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行孝

发布时间:2015-04-11 14:50: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们怎样行孝

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 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伦理道。人失了孝,则身不能修;家庭失了孝,则家不齐;国家失了孝,则国不能治。那,我们如何崇尚孝呢?

1、对父母赡养且敬

孔子认为, 孝敬父母, 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 从物质上赡养父母, 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并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子曰: ..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 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 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 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子曰: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论语. 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 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 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但仅此是不够的, 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 让父母心情愉悦(如:给父母过生日;常回家看看;节日回家探望;平时多电话联系;带父母出去走走,或旅游,或观光;不让父母惦记等等)。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 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便行了, 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 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对父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 物质层面是基本的, 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孝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要从内心去尊敬他们。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饌, 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为政 )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 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 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 关键在于在侍奉父母时态度要好。

2. 无违与谏诤

孟懿子问孝有明确记载。子曰: ..无违。 (论语. 为政) 无违就是不违背礼节, 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但无违并不是听父母所有的话。父母错了, 要谏, 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这种谏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谏。孔子对孝的规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谏亲, 就像君臣关系一样, 当父母有错, 我们要谏, 这是大孝。谏诤也是为了维护家庭总体的利益。子女对父母的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诤, 但要讲究方法方式, 态度要好, 不要伤害亲情。子曰: ..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 要轻微婉转地劝止, 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 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 虽然忧愁, 但不怨恨。

3. 慎终追远

圣人的孝应该是善始善终的, 一以贯之的。孝除了表现在父母生时, 还表现在死后的对他们的缅怀。曾子曰: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论语. 学而)也就是说, 我们要时时想念祖先, 表达我们的哀思。父母死后我们还要完成他们的遗愿, 子曰: ....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论语. 学而)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 孝还表现在死后的..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认为, 丧葬, 注重真感情的表达。子曰: ..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 阳货)孔子认为宰予真不仁, 因为儿女生下来, 三年之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 天下都是如此的,即“生养三年,丧守三年”。宰予没有做到这样, 说明他是违背仁义道德的。孔子主张父母死后为父母守孝三年, 这样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这才是孝, 不做到这一点就是和仁相违背的行为。二、孔子孝与礼、仁的关系

从孔子孝的基本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 孝的内在规定性是仁, 外在的表现形式是礼, 孝与礼、仁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684f60fad6195f302ba61f.html

《我们怎样行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