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 灶

发布时间:2023-03-25 04:32: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灶神与祭灶
摘要:本文探究了灶神的来历,以及祭灶的相关习俗,并阐释了它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灶神祭灶功能
一、灶神的来历
灶神,灶神俗称“灶王爷”“东厨司命灶君菩萨”等,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个神灵。灶,与人们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其非常敬重。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灶神在我国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中记载
(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哩二祀,曰门,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心目中已有与灶有关的神明菩萨,祭灶也为君王和百姓所重视。
直至现在,每年小年,全国各地依然流传着祭灶这一古老习俗。关于灶神的来历,从古籍记载、民间传说以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众说纷纭。

(一)火神炎帝、祝融
火的发现和使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饮食,给人们的饮食起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使得原始时期的人们对火顶礼膜拜。据英国考古学家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原始人对火的崇拜,事实上,是一种自然崇拜。《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
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他的宗教里。
这里所说的“最初的宗教”,实际上,是指原始信仰。自然崇拜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火神崇拜只是其中之一。我国古籍记载有两个火神:一是炎帝;一是祝融。炎帝,又叫“赤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为我们带来了火种《管子轻重》
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汉代文献《淮南子·汇论训》中记载: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9月第一版,第673《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63
赤帝:赤,红色。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到的火多为红色,因此,“赤帝”这一名称的由来大概与“炎帝作火”相关。


炎帝作火,而死为灶。《论衡·祭意》:炎帝作火,死而为灶。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知,炎帝在世时,发明了火,使人们有条件获得熟食,品尝美味;死后,便被人们供奉为灶神。人们把炎帝尊为灶神,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表达对他的感激;一是人们通过因果联想,认为他死而升仙了。这一联想,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在有些记载中,并没有直接把炎帝当成灶神供奉,而只是将他作为祭灶时必祭之人。《礼记·月令》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说文》周祀以灶祠祝融。
这些文献著作,清晰地指出了祝融就是灶神。
学术界很多学者都支持灶神源于火神这一观点,认为祭灶源于上古时期自然崇拜中的火崇拜。著名民族学家杨堃先生认为
髻之前身乃是火精,而火精或火神亦为灶神之来历之。著名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也指出:祭灶之俗遍及各地,它来源于对火神的崇拜。
(二)黄帝演变为灶神
《太平御览·淮南子》道:黄帝作灶,死为灶神。
黄帝被认为是灶神,可能是因为在黄帝时期,人类在黄帝的引导下,学会了种谷、蒸谷、烹谷、制作炊具等一系列改善人们饮食方式的技能。《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艺五种,抚万民。三国谁周《古史考》云:黄帝作釜颤……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在神农氏时代,人类学会用火,结束了“茹毛饮血”自然饮食的状态,。经


在神话思维中,上述几种原始联想形式互为补充,其中,由相似、相近而引发的原始因果联想最为多见。(李慧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89页,19998月第1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9月第一版,第208
《杨堃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66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d16bd7e009581b6bd9ebd6.html

《祭 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