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综述-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干细胞综述

干细胞指具有无限制分裂能力,同时亦可分化成特定组织细胞,在细胞生物发育阶段属于较原始时期的细胞。依干细胞可分化能力限制,又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由于干细胞具有这种分裂和分化的能力所以其成为组织再生,疾病治疗,逆转衰老等研究的实验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干细胞相关的研究,并讨论干细胞的应用。
关键词: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应用
1 干细胞的定义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按干细胞来源及分化潜能,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和特定组织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于成体组织如脂肪组织、外周血、骨骼、皮肤和肝脏等前者能发育分化形成完整的机体,后者是一种或几种组织的起源细胞。按其分化的差异性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2 胚胎干细胞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大学的EvansKaufman用延缓着床的胚泡、美国加州大 学旧金山分校的Martin用条件培养基分别成功分离、体外培养了小鼠早期胚胎的内团细胞或上胚层细胞,建立了胚胎干细胞系。人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干细胞培养出血液、内皮、心肌、骨骼、神经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IIsES CeIIs是动物早期胚胎桑椹胚或囊胚)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Igerm ceIIsPGC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筛选出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它在发育阶段上类似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细胞inner ceII mass,简称ICM 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相似的分化潜能和正常二倍体核型的特点,兼有胚胎细胞和体细胞的类似特性,既可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转化和筛选,又可分化成包括生殖系在内的各种组织。Esc表达一些特殊的分子标志,如细胞内转录因子Oct3“、Rex1uTF1等,碱性磷酸酶(AP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l


SSEA3SSEA4、转录调控抗原(TRA160TRA1-81、同源蛋白转录因子(Nanog等.在启动分化过程中,这些分子的表达量都有明显的下调。

3 生殖干细胞
1992年在哺乳动物的生殖腺首次发现了生殖干细胞,这一干细胞群目前多来源于新生或成年鼠睾丸或卵巢组织,终生具有再生功能,生殖干细胞表达多种干细胞表面分子。生殖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主要有:DDX4POU5F1(OCT34TFAP2C(AP2y。小鼠的生殖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在蛋白组学、表观遗传学以及一些干细胞相关基因修饰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胚胎发育早期,外胚层形成之前,伴随着原肠胚性腺的发育,外胚层的部分细胞发生着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在原肠期,来源于胚胎外胚层和内脏内胚层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作为旁分泌的信号使得近端外胚层的一小部分细胞特化成原始生殖细胞祖细胞,它的一些体细胞相关基因如Blimpl的表达受到抑制导致它们最终分化为生殖细胞系。特化的原始生殖细胞开始从它们发生的初始位置——后原条迁移向中胚层。
4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
借助基因导入技术将某些特定因子导入动物或人的体细胞,同时可选择性地在培养液中加入特定的小分子物质,即可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iPS此类细胞在克隆形态、生长特性、表面标志物、基因表达模式、表观遗传学特征、拟胚体(embryoidbodiesEBs形成、畸胎瘤(teratoma形成和嵌合体(chimeras形成(针对小鼠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非常相似。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所需转录因子组合需根据体细胞种类及其相应转录因子表达水平或额外加入的小分子化合物加以灵活选择。一般Oct4Sox2c-MycKlf4 组合或Oct4Sox2Klf4组合即可将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只是后一种组合重编程的效率较前一种低许多。当选用小分子化合物时,可大幅度提高重编程效率和/或减少转录因子使用个数,增加转录因子使用个数(Oct4Sox2NanogLin28c-Myc Klf4也可大幅度提高重编程效率.又如Oct4 Klf4 2 种基因,甚至只用Oct4 个基因,即可将神经干细胞或前体细胞转化成iPS细胞,这主要由于这些细胞本


身高表达Sox2c-Myc Klf4,而当在培养液中加入小分子化合物BIX PD0325901 CHIR99021,则可显著提高重编程效率.Oct4Klf4 2 种因子与小分子化合物BIX Bay组合联用时,可高效率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为iPS细胞,这时BIX Bay 可以弥补外源Sox2 的缺失,这是由于小鼠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 细胞至少需要Oct4Sox2 Klf4 3 种因子.小鼠成熟B 细胞需要导入Oct4Sox2Klf4c-Myc C/EBP5 种基因才能转化成iPS 细胞,而当在培养液中加入5-AZAOct4Sox2Klf4 c-Myc 4 种因子亦可将成熟B细胞诱导为iPS细胞。目前,通过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腺病毒和转座子介导的方式均可将转录因子对应的基因导入体细胞,进而将其重编程为iPS细胞。将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只需转录因子基因在体细胞内瞬时表达即可达到目的,无需病毒载体整合进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但是该方法将体细胞诱导为iPS细胞的效率较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的低许多。非整合方式实现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理论基础是:在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式将转录因子基因导入体细胞而获得iPS细胞上检测发现,转录因子转基因表达水平非常低或外源转基因完全沉默,而内源性转录因子基因被激活而维持很高表达水平,这时iPS细胞多潜能性靠内源性转录因子表达来维持,至此,外源转录因子转基因已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不表达。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研究飞速发展,虽然现阶段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干细胞研究,技术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今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会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提高转化效率和安全性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将有望应用于临床治疗。

5 脐血干细胞

1974 Kandlzon 等首先发现脐血中含有造血祖细胞。随后1982 Nakahata等发现脐血中的造血祖细胞的产率高于骨髓。Cardoso等比较了骨髓和脐血CD34+CD38-细胞群的分化增殖能力和在长时间培养中产生早期祖细胞的能力。在脐血中CD34+CD38-组分占CD34+群的4%,而在骨髓中只占1%,脐血可能含相对丰富的干细胞。2009年罗利民等以新生儿脐血分离出的间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输入60Coγ射线照射小鼠体内,照射后当天再次输注人脐血间质干细


胞,证实脐血间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对辐射造成的脾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促进脾脏细胞分裂增殖,加速脾脏细胞修复。 6 脂肪干细胞
Zuk等于2001年发现脂肪组织中除了含有已经定型的前脂肪细胞外,也包含一种具有多方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其性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这种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组织如骨骼、软骨、脂肪、心肌、神经等组织,同时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损伤组织细胞再生和减少瘢痕的能力及抗衰老能力。
7 干细胞的分化机理
体外培养下, 胚胎干细胞的不分化的多能性目前均是靠加人外源的白血病抑制因子来维持, 这些细胞因子通过信号受体复合物gp130激活Janus酪氨酸激酶及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的信号级联传导来作用于胚胎干细胞内的靶基因。缺失功能性gp130, Sat活性降低, 进而导致白血病抑制因子不能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胚胎干细胞当用维甲酸诱导或撤除白血病抑制因子而出现分化时,酪氨酸磷酸化的Stat-3含量迅速降低,说明其D N A 结合活性降低与Stat-3 参与诱导体细胞类型的分化作用相反,Stat-3活性水平对于维持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起决定作用但同时,Stat-3 的活性变化并不影响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多潜能的增殖胚胎干细胞中无Stat-5,但在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早期时有Stat-5 的转录, 分化两天后便可检测到Stat-5蛋白,这说Stat-5是胚胎干细胞分化极早期的一个新的标记分子。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 撤除白血病抑制因子会出现分化。

8 干细胞的应用
可以通过胚胎干细胞建立体外分化模型。并建立各种基因改变的胚胎干细胞系。以求发现某些基因或细胞因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对不同类型细胞或组织分化的作用。在组织工程中以胚胎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可以为临床的细胞、组织、器官


移植提供大量的材料。通过控制胚胎干细胞生长环境、向胚胎干细胞转染某一种系细胞形成的决定基因等可获得特定种系的较纯化的细胞并且数量不受限制。这些细胞用于移植治疗。将给帕金森氏病、脊髓损伤、糖尿病、心肌损伤、肝硬化、肾衰竭、各种血液疾病等疑难病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利用基因打靶技术使外源性DNA与胚胎干细胞中的相应部分重组或靶向破坏等位基因造成基因纯合失效来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具有基因转移效率高、易于操作的优点。新药在临床使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和实验, 这些实验都依靠动物来完成。但是动物模型实验不可能完全反映药物对人体细胞的作用。胚胎干细胞或许能模拟体内细胞或组织对被检测药物的反应。从而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药物筛选模型。

参考文献
徐燕宁 关娜 张庆华.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生命科学, 2008, 20(2: 231236. 夏小雨, 褚建新,陈学进.分化细胞经特定因子诱导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生物工程学报, 2008, 24(7: 11211127. 云玲,刘锦云,王克华.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4247249. 宋丹 史轶超.生殖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2013,31(1 姜祖韵 袁毅君 明镇寰 张铭. 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水[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31(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2d6c874693daef5ef73dfe.html

《干细胞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