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5-25 09:18: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魂牵梦绕的意思是什么

篇一:高一中秋语文作业及答案

语文作业班级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kě)灰烬(jìn)虹霓(ní)姹紫嫣红(chà)....

b.跨越(yua)慰藉(jí)流岚(lán)瞠目结舌(chēng)....

c.澄清(ch?ng)峥嵘(zhēng)眷属(juàn)浪遏飞舟(a)....

D.剑戟(jī)商榷(qua)摇曳(ya)面面相觑(q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17岁青年李某年少气盛乱讲意气,为朋友之事,在某溜冰场伙同其他人员致王某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b.林木森森之中,掩映着飞檐斗拱、飞彩镏金的千年古寺——玉台寺,玉台寺的钟声一次次地抚平圭峰山的寂廖。

c.昨天,科技部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时表示,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天气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

D.这里流传着一个凄惋的爱情故事:妻子攀登天梯失足跌落,长眠于此;丈夫悼念心上人,出资修建木头台阶——“爱情阶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________的大地上,油菜花铺满了百里长川,给人以金色的狂想,金色的震撼。②刻薄的人也许会________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③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________的断然压力。

A.苍茫敷陈商榷b.苍莽敷陈商量

c.苍莽敷衍商量D.苍茫敷衍商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风华正茂的我们,不懂得珍惜一些美好的人和事,到了我们白发苍苍那时,回忆起那....

些人,那些事,也不由得叹息。

c.《沁园春》中“看”等领字的巧妙运用,既看出了诗人创作的思路,更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读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D.优美的诗歌都富含意蕴,读诗时只有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领会它的意....

义和道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故乡韶山一直以优越的历史地位、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广泛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游客的关注。

b.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莫言坦承,他的不少作品就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

c.实践证明,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要靠孩子引导自己的父母来认识和接受那些自己希望父母接受的新观点。

D.“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在南京大学礼堂开幕,舒婷、潘洗尘等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诗人会聚一堂,展开对话。

6.下面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句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b.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D.抖索着/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7.对下面加点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染”字写出了枫林在秋天里树叶变红,并写出了被浸染的范.

围之广。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字生动地表现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地拍打翅膀的形象。.

c.漫江碧透写出了水落石出的状态,“透”字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清澈见底。.

D.白舸争流“争”字写出了江中船你争我赶、争先恐后的动感。.

8.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漫江碧透漫江:满江b.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

c.浪遏飞舟遏:阻止D.激扬文字激扬:昂扬...

9.根据语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儿童、青少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想要认识这个世界,想要知道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现今的文化中,教育的结果经常是消除个体的自发性

②可从他们一开始受教育,大人们给他们灌输的是种种根本不属于“他的”感觉

③我们很容易看到,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儿童、青少年的思想是如何被“修理”的④于是,作为个体的年轻人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他必须废弃他的想法,以便在成人社会中获得自保

⑤这使许多人背上了人生的枷锁,一辈子都无法自信地生活

⑥那些不能适得其用的志趣,不仅被他人忽视,甚至时常连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了

A.②③⑥①④⑤b.②①③④⑥⑤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③④②⑥⑤

10.将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

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11.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表达了不让这位先生抽烟的意

思,又不失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吗?

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12.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好,时间!

叶延滨

①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就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白头发了,额头也有皱纹了,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

②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

③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真可惜。”才发现,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时间是有价的,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的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

④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堵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需的存在方式。人们用“年”“年代”“世纪”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概就是因为他洞悉了时间的秘密。

⑤尽管如此,对于我,我知道上苍给我的时间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无论卑微还是平凡,

珍惜这个唯一,是生命的觉悟和实践。伟人、帝王与平民百姓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以为尊荣和权力就可以延长这个过程,“万岁”是最大的白日梦,也是臣子给皇上最不需本钱的“贿赂”。其实,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什么办法最好?我的建议就是倒计时记岁数: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60岁,过一年,少一年,成了59岁。这样就会知道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学习去做事去创造去思考去恋爱去结婚生子!时不我待,应当奋进和珍惜。到了60岁归零,再过的日子就是赚来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了一天,这样的日子自然应当快快活活地享受,享受生命!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作者以“你好,时间”为题,妙在何处?

2.文章第③、④两段分别列举了古董和报纸的例子,请你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开头说“时间就是我自己”,结尾又说“时间就是镜中的你自己”,作者反复这样说,表达了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时间与我”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有很多话题,而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年龄时段,对青春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现已是青春年龄,你们有什么感受?是幸福、甜蜜,还是痛苦、悲哀?还是诸多情感的混合物?请把你的真实情感写出来,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语段。

语文作业答案

1c[解析]A.舸(gě)b.(jia)D.(jǐ)

2c[解析]A.“讲意气”应为“讲义气”;b.“寂廖”应为“寂寥”;D.“凄惋”应为“凄婉”。

3.D[解析]苍茫: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苍莽:书面用语,多指山峰高大。敷衍:①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②勉强维持;③叙述并发挥。敷陈:详细叙述。商榷:商讨。商量:交换意见。

4D[解析]D.口传心授:师徒之间通过口头讲解和内心领会来传授知识、技能等。A.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b.风华正茂:风华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c.掷地有声:形容话语豪迈有力。

5D[解析]A.语序不当,将“广泛”放在“关注”前。b.成分残缺,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放到“自”前。c.两面与一面不搭配。

6c[解析]应该是“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7c[解析]“漫”字写出了江水盈满欲溢出的状态。

8D[解析]激扬:激浊扬清。

9b[解析]用排除法解题,由所给的六个语句可知,②应排在首位,表示转折;而⑤是“消除个体的自发性”这种教育方法的最终结果,应排在最后;①③④⑥具体阐释这种做法及其影响。

10.②[解析]此题横线前后实际上构成一种类比,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①③,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是“伤害”。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④,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11D[解析]A项和c项不礼貌,b项不委婉。Abc三项都不幽默。D项没有正面说不可以,而是拐着弯来说,很委婉;“像在家里一样”表面上听起来很温馨,充满关爱,显得很有礼貌,也让人能够接受。由于受妨碍的和被问话的是女士,说话的女士表面上似乎把自己和对方的妻子类比,其实上是表示自己像他的妻子一样不允许他抽烟,故而充满幽默。

12b[解析]对联要求对仗工整,意境相同,一般讲究相似或相反。花和竹都是植物,且“送”是动词,故“送”与“摇”相对,而“小院”正好与“幽斋”相对。

1[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问候之中传递出一种珍重感,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理解和友好。②带有呼唤之意,点明题旨。③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增强感染力。(①、③任选一点作答,这是从标题艺术风格入手;②点必答,表明文题与主旨的关系)

[解析]鉴赏标题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和风格;二是联系上下文和文章的中心,从内容和结构上组织答案。

2[答案]①列举古董的例子,意在说明有价值的事物,经过时间的考验,其价值才会彰显出来,形象地阐释了时间是有价的、珍贵的。②列举报纸的例子,意在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往往将有价值的东西遗忘,甚至抛弃;而对于已经过去的事物,则要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提醒人们时间会贬值,需要珍视。③这两个例子都是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能激发读者的生活体验,更容易引起读者对时间的思考,使“时间是有价的”和“时间会贬值”两个观点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对时间的警示意味会更加强烈。

篇二:五年级上册2-8预习单

班级姓名座号

第二单元

导语: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

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本单元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

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下面让我们来聆听。

1.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古诗和精美散

文。其中,、是精读课文,、是略读课文。这四篇课文都表达了

对。

学习本单元课文的重点是。

2.“语文百花园二”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需要搜集等资料;习作的内容

是。

3.本单元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什么?为什么?

家长签字:

进步

5古诗词三首

班级姓名座号

导语:诗词千古传诵,思乡亘古如一。现在,让我们通过古诗一

起去感受诗人们望月怀远、梦回故乡的思念情怀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熟读古诗争取会背,学习生字

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借助注释、插图及收集的资料,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细读诗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一说:在你的头脑

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话,让你体会到

什么?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想象一

下,诗人在此种情况下会想些什么?

5.搜集思乡古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写下来。

6.质疑。(至少提出3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家长签字:

班级姓名座号

6梅花魂

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我产生了这个疑问:

导语: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今天我们

就去了解梅花的品格。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标记段落序号、熟读课文、学习

生字词)

2.听写词语句子3.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葬身异国顶天立地漂泊海外玷污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读课文,在文中

画出相关语句。

2)读2—15自然段:找出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想想他为什

么哭?(3)在你的心中,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呢?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6.搜集资料,了解具有梅花秉性有气节的中华儿女。

7.质疑。(至少提出3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家长签字:

进步

班级姓名座号

7*桂花雨

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我产生了这个疑问: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趣事。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标记段落序号、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杭州指指点点香飘十里几大箩摇桂花糕饼

3.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指指点点香飘十里姿态

4.概括课文内容。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课文2-6段,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说一说此时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为什么“摇花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

3)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自己的感受。6.作者难忘故乡的桂花,为什么开头却提到梅花呢?

7.质疑。(至少提出3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家长签字:

进步

班级姓名座号

8*小桥流水人家

第一眼看到这个课题,我产生了这个疑问:导语:还记得《天净沙》这首古诗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篇以古诗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翻开书来看看。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标记段落序号、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潺潺婀娜粼粼干涸点缀螃蟹

清澈见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和娜

4.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课文,了解作者都爱恋家乡的哪些美丽景致?

2)画出文中优美的语句,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3)如果说家乡的美丽景色使作者十分爱恋,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这样简陋的房子会让人喜欢吗?作者却“非常爱它”,你是怎么理解?

4)文章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恋与思念。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

7.质疑。(至少提出3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家长签字:

进步

篇三: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解题导入,整体感知古诗

1、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诗,看:(屏幕出示《静夜思》、《泊船瓜洲》),你能来读一读吗?

学生1:(读《静夜思》)

老师:读得很正确。第二首谁会读?

学生2:(读《泊船瓜洲》)(“间”的字音读错。)

老师:“间”读jiàn,是间隔的意思,谁再来读?

学生3:(再读《泊船瓜洲》)

老师:很好,字正腔圆,我们一起来。

学生:(齐读《泊船瓜洲》)

2、揭题

老师:这两首诗都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李白的思乡之情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思乡之情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属于王维的思乡之情是——

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3、释题:

老师:这里的“佳节”就是——

学生:九月九日重阳节。

老师:那是一个美好的、团圆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加倍地思念亲人,再齐读课题,读好它。

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4、出示古诗

老师:这个课题出自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古诗卡片),你能来读准它吗?

学生1:(读古诗)(“山东”读破了)

老师:这里的“山东”不是我们现在行政区划的山东省,而是在华山的东面,这一片广大的区域,统称为“山东”。(边说边板画演示),谁再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

学生2:(读古诗)

老师:你读得真好,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还读出了节奏。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出示标节奏后的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学生:(齐读古诗)

老师:相信学习课文后你会吟诵得更好。

(评析:通过紧扣课题入手,到展示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达到读诗的第一层面,引出读诗的第二层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老师:人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学生:(快速默读)

老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学生1:一年一度重阳节又到了??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学生2:我找到的是:以前在家乡时??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老师:你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准了。(出示文字两段)

2、体会过节习俗

老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人们是怎么欢度的。

学生1:重阳节要登高望远

学生2:重阳节还要头插茱萸。

老师:登高望远,头插茱萸,这就是重阳节的习俗,就像我们春节要吃年夜饭,要拜年一样。看:(屏幕出示茱萸图片),这就是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代的人认为重阳节戴上它可以驱邪避灾,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心愿。(评析:初步读懂古诗的意思,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为理解“佳节”的热闹埋下伏笔。)

三、体会“热闹”

老师:你从哪里感受到重阳节过节的这种“热闹”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文字。

学生1:(指名朗读第2节第123句)

老师:我听到了你是那样的兴高采烈。(出示词卡:兴高采烈)“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

学生1:非常高兴。

老师:换个词儿说,就是:——

学生1:高高兴兴

学生2:喜气洋洋

学生3:喜出望外

老师:想不想看看人们欢欢喜喜欢度重阳的情景?(媒体显示人们欢度重阳节的情景)大家上无处不有的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是——兴高采烈,男女老少都——

学生1:兴高采烈

老师:读得再快乐一些。

学生2:兴高采烈

老师:读得再热烈一些。

学生3:兴高采烈

老师:一起来。

学生:(齐读)兴高采烈

老师:还有哪个词也让你体会到了“热闹”?

学生:扶老携幼

老师:(出示词卡: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看,这一家老老小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

学生1:扶老携幼

老师: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

学生2:扶老携幼

老师:多么幸福啊!一起来

学生:(齐读)扶老携幼

老师: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热闹啊?

学生:登高游玩、欢度节日

老师: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出示:扶老携幼、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兴高采烈)你能把这组词串读好吗?

学生1:(读词串)

老师:是呀,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到处都充满了人们的欢声笑语。重阳节就是这样热热闹闹的。

学生2:(齐读词串)

老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

学生1:(指名朗读句子)(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长安街上的热闹吧。

学生:(齐读句子)

(评析:了解佳节的热闹。鸟鸣山更幽,节欢人更孤的感觉。通过画面,进入情境理解情境。)

四、老师:为什么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呢?自由朗读全文,等会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1、交流

学生1:因为王维离家的时候年纪很小。

学生2:因为王维离开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学生3:因为王维他看到别人过节时很快乐,幸福,合家团聚在一起,而自己很孤单,所以他特别思念亲人。

老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2、(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老师:15岁,和我们现在上初一的孩子一样大,就已经离开家乡两年了,如果是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学生1:我会很孤独。

学生2:我感觉很寂寞,会很想家。

学生3:我会非常非常思念亲人,想早点回去和他们团聚。

3、老师:对,你们走进王维的心里去了。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念送进语言文字中,用我们动情的朗读来表达吧。

学生1:(读第一节第2句)

老师:读得太好了,“已经两年了”:我听出了,那是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啊!分别的时间太长了,没有电话,没有网络,能不思念家乡吗?

学生2:(读第一节第2句)

老师:“两年”啊,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

学生3:(读第一节第3句)

老师:你离家的时间还不够长;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不够浓,不够深;漫长的时间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学生4:(再指读)

老师:一起来。这一句中还有其它词语能让你读出思念的感觉来吗?学生:还有“15岁”

老师:15岁,那么小,那么年幼,怪不得他“倍思亲”啊!

学生:(齐读)

老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长安就是异乡,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老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有走很长很长的路程才能走到自己的家乡。真正是千里迢迢啊,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此刻的他,身处热闹的佳节,却是——

学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老师:看,这就是此刻的王维,他独自一人在书斋里,看着他,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学生1:背井离乡

学生2:举目无亲

学生3:冷冷清清

学生4:孤孤单单

学生5:孤独无依

老师:(屏显孤独的词串)谁来读一读。

学生1:(读词串)

老师:那份孤独还不够,引读——

学生:(跟读)

老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男学生读热闹的句子,女学生读王维孤独。

学生:(合作读第2节)

3、老师:同学们,你明白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原因了吗?是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谁来吟一吟?

学生1:(吟诗第一句)

学生2:(再吟第一句)

学生:(齐吟)

(评析:由刚才热闹的场景到现在的独思有一个情感转换的空间,有沉思默想的空间。通过一组“词串”的总结、诵读,使学生能很快走入孤独的内心之中,使得他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所在。在学生的情感已经到达这一层面的时候,切入诗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感情吟诵,学生切切实实地走“近”了王维,体现文包诗的特点,诗文交融。)

五、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什么

1、老师: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他孤独一人,不由伤感起来,此时王维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在思什么?想什么呢?

学生1:(朗读第三节)

老师:其余同学静静地听,体会一下此刻王维的心情。

老师: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从哪一句体会到的?

学生1:我体会到了一种思念。

学生2:我体会到了一种回忆过去美好学生活的快乐。

学生3:我体会到了王维的孤独和悲伤。

学生4:我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学生5:我体会到了他对过去美好学生活的一种回味。

老师:此时的王维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快乐学生活的回忆中,他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读读这段对过去学生活美好回忆的句子。

学生1:(读第3小节中第一、二句。)

老师: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读得真好,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一遍。

学生:(齐读第3小节中第一、二句)

老师:“手挽着手、登高远眺”也要读出那种亲热、幸福的感觉。学生1:(再指名读这两句)

老师:那是以前的、曾经的、已经是很遥远的快乐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仔细听,老师读这两句是什么心情?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

(师范读)

学生:老师读得很伤心,一点也不快乐。

学生:我知道,那是因为这快乐的情景都是在回忆中,并不是现实学生活中的,所以老师读得很伤心。

老师: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指板书)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两地隔着高高的华山,还有漫长的路途,相隔很远,有千里之遥。这就是——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学生:(齐读板书的两个词语)

老师:现在,王维看到的是人家的快乐,人家的热闹和幸福,自己只能悄悄躲在书斋里,独自一人咀嚼着思乡的酸涩,独在异乡为异客啊!以前(曾经)的快乐和幸福只能留在回忆中,所以此时此刻读这样快乐的句子只能是一种含泪的微笑。

学生:(再回读第一、二句,指读,齐读。)

老师: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它包含着什么?

学生1:包含着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念。

学生2:包含着诗人许多的孤独与无奈。

学生3:包含着王维的遗憾。

老师:它多么像一声长长的叹息,读:

学生:如今我们??

老师:这里的省略号也多么像一条长长的思念小溪,缠缠绵绵翻山越岭,带着诗人回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可是此时,诗人只能长叹:

学生:如今,我们??

老师:这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此时,不仅王维一个人在饱尝思亲之苦,他的兄弟们也正思念着王维。(出示图)当他们头插茱萸,登高西望,却发现独独少了王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要是王维在家就好了,可以和我们一起欢度重阳了。

老师: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们来回味王维无尽的思绪吧。男学生读山这头的王维,女学生读山那头的兄弟,老师读两者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学生:(与师分句齐读)

老师:长长的思绪,深深的思念,就是“思绪万千”。这万千的思绪化作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出示古诗)。谁来有声有色的吟一吟。

学生1:(吟诵古诗)

老师:就让我们当一回小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学生1:(配乐指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a54db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f.html

《魂牵梦绕的意思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