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定稿2012010879剖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05:3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对秋天凄切的感悟,宋玉绝非第一人。早在《诗经》、《离骚》中就有很多对秋天飒衰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悲风”“落英满地”的描写更是比比皆是。但宋玉的《九辩》把“悲秋”这一主题挥洒的淋漓尽致,成为后来中国文人效法学习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对秋天衰败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并附加于情景交融的方式表达情怀,使 “贫士失职”这一抽象的主观感情丽于具体形象的萧瑟景物之中,因此极大的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得抒情效果更加细腻、真切。作者将“失职贫士”与瑟瑟秋天相结合,悲秋主题贯穿全篇,遂有“窃独悲此凛秋。”宋玉将古代文人悲秋加以具体化和形象化,创造了中国文学悲秋的意象,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关键词:宋玉 《九辩》、“悲秋主题”文学史影

“自古逢秋悲寂寥”, “悲秋”的主题在中国古诗词中总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诗人总是将自己悲哀失落的情绪与摇落的草木、凋零的万物和秋去冬来、天气日衰的薄秋联系到一起,不免得就产生了千种忧愁、万般情思。悲秋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中国古代作品中的一种传统的意象也由此产生。追根溯源,《诗经》、《离骚》已初露端倪。然而到了宋玉的《九辩》,开始大量使用悲秋的意象,他把一系列的山川、地理、天文以及动植物都给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使秋天凄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仕途无门、季节感伤的重要载体。从“悲秋”艺术形象的创造上来看,宋玉因此被看做开创了文人悲秋之先河。宋玉的悲秋为何能奠定中国文人悲秋的基调?宋玉又何以被称作“千古悲秋第一人”?宋玉对后世悲秋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源远流长?受赵颉刚疑古思想的影响,宋玉的作品几乎全部被否定,好在因《御赋》的出土使得宋玉得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夹缝中生存,也使得宋玉这一辞赋天才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实,早在中国文学史上便自古以“屈宋”相称,二人也被并称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往往人们提《离骚》而知屈原,谈《九辩》却不知宋玉。疑古思潮与郭沫若对宋玉不客观的“无耻之徒”的评价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一个客观的,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宋玉也应当鲜活灵动的再次出现在我们中国的文学史上。而《九辩》作为宋玉作为一个骚人最杰出的代表,其千古不绝于耳的“悲秋”之声也值得我们用心的去欣赏、感悟。宋玉开创的“悲秋”主题、其“悲秋”的多层原因以及它在学史上的影响也是研究宋玉的重点。

一、宋玉“悲秋”主题及其意象研究

(一) “千古绝唱”的悲秋主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着“伤春悲秋”的情绪传统从远古先民留下“百卉具腓”的《诗经》到“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楚辞,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魏晋文学,最后到后世文学中所广泛运用的这一“悲秋”的话题就更是数不胜数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自然景物的由盛转衰飘飞的黄叶,萧瑟的寒风总是会让入世之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凭风而望,自然景物的萧瑟也就流露出季节更替给远古先人带来的淡淡的忧伤 。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也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总结了前人对秋的感悟,并接着系统的对秋天萧瑟的事物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手法上来看,宋玉较之前人来讲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有自己独特的开创性。在屈原的《九歌》和《九章》中虽然也有秋景含情的佳句“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抽思》),“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但到了宋玉的《九辩》从第一章开篇便先声夺人,并含有大段书写悲秋情怀的诗句,写秋景十分出色,因此,“宋玉悲秋”成为文学史上凝结着诗人无奈与忧愁的重要典故。开篇夺人之悲秋语句,王夫之誉之为“千古绝唱”,它也因此赢得了后代许多文学家的赞赏、青睐以及接受。杜甫有“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其二》),“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奉汉中王手扎》)等诗句直接了当的道出了宋玉“悲秋主题”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独绝千古的“悲秋”给人带来的彻骨之寒。

(二)宋玉的“悲秋”意象研究

意象是诗歌的精华所在,是在诗歌中不言而自明的语言。以抒情性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往往以意象以及意境来传达作者的感情、为诗歌奠定感情基调以及营造氛围。如在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镜: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镜是诗歌表达最原始的层次。但是它却是意境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和载体。意象是用来传达情感的产物,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意象最终会被当做含情的范式一样载入文学史册。宋玉《九辩》中大量出现悲秋的意象,我们需对其加以阐述和分析才能更好的理解文人悲秋的传统。

首先,宋玉在《九辩》中使用了许多动物类意象,如蝉、蟋蟀和秋雁等。蝉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具有深厚的内涵。历代文人用其体现高洁、患难或者幽怨的情绪。往往当古人失意、困惑、彷徨时,会听见秋天里的断断续续的蝉鸣声,于是寂寞哀鸣的蝉成为了他们的人生写照。而宋玉的不同之处又在于他用寂寞无声的蝉道尽了他内心的哀愁以及对人生宦途之路的担忧。蟋蟀也是一种鸣叫在秋天的昆虫,历史上很多不得意的诗人在寒冷的秋天都会不约而同的听见凄切孤独的蟋蟀的鸣叫,所以蟋蟀和蝉总是映衬着诗人内心的悲愁。大雁作为一种候鸟,其本身就是对时间、环境的一种界定。其春向北、秋向南的季节性迁徙也往往在诗人内心留下了烙印。天空总会给伤心的诗人的内心留下痕迹,秋雁也总是驰骋在诗人内心荒凉的旷野之中。所以,大雁既成为季节的标志,其南归的形象又使得在野的臣子不由得引发真真愁怨。除此,《九辩》中还有“燕翩翩其辞归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等一系列“悲秋”所独有的动物意象的塑造。

其次,“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直抒胸臆,先声夺人,开千古悲秋之先河,夺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之先声。后世更是群起而仿效之,荆轲的《易水歌》、刘邦的《大风歌》以及曹操的“秋风萧瑟”直到唐朝大诗人杜甫《咏怀古迹》中“摇落深知宋玉悲”,宋玉的悲秋便在无数次的被转化生成之中传为千古佳话。其“草木摇落”的意象更是在诗人不断的传颂与赞叹中传承不衰。

除此之外,宋玉《九辩》中还有“登山临水”“送将归”等意象,使得后世之人对此更加追捧。曹植“高台多悲风”,“高树多悲风”,“江介多悲风”,这些名章秀句,惊心动魄,字字珠玑。后世所有的悲秋作品都无不生存在宋玉悲秋这一高屋建瓴的诗风之下。宋玉有意识的将秋天自然界的意象与自己的内心遭遇融为一体,使得后世悲秋文学有典范可依。

二、宋玉“悲秋”的独特性以及对传统的发展

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着“伤春悲秋”的情绪传统,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随着季节的变化,自然景物的由盛转衰。飘飞的黄叶,萧瑟的寒风总是会让入世之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当一个文采卓然的诗人站在凛冽的秋风中,挺立在万木凋零的旷野中,眉宇之上被打上淡淡的白霜,看见天空上南归的雁群,听见凄切寒蝉的哀鸣,这样的境地又怎么能不感时而悲歌呢!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也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总结了前人对秋的感悟,并接着系统的对秋天萧瑟的事物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总结。但宋玉之所以能开创千古悲秋的主题更在于他所讲“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他把秋天的景物、秋天的声色与诗人悲剧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将人生之悲带入萧瑟的秋风之中。宋玉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是因为:季节的更替往往会给诗人带来对生命的萎约之叹,这是造成诗人悲秋的自然因素,也就是说之所以能产生“悲秋”的充分条件。一个失职、贫苦、漂泊无依且壮志未酬的零余者的处境是他能一惊人的必要条件。就这样内外因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而产生剧烈反应,这反应过后最大的生成物就是“悲秋”。站立在瑟瑟秋风之中,又有着贫士失职、怀才不遇的过往,“悲秋”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宋玉之所以能达到悲之极,主要原因如下:

(一)“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根源

“坎廩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这是宋玉在《九辨》中的自白。作者发笔端于萧瑟的秋风之中,又在苍凉的天地里感怀身世。在《九辨》第一段悲秋的文字中,写尽了草木的凋零,鸟类昆虫的哀鸣,用它们来衬托诗人在秋风中孤独而悲愁不平的形象,情景交融,细致入微,凄惨悲凉之极。这一段落的中心就是“砍廩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宋玉在朝中把文学侍从这一芝麻粒大的小官职都丢掉,内心自然愤愤不平,独自流落在云梦之田,举目无亲,值此秋风萧瑟之时,诗人感到孤寂,于是发出了被秋的感慨。诗人正是借秋景而抒发心中不平之情,又有孤寂之感。它既反映了诗人不满现实的正直性格,又含有消极感伤的成分。所以此言并不是一般的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也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王夫之说:‘放逐之臣,危乱之国,其衰飒辽戾,皆与秋而相肖。’(《楚辞通释》卷三)朱熹对此亦有精辟的分析:‘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肃杀寒凉,阴气用事,草木凋零,百物凋悴之时,有似叔世危邦,主昏政乱,贤智屏绌,奸凶得志,民贫财匮,不复振起之象。是以忠臣志士遭谗放逐者,感时兴怀尤切。’(《楚辞集注》卷六)他们都把宋玉悲秋的原因直指士失职,感时之衰替而悲秋。”

宋玉的悲秋更多体现出的是他内心对现实伤悲的折射。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国家的兴亡,个人命运的沉浮都会对一个人的心态产生极其强烈的影响。当诗人士大夫之流再怀着已有的悲伤的心情面对衰落凄凉的自然,很自然的就会流露出一种悲凉之感。杨兴华就这样指出,之所以能出现宋玉《九辨》这样成熟的悲秋作品,“国势日益衰落,正处于危亡削弱、风雨飘摇之中。稍后于屈原的宋玉,所处的时代,楚国更是江河日下,频临灭亡了。楚国这种空前独特的国势,正是悲秋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一点更是深深地体现在后世文学之中。曹丕所生存的汉末三国并起的年代,杜甫所生存的安史之乱,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晚唐诗坛的凄风冷雨都无不验证着社会对人特别是诗人深刻的影响。

(二)对生命萎约之叹——自然因素

《礼记·月令》提到秋时说:凉风至,白霜降,寒蝉鸣,天地始肃。霜始降,草木黄落。《诗经》说:‘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待草木摇落,万物凋零,时季的更替,自然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忧虑,也就禁不住发出老之将至的感叹。宋玉因秋景而起兴,有感于萧瑟的秋风、摇落的草木、清冷的河水、辽阔衰败的高台、南归的大雁、悲鸣的昆虫以及辞归之燕而发乎笔端。对秋天萧瑟的景物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概括。这是一些何等凄凉的景物,不是起于宋玉之手,秋天的衰败早就存在于中国文坛之上,这种生命萎约所带给人的凄凉悲伤的情感是不可消灭的。只要你站在秋风落叶之中,这种强大自然界所造就的悲凉伤感的情怀就是不可磨灭的,更何况内心中原本就充满着愤愤不平的迁客骚人呢。感时伤怀之情变自会油然而生。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不也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燕南归。”一代千古帝王都不能逃脱自然界所赋予他的悲伤,又何况是一个贫贱而失职的诗人呢!

秋天是一个多变的季节。自然界的趋势就是由盛转衰的。风雨欲来的自然态势是人无法改变的,面对自然界的种种不如意的变迁人们往往也是感慨万千又无可奈何的。正如周淑芳所言:“听秋声空际,悲时节摇落,孤枕独倚难眠,愁绪盈怀难遣,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反映离群索居者普遍的哀伤。”宋玉独自站在云梦之田的凄风冷雨之中,面对自然界的变化,面对山河飘摇的痛楚也只能感时而悲歌。

(三)秋季情绪低落症——心理因素

一年有四季,为何自古诗人便有“伤春”、“悲秋”而从不“伤夏”、“悲冬”呢?其实古人悲秋清凉的情怀并不是诗人们故意舞文弄墨,无病呻吟。随着科学的进展,悲秋情节确实有其因,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激素变化导致人情绪感受的不同。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豌豆粒儿大小的腺体——松果体,它是人体的生物钟,它可以分泌褪黑激素使人产生低落、悲哀伤感的情绪,亦或者让人昏昏欲睡。它的这种分泌是受昼夜自然规律的控制,白天的阳光能抑制其分泌,所以人体内的褪黑激素成昼少夜多的规律,人们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就是如此。季节更替到秋天之后,太阳运动到南半球,导致我们日照减少,再加上绵绵的秋雨,天气的寒凉,光照不足使得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明显增多,人的情绪就会更过的体现出其悲哀感伤的一面。从医学角度上来讲,人至秋天,悲凉伤感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台湾中医对‘秋季情绪低落症’的解释:‘立秋后,阳气日消、阴气日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本是自然界的运作规律,万物开始由生命的成熟顶端走下坡,花草逐渐凋零,生机顿失,人的情绪也跟着自然界的萧瑟走下坡,如果情绪于身体,没有跟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长庚中医师郭忠祯解释:‘从脏像学上看,四季都有其相对应的脏像,其中秋季与肺相应,肺在五行属金,金对应的情志系统正是忧悲。因此,秋与忧悲相应。中医说秋气主燥,秋燥表示金气旺,金克木,因此秋燥抑制肝气,肝气郁结就容易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问题。’”中西医学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的解释了外在自然环境以及季节性气候对人身体机能以及人类精神情绪的影响,从科学的角度给我们揭示了宋玉也是古文人志士何以悲秋的内在因素。为此,也难怪自古文人墨客便会把百卉凋零的秋天写得如此萧瑟、悲哀与凄凉。

(四)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因素

正如上文所谈,早在上古典籍《诗经》与屈原的《楚辞》以及很多早时代的作品中就反复对秋天的萧瑟进行书写,在此不作赘言。我喜欢那样一句话:“中国的文人穷的就剩下矫情了。”其实这不是在吐槽什么,而是意在表明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人生世故等要面临的问题的敏锐的洞察力与敏感的知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在诗人的眼中鲜活生动起来,自然界的兴衰更迭更让诗人感触颇多,凡是能歌者就必有隐情。宋玉《九辩》多体现出的对自然的敏感的认知与觉察与古人自是相同的,他也在感叹季节的变迁,但是更多的是他把自然界的物事变化与个人“贫士失职”的遭遇紧密结合到一起。他有着前人的敏感,更敏感的融入了自己的绝望。法国作家缪塞总结的很到位:“最美的诗歌往往就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就是纯粹的眼泪。”

三、文学史的影响及后世文学的接受

(一)宋玉“悲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九辨》全诗由悲秋的主旋律组成,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对秋景和秋思的描写,“悲秋”因此成为构成《九辨》的主要艺术特色和内容,也使得宋玉成为了千古悲秋第一人。古人自古便谈秋而色变,也能把萧瑟的秋天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远从古时的《诗经》到与《九辨》临近的屈原的骚体辞,都有很多对衰败秋天景物的细致刻画。比如上面我们举例说过的屈子的《湘夫人》以及《抽思》都有对秋天“萧瑟秋风”以及“摇落黄叶”的描写。屈子写秋景还停留在景物描写与环境的刻画上面,只能说他的诗句是对环境的烘托或者是简简单单秋天自然景物的刻画。而宋玉《九辨》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风格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开篇便以秋发端,并在第一、第三、第七章中对秋色、秋声、秋意进行集中的描写,所描写出的这一派肃杀、凄惨、悲凉的自然景物也正是最关乎诗人痛痒之处。对外界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他心中那凄切的至情与之相感而生,情与景的交融也因此化为了宋玉“悲秋”的艺术境界。诗人跳出纯粹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式,而是有意识的将自己凄厉的情感融汇于自然景物之中。“情中景”、“景中情”,情与景相互感荡,互相催化,进一步升华、结晶、萌发,情与景之间达到了更深的可感染性。诗人带着浓重的感伤情绪体味这悲凉的秋色、秋声与浓浓的秋意,使自然景象感染上了凄婉的感情色彩,由此,宋玉在《九辨》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然后,诗人又通过含情之景与含景之情,把自己的心声说给懂的人听,引起斯人情感上的共鸣,犹如山鸣谷应,又犹如惊涛拍岸,强有力的震荡冲击着。诗人正是因为他的至情奇思,最终撰为千古绝唱,这至真的绝唱又会唤起无数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自宋玉《九辨》开先河之后,历代许多“悲秋”的文人骚客十有之九是受了它的感召的,宋玉的《九辨》也因此被视为开“悲秋文学”之先河的享誉文学史的一部作品。宋玉在其中所塑造站立在瑟瑟秋风中、草兽齐鸣的凄切景色下的“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形象,也使得“宋玉悲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典故。《九辨》开辟一方悲秋文学之先河,开创了文学上描写秋景的感伤主义传统,宋玉也由此成为千古悲秋第一人,并为后世两千年的文人骚客树立了悲秋的标杆,影响至今。

(二)后世文学对宋玉《九辨》“悲秋”的接受

宋玉《九辨》中的“悲秋”主题及其意象为后世之人感秋提供了范式可循。每当后人对秋天自然界的更替有所感怀,且有在内心有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之时,脑海中可能就会出现宋玉的影子。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二》中放言直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在瑟瑟的秋风之中必然会想到宋玉,同样处于荆湘之地,同样是漂泊在野,同样是“岁忽忽而遒劲兮,恐余寿之弗将”对岁末已至,老之将至的感慨。国家都存在于内忧外患之中,更是同样身为贫士而被放逐之臣。自宋玉之前是“窃独悲此凛秋”

宋玉之后,千百年人紧随其后,并且络绎不绝。上至九五之尊,下至迁客骚人,都在秋天便不知不觉步入宋玉后尘。大汉皇帝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魏文帝曹丕更是用《燕歌行》很好的诠释了宋玉的悲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卧病夔州而写的《登高》更是酣畅淋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刘禹锡又如何?不也逃不掉“悲秋”的命运吗!被贬放逐之后不也会在肃杀的秋天遥想宋玉:“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人生总会是波折不断,而秋天最引人深思,虽不尽寒,但是那种季节更替所带来的自然界的变化会把一个人冻得骨血冰凉。尤其是作客他乡、迁谪放逐、举目无亲、登高临水、送别亲友、老迈多病、群困潦倒之徒就会对秋天的感悟更甚。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中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夜梦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写红楼梦之时已经家徒四壁,由原来的“锦衣纨绔”降为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长赊”的贫困生活。他在《红楼梦》的写作时自然而然的会流露出他的情感,即使是书中的肃杀秋天的情节是为林黛玉原有的不良情绪火上浇油,但那也真是作者内心真实的写照。“鉴湖女侠”秋瑾在临刑前的豪迈悲壮演绎了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更是让我们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宋玉在他的《九辩》一文中,非常巧妙地把“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愤不平与百木摇落的秋天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士的愤恨,并因此而奠定了“悲秋”这一感伤文学的传统。

从宋玉开始,又从“悲秋”这个大的母题之下衍生出很多子题,诸如:青春流逝、人生苦短、羁旅他乡、思乡怀亲的伤感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怨恨以及身世飘零、国家沦落的忧愁。总之,后世文人的千种愁绪,万般情思都往往借助“悲秋”的主题与形式而存在,后世的“悲秋”也就多多少少都躲不掉宋玉《九辩》的影子。鲁迅也肯定《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总结

秋天这一特殊的季节,好像有史以来就是属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是他们苦痛的象征。他们不会在萧瑟肃杀的季节里挣扎,而是在强劲的痛苦中去彰显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宋玉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楚国末期,政治黑暗,楚倾襄王昏庸无能,奸佞当道,虽然只作为一个文学侍从的芝麻小官,最终也难以逃脱 “贫士失职”的下场。“贫士失职”的命运再加上自然的季节性更替所给诗人带来的季节性情绪低落症,造就了中国“悲秋”文学的开端。也使得后世凡遇秋之萧瑟,或者遭遇相同命运的文人士大夫自觉或不自觉的想起了风流儒雅的宋玉先师。宋玉一悲一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也被后世文学广泛接受和继续发挥,千百年来余热未散。

从已有的教学实践之中,让我们很难不想对中国文学上的“秋”有一反思,这种反思也推动着我想要对“秋”能有更深的理解。探讨宋玉,让我对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到“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古代悲秋情结之中找到了根源。

参考文献

[1] 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 杨兴华.楚辞于悲秋文学 [J]. 衡阳师专学报,1994(1)

[3] 周淑芳.重阳诗:诗人悲戚与快感的双重倾斜 [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3)

[4] 吴广平.宋玉研究·下编 [M].长沙:岳麓书社, 2004.200

[5] 吴洁.屈原与宋玉悲秋之比较 [J].中国楚辞学.2007(3)

[6] 宋瑞斌.从“宋玉悲秋”看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

[7] 徐梅.宋玉九辨的悲秋情结 [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8] 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e0c51a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7.html

《毕业论文定稿2012010879剖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