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世为谏官

发布时间:2012-10-06 15:33: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刘安世为谏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土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待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行已:是立身行事的意思。

  妄语:说假话。

  除:被授予官职。

  言路:指做谏官。

  正:纵然,即使。

  正:端庆、严肃。

  咨尽心行己之:关键

  折廷争:当面

  则执简立:后退

原文引申

  安世母说: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这句话的目的是:表示支持儿子当谏官;对儿子当谏官表示支持。

  文中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表示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做一个忠孝正直道德完美的人

 刘安世,字器之。父亲刘航,官做到太仆卿。刘安世中进士以后,不去参加铨选,跟随司马光学习,曾向司马光请教全心尽责、立身行事的关键。司马光教导他要真诚,并要他从不说假话开始。后来伍起居舍人兼左司谏,升任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体貌魁梧,声如洪钟。在他刚刚被任命为谏官、尚未拜官任职时,上堂告诉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任命儿为谏官。如果做了谏官,一定要有见识、敢做敢为,自己敢于承担责任,但倘若有冒犯皇上之处,灾祸便马上临头。皇上正以孝道治天下,如果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不对,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直言敢谏的臣子,你父亲一辈子想任此职但未能如愿。你有幸任此官职,应当舍弃身家性命来报答国恩。即使获罪遭受流放,不论流放地点有多远,我都会跟你走。刘安世于是接受任命。做谏官许多年,堂堂正正,主持公道。他在朝廷上当面指陈政令得失,有时皇帝十分恼怒,他就握着手版退后一步站着,等到皇帝怒气渐消,又走上前激烈陈辞。旁边的侍臣们远远地看着,退缩一边吓得淌汗,把他看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不敬服他的。 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会侧身倚靠。写字从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岿然独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宦官)梁师成把持朝政,心中叹服他的才德,找到一个安世身前身后奔走的名叫吴默的小吏,让他带一封信给安世,用封大官来引诱他。吴默劝他为子孙们考虑,安世笑着回答:"我如果要为子孙考虑,就不会是这样子。我想做元年间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见我老师的司马光。"退还了梁思成的信不予理睬。

原文

  徽宗尝以紫流离胆瓶十付小珰。使命匠范金托其里。珰持示苑匠。皆束手。曰、置金于中。当用铁葭熨烙之乃妥贴。而是器颈窄不能。又脆薄不堪手触。必治之。且破碎。宁获罪。不敢为也。珰知不可强。漫贮箧中。他日行廛间。见锡工扣陶器精甚。试以一授之。曰、为我托里。工不复拟议。但约明旦来取。至则已毕。珰曰:吾观汝伎能。绝出禁苑诸人右。顾屈居此。得非以贫累乎。因以实谂之。答曰:易事耳。珰即与俱入而奏其事。上亦欲亲阅视。为之幸后苑。悉呼众金工列庭下,一一询之,皆如昨说。锡工者独前,取金锻治,薄如纸,举而裹瓶外。众咄曰:若然,谁不能。固知汝俗工,何足办此!其人笑不应。俄剥所裹者,押于银箸上插瓶中,稍稍实以汞,掩瓶口,左右澒挏之。良久,金附著满中,了无罅隙。徐以爪甲匀其上而已。众始愕眙相视。其人奏言:琉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独水银柔而重,徐入而不伤。虽其性必蚀金。然非目所睹处无害也。上大喜。厚赍赐遣之。

译文

  宋徽宗曾经把十个紫琉璃胆瓶交给小太监。让小太监命令工匠在瓶里面镀一层金。小太监拿着琉璃瓶向工匠们展示。工匠都没有办法做到。他们说:把金子镀在里边,应该用烙铁熨烙使金子平整才行。但是琉璃瓶的瓶颈太窄烙铁无法到达应到的位置。而且琉璃瓶又脆又薄耐不住手捏。一定要镀金的话,瓶子肯定要破碎。我们宁愿获罪。也不敢接这个活。小太监知道这是不能勉强。随手放进了箱子里。后来小太监在城里民居间行走。看见锡工给陶器镀锡的工艺很精巧。就试着拿了一个琉璃瓶给他,说:替我在内壁镀金。锡工却没说从前金匠的话。只是告诉小太监第二天来取。第二天小太监到了,琉璃瓶已经镀好了。小太监说:我看你的技术,确实比宫里的工匠高明。你在这里屈居,不得被贫穷拖累吗。并把此事的原本都告诉了他。锡匠回答说:这事容易。小太监于是和锡匠入宫向皇帝禀报了这件事。皇上也打算亲自观看。为此亲自到了后花园。并把金匠全部召集到庭院里。一一询问。工匠回答的都和昨天一样。锡匠独自上前,取一块金子锻打。金子被锻打成纸一样薄。锡匠拿起来裹在瓶外边。众人嗤笑着说:这样做谁不行?就知道你是个低级的工匠,怎么能够做到在里边镀金?锡匠笑笑并不回答。不一会剥下裹在瓶上的金箔。固定在银筷子上插进瓶里。并用水银慢慢滴进瓶里,盖上瓶口,来回摇动让水银布满瓶内。很久金箔全部附在了内壁上,一点缝隙都没有,然后慢慢的用指甲修正均匀。众人这才惊愕的瞪大眼睛相互看。锡匠向皇上介绍说:琉璃这种器具,怎么能够承受得住硬物的震荡呢。只有水银柔而且沉。满满的倒进去不会对瓶子造成损害。但是水银的性质会腐蚀金子,不过眼睛看不到就无所谓了。皇上大喜,厚厚的赏赐他打发他走了。

  (选自《夷坚志》)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第三子。南宋著名文学家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

  作为一个勤奋博学的士大夫,洪迈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

 孔子观于鲁恒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扶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字词解释

  欹():倾斜。

  宥(yòu)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

  挹():舀。

  恶:哪里。

  5.闻:听说

  6顾:回头

译文

  孔子在鲁桓公庙里参观,看到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在那里。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说:这大概是座右铭一般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君主座位右边的器皿,空着(器皿)就会倾斜,灌入一半水(器皿)就会端正,灌满水(器皿)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向里面灌水吧!学生舀了水去灌它。空了就倾斜着,灌了一半就端正了,灌满后就翻倒了。孔子感慨地叹息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

  (选自《荀子·宥坐》)

启示

  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过于贪心反而会使事情适得其反,不如少点贪欲,学会满足,不应注重结果而应看重过程。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出自

  刘基·《郁离子》

注释

  1.乞:求,讨

  2.盍:何不,为什么不,怎么能

  3.是非若所知也: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4.乎:于

  5.于:比

  6.垣墉:墙

  7.已耳:罢了 耳,通,罢了

  8.夫:那

  9.也:语气词,不译

  10.患:忧虑

  11.若之和:为什么。怎么能

  12.盍(hé)去诸:何不赶走它呢?盍:何不。诸:之乎的合音

  13.病:害处。

  14.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译文

  赵国有个人为老鼠而担忧,就向中山国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猫很会捕老鼠以及鸡。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家老鼠被捕尽鸡也捕尽了。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们家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我家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穿通我们的墙壁,毁坏我们的家具器皿,这样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道理

  看问题要从根本上看,要长远,要能权衡利弊。不能只看表面,只注重眼前。

题目

  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不一样。其子的主张是因噎废食,因为猫吃鸡,就要把猫扔掉。而其父则主张看问题从根本上看,利大于弊则举,弊大于利则废。

  下面句子中的去饥寒犹远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去死肌,杀三虫

  C西蜀之去南海 D得钱千五百,乃去

作者简介

  元末明初刘基1311711375416)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另有同名人物:现代画家刘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9b49b065ce0508763213ec.html

《刘安世为谏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