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词义猜读法

发布时间:2010-11-15 09:10: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词语词义猜读法

对于“理解文言实词”,考试说明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条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标明了考查范围,特别要注意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常用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积累,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学会猜读(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离不开猜读,文言文应试,考场上更离不开猜读。但是,猜读并不是单凭着主观想像去瞎蒙,它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只要熟练掌握这些猜读的方法,在考场上便会游刃有余,应付高考理应不成问题。

(一)文言实词词义猜读主要有六种方法:

变文见义法。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行文的对应性,有的是短语与短语相对应有的是句子与句子相对应,还有的是段与段相对应。处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那么,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只要找到了这种对应关系,便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出未知的词性、词义,此即为变文见义法。例如:

1、今也制民之产,不足以父母,不足以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

2、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可不慎与?(《所谓故国者》)

以上两个例句,单音词对单音词,词组对词组,其中“仰”对应“俯”(词义相反),“事”对应“畜”(词性相同,词义相近)。“乐岁”对应“凶年”(词义相反)。“卑”对应“尊”(词义相反),“疏”对应“戚”(词义相反)。再如:

3、其间千二百里,虽风,不以疾也。(《三峡》)

4、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山海之富,川林之饶。(王子坊))

在这两个例句中加点词“御”与“乘”相对应,其义当解作“乘,驾”。“擅”与“居”相对应,其义即“居”,“占有之意。又如:

5、然则北巫峡,南潇湘。(《岳阳楼》)

6、上古于道德,中世于智谋,当今于气力。(《五蠹》)

7、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昭王南而不复,寡人是。(《左传·僖公四年》)

8、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以上4个例句中的加点词,都比较难以理解。但是用变文见义的方法,都能化难为易,准确理解。⑤中“极”与“通”相对应,自然应解作“到,通到”。⑥中“逐”字分别与“竞”“争”相对应,理当解作“竞争”。若不用这种方法,“逐”字的这个义项是难以解出的。⑦中有两个“征”字,但意思不一样。不难看出,“寡人是征”与“寡人是问”是相对应的,结构也完全相同,因而“征”即“问”,而“昭王南征而不复”中的“征”,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其义只能随文解作“行,巡”。这相对应的两句的意思是:你们不向周王室贡奉包茅,使得周天子的祭祀活动不得正常进行,我就问你这件事情;昭王南巡却未能回归(被淹死在江里),我就问你这件事。⑧句中画线词语“官知”,学生不易理解,但是,只要弄懂了与之对应的词语“神欲”指的是“精神”,便可以断定“官知”是一个名词,指人的感觉器官。

总之,变文见义的方法简便易行,只要找准了词语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猜出其正确的意思。

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这种方法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遇到拿不准的词语,先想想在所学过的哪篇课文中出现过这个词语,课文中的这个词语作何解释;第二步是将课文中此词语的意思搬迁过来,套在这个句子里,看一看于义是否可通。一般说来,于义可通便正确,于义不通,便是错了。例如:

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下面将十年来的高考文言试题中的有关句子摘出来,并与课文中相关的现成的句子加以比照:

1举为孝廉,佐著作郎。(92年全国高考题) 左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两个除字均作“授职,授官”讲。

2以寿虽不远嫌,情不至贬废。(92年全国)

其理,当为大水所冲(《雁荡山》)

庄宗所以得天下与所以失之者(《伶官传序》)

三个原字均作“推测 ,推究”解。

3使自救其地,必不惮。(93年全国)

而无所,必有悖心(《崤之战》)

四体不,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三个勤字均作“辛劳,辛苦”解。

4扬州从事使(94年全国) 公府,不就。(《张衡传》)

两个辟字均作“征召”解。

5货市粟麦。(94年全国)

他郡(课后练习《黄道婆》)

愿为鞍马(《木兰诗》

两个货字均作“卖”解,两个市字均作“买”解。全句的意思是:何子平总是卖掉所得俸禄之白米(精粮),而买成粟麦(粗粮)供自己食用。

6州中差有微禄,当相留。(94年全国) 上堂阿母,阿母怒不止。(《孔雀东南飞》)

两个启字均解作“禀告,告诉”。

7岂汝身之邪(95年全国)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也(《隆中对》)

两个致字均解作“招来”。

8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95年全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两个“夜分”均解作“午夜,正半夜”。

9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96年全国) 绝无有者,则系不少宽。(《狱中杂记》)

两个“械”字均解作“戴上刑具”。

10先涕泣不自97年全国) 驴不怒,蹄之。(《黔之驴》)

两个“胜”字均解作“能承受”。

11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98年全国)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六国论》)

两个“故事”均解作“先例”。

12得全首领以没(98年全国)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

两个“首领”均解作“性命”,“头颅”。

13我入青云间(99年全国) 彼所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两个“将”字均解作“带领”。

14.淮北取籴(99年全国) 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陈情表》)

两个“听”字均解作“听任,准许”。

15.后因他,具以白质(2000年全国) 便可断来,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两个“信”字均解作“送信的人,使者”。

16.城之不者二耳(2001年全国) 其后秦伐赵,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个“拔”字均解作“攻克”。

17.齐人未2001年全国) 怀敌远(《论积贮疏》)

两个“附”字均解作“归附”

18.使老弱女子城(2001年全国)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两个“乘”字均解作“登上”。

19.齐人追亡逐。(2001年全国) 追亡逐,流血漂橹。(《过秦论》)

两个“北”字均解作“败兵”。

20.专以射为戏,死。(2002年全国)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两个“竟”字均解作“最终”。                 

  当然,还可以从高三的文言练习材料中收集重要词语。

高考命题的原则,就是通过课内考课外,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以上文言实词的对照比较,雄辩地证明,用知识搬套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奏效的。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字形分析法。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指事及形声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有一些文言词语,如果结合其字形作一简单分析,就会准确无误地理解其词义。例如:

1淇水汤汤,车帷裳。(《氓》)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

2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3余虽好修姱kuānjī)羁兮,謇jiǎnsuì)而夕替。(《离骚》)。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

以上三个例句,都比较难以理解。其实,①中“渐”字,察其形有“水”,其义为“沾湿”,自然之理也。②中的“造”字,不少学生闹笑话,一道“(刘晏)尝造(李)廙yì)宅,延晏至室”的翻译题目,有不少学生竟译成“刘晏曾经替李廙建造一处住宅”。错了十万八千里。从“造”字的结构看,有“走”字底,这就与“走,往,到”有关,稍具文字学常识,就可以避免类似错误。③中“谇”,有言字旁,其义与言辞相关,意为“谏诤”。再如:

4沙鸥翔,锦鳞游泳。(《岳阳楼记》)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

不少学生把“集”理解为集合,聚集,这是因为不懂得“集”字的形体结构。“隹”是鸟类的泛指符号,许多禽类文字都含有“隹”,如雀,鹰,雁等等。“集”是个会意字,下边是“木”,鸟落在树上,就是“集”的本义。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为“沙鸥有时飞起,有时落下”。

结合字形,还能准确辨识许多易混易错的字,能准确理解较为复杂的难句。例如:

5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由“贫”字中“贝”的义符可知原文中它与“寡”字错了位,应当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人口少,“小国寡民”便是例证。

6公使阳处父追之,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这一句中的词语,学生不好理解。如果考察一下“及”的字形:一个“人”在前跑,一只手从后抓住了他。“及”的本义就是“赶上”。“诸”是“之于”之合,“及诸河”的意思是:(阳处父)到了黄河边,赶上了孟明等人,可是孟明等已经上了船,阳处父无法将其抓获了。

还有,学生对“盗”与“贼”两个字古今汉语意义的不同不易理解,总认为“盗”比“贼”厉害。结合字形可知,“贼”是拿着武器(戈)抢财物,“盗”是一个人看着器具中的东西而流口水,当然“贼”比“盗”厉害。

学生如果能养成结合字形考察词义的习惯,像“一张一弛”,“输赢”、“寒暄”等词语,就不会写错用错了。

情理忖度法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依靠上下文语境脉络和逻辑,以已知信息猜测、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这种方法要求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意,推测出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如:

1.“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1996年全国高考题)

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还有些文言词语,如果不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就会失之肤浅,例如:

2孙讨虏聪明仁惠,礼贤下士。(《赤壁之战》)

3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这两个句子中,“聪明”肯定不能理解成今天所说的头脑好使,因为鲁肃再笨,也不会向刘备、诸葛亮夸自己的主子头脑转圈快。应该理解为:孙权看问题尖锐,听意见能明辨是非,判断能力强。同样的,“殷勤”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献殷勤”,当时刘备“无枝可依”,鲁肃不会去巴结他的,然而,联刘抗曹是东吴的真心,因而这个“殷勤”应当解作“诚恳”。

情理忖度法是最为可靠的方法,它是根据行文逻辑推测的。比如:“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不可圬wū,抹墙的刷子)也,于予与何诛(责备)’?”(《论语·公治长》),由于先入之见,往往把“诛”理解为“杀死”。但是,在这种语境中,宰予上课睡觉,怎么可能“杀死”呢?再结合“诛”字的偏旁,可以推出其意为“批评,指责”。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学生很容易将“若”译作“你”。其实,只要想想其情其理,就可以知道不能将“若”当作第二人称代词“你”来讲,孟子是在和王对话,不可能“你我”相称。“若”在这里是副词:“如此的”,“这样的”。这样理解才合乎情理。

借助成语推测法。成语是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载体。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保留在成语或现代汉语语素中流传下来做题时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或词语的语素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例如:

1暮冥冥(昏暗),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2暮,下管键(管键,这里指锁。管,钥匙;键,门闩),矢溺矢溺:屎尿。矢,古时用作“屎”;溺,同“尿”皆闭其中(《狱中杂记》)

其中两个加点词“薄”,与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意义相同。

3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劝学》)

成语“狐假虎威”的“假”与之义同。

4世方雷同,毋以此祸(96年国全统)“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成语“直言贾祸”之“贾”与其音义皆同。(另:“贾祸”,何意?解释为“消除祸患”,对吗?眼睛光盯着这两个字看半天也看不出个结果来。还是联系它的前词作点事理分析吧。前面有个“毋”,是“不要”的意思,表禁止、拒绝。而禁止、拒绝的竟是“消除祸患”,这一般人不可能,“世方雷同”就更不可能。这样一分析就可推断该解释为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招致祸患”。

5以乘先牛十二犒师(《崤之战》)(乘,shèng,四的代称。熟牛皮,加工后的皮革。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

成语“韦编三绝”之“韦”与其义同。(韦编,用皮绳连缀的竹简。绝,断绝。)

6如其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其,句中助词,无义。“其”在此不能当“我”或“事情”讲,因为“其”不能单独作句子的主语,它有时只能作主谓词组的主语。克,助动词,能够。谐,和谐,这里有如愿已偿、顺利成功的意思。定:平定。不是“安定”。

成语“克勤克俭”之“克”与其义同。

在考场上遇到难解词语,联想一下成语,有时会使你茅塞顿开。

借句子结构推求法

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文言实词的用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遵从语法规律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语法有利于我们认识这个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语法功能,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比如主语在前,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在后,由动词或形容词担当,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定语在宾语之前,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则在谓语之前大多由副词充当,等等。根据这种词的语法功能,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大致能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之。

“事”作为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之”,因此它活用了,即“名词活用为动词”。“兄”处在主谓之间,是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因此它也活用了,即所谓的“名词活用作状语”。

2、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3、天下秦久矣。

“苦”是形容词。2句中的“苦”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了宾语“其心志”。我们知道,形容词是可以充当谓语的,如“江水绿了”、“枫叶红了”,但前提是后面不能接宾语。因此可以肯定它活用了,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以理解为“使其心志苦”。3句中的“苦”情况和2句相同,因此它也活用了,可以理解为“以秦为苦”,或“苦于秦”,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完全是根据翻译的情况来定义的。23句中的“苦”也可分别翻译为“折磨”和“仇恨”,则就是一般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了。

4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004北京卷7题)

5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考“若”字,常考的点就是“若”做副词“假如”和做代词“你”。“若一人有疾”这一分句中,已经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断定,“若”不可能充当实词,而“若入前为寿”句中的“若”却有充当主语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

6留养之。(北京卷7题)

7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考“因”字,常考做连词和介词的情况。从两“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动词“留养”和名词“宾客”,不难看出,前者多是连词,后者多为介词,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

8、鸣鹤在阴,其子之。(2004湖南卷11题)

划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难发现,“其子”为主语,“和”为谓语,“之”为宾语。由此,可以断定,“和”不可能翻译成“和睦”,因为这儿需要一个动词,而“和睦”为一形容词。

7借助本义引申义推测

文言文中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十分突出,通过本义来推测引申义,常常能起到很显著的作用。如:

“鄙”字有许多义项:①边疆,边远的地方。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质朴,厚道。例“焚符破玺,而民朴鄙”。③庸俗,知识少。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④过分爱惜财物,鄙吝。例“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⑤看不起,轻视。例“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这五个意思,如果从本义到引申义的途径来把握,就会显得容易而正确。“鄙”本义是边疆,边远的地方。边远地方的人远离社会纷争,其民质朴,可以引申为质朴、厚道的意思;边疆地方的人远离社会文明,见识不广,可引申为庸俗、知识少;边疆地方物质文明程度不高,缺乏生活资料,过分爱惜财物,可引申为鄙吝;由“庸俗、浅陋”可以推出看不起、轻视之意等。这种词在文言文中可以说到处都是,因此明白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文言实词就显得非常重要。

8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例如:

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以上所说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应该将其看作有机整体,互相补充,结合使用。如《书何易于》一文中有“益昌民多即山树茶,私利自入”之句,其中的“即”与“树”,是不好理解的难点,但是,用“变文见义”法可知“即”与“树”相对应,“树”带有宾语“茶”,可推知“即”也是动词,再用“借助成语法”,联想到“若即若离”的成语,就可以猜出“即”是“就着”之意,全句的意思是:“益昌的老百姓大多都就山种茶树。”

不管什么方法,都有局限性,以上种方法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在黑夜中摸索,打个灯笼总要好一点的。

(二)文言虚词是公认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数量减了又减,但许多考生仍然摸不着头脑。其实,文言虚词比实词更具有规律性。我们知道,文言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的,所谓“实词虚化”,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之”,最初是一个动词,“走路”的意思,后来虚化了。在文言文阅读中,怎样鉴别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呢?关键还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例句:1、吾欲之南海。2、郑商人玄高将市于周,遇之。

1句中“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宾语“南海”,因此它是动词。2句中“之”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前面有谓语动词“遇”,因此它是代词(在文言文中,代词是属于虚词的)。

虚词和实词较容易鉴别,但虚词里的代词、助词,介词、连词,等等,又该怎样鉴别呢?

例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犹且从师而问焉。

两个“焉”都处在句末,怎样辨别它们是代词还是助词(还有兼词)呢?1句主谓宾齐全,“焉”在这里不可能充当宾语,因此不是代词。而2句明显缺宾语,因此“焉”充当宾语,用作代词。1句中的“焉”可以理解为助词,也可以理解为兼词,完全是根据翻译来的,无所谓规律问题。

许多虚词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鉴别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需看它后面所接的成分就可以了。

例如:1、为了祖国,我无怨无悔。2、为了祖国繁荣昌盛,我无怨无悔。

这两句意思差别不大,但1句中的“为了”后面接的是名词,因此它是介词,与“祖国”一起构成介宾结构,充当整个句子(单句)的状语;而2句中“祖国繁荣昌盛”是主谓短语,属动词性短语,因此“为了”就只能是连词,整个句子也就成了复句了。文言文虚词与此同理。

例句:1、不足为外人道也。2、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句中“为”接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道”的状语,因此是介词;2句“为”后面接的是主谓短语,因此是连词,表原因。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aad26da50e2524de5187eb1.html

《文言词语词义猜读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