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2-02-04 23:20: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对象: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

教学时间:2006726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就是全面、完整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坚持生命力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

2、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当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我们讲继承的关系,在科学发展方面,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过程、生产发展过程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我们讲发展的关系,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重点把握好这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共同的主题,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同时,根据实践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 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

(三) 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2)、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二)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3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三) 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殛待提高。

3)、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第一要义在发展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深化的。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一系列理论观点。这些重要思想理论观点,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和重要内涵。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如果没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积累,没有改革开放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科学发展观没有丢掉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是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不是不重视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围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了发展的理念。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以人为本是本质P82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3、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195353731126edb6f1a10a7.html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