外地记者、旅行商来璧山、在目标地域客源市场设立代理机构等多样化促销手段,进一步强化促销能力。建立旅游促销专项基金,保证必要促销投入,坚持不懈抓好目标市场的开发工作,使来璧山旅游的客源稳定增长。

五、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

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管理企业转向管理旅游市场。要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法》和《条例》,坚决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要积极发展股份制旅游企业,促进企业集团化建设,加快导游体制改革步伐,实行导游等级评定和登记注册制度,发展导游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导游服务市场的形成,实现导游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建立本县自己的旅游饭店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旅游饭店管理体制。

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璧山投资旅游。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旅游饭店业、娱乐业、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交通、旅行社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对外开放。依据璧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推出优势和特色旅游项目,搞好前期论证和包装,建立旅游项目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七、开辟财路,多方筹集资金,解决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1.贯彻“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和“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并举”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2.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采取倾斜性财政和税收政策。纳入重点建设的重大旅游项目,各级财政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贷款贴息。

3.对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进行,如土地转让、租赁获取开发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BOT以及工程项目业主制度。BOT是把政府的某项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特许经营权授予开发商,由开发商出资建设完成,并经营一定期限后,无偿或以商定的低价转让给政府的方式。

4.凡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为目的,在贫困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新设旅游企业,可申请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大型项目可申请国债资金。

八、加强管理,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调控和保证璧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产业规划与项目管理

根据《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应进一步制定出近期实施计划,并明确报批程序和执行、监督责任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旅游项目,应当符合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2.旅游价格管理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质论价、合理收费”的原则,进一步整顿价格秩序,理顺旅游价格关系。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由物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物价政策,科学合理地制定旅游价格。切实加强旅游价格管理,严禁乱提价、乱收费和恶性削价竞争。

3.建立和管好、用好旅游发展基金

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坚持多渠道筹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融资渠道有:争取国家和重庆市旅游专项资金,县级财政和相关乡镇财政拨款,各景区门票提成,征收旅游资源维护费,土地拍卖和级差收益。

旅游发展基金的使用坚持引导投资方向,扶持重点,与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原则。主要用于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回报率高的旅游建设项目、重点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助、重点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管好用好旅游发展基金,制定《璧山县旅游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该基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

4.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1)要加快旅游法制的建设。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法规,如《旅行社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重庆市旅游管理条例》等,今后15年要着手推出《璧山县旅游管理条例》,《璧山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璧山县旅游行业管理办法》以及其他专门性的法规和条例,引导旅游开发的合理进行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2)要严格贯彻各项法规和法律政策,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督促旅游经营者的合法经营,引导旅游消费者文明消费。

3)对违反旅游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单位、企业、个人必须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并按有关法规规定严加惩处,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使旅游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九、寻求共存共荣,实施“共生关系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商场”已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你死我活”的战场,而是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的“生态系统”。市场竞争也倾向于联手合作,各司其职,共存共荣,各得其所。实施“共生关系管理”要求璧山旅游企业不要把击败竞争对手作为根本目标,而要树立企业共存共荣的观念,把旅游企业看作是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无论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是开辟新市场,都必须与其他旅游企业联手合作,集中有效资源和优势,共同创造消费者需要的新价值。旅游企业实施“共生关系管理”,不仅要建立战略联盟共同体,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生态系统”,而且还要吸纳银行、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政府职能机构等进入“生态系统”。另外,这种“共生关系管理”不仅适用于璧山县的旅游内共生网络,还适用于跨区县扩大化的共生网络管理。这样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相互利用、联合竞争、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旅游经济生态管理系统。

第十二章 璧山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

一、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1.协同管理与规划整合

旅游涉及多部门和行业,旅游规划的实施管理必然会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因此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必然会从部门管理机制走向联合管理机制,由联合管理机制走向协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部门管理,即由旅游局或政府外事办公室管理,下辖旅游公司。

二是由分管行政长官牵头的、较固定的旅游发展协调小组管理。

三是由政府成立的旅游度假区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负责规划实施管理。

四是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将园林、文物、旅游、宣传等和旅游直接相关部门通过组织、预算等形式联系统一起来,协同管理。

从璧山县实际情况看,采取第四种方式,有利于提高相关部门或行业在旅游发展中的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科技因素在旅游发展中的含量。

璧山旅游发展规划由县旅游局负责编制,但在同县计划部门、国土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璧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城镇规划及县政府财政计划,保证璧山县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

二、旅游科技创新推动

建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旅游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统计与监测。该系统以电子计算机软件与设备为载体,以旅游资源普查与监测、规划、计划、市场信息、市场分析、旅游发展统计、企业经营状况等为信息源,对旅游系统的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储存、处理、统计、评价、传输和应用的部门经济系统工程。该系统利用生动的图像音响、文字数据,对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市场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的动态变化进行适时、跨地区信息服务。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旅游规划的实施状况,及时输入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规划,能大大提高旅游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另外,聘请有关权威机构和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旅游开发建设与经营状况进行技术咨询、综合评估、将有利于迅速提高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的技术含量。

三、旅游业发展规划管理法规与旅游政策

1.旅游法规体系

旅游法规,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任务是以法律和规范手段调整社会旅游关系。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建立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地发展。我国各级立法机关相继颁布了一批与旅游相关的法律规范,但总的来说,旅游立法比较滞后,不能满足旅游发展形势的需求。

2.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制度

从根本要求来说旅游发展规划的管理应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道路,以保证旅游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在目前重庆市立法机构未出台这方面的管理条例的情况下,璧山县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制定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旅游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化。

3.旅游规划政策

旅游政策属于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政府为实现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目标而制定和实现的促进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要加快璧山旅游业发展,必须制定同旅游业倾斜的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政策的手段不是行政指令的方式,而主要依靠经济杠杆的作用,利用价格、税收、财政投入、信贷、资源分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对旅游的投入,保证旅游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管与规划修编

1.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管

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管,是使未来旅游系统的实际发展与旅游发展规划相一致的管理过程。监管的任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旅游规划要求,对旅游系统各部门的发展作出年度的或阶段的具体部署和安排。监管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监管

对开发、建设与经营活动的监管,包括开发项目的立项申报管理,建设用地与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执行验查管理。对于立项申报,要严格验证申报条件、申报内容和规模须在规划所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经旅游主管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在旅游资源区建造永久性建筑或工程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须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并接受施工检查,确保建设工程的平面布置、空间布局、立面造型、使用功能符合经批准的规划设计要求,该项工作具体由规划管理部门负责。

2)对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旅游规划的主管部门有权力、有责任对管辖范围内的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状况作例行检查,单独或会同园林、食品卫生、交通运输、文化、消防等有关部门,行使对经营服务质量的验查等监管权力,以确保质量、防止失职、纠正偏差。

3)接受社会监督

旅游发展规划经批准后,要通过报纸、展览、宣传册等方式,公开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及实施管理标准,让各类有关企业和广大群众了解旅游业地位、发展方向、结构布局及各项安排,鼓励和保障社会监督,以利于旅游系统微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整体结构尽快结合;以利于提高全社会了解和参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掌握解决相互矛盾的依据,自觉维护旅游发展规划的权威性;以利于规划实施的监督,并配合主管部门及时发现、检举、制止各类违背旅游发展规划有关规定、违背旅游系统发展利益的活动和行为。

4)统计工作与偏差监控

包括发展指标统计、目标偏差评价、原因分析、实施对策等内容,其实质是“知错”、“即改”。偏差监控就是跟踪出现内外变量的实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以确保实际发展向规划所确定的合理目标逐步靠近,或在问题恶化之前及时采取行动。

5)项目立项与可行性论证

为了避免具体发展项目的失败,应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旅游项目的立项与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评估、清偿能力评估、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社会文化影响评估。

6)年度工作计划

规划与计划的界线很难严格区分。在实际工作中,年度计划一般面向实际条件、紧迫问题,但年度计划的制定应在旅游发展规划监管体制的作用下,以确保每年的合理积累,使旅游系统能朝着合理的发展方向迈出步伐。

2.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修编

旅游发展规划经审批后,须严肃管理、严格实施。但是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旅游发展规划的中选方案在一个时期可能是达到目标最佳方案,在另一个时期却可能难以符合实际情况。经过审批的旅游发展规划,其实施状况与原定目标出现偏差,即使通过年度计划的校核修改也难以解决偏差,不能适应形式发展要求,就需要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某些方面进行调整或修编,或开始新一轮的旅游发展规划工作。

对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程序,是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如有必要可作局部调整。按照目前的旅游市场变化幅度、预测技术精度,参照我国的规划、计划体系的变化周期和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经验,旅游发展规划应每5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和规划修编为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18782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8c.html

《璧山县旅游发展规划(文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