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

发布时间:2020-08-21 00:56: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三年级(下)朝读经典

第一单元  中华源

第一课:始祖神话 [汉]应勋

俗说天地开辟,唯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文意:传说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把黄揉成一团,捏成了人。

第二课:华夏之号[唐]孔颖达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文意:夏,是大的意思,中国有盛大的礼仪制度,因此称为夏;有华美的服饰,因此称为华

第三课:华夏民族   梁启超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一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文意:华夏民族不是一个民族构成的很久很久以前,许多生活在一起,互相接触交往,每个民族去掉小差异,留下大的共同点,慢慢地融合成一个民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华夏民族

第四课:泱泱中华  [唐]长孙无忌等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文意:中华,就是中国。既然亲接受了王道教化,自然就是中华儿女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和义,所以称为中华

第五课: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文意:尧舜以后是夏朝朝和西周,春秋时诸侯争霸,战国时七雄互相征伐,社会长期战乱不安。秦朝统一六国,汉朝天下大一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统一中国,国号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后,东晋偏安江南,之后南北朝对峙隋朝统一中国,接着是强盛的唐朝。唐朝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乱象。宋朝接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接着是元、明、清三个统一全国的朝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单元  九州同

第六课 九州起源  《幼学琼林》

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文意:皇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开始有了王晨都的区分;大禹治理洪水,初步奠定了祖国山川大致的形势。

第七课  九州山河  

(一)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二) 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

文意:泰山称为东岳华山称为西岳,衡山称为南岳山成为北岳山称为中,这就是天下的五岳

(三) 中国水,三大纲,黄河黑水扬子江。淮通江,

(四) 济入黄,四渎今只二渎长

文意:中国的河流,有三个大的水系,他们是黄河黑龙江和长江、淮河流入长江,济水流黄河,古代的四大河流,今天只有长江黄河长流入

第八课  古风(节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文意:赢政横扫天下统一中国,威严地注视四方,强盛的气势多么雄壮啊!他一举平定战乱如挥剑斩浮云,国国都到西边来朝拜他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意: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后,一切都成空了,我只是悲哀到死还看不到祖国的统一,朝廷的军队北方,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祭奠我,千万不要忘记告诉我

第五单元 谨守时 

第二十课:无失其时  《孟子 梁惠王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文意: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了衣服鸡、狗、猪等家畜的畜养,不错过养殖的季节, 七十岁以上的人就有肉吃了,一百亩的耕地不错过耕种、收割的季节,九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第二十一课:不逾时顷  [宋]仲

不逾时顷,闾里信之。

文意:从来不迟到片记得的人,街坊邻居都很信任他。

第二十二课:不失期赢利  [元]杨维桢

生无伪言行,与人约,虽千里外,不失期刻。

文意:一辈子不要有虚假的言行,比如与人有约,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不应当迟到。

第二十三课:刻日立程   [明]张大复

与人约,辄以一板识之,刻日立程,无弗酬者。

文意:与人有约,就用一块板记下,在规定的时间,没有不按时赴约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30856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5.html

《最新小学三年级朝读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