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云]澧县城头山野茶文化起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利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6-01-29 01:00: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澧县城头山野茶文化起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利用价值研究

周小云 周扬

湖南省澧县湘澧茶堂小叶野茶(与文化)研究所)

“人们所认识的5000年中华文明在当时其实早已脱离了蒙眜时代,文明的曙光和萌芽事实上在一万年前后开始出现[1]”。“澧阳平原是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2]”。“城头山古城的发现(图1,把中华文明历史上建城史往前一推就是一千年[3]。“城头山城址的发掘,对研究文明的起源,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演变,具有极重要的价值[4]”。本文在诸多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开启了城头山7000年中国野茶陶杯文化的全面兴盛、演进、中断、发展与复兴,它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新定位的新学科丰富历史,灿烂文化,造福人类。

澧县城头山7000年野茶陶杯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与史学地位

1)“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据《澧县志》记载:澧县生物资源丰富,农作物达270种,树木317种,西北山区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被演替明显并有野生茶;远古洪荒先民既在此生息繁衍,据考古证实,属10万年前的三苗部落[5]

澧县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沉降带南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有山丘也有平湖的独特地势轮廓,形成水热再分配的山、丘、平、湖四种自然区的多样地方气候。西北边陲的大、小桐山,平均海拔600

米,全山峰峦俊秀,沟壑交错,谷地遍布,属武陵山余脉太青山支脉南支系,南俯滔滔澧水,北仰滚滚长江,东落澧阳平原,西接巍巍壶瓶;是背倚武陵山余脉,面临洞庭湖盆地的风水宝地,既有襟江带湖之势,更有控山锁河之险。终年云雾缭绕,四季鸟语花香;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3.80C,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175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61天,具有凉湿的山地森林气候特征;19条山泉瀑布纵横338公顷混交林间,我国南方最古老、药用价值最高、树龄320岁的特大枸骨树及其群落分布于此,100岁的古松随处可见,5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神仙般的在这里休养生息,5899122种植被种类覆盖的土壤母质为紫色页岩发育分化而成PH值为5.14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应小叶野茶生长。经过茶树同源分居现象的复杂演变后形成的具有喜温、喜湿、适寒性状的小乔木和灌木型小叶野生茶树,在介于东径111020/30//、北径纬29052/ 30//之间的大、小桐山落地生根。据《澧县志》记载,“澧县小叶”野茶应演化于新生代中期五千多万年前[6]

200310月,澧县湘澧茶堂在其生产基地——太青乡遇市村万顺(年、寿)桥的大、小桐山发现了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小叶野生茶树千余株群落及特大枸骨树群落,随即报告给省、市、县农、林部门,并自费8万余元进行了“两大古树群落”的实地普查、报告送检、专家考证与科学鉴定[1][8]。湖南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2004220日《对湖南省澧县枸骨树和野生茶树及其优良单株木蕊样品年轮与价值的鉴定书》称:“对湖南省澧县湘澧茶堂周小云同志发现报告的位于澧县太青乡小桐山的小叶野茶树(树高3.02米,胸径0.33米)进行了生长锥木蕊采样样品测定,其中……小叶野茶树木蕊样品净长度为16.5厘米(去皮与椭心),其木蕊样品平均每厘米年轮数为9,折合该树总年轮数为148。这样大的枸骨树和小叶野生茶树及其所形成的群落在我省及我国南方地区罕见,具有重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进行保护与利用[9](图2)”。

“澧县小叶”野生茶树群落的发掘,为研究野茶的人类发现与利用、野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农耕文化和野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国最早城市的形成与“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历史地位及当代利用价值等,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科学依据与佐证史料。据澧县人民政府澧政发[2011]28号、澧政函[2012]15号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常政发[2012]24号文公布的第三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澧县的“太青野茶制作技艺”记载:“‘太青野茶’传统手工工艺起源于7000年前人类野茶利用发源地——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西北山区的太青乡大、小桐山的万顺(年、寿)桥……,该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给中华茶文化史的挖掘、改写和正本清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这是10万年前三苗部落繁衍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城头山文化前期1万年前后的“万顺(年、寿)桥”先民们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我们没有理由否定,至今还热传在“澧县小叶”野生茶树群落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万顺(年、寿)桥”的美妙传说:“天苍苍,地茫茫,水汪汪,人惶惶;父母忽然离世去,孩儿怎能先早亡?心悲悲,意伤伤,泪川川,望怅怅;求天万顺平平安,跪地苦叶化毒肠,搭起二龙熙珠桥,神清脚稳万顺当;采下苦叶制干储,四季煮饮六腑藏,而今不再人发瘟,浑身是胆斗天忙(图3)。”

“万顺(年、寿)桥”座落在至今还长满野生茶树的大、小桐山间一溪之隔的遇市村中央,由两边的两个天然青、红岩堡自然构成“二龙戏珠”的桥墩,桥墩上一万年以来主要都是靠砍砸、锯、刨的野茶树板搭合成桥方便过往,因此,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三苗聚落——“万顺(年、寿)桥”先民给桥取名为“万年桥”,也可谓“中国第一桥”。到了7000年间,随着洞庭湖西北沼泽的湖水时涨时落,一些迂回于万顺(年、寿)桥和沼泽地的皂市下层文化和汤家岗文化时期的平原先民,不得不将9000年彭头山稻作农耕文化的成果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迁传于“万顺(年、寿)桥”,并在万顺(年、寿)桥附近筑造了小于城头山的“皇宫城址”。于是人们产生了奢望“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的意念,便将“万年桥”更名为“万寿桥”。4000年后大禹治水的石家河文化中期,江南洪水泛滥成灾,澧阳平原一片汪洋,城头山古城被洪水淹没[10],大批澧阳平原特别是城头山先民背井离乡再次避之“万寿桥”大、小桐山野茶森林之中,将野茶利用发扬光大,还把“万寿桥”重新更名为“万顺桥”。这座历尽风雨沦桑并可足以见证中国野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茶树桥,也许在一万年间记录了不仅仅一万次先民们与大自然奋勇抗争的历史。只是到了改革开放后的1995年,当地政府和人民才破除神规,筑造了历史上的第一座石拱式“万顺桥”(图4)。2013年,经湖南省交通厅批准危桥改造立项建设,一座继续以天然桥墩为基础的现代乡村桥梁——“万顺桥”,向历经磨难起源野茶文化的“万顺(年、寿)桥先民”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祭礼。

虽然我们还在继续寻找文革时期以前一直矗立在万顺(年、寿)桥墩北边那块纪念“万顺(年、寿)桥”先民“以茶抗疫”失踪的雕碑,虽然我们也正在向考古部门提出“万顺(年、寿)桥”边“皇宫城址”发掘考古的申请,但这仅仅只是我们力求获取更加广泛的史料佐证。在澧县1.6万余件一万年文明起源的文物“仓库”里,在“万顺(年、寿)桥”与“城头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在“大、小桐山”的“澧县小叶”野生茶树群落的痕迹上,我们已经清清楚楚地翻阅出7000年中国野茶陶杯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与演进的史学价值及地位。正如湖南师范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蔡镇楚教授在他的《茶缘无射 业继盛唐》——武陵山地域中国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论道:“武陵山脉产茶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常德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出土的古文物,其中的茶具,就有制茶的擂钵、装茶的茶罐、煮水的陶豆和陶釜、舀沸水冲茶的陶杯、喝茶的陶杯,以及“太青小桐山小叶野茶树群落”的发掘,有力地将中华茶文化的悠远历史,推进到7000年之前[11]

综上所述,澧县太青乡大、小桐山小叶野生茶树群落的遗存与发掘,是研究“万顺(年、寿)桥”先民在一万年前发现和利用“神树”、“苦叶”能提振精神和抗病免疫并能在民众中形成一种信仰与自觉行为且得以代代相传的习惯及“野茶文化”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物质要素;7000年澧县“太青野茶制作技艺”与“万顺(年、寿)桥”的系列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为城头山先民承上启下发明土陶茶具制泡品饮奠定了文化基础,并逐步形成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城头山野茶陶杯文化”。由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启坤教授,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亲笔为城头山野茶文化研究庄重题词:“努力探索中国野茶文化起源之谜!”(图5

2)澧阳平原一万年农耕文化的文明曙光。据考古成果载:以澧县为主要载体所括石门、临澧和津市市辖区在内的总面积为630平方公里的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和平原四周,分布着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566处原始社会遗址群,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0.9个。以虎爪山文化遗址距今30多万年为最早;宋家溪遗址距今约1万年为最晚。1988年,在澧阳平原大坪乡孟坪村的彭头山遗址中,发掘出土了距今9000年的绳纹红陶罐、稻壳和10000多平方米的稻作文化遗址及以集体生产为目的的农耕聚落,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12],将世界稻作历史与制陶文化提前了2000多年,1993年“彭头山文化”被正式写进武汉大学考古系的教科书。1995年,在澧阳平原八十垱遗址出土了8000年前的近万粒炭化稻谷和一大批三人合抱的古树等。《湖南澧县八十垱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茶誉奖[13]”。随着“彭头山文化”的影响和发展,先民在澧阳平原上建造了以黄色粘土为主夯筑而成的200多处聚落居住遗址,围造了星罗棋布的“汤家岗文化”水稻田,垒窑烧制了各类供生产、生活所用的土陶器具,发明制作了各种生产工具、织布机和以麻为主要原料的纺织品等[14]。无数考古成果证明:澧阳平原确已绽放出一万年中华农耕文化早期文明的曙光。农耕文化是一切文化的肇始。人类从水里走出来,来到陆地,来到武陵山,来到万顺(年、寿)桥,来到澧阳平原,向土地讨食物,向植物要饮料,由向自然的无序采撷进化到遵从时序的耕、制作,人类从这里开始早已一步一步走向高度文明。

3)城头山蕴藏七千年野茶陶杯文化的全面兴盛与发展。“城的出现是聚落形态演变的结果[15]”。城头山古城是大溪文化早期建造在汤家岗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城头山古城发现和揭露了65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城头山发现和揭露了最早最完整的祭坛和众多的祭祀坑;城头山发现和提露了大溪文化早期筑造并烧制过的陶窑群和土陶杯等[16] 。” “城头山城址是中国文化七千年前的发源地!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势必重新改写[17]。”

“城头山中心发现了8个陶窑,在中国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许多根本不做陶器[18]。”“对澧阳平原丰富的遗址要进行系统研究[19] 。” “如此完整的制陶作坊区,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20][21] 。”城头山四次筑城、五大文化堆积的陶器里,其中涉及与茶有关的茶具有:制茶擂钵、 储茶茶罐、烧开水用的陶豆与陶釜、舀开水冲茶用的有把的土陶杯和喝茶用的无把土陶杯等(图6),而品饮的茶叶就是当地的小叶野生茶。城头山先民除了在自己城内兴起陶杯饮茶外,还将烧制的陶杯及制成的干茶通过陶缸、陶罐包装好船运至长江及中原各地交易和推广(图7)。保留至今的古城四周的护城河与当时周围的河域相通(8),还有已发掘出土的木桨、船艄等文物佐证(图9)。当时的城头山先民是推广野茶用于保健以及推行陶杯饮茶精神文化的开拓者[22]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湖南省茶祖神农基金会副事长曹文成,在他201112月参加湖南省茶叶学会学术年会撰写的题为《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千亿产业”》的论文中曾经论述:“我省茶业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辉煌:第一次是城头山先民(常德澧县)炎帝神农发现茶的饮用、实用价值,从而奠定了‘茶祖在湖南,茶源始在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的辉煌。……”同时,在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1月出版发行的由刘勇、罗宏武主编的《神秘的高岗——城头山遗址解读》一书中,也著述了城头山出土的系列土陶茶具足以能佐证城头山先民相当丰富的饮茶文化及饮酒文化。

城头山野茶陶杯文化的精神根基与当代利用价值

1)城头山野茶文化是城头山古文化的根,中华茶文化的源。我国改革开发总设计师邓小平访日时曾断言:“茶是中国的根,茶是和平的象征[23]。”中国是茶的祖国,野茶是茶的祖先。没有中国7000万年来自然繁衍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就不可能有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没有中国7000万年来自然繁衍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就不可能有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没有7000年前“万顺(年、寿)桥先民”对“神树”、“苦叶”功能的发现与利用,就没有城头山先民繁荣推广野茶陶杯文化的创举。野茶的发现和利用促进了城头山农耕文化的发展,滋养了城头山人与大自然奋斗其乐无穷的精神意境,铸造了城头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浩洁品质。是野茶从生嚼开始就提振了“万顺(年、寿)桥先民”的精神,让先民们在这种“神茶”、“苦叶”的滋养和诱惑中摆脱愚昩,其乐无穷与天地奋斗,向灾难抗争,改生饮生食为羹饮熟食,开创了人类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伟大变革和利用野茶免疫健身的文明创举。正如我省历史悠久且居办报特色的优秀地、市级党报——《常德日报》2014726日头版头条“城市文化访谈录”系列之九·茶文化栏目主题称:“中华茶文化源头在城头山”。

2)城头山野茶的“和”文化内涵是社会和谐的乳液,世界和平的使者。人类的进步从来都是追寻着和谐与和平的目标一往无前的。7000年至10000年间,“万顺(年、寿)桥”先民发现了野茶并发明了野茶的利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新了人类依赖野茶调节身体提振精神并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欲望与需求[24],从而滋生了人类求索和和睦睦与平平安安的共性理念。6500年前后的城头山先民,把改革一切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陋习视为己任,承上启下“万顺(年、寿)桥”创举,大量烧制系列土陶茶具提升饮茶品味并向四面八方推广野茶陶杯文化,进而兴起和延续了长江流域的“神农文化”、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珠江三角洲的“大浪文化”和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文化”等。4千年间,“神农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繁衍。巴蜀、荆楚、茶陵、武陵特别是唐代茶文化在全国的普及与兴盛,与之大禹治水后春秋战国时代起城头山茶文化的复兴与再度崛起,使中国茶植根于“开门七件事”、“家和万事兴”的民族文化沃土,象一棵参天大树庞大的根系迅速发展到世界各地,由中国的“茶为国饮”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被发达的西方国家誉为“无疑是东方赐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茶是人类的救世主之一”;“是伟大的慰籍品[25] 。”正如唐人裴汶在他的《茶述》中论道:“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也正是野茶“其性精清”的丰富内涵,铸造了“万顺(年、寿)桥先民”顶天立地的优良品质;“其味浩洁”的坦荡风格,滋养了城头山先民“心忧天下”的卓越风范;“其用涤烦”的净化理性,化和了先民们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依、人与社会和善共存的美好心灵;“其功致和”的独到功能,融和了先民们和衷共济的大同心理;“其道致远”的崇高意境,中和了城头山先民“胸有成竹、平和天下”的博大胸怀与远见卓识。我们挖掘和弘扬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城头山野茶的“和”文化内涵,就是要为建立和谐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国饮“其功致和”的活力,就是要为世界文化马不停蹄地放飞一批又一批茶的祖先的和平使者,就是要让世界茶的殿堂融入中国茶祖文化“和”的元素。

3)城头山野茶“国茶文化”的利用价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忧忧其修近兮,尔为咫尺且等闲。“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城头山茶文化的精神根基[26]。面对天灾人祸,“万顺(年、寿)桥先民”史无前例忧出了利用“苦叶免疫抗病”的创举;自居丰衣足食,“城头山先民”忧的是天下人的身体健康,做的是“敢为人先”的野茶陶杯文化的发明、创造与推广[27]。“以人为本、心忧天下、人茶和合、天人合一”,这是“城头山野茶陶杯文化”人类进化哲理观的当代利用价值。

“世间人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28]”。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灵物。她的“吸天地之灵气、含日月之精华”的天然品质,注定了涵养人类“心忧天下”的精神功能。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就需要我们人类去不断地发现物质,认识物质的本能,从而客观的科学的利用物质的本能科学转变为精神功能,从中吸取和提炼我们人类自身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又将强大的精神功能注入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于我们人类共有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城头山先民“敢为人先”创造的世界首次发现、发明和利用野茶,世界首次发明陶窑烧制土陶系列茶具冲泡品饮并推广,世界第一丘水稻田和人类农耕文化发源地,世界第一支通气陶制支锅架等许多个“世界第一”,就是“心忧天下”人为本的结果,他必将载入中国茶祖文化的利用史册。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已于1992年和199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3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澧县时,欣然题写“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图10);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十一五”期间100处重要保护的大遗址之一,而且是全国首批投资保护的30个大遗址;200511月,《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在全国公开发行;2006年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2010年,“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大型概念性模型在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国馆第一景向世人展示;2013年,城头山遗址正式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从2001年起至今,城头山的考古发掘成果,不仅被记载到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并写进了全国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科书,而且于2011年被国务院增设为一级新学科既“历史学”学科门类中“考古学”、“中国史”和“世界史”目录,用于完善我国学科建设。正如我省茶文化专家陈奇志等在他们的《茶史、茶道》论著中所述:“考古近些年有了重大发现,长江流域发掘出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古城堡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历史上的确存在炎帝神农氏时代,他还是中华文明、中华茶文化的源头,炎帝神农的称号逐步由‘茶神’改称‘茶祖’”。

4)城头山野茶“世界文化”的利用价值:“渴求和平,传递安宁”。“城头山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野茶陶杯文化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29]”。世界茶业的发展源于中国,中国的茶文化属于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也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求得人类自身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有一个全球性的和平安宁环境。“渴求和平,传递安宁”,这是城头山先民在7000年至4000年间面对古国、方国和王国三大历史阶段“天翻地复”时了解茶叶“和”的属性后,向人类义无反顾推广“野茶陶杯文化”安邦定国的壮举。划过700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人类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国家三大世界的并存中,仍然严重存在强权政治、霸权帝国、以强凌弱和种族分歧等极不稳定不和平因素,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中华民族有着曾经饱受列强侵略和帝国践踏的悲惨历史,尽管我国敞开国门改革开放,已经摆脱贫困迈向发展,但中国是一个渴求和平的国家,是一个永不衰竭的茶的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中国最早城市城头山的野茶陶杯,“万顺(年、寿)桥”“澧县小叶”野生茶树群落里万古常青的先民们,将永远召示中华儿女为强国放飞梦想,向世界传递安宁。“百名专家倡议‘重写中华古史’‘中华五千年文明’之说与史实不尽相符[30]

1999115日《湖南日报》载:“由海峡两岸史学家联名发起的‘重写中华古史’的倡议目前已有季羡林、梁白泉、水野明、黎东方等海内外一百多位学者在建议书上签名。他们一直赞同,过去习以为常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说法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

“建议书由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著名史学家史式和台湾著名史学家黄大受起草。史式教授说,近十年来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说明,中国南北各地的一些文明起源都在五千年以上,如浙江的河姆渡、湖南的城头山遗址都有六千年到八、九千年的历史。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相信,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在六千年前已经过台湾移民海外,散布到东南亚一带和太平洋上诸岛屿。1991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为此提出了中华民族‘一万年的文明起步’的论点,引起关注。去年8月,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得到广泛认同和响应。”

“但参与签名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对于历代相传的以黄帝为始祖、以黄河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旧说,可作为民族风俗原样保留,这与澄清历史并不矛盾。”

随着“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5年底建成开园的步步推进,一个“重写中华古史”、重写中华茶史的历史新篇章将在“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全面展开。

2014828日初稿

20141120日修改

参考文献

1、俞伟超.城头山古城至少是当时一个地区或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N].南方周末,1997.1.

2、何介均.关于城头山遗址的发掘情况.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

3、何介均.可以证明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南方周末,1977.1

4、何介均.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古城址[J],湖南画报,1999.1.

5、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6、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7、吴兴华.澧县茶商出资8万元实地考察,我国首次发现小叶野生茶树群落[N].长沙晚报,2004.2.24.

8、陶海英,杨俊.澧县发现两大古树群落[N] 湖南日报,2004.2.24

9、周小云.试论“澧县小叶”野茶悠远的文明演化[J] 茶叶通讯,2011.384):4952.

10、赵世龙等.六千年古城横空出世[N].南方周末,1997.1.31.

11、蔡镇楚.茶缘无射业继盛唐[N].湖南省茶叶学会首届武陵山片区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12.12.161164.

12、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1993.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蒋迎春.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N].中国文物报.1998.2.18.

14、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1993.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俞伟超.城头山古城至少是当时一个地区或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N].南方周末, 1997.1.

16、何介均.可以证明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南方周末,1997.1.

17、张儒钦.古城的发掘是中国人的骄傲,湖南人的荣耀.台湾天下日报,1996.6.20.

18、俞伟超.把古文化遗址保护好,增加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28.

19、黄景略.江南地区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遗址.北京专家论证会, 1997.7.28.

20、何介钧.关于城头山遗址的发掘情况.北京专家论证会,1997.7.28.

21、何介钧.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N].湖南画报,1999.1.

22、周小云.城头山野茶文化思考[N].湖南日报,2012.1.18.

23、周国富.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茶博览,2011.12.

24、周小云.城头山——创造中国国茶民族品牌的文化根基[J].茶叶通讯,2013.4024043.

25、朱自振.古代茶事[M].中国茶经,1992.511.

26、周小云.城头山野茶文化思考[N].湖南日报,2012.1.28.

27、周小云.城头山在呼唤[N].中国文化报,2012.2.28.

28、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M].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41512.

29、周小云.城头山在呼唤[N].湖南日报,2012.1.28.

30史式等.百名专家倡议“重写中华古史”[N]].湖南日报,1999.1.15

图文注释

1: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区航拍图 2:湖南省林科院鉴定书



3:万顺(年、寿)桥明清碑文 41万年野茶利用发源地


5:程启坤为澧县城头山野茶文化研究题词及合影



6:城头山大溪文化早期时制茶擂钵、 7:城头山先民通过船运交易、

储茶茶罐、烧开水的陶豆与陶釜、舀开水 推广喝茶强身健体的陶制品包装冲茶用的有把土陶杯及饮茶用的无把土 材料

陶杯

8:连接澹水与澧水直航交易的进入洞庭 9:大溪文化时期船运交易使

湖和长江的城头山护城河一角 用过的船艄

10:原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名“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8de63f8ee06eff9aef807e2.html

《[周小云]澧县城头山野茶文化起源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利用价值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