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20年发展概要最新官方文件摘要

发布时间:2018-09-29 11:21: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未来20年发展概要  最新官方文件摘要

本周末,上海市规土局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这一官方文件透露了大量上海未来20年发展的重要信息,以下为其中重点信息的原文摘要(官方发布原文全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共118页)。

总体目标

2020 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底线约束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持续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布局,有效调整人口密度和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促进宜居城市建设。

落实中央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力争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调控目标(2014年已达2425万人)。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做到建设用地只减不增,重点通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和功能适度混合来提升土地利用绩效,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2014年已达3100平方公里)。

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加强分区、分类指导,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以及开发强度,实现人口规模调控。空间格局

主城区由中心城和中心城周边城市化地区组成。

中心城为外环线以内的地区,是集中体现全球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地区,通过优化功能、品质提升,增强城市活力。

中心城周边城市化地区在强化城市生态安全、防止城市蔓延的同时,加强虹桥、莘庄、川沙、吴淞地区的规划和管理,优化和提升功能和品质,与中心城共同发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作用。

规划在中心城内的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和世博滨江等地区建设市级中心,面向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商业文化休闲活动,集聚金融、贸易、航运、文化和科技创新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以“网络化、多中心”为原则,以均衡布局为导向,以中心城北四区和东部地区为重点,规划培育若干市级副中心或地区中心。

中心城延续现有分区结构,划分为中央分区、北分区、西分区、南分区、东北分区和东南分区:中央分区为内环以内地区,进一步集聚高能级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品质。北分区结合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注重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西分区结合虹桥枢纽地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会议会展,创新服务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网络。

南分区重点整合功能、优化布局,强化各类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和交通服务水平。

东北分区强化金桥、外高桥地区服务商贸和现代物流功能,提升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完善各级公共服务网络。

东南分区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级。中心城周边城市化地区,强化组团式发展,结合交通枢纽培育城市副中心功能,维护生态格局,提升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虹桥分区强化全球城市能级的交通枢纽和商务职能,加强内部交通网络化联系和轨道交通可达性,强化区域交通的辐射带动和枢纽作用。

莘庄分区结合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强化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的专业功能。

川沙分区强化国际旅游、休憩等功能,加强和全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吴淞分区加强功能转型和品质提升,加快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服务水平,积极打造蕰藻浜生态空间。针对位于主要城市发展轴、门户位置,以及对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地区和城市更新地区,如黄浦江滨江、虹桥、迪士尼、桃浦等地区,加快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

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既有基础较好的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南桥新城、南汇新城,培育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综合性辐射、服务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强化枢纽和交通支撑能力,加强其与周边地区的组合、协作发展,提升新城的区域核心功能。

依托沿海铁路大通道建设,在杭州湾地区建立多方向、多模式的城际交通通道,带动南汇新城和南桥新城的联动发展。

对于郊区新城,明确人口、就业岗位、产业、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导入机制以及政策支持。

加强的对黄浦江滨江、前滩、虹桥、迪斯尼、临港等重点发展地区以及杭州湾北岸、长江口等沿海沿江战略预留地区,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细化和明确开发管控要求,保障城市发展战略意图的实现,有效应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空间布局

以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为核心,沿延安路-世纪大道和黄浦江两条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强化南京西路、东虹桥等高端商务区集聚发展,全面提升全球化商务服务功能。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滩、北外滩、苏河湾等若干高等级的高端商务区建设。

依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浦东中部创新走廊,推动紫竹、漕河泾、市北等园区成为高能级创新引擎。

承载国家战略要求,形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基地,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浦东大飞机、嘉定汽车、长兴岛造船、宝山精品钢铁、临港高端装备等产业基地。

中心城保留少量工业用地,郊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控制在15%-20%。至2040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控制在10%-15%。吴淞、吴泾、高桥石化、大场、星火等地区优先考虑公共活动功能和休闲游憩空间的补充完善,研究推动金山石化等大型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黄浦江两岸地区结合重点地区建设,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博物博览、传媒等功能,成为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苏州河沿线地区结合城市更新,重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艺术、休闲等功能。延伸延安路-世纪大道文化交流走廊,引导会展、娱乐、演艺类文化设施集聚,提升城市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水平。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形成具备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复合功能的市郊型旅游度假地。环淀山湖地区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推动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

整合人民广场等传统的文化集聚区的资源,加快世博会文化博览区、徐汇滨江、环上大国际影视区、虹桥国际舞蹈中心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建设。

完善市级综合性体育中心的布局和功能,加强高等级专项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的建设,满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需要。

提升杨浦、闵行等高等教育集聚区的能级。

在虹桥等地区打造医疗功能集聚区。

提升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等标志性景观区域的空间品质,打造世博地区、虹桥商务区、黄浦江沿岸等标志性区域,保护朱家角、枫泾等历史文化名镇以及佘山、淀山湖等郊区重点景观区域的整体景观格局。

形成陆家嘴、北外滩、南外滩、徐家汇、佘山等地区的城市眺望点,控制好城市眺望点之间或与重要公共空间之间的若干视线通廊。

住房布局

主城区严格控制商品住宅用地规模,优化和完善居住环境、设施配套与交通支撑。

新城加强人口和就业集聚,适度新增住宅用地,在重要节点积极引导混合的住宅类型和适宜的开发强度。

新增住宅用地供应向重要的新城倾斜,根据地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交通设施条件,控制住宅用地供应节奏。

提供适量的、拥有便捷公共交通和完善公共服务的人才公寓;建设若干交通便利、环境优良、设施完善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或改造一批适老性住宅,提高社区适老性设施建设标准,重视适老性住宅的内部功能和细部设计,实现全市新增住宅适老性达标率达到100%,倡导适老性住宅与普通住宅混合布局,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交往与多样化生活。

适度提高租赁住房比重,增加市场型和保障型租赁房供应,降低生活成本,促进人才流动,提高全市租赁性住房比重。完善住房租赁管理制度,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

交通体系

适度加密中心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中环附近预留构建城市轨道环线的可能性,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骨干公交服务功能。

在中心城周边地区构建重要交通枢纽、公共活动中心、重点发展地区之间的轨道快线,完善虹桥枢纽交通疏解通道,通过强化枢纽集聚效应支撑支撑市级副中心功能。

完善南北向进出中心城的切向通道布局,优化重点更新地区的路网结构,全面构建地面公交专用道系统,发展多元辅助公交,缩短平均通勤时间。

强化“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的规划理念,建立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等构成的轨道交通系统。充分发挥铁路服务城市客运交通的功能,利用既有铁路支线开行市郊客车,实现桃浦站、北郊站等货运场站功能的转型,优化调整高速公路通道、立交枢纽与城镇的空间布局的关系,建立1小时交通圈,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走廊。

各新城规划1条以上城际铁路或轨道快线通过

在既有干线公路和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基础上,构建轨道快线、市郊铁路,大力发展公交骨干线路

加强轨道交通沿线新建和更新项目的控制和引导,围绕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及车辆基地,加强土地的集约、综合和立体开发,促进主城区空间立体优化,减少居民出行距离。

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土地使用等相关技术规定,为未来水上飞机、自动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发展创造条件。

重点新市镇实现15分钟接入市域轨道交通网络

浦东国际机场以航空制造及研发、综合物流等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以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为主。

强化铁路虹桥站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主枢纽的功能,加快区域铁路网络建设。

加强浦东国际机场衔接上海铁路枢纽的通道建设,形成多方向辐射区域的网络格局。

优化芦潮港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预留陆域与大洋山港的公铁复合通道。

预留上海机场与邻近机场之间的快速交通通道。东部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为主体,突出国际枢纽功能;西部以虹桥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和西北、西南2个货运主枢纽为主体,突出国家枢纽功能。优化完善上海站、上海南站等城市级和上海西站、松江南站、安亭站等地区级枢纽布局,结合区域铁路系统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强化上海北部和南部交通枢纽功能。

沿江沿海方向,加强与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对接,规划预留向北联系南通等沿江城市的北沿江城际铁路通道、向南联系宁波及浙东南地区的沪甬城际铁路通道。

规划控制中部铁路通道向西联系苏州、湖州,形成国家高铁与城际铁路复合通道。

预留与崇明三岛、大小洋山的新增通道。

结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应急救援、商务旅游、海洋开发等功能,在淀山湖、杭州湾、崇明等地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用地,在杭州湾、长江口等地区预留发展水上飞机等多元化功能的岸线和配套条件。

依托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推进邮轮综合服务示范区建设,推动邮轮、游艇、游船等码头设施建设。

强化上海铁路枢纽作为国家铁路网主枢纽的地位,优化京沪(沪汉蓉)、沪昆等既有通道服务功能,沿海铁路向北连接陇海铁路至欧亚铁路提速,并考虑衔接环渤海、京津冀和东北亚高速铁路的可达性;

杭州湾南部通道提高向南联系海西经济区、珠三角城市群的通道扩容,辟建服务苏浙皖、长江南翼及京福、京广走廊的华东二通道(沪苏湖铁路)。

依托海陆空口岸,优化发展外高桥、祝桥、临港等综合性、功能性现代物流枢纽,形成西南、西北货运主枢纽,服务支撑国际贸易和国内流通。

公共服务

住房、养老、基础教育等设施供给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目标。

交通、水、能源等基础设施保障,需为包括常住人口、半年以下暂住人口、跨市域通勤人口、短期游客和商务访客等在内的实际服务人口提供服务。

医疗、体育、文化等设施供给在实际服务人口基础上,还应考虑满足更广大区域人口的实际需求。

结合重点地区,规划建设体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级服务设施,满足市民的多元需求。

结合区域交通枢纽,建设较大规模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打造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沿海沿江发展预留空间存量发展

以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同时做好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倒逼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增长效益提升转变,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

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推进轨道交通站点的综合开发利用。在保障土壤安全和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鼓励工业用地的功能置换和混合使用。

长三角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网络。发挥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强化亚太地区门户枢纽;

协同南京、杭州等城市,……,共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共同保护并促进江南水乡、吴越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增强地域文化融合和认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文化节点;

重点完善现有沪宁、沪杭、沪湖等交通廊道;提升上海与沿海城市联系的南北向通道,辟建沿海交通廊道;

在空港、海港重大基础设施上,注重通过长三角区域港口群的功能协同布局满足吞吐能力的新增需求。促进区域航空机场群联动,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空间联动发展

培育或提升沪宁、沿江、沪杭、沿海、沪湖等廊道上的城镇和各类节点,强化区域廊道对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

完善由区域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中运量公交等多种模式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推进TOD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复合廊道对城镇体系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强化公共交通枢纽对核心城市、重要地区的集聚带动效应,突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土地复合利用,推进城市功能整合和布局优化,降低居民出行距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生态布局市域建成嘉定外冈、松江广富林、金山廊下、崇明长兴等不少于30处区域公园,主城区结合城市更新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全市实现地区公园2公里、社区公园500米服务半径内居住用地全覆盖。至2040年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5平方米。主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公里,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倍增。强化对街坊尺度的控制,提高路网密度,减小道路间距。控制道路宽度和沿街建筑高度,保持适宜的街道空间尺度,加强街道界面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尊重自然地形和景观要素,优化道路线形,塑造丰富变化的街道景观。

增加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每个社区生活圈至少拥有1处面积不小于1.5万平方米的公园。

建设社区绿道,串联居住区、公园、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站点,并配置适老性设施,形成便利、安全的社区活动网络。

——本摘要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a6463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2.html

《上海未来20年发展概要最新官方文件摘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