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及课后反思待整合

发布时间:2020-03-25 08:51: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

仙台镇初级中学

李 娜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说课稿

叶县仙台中学 李娜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本课是明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明朝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外交史上的辉煌篇章,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比较丰富,我把教材整合为两部分: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所以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能力目标:

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与归纳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价人和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是在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到了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同时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吻合,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是我国历史上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而他的优秀品质对端正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作用,故确定为另一个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空间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4e4b2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f.html

《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及课后反思待整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