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津唐和武汉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28 17:16: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区域经济的差异发展-关于京津唐及武汉地区

政经系09级经济一班 王洞问 2009021303

经济二班 2009021412

经济二班 刘卜莲 2009021425

纵观我国现状,我国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制定了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具体实行东部优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圈,实行多方位,全方面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与进步。

本次我所想要重点讨论的区域是京津唐地区和武汉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在具体分析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为什么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采取如此战略,这个战略到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经过区域发展为什么我们只看到的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难道达到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就是结果?它所要达到的真正效果是什么?那样的结果真的能够达到吗?

下面就来给大家先做个介绍。

一、区域经济的定义:

区域经济是指国家对一个地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即在较长的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

二、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要有成果必须达到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性。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下,将重点分析两个区域的发展情况。京津唐地区和武汉地区的发展。

京津唐地区:

根据地图分析我们知道,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发展的地区。它的核心城市为北京、天津、唐山。

区位优势: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是我国北方地区海上的门户,靠近日本、朝鲜和韩国,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有北京重要的首都城市作为依托,科技发达;河北省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为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靠近山西煤炭产区和张家口、包头的铁矿区,为该地发展钢铁工业及相关产业提供了能源和资源;北方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及商品的运输等等。

自然资源优势:

本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百分之四十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主要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铁矿石为主,建立了主要的铁矿公司,唐钢。有中原油田和胜利油田。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拥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为本地区发展大型海盐业,水产业,海洋化工业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优势:

1、背靠农业大省河北省,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业、机械电子工业也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

2、落实我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研究开发潜力巨大。全国四分之一的高等院校、四分之一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件机构、百分之十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都集中在本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区域,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3、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北京为代表。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里成为名胜古迹的陈列馆,成为中外观光者景象游览的圣地。这里有堪称世界古代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有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有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的颐和园,有古人类北京猿人遗址,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天坛,功过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清东陵,素有蓟北锁钥之称的蓟县黄崖关长城等,还有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北京四合院、天津小吃三绝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京津唐都市经济圈以首都北京为核心,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也是潜力最大的区域,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唐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0.1%,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33.3亿元,是1979年的20.4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914.1元,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4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6.744.249.1

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该地区是中国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上最高的区域之一。已初步建成棋盘路、环形路和放射形干道为骨架的城市道路交通网。首都机场是中国航空交通枢纽和周转中心,已开通国际航线69条,通往3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大城市。新建成的北京西站是亚洲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中心。天津港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海港。同时这里还是中国与世界各国邮电通讯的主要枢纽,通讯通力达到国内领先,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没话人民生活,京津唐加紧城市供水、供暖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上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京津唐都市圈拥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汽车、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了带动工业发展的龙头。200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21.5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七。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61.5亿元,创利税599.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一和百分之四十四点二。

京津唐都市圈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区域。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1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15.0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达到的百分之十点二。经济圈内共建有国家级开发区10个,为外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京津唐三省的联系:

从地理上看:北京市到唐山市150公历,唐山市距天津市120公里,天津市到北京市137公里,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京津唐三市互有相邻,覆盖地域4万余平方公里。从历史上看,三地渊源深厚。自古唐山地区就是北京防御塞外游牧民族进攻的重要屏障,而天津则因工委竟是而设卫,成为海运、漕运重镇。三地同属燕赵大地,具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经济发展上看:有专家指出,目前,京津工业已经凸现以开发区位中心的产业集群化趋势,而唐山市发展环境和产业基础距离承接京津产业链延伸或作为生产基地条件最好的城市。唐山经济近几年在河北省一直保持高速进步和领先。2009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4000亿元,财政收入600亿元。

比较优势,各有所长。

北京市我国的政治中心,信息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知识经济优势;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唐山市是河北经济中心和新兴的大都市,拥有重化工业和资源以及港口优势,三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京津两市因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结构上进行协调,如在制造业领域北京致力于研发,搞关键技术,而天津则进行制造和研发转化。类似这样的分工合作将必定提高三市发展效率,达到三市齐头并进,共走富裕路的目标。

本地区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应该是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紧缺,本地区属于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夏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偏少,加之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也严重,导致该区域水资源紧缺。工农业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能源紧缺;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还是不完善。北京,天津,唐山较之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第三产业比重不足与落后,使该地区缺乏必要的金融、信息和投资手段对全国经济施加影响。在资金筹集、对外贸易领域,国家级或跨区域的大银行、大集团数量较少。影响了城市功能的组织。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本地区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压力大。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更加恶化了生态环境,使本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发展。接下来从另一方面看一下武汉的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在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知道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了。是国家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006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到2020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中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自从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被提出来以后,作为其研究的深化,区域创新系统(RI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也随后被提出来。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点,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部分组成,它占据着最优的地理位置。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它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0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经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武汉城市圈建设“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已初步形成。

在推进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各城市合作领域拓宽,融入步伐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圈内各市在经济、科技、教育、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初步建立了以武汉为龙头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1+8”合作机制,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观,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统计显示,武汉城市圈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2006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5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3%

在发展过程中鉴于东部地区正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升高、生态恶化、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等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武汉城市圈要吸取东部地区资源与环境严重透支的教训,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武汉城市圈要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协作,推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创新技术成果能够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作用,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催化作用。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武汉,宜万铁路意义非凡。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铁路网上,武汉正处于京广高铁和沪汉蓉铁路大十字架的交汇处。目前,往西的列车速度是武汉四个方向中最后一块短板。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后,武汉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都将被压缩5个小时左右。明年汉宜高速铁路通车后,从武汉到宜昌做火车不到两个小时,借上宜万铁路,从武汉到重庆,将只要5小时。而预计2011年,京广高铁北京到武汉段也将通车。根据武汉铁路局描绘的蓝图,2013年我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铁网,届时从武汉乘火车5小时内科分别直达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引领武汉成为中国5小时经济圈中心。这样高铁经济叩响了武汉的大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武汉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从而缩小了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差异。

从优先发展沿海到全国各地的均衡发展,是中国未来的重大变化。此外,城市化的深化,大都市经济圈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经济地理的版图。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时势。沿海地区在经过数十年发展之后,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而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疲软。未来的时代,中国由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将成为长期的趋势。

自去年至今,中国先后将十几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至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到今年的鄱阳湖、皖江、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新,成渝经济区等,总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大城市经济圈普遍的城镇化已是大势所趋。

纵观我国京津唐地区和武汉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那么我国的城市化将出现三个变化。

其一,是城市圈的扩散。

其二,是大城市的发展将日益集中,中国将出现更多的特大型城市。

其三,是城市群的逐渐呈现分散化的格局。

在未来,大城市之外形成普遍繁荣的小镇也是后城市化之后的趋势。

那目前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呢?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多级增长发展战略。

3、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主要做到,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在总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地区或流域,像过去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b59a69a98271fe910ef9c4.html

《关于京津唐和武汉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