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准则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doc

发布时间:2019-10-03 08:23: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

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

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

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

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

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

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

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

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

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

施是供可能;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

补充;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

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

实施提供可能;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的补充;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

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

有直按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

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

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按受实践

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水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

不能周守已有理论成果)。在实践发展理论,

不仅是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木身的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实践不仅与认识一

样具有普遍性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以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这一标准对我国当前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

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孵改革的旧思想观念和条条柜框。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才能深入实践,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把改革推向前进;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4.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真埋与价值

()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与价值。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追求价值的活动,但不完全是一种主观现象,因为:1、价值作为一定对象与人的需要和

目的的适应关系,包含了主观性但不归结为主观性,而是建立在一定实践基础之上并受具体

实践条件的制约。2、人的活动目的和动机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感望,而是由各

种社会条件决定的。3、社会活动过程作为多种活动的综合,不以某个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科学的社会认知所要追求的是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

本质和发展规律,包含对社会价值属性和社会运动方向的把握。

()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人们认识社会想象,不仅要了解社会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出社会应当怎么样,即确定社会合理的价值向度,从而知道人们进行合理的实践,促使社会向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转化。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不是分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社会事实都是蕴含者价值的事实,社会价值都是依托于事实的价值,要达到对社会现象正确深刻的把握,就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结合起来。

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社会认知的特点:同人们的利益直接相关:在阶级社会则同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立场相关。

()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作为社会科学方法的观察,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只有研究者近距离的参与了观察对象的活动或活动,才能真正地把握社会现象的内部联系和矛盾运动,进而如实的进行事实描述。

()社会认知的概括与综合。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描述,形成了对特定对象的经验性知识,为了从这些经验性认识中进一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建构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

就要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社会认知方法的分析与综合,是社会分化与整合在

人们意识的思维中的体现与自觉。

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社会进步的评价。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社会评价要以事实为根据,是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也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最终旨归。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也是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可以衡量的客观力量,是最硬的社会事实,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最核心内容,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利益体现里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之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前提性、先决性条件;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保准之最高,则在于人民是社会发展和价值评价的目的所在。

5.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人类认识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马克思主义反对把社会生活的发展归结为生物现象,但认为把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有机体的思想是合理的。

意义:马克思将辩证法联系、发展的思想运用和体现于社会有机体的分析中。

一方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他

强调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

二、经济社会形态

经济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按照这种

标准,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依次演进的经济社会无态:原始

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意义: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

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

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

势。

三、技术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人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等。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

会。

意义:技术社会形态概念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论述已经包括了技术社会形态划分的思想。技术社会形态

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它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

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6.“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实用原则”,这句话错在哪里?

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实践是检验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足实

践需要研究理论,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析

学从实践的角度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在实践

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知行统

一的方法论原则,这样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实用原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因此实用原则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

意阁作为取得“成功”和“效果”的衡量标准。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

是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效果,学挝了真理。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标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实用原则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

埋观根本不同。因为实用原则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

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看理论和实践是否达成了统一是否一致,

理论是否正确反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用主义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成功的衡量标准。

7.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吗?

错误。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其中一部分。概念:P54-55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现象加以了解、说明和解释的一切活动。它是

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释和预测为目的,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

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其若干重要方法包括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

相统一的方法。

8.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溯进行分析与评价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以史为签,可以帮助人们察往知来,创

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但近年来,在如何对待历史却不时出现剩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人民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溯的泛起,这股错误思湖具有很大

的欺骗性、迷感性和渗透性。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思溯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发展到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价品中,

影响而大,危害至深,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I.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

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如李洋厚《告别革命》。

2.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做翻案文章,

设置“理论陷阱”。

3.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主要表现在:反对四项基木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

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木主义体系中去。最其代表性的是把自

由主义说成最好的、当今中国应当继承发扬的五四传统,才“会把一个自由的中国带入一个

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I.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木原则

以业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木原则和根木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昨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2.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但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

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而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例

退者以及卖国者,则加以美化,做翻案文章。这就是他们“重写历史”的实质。

3.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

在历史研究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虚无主义者则无视人类社会历史的这一基木

事实,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方法,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以所谓客观主义的姿态掩

盖其资产阶级的立场。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I.历史虚无主义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木问题。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木上:搞乱人们的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2.历史虚无主义适应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

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他们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

透为主要形式,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从而达到颠覆补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因此,他们一方面培养对于西方的自目崇拜:另一方面丑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企

图搞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想,从而达到他们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

3.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播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历史虚无主义思溯攻击的主要方向,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

,而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如果

人民革命这个前提被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溯,通过撄事实、讲道理,揭穿历史虚无

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维护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研究社会过程的方法

历史主义的方法

认识社会历史,离不开现代人的眼光。但是,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社会历史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一经产生就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后人对它的认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和把握历史的真实。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科学预见方法

研究社会过程、认识社会规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来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历史和现实课题,这就需要科学预见。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社会趋势和社会过程的预测。坚持科学预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必然要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历史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客观进程,逻辑则是对这一进程和历史顺序的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社会历史进程在人类思维中的再现。因此,二者具有统一性。

10.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研究方向,思考如何运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做好研究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要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应当是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矛盾。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样是不存在的。?

一是要善于分清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其中内因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就是我们内部的矛盾。?

二是依据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两个对立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辩证把握和运用,对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在量上变化的激励与控制,把不和谐因素控制在一个社会矛盾可以接受的限度和范围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求积极的动态平衡,在相对平衡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科学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是依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通过对我国社会复杂矛盾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区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次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只有积极发现矛盾,主动解决矛盾,才能使社会达到相对和谐。?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0bffc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9.html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准则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