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之悟大国崛起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6-04-04 17:19: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悟俄罗斯的崛起之路

1991年,苏联解体,留下的不仅是悲痛的国民、巨大的外债,更是与欧美等国家政治关系的冷淡。俄罗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负重前行,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俄罗斯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多次经济体制改革,直至现在雄踞世界之林,成为超级大国。

总统叶利钦上任初期,俄罗斯处于危急存亡之时,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问题,俄罗斯政府进行了一场突进式的改革—私有化改革。首先是以达能公司的拍卖为先例,将国有资产转为私人所有,而后是借助债券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此时,很多投机者趁机利用手中的债券买下工厂、建筑等,一年之内,俄罗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国民财富转移到私人手中。这时,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寡头诞生,他们频繁的干扰和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同时,俄罗斯政府实行价格开放、财政货币双紧缩等政策,也就是当时所说的“休克疗法”,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导致了国内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国家一度靠出卖资源、举借债务来支撑。而后一场经济危机让使得俄罗斯雪上加霜,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国民生产总值剧减,华盛顿共识在俄罗斯的实践以失败告终。这一失败说明:无视本国国情,盲目照搬他国经验的狂飙突进式的改革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和风险。而开放和市场化也是当今世界新兴国际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不成为强国便无法解决任何国家性问题。”普京在入住克林姆林宫后,发表第一次电视讲话时如是说。普京继任前,俄罗斯已经面临降为世界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上任后,利用十分强硬的手段去除国内经济寡头,将资源化为国有,强行实行国家管制,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在充分利用国家丰富的资源的条件下,发展能源经济,继而通过设立稳定基金等,俄罗斯不仅还清了苏联债务,国内外汇储备增加,经济也开始回暖,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超级大国。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启动社会保障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教育、卫生、住房政策等。出台了养老金、免费住房、学前教育、免费就医等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俄罗斯国内开始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俄罗斯凭借着能源经济、传统高科技、战略和力量、军品出售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优势,以能源拉动经济强势增长,振兴国防科技工业在全球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如此表明: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能力,才能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俄罗斯。梅德韦杰夫上台,与普京一并被称为“梅普”组合,两人强势出击。早前俄罗斯一直以重工业为主导发展方向,轻工业受制于人口减少等原因而发展缓慢,主要依赖进口。这一高度外向型能源发展模式,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挑战。梅德韦杰夫最先提出了打造斯科夫科沃创新域,其类似于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创新城,这一发展策略的提出时为了迎合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即提高能源利用率,核能、信息技术、电信、医学技术优先发展战略。

在此次经济危机面前,俄罗斯政府实施的创新型经济,旨在推行经济的多元化,从而促进创新,提高竞争力,防止国际市场上的波动。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我们回顾俄罗斯的大国崛起之路,其实也似乎看见了我们中国的影子。中国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也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和经济改革。从由于忽略基本国情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大跃进”,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行改革开放,到2004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直至今天的中国。我们也同俄罗斯一样借助资源出口、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来谋求发展。但是,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这一些问题。第一,我国资源大量出口,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二,过度的依靠出口,一旦国际贸易受到影响,出口减少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所以我国应促进经济多元化,加大内需;第三,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我国的制造业较为发达,但是如果我国能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国家品牌,将中国制造化为中国创造,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到另一个高度;第四,我国惠及民生的政策需要得到贯彻实施,例如目前我国房价过高、养老金缺口等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国崛起观后感英国篇

从欧亚大陆西部终端,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近代英国的兴起始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这位女王的远见卓识和开明宽容是英国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在伊丽莎白一世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她严守《大宪章》

跨越王权,不随意加税,给人民以宽松的环境发展经济;她有着长远的目光,鼓励发展航海业,是英国最终取代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她的宽容,才造就了莎士比亚这位文坛巨匠和无数优秀的戏剧作品;她为了维持权利的平衡和英国的独立,终身未嫁;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说。它真切地描述了当时的人们看待世界的被动心态。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他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工业革命)

。为保障科技发展,英国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一种措施。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力量来源于一份文稿,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它使得工业化不再停留于发明机器和制造产品的阶段,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意义。文稿出版于1776年,叫做《国富论》,作者是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通常并不会考虑他对社会利益起了多少促进作用,他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好处,但是在这种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后来被瓦特和博尔顿所代表的新兴阶层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们是从亚当·斯密的理论中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当他们在西方各国的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斯密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了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世界霸权国家,也使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一个帝国的崛起,要以科学技术、统治者决策、文化氛围等为

基础,缺一不可。成为一个帝国绝非易事,但如有前瞻的思想、有正

确方向的“指挥棒”、有良好发展的条件,帝国也非幻想,指日可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83472c4028915f814dc2ad.html

《马克思之悟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