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有效教学琐谈

发布时间:2019-08-05 04:27: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琐谈

作者:季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5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初中来说要重得多,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如何在这一阶段贯彻新课标理念、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下列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功。

        一、启发积极体验,鼓励独立见解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是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它能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通过鉴赏,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总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这个基础性模块。笔者知道,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比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一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大型声乐作品”),不少学生为这首大合唱的气魄和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所震撼。大家在谈及自己的歌唱心得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歌颂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日寇的民族精神。有的说:“学习了这首大合唱,我不仅感受到了黄河的奔腾气势,更是感受到炎黄子孙在民族存亡关头发出的怒吼、抱成一团的决心和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从音乐审美角度来谈自己的独特看法,笔者在实践中常用比较法。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体验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笔者曾经让学生欣赏过世界名曲《二泉映月》,让它跟《黄河大合唱》相比较。有的学生就认为,《二泉映月》更多的是反映了江南人民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流离失所与痛苦呻吟,虽然也能激起听众的同情和愤懑,但其效果远没有《黄河大合唱》给人以同仇敌忾、以气壮山河的呐喊和反抗来得酣畅淋漓。有的学生则认为不然,觉得两者的体裁、形式不同,鲜有可比性。不管学生的看法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积极体验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b873e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7.html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琐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