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课例

发布时间:2016-01-15 20:58: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忠与孝:传统伦理的艰难抉择

——《陈情表》的文化整合课例

一、整体阅读,立足文本

师:《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委婉真挚地倾诉出来,获得了读者最大限度的同情与共鸣。挚情是《陈情表》的生命。李密的一腔衷情是敬奉给谁的?他又是对谁倾诉的?当时那个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人听了他的诉说之后有没有动心?你本人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李密的一腔衷情是敬奉给他96岁的祖母的,祖孙二人间的深情厚谊就像一片冷漠中的微火那样暖人、动人、感人。

生:当李密言辞恳切地向晋武帝尽诉衷肠时,那温情脉脉的丝带便牵动了皇帝的同情。

师:武帝读完奏章,仿佛看到李密泣涕零落地站在自己面前,便喟然而叹:“密不空有名者也!”并“嘉其诚款,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特批了他的辞职请求。

生:老师,我觉得这就是真心真情付出的回报!正如《古文观止》所言:“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师:有人说,《陈情表》在感情的外衣里面包裹着一颗理智的心。在以情动人的同时,作者又以怎样的“理”服人?你有没有被李密打动呢?请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习。

小组①:我们认为,文章要说的“理”,就是那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它是如此鲜亮夺目。

小组②:作者正因为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由此生发感情,才使“情到理成”,情理相融。

小组③:我们认为,放“我”的真情在“你”的手心,固然可以将凄苦、诚恳、惶恐的思想感情曲折地表达,但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肯定说服不了皇帝。李密的文章入情入理,委婉恳切,直达人心。

师:情感的表达依赖得当的语言形式。本文中,作者创造、改造、运用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增添了语言的魅力,丰富了情感的表达。谁能举些例子加以解说呢?

生:“形影相吊”,作者用来表现自己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景况是十分妥帖形象的。

生:“日薄西山”由扬雄《反骚》中的“恐日薄于西山”演化而来,而“朝不虑夕”则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朝不谋夕”的表达,它们一起渲染了祖母病情的危急和作者的忧心。

生:我觉得,运用成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因为成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本身是用比喻、夸张、形容等手法构成的。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作者在强烈的情感的支配下,赋予了语言新的生命力,创造了“茕茕孑立”“气息奄奄”“人命危浅”“零丁孤苦”等成语,这些成语以多姿多彩的情感样式牵动着人们内心柔弱敏感的部分,直到今天都充满了生命意义。

二、建构整合,创造文本

师:我想提一个大家也许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陈情表》全文475字,大家找找看,作者一共用了多少个“臣”字?这样的措辞可能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你能体会到吗?(学生独立阅读)

生:全文一共用了29个“臣”字,其中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荣”中的两个“臣”字指朝臣外,其余27个“臣”字均是李密自称。

师:这样的措辞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你没有说明。请其他同学补充。

生:一口一个“臣”,心意切切,诚惶诚恐,卑微谦恭,将“听话者”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既感激皇恩之浩荡,又感谢武帝之宠幸,巧妙地拉近了与对话者的心灵距离。

师:这就是说,对自我地位的清醒认识和对皇帝拳拳敬意的溢于言表,使这一奏表的读者——皇帝如沐春阳。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写《陈情表》的真正目的是辞官不就,可在开篇部分李密倾诉了些什么?你觉得,他这样做的用意可能是什么呢?

生:寻常家事见真情。开头部分是凡人俗事的家境铺叙。

生:拉家常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们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也是这样。人皆有情,帝王也不例外。

师:这是对武帝进行情感诱导:祖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自己对祖母存报恩之心,中间维系的还有“孤”与“独”构筑的亲情通衢和“相依为命”凝结的惺惺相惜,祖孙之情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岁月的积淀,实现了从血缘相连到心灵相通的逐渐演进。亲情的滋养成为生活的慰藉,在经历了人生种种不幸之后,特殊的祖孙之情更成为了李密精神世界的一炳光辉的烛照。

生:这也许可以看做是作者深谙曲径通幽的道理的“有意”为之。

师:我赞成你的看法。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推让的表文以三次为限。《文心雕龙·章表篇》说:“昔晋文受册,三辞从命,是以汉末让去,以之为断。”虽然有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不成文的惯例,李密却敢于突破常规。李密突破常规的底气在哪里?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文章内容,看看李密有没有打破这种规定?你又是怎样看待他对常规的超越的?能写一写吗?

小组①:我们认为李密打破了这种规定,具体的表述如下:“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此为一、二;“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此为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此为四也。

小组②:我们补充一下。前三次是对地方官的拒绝,写得较为干脆利索,而最后一次可是对皇帝的拒绝,写得委婉曲致,充满惶恐与感激。

师:大家还是没有涉及核心问题——李密打破以“三”为限的成规的勇气来自于哪里呢?

小组③:那是因为李密被逼入了两难的困境,是尽忠与尽孝的矛盾。我们小组还没有完全讨论好。

师:在必须作出二选一的抉择面前,李密突破了“三”的势力圈,在成为一个“忠臣”之前,先做好一个“孝孙”。他对常理的突破是以对祖母的至爱至孝为精神的底子的,情切理直,于是充满了合理的因素。

师:皇帝的地位与特权决定了他们往往听不得不顺耳的声音,君臣相谐的主要条件是臣子的屈从意识和主体需求的“退隐”。李密却这样“固执”地越矩而行,你认为会触怒龙颜吗?请大家进行二度文本阅读,试着从文中找到确凿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生:为了避免触怒龙颜,李密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伦理作为说理的起点,这是对政治十分机敏而成功的切入。

生:是的。“忠孝”是封建政权赖以巩固和延续的最高准则,而“孝”又是晋武帝的治国纲领,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以此为理由,皇帝就无法驳辩。

师:而且“以孝治天下”这句富有政治色彩的话,对特定的说话对象武帝来说,表现出了感情色彩,这是下属请求的矜悯,而这种请求又处处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称得上是说话艺术的一箭双雕。

生:大家的读解给了我启发。我突然觉得,李密侍奉刘氏之举恰恰成为了武帝“孝政”的经典楷模,而创国之初当然不能或缺垂范的意义。

师:你的读解有深度了。这对于武帝而言,毫无损失,仅仅是以一个好官的暂时缺席换得了对全国臣民持久的精神鼓舞之源泉,这样好的机会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国君都不会轻易放过。我想追问一句:李密是如何在名节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的?你觉得他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如此在乎?

小组①:作者写道,“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种自怨自艾的表述,是晋武帝非常希望看到的降臣的心理状态。

师:同时,适度的自责也是一种真诚,一种坦率,一种心灵的深层剖露,容易使对方感到亲近并产生信任感。其他小组可以联系李密写作《陈情表》时的背景谈谈吗?

小组②: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李密写《陈情表》时,正处在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曹氏的天下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蜀魏两国旧臣中的不少人,为了保全名节而不愿同司马氏合作,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就是例子。阮籍整天饮酒,常常处于醉醺醺的状态,从不过问政事,以此来曲折地表示不合作的态度。嵇康则公开表示不同司马氏集团合作,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最终在李密写《陈情表》的前四年,被司马氏集团所杀。

师:这些资料找得好。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晋武帝怀疑李密辞官是为保全“不事二主”之类的名节,那么,非但辞官不成,可能还要遭到杀身之祸。因此,李密必须在名节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打消晋武帝的猜疑,扫清获准辞职道路上的障碍。为九十有六的祖母终养余年,是人伦之常情,尽孝之情足以使武帝为之动容;不矜名节的表态以及对新朝的忠敬感激溢于言表,又足以消除武帝的疑心。具有超乎平常的说服能力的李密保持的不仅是作为一个孝孙的心意,更是一个谦臣的风度。

师:品读文章第四段,品味文字的言外之意。思考李密是怎样解开忠孝不能两全的死结的?哪些语句委婉地表达了先尽孝再尽忠的两全态度?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氏之日短也”,“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师:这样看来,《陈情表》不啻一纸即将兑现的“卖身契约”,一纸死心塌地的“卖身契约”,李密似乎隐隐表明了祖母故去后的全部心愿。(生笑)这样的忠恳即便是铁石心肠的帝王也会掬同情之泪、哀怜之泪。此可谓信誓旦旦,忠情可嘉。

师:全班讨论一下,从晋武帝的角度来看,试着揣摩一下,如果答应了李密请辞的奏章,可以从哪些方面树立一个君王的威信?

生:数番征召已经表现出自己的求贤若渴。

生:树立李密这一典范可以表明自己以孝治国的恩德,准许李密的请求显示自己的体察民情、宽容大度,还得到了李密“生死陨首,死当结草”的保证,还怕他日后不来做官吗?

师:真是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生笑)

苏轼曾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文中李密用至孝之心编织的款款深情确乎是动人心魂的。再次品读文章中你最有感触的部分,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文章“万世撼人心”的真情魅力。

(学生自由选择文段进行品读)

三、意义再造,跳出文本

教师投影提供以下课外资料和问题:

1.一介文臣李密固然文采出色,有握椽之力,但他从哪里来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将皇帝说服?除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奥秘?

2.以下是史书对晋武帝司马炎的评价,请谈谈你对这位国君的基本看法,并从中揣测他接受李密恳请的原因。

①聪明神武……明达善谋,能断大事。

②帝宇量弘厚,造次于仁恕,容纳党正,未尝失色于人……权得抚宁万国,缓静四方。

——《晋书·武帝纪》

3.“忠孝节义”是封建统治者的为政纲领和为人臣者奉行的准则,而事君主以“忠”显然是第一位的。想一想,面对武帝,李密为何不剖一片忠心呢?

点评二

一次让风景更迷人的导游

某个游客到一个景点,可以看到许多美景,但其迷人之处未必都清楚,因为他看到的只能是表层。如果有导游,不断地介绍有关这个景点的各种资料,并为游客设计出最佳路径,最终使游客对景点有更深入的认识,那里的风景就会更迷人。

课堂教学也有类似的特点。

比如,学习《陈情表》,学生们大致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得情真意切,也可以明白李密的说服技巧很高。但如果没有更广阔的知识背景,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学生得到的所谓结论也只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并没有把对文章的认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中。这可以从最开始学生对张悦老师提问的回答看出来。李密的内心世界与言情说理艺术的高妙,学生并没有理性认识和真切体验。此时的学生,就像一个游客初到一个景点,看到的是美景,却未必着迷。

这时候教师的启发就显得极为重要,整合各种知识、材料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就成了必要的途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李密言情说理艺术的高妙。所谓整合,就是选取与编织各种教学材料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影响理解的因素有三个:背景知识、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其中背景知识是基础。《陈情表》的时代与现代相差千年,李密所处的大小环境、文中许多话的表达目的和效果,学生都很难理解。因此,必须补充必要的历史与文化资料。同时,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说服别人的案例,是言语交际的经典范例。言语交际属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因而将言语交际的知识引入,可以拉近《陈情表》与学生的距离,使理解相对容易一些。总之,整合历史与文化资料、言语交际知识和文本语言,就成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一旦成功,这堂课也就成为整合教学的成功案例。

这堂课中,张老师做了很有益的尝试,课堂过程有许多可圈点之处。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推让的表文以三次为限。李密却敢于突破常规。其突破常规的底气在哪里?”这个资料的提供和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明白李密写此文的特殊背景,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对李密写此信时的处境有了深切认识,而结果是李密说服武帝又反衬出其言情说理的高妙。

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自述心志的意义,既使学生理解李密的降臣身份,又介绍说话交流时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言语交际知识),还介绍了当时的政治气氛,三个因素整合在一起,使学生更能体会李密的周全。

这样的例子很多,篇幅所限, 不再列举。

这堂课的另一个突出之处,就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考,引导的方法除了不断设计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外,还不断整合各种新的资料,使学生在不断思考问题、不断补充材料中,认识不断深入。即使课堂教学结束,教师仍然把思考延伸到课外,为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和李密其人,为更广泛地整合材料,提供了一条可贵的路径,使课堂呈现出无限的开放。

当然,就整合而言,这堂课也有不足。那就是只整合了文化历史资料,而对李密的言情说理艺术,也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本身整合得不够。例如,教师对李密言说的逻辑起点、谦臣姿态、先尽孝再尽忠的方案,解说得都很到位,但能够说服武帝的各种因素到底形成何种结构,其中各因素的关系是什么,并没有总结出来。如果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通过整合已经完成的话,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的目标并没有整合进来,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北京师大二附中 100088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4期)

(敬请关注本刊公众号:zhongxueyuwenjiaoxue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b8851e28ea81c759f57802.html

《陈情表课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